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而成的直径在1~5000μm的微小药库型胶囊,称为微囊。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称为微球,通常微球的粒径范围为1~250μm。微囊和微球粒径同属微米级,有时微囊和微球没有严格区分,可统称为微粒。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微囊与微球有何区别?”相关问题
  • 第1题:

    被动靶向制剂的载体有( )

    A.脂质体

    B.磁性微球

    C.修饰的脂质体

    D.毫微囊

    E.修饰的微球


    正确答案:AD
    解析:靶向制剂

  • 第2题:

    简述控制微囊(微球)粒径大小的必要性并说明影响微囊微、球粒径大小的因素。


    正确答案:粒径是微囊、微球的重要质量指标。口服粒径小于200μm的微囊或微球时,在口腔内无异物感。粒径还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生物利用度、载药量、有机溶剂残留量以及体内分布与靶向性等。
    影响微囊微球粒径大小的因素有:①药物的粒径。②载体材料的用量。③制备方法。④制备温度。⑤制备的搅拌速度。⑥附加剂的浓度。⑦材料相的黏度。

  • 第3题:

    微囊与微球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而成的直径在1~5000μm的微小药库型胶囊,称为微囊。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称为微球,通常微球的粒径范围为1~250μm。微囊和微球粒径同属微米级,有时微囊和微球没有严格区分,可统称为微粒。

  • 第4题:

    包埋或微囊培养法有何优点?


    正确答案: (1)细胞可获得保护,避免了剪切力的损害;
    (2)可以获得较高的细胞密度;
    (3)当控制微囊膜的孔径后,可使产品浓缩在微囊中,从而有利于下游产品的纯化;
    (4)可采用多种生物反应器进行在规模培养。

  • 第5题:

    微囊化对囊材一般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1.性质稳定;
    2.无毒、无刺激性;
    3.有适宜的释药速率;
    4.能与药物配伍,不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
    5.有一定强度及可塑性,能完全包封囊心物;
    6.具符合要求的粘度、渗透性、亲水性、溶解性等特性。

  • 第6题:

    影响微囊微球中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有()

    • A、微囊微球的粒径
    • B、制备微囊时的干燥条件
    • C、囊膜或骨架的厚度
    • D、囊膜或骨架的物理化学性质
    • E、药物的性质

    正确答案:A,B,C,D,E

  • 第7题:

    多选题
    影响微囊微球中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有()
    A

    微囊微球的粒径

    B

    制备微囊时的干燥条件

    C

    囊膜或骨架的厚度

    D

    囊膜或骨架的物理化学性质

    E

    药物的性质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部分微晶玻璃也含有金属元素,它与金属玻璃有何区别,和普通玻璃又有何区别阿?如何来制备?

    正确答案: 微晶玻璃是指将玻璃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微晶化处理,即先在成核速率最高的条件下生成大量晶核,然后再让晶核适度长大,从而在玻璃中产生数量众多、非常细小、呈弥散分布的微晶。都是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不可能存在金属。如果这种玻璃在还原性气氛中处理,也许会有少许氧化物被还原析出金属。它与金属玻璃(全部是金属原子作无序排列)有着根本区别。普通玻璃一般不存在析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微囊?药物微囊化有何特点?微囊制备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微囊是指以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作囊心物包裹而成的微小胶囊。
    药物微囊化后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不良气味及口感,防止药物对胃的刺激性,减少复方的配伍变化,制成微囊使药物达控释或靶向作用,可改善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还可将活性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囊,使在体内发挥生物活性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微囊的制备方法有:
    ①物理化学法,包括单凝聚法、复凝聚法、溶剂-非溶剂法、改变温度法和液中干燥法。
    ②物理机械法,包括喷雾干燥法、喷雾凝结法、流化床包衣法、多孔离心法、超临界流体法。
    ③化学法,包括界面缩聚法、辐射交联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微囊?药物微囊化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微囊是指以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作囊心物包裹而成的微小胶囊。药物微囊化后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不良气味及口感,防止药物对胃的刺激性,减少复方的配伍变化,制成微囊使药物达控释或靶向作用,可改善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还可将活性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囊,使在体内发挥生物活性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控制微囊(微球)粒径大小的必要性并说明影响微囊微、球粒径大小的因素。

    正确答案: 粒径是微囊、微球的重要质量指标。口服粒径小于200μm的微囊或微球时,在口腔内无异物感。粒径还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生物利用度、载药量、有机溶剂残留量以及体内分布与靶向性等。
    影响微囊微球粒径大小的因素有:①药物的粒径。②载体材料的用量。③制备方法。④制备温度。⑤制备的搅拌速度。⑥附加剂的浓度。⑦材料相的黏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微囊化对囊材一般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性质稳定;
    2.无毒、无刺激性;
    3.有适宜的释药速率;
    4.能与药物配伍,不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
    5.有一定强度及可塑性,能完全包封囊心物;
    6.具符合要求的粘度、渗透性、亲水性、溶解性等特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微囊和微球
    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统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如使药物溶解和(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骨架型(亦称基质型)微小球状实体,称微球。

  • 第14题:

    白蛋白聚合体与微球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白蛋白聚合体与微球的主要区别是形状和密度不同。前者形状不规则,结构较松散;后者呈规则的园球形,结构较致密。两者的分布都不均匀。此外,聚合体颗粒范围宽,而微球则窄。

  • 第15题:

    什么是微囊?药物微囊化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微囊是指以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作囊心物包裹而成的微小胶囊。药物微囊化后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不良气味及口感,防止药物对胃的刺激性,减少复方的配伍变化,制成微囊使药物达控释或靶向作用,可改善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还可将活性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囊,使在体内发挥生物活性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 第16题:

    药物的载药量是指微囊(或微球)中含药量与微囊(或微球)的总重量的比值。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直径大小以微米计的称作微囊或微球,以()计的称作毫微囊、毫微球。


    正确答案:纳米

  • 第18题:

    药物微囊化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药物微囊化有以下特点、①提高药物的稳定性;②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③使液态药物固体化,便于贮存或再制成各种制型;④避免复方制剂中某些药物的配伍禁忌或有利于复方药物的配伍;⑤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⑥使药物具有缓释或控释性能;⑦使药物具有靶向性;⑧可将活细胞或活性生物材料包裹,从而使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 第19题:

    判断题
    药物的载药量是指微囊(或微球)中含药量与微囊(或微球)的总重量的比值。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药物微囊化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药物微囊化有以下特点、①提高药物的稳定性;②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③使液态药物固体化,便于贮存或再制成各种制型;④避免复方制剂中某些药物的配伍禁忌或有利于复方药物的配伍;⑤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⑥使药物具有缓释或控释性能;⑦使药物具有靶向性;⑧可将活细胞或活性生物材料包裹,从而使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微囊与微球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而成的直径在1~5000μm的微小药库型胶囊,称为微囊。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称为微球,通常微球的粒径范围为1~250μm。微囊和微球粒径同属微米级,有时微囊和微球没有严格区分,可统称微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靶向制剂的是(  )。
    A

    脂质体

    B

    微球

    C

    微囊

    D

    微丸

    E

    磁性微球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被动靶向制剂常见的有微囊、微球和脂质体;主动靶向制剂包括前体药物和经过修饰的药物载体;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主要有磁性制剂(包括磁性微球和磁性纳米囊)栓塞靶向制剂、热敏靶向制剂、pH敏感靶向制剂等。

  • 第23题:

    问答题
    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微滤、超滤和纳滤等——依靠压力和膜进行工作,制膜的原料也是醋酸纤维素或聚酰胺、聚砜等,但删去热处理工序,使制成的膜孔径较大,能够在较小的压力下工作,而且有较大的水通量。微滤技术适合于去除胶体、悬浮固体和细菌,现多用于取代深床过滤,降低出水浊度,强化水的消毒,有时也作反渗透的预处理。超滤能去除相对分子量大于1000~100000的物质,如胶体、蛋白质、颜料、油类、微生物等。纳滤又称低级反渗透,可分离相对分子量大于200~400的物质,如硬度离子、色素等,有些较大分子的有机物也可被除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直径大小以微米计的称作微囊或微球,以()计的称作毫微囊、毫微球。

    正确答案: 纳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