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问答题案例六  秦先生,36岁,性格较为木讷,初中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一般。秦先生与妻子结婚已有十年,育有一子一女,妻子没有工作,而秦先生是某工厂工人,工资收入较低。前年,秦先生贷款35万元买了一套房子,为了还房贷,秦先生晚上还做了一份兼职,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由于经济不景气,秦先生在三个月前被工厂解雇。这使得秦先生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家庭的经济来源仅靠秦先生的兼职维持,房贷靠借款来还。妻子经常催促秦先生马上找工作,导致夫妻俩经常吵架。秦先生想申请社会救济,但由于他和妻子有家产和工作能力,而未被批准,秦先

题目
问答题
案例六  秦先生,36岁,性格较为木讷,初中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一般。秦先生与妻子结婚已有十年,育有一子一女,妻子没有工作,而秦先生是某工厂工人,工资收入较低。前年,秦先生贷款35万元买了一套房子,为了还房贷,秦先生晚上还做了一份兼职,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由于经济不景气,秦先生在三个月前被工厂解雇。这使得秦先生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家庭的经济来源仅靠秦先生的兼职维持,房贷靠借款来还。妻子经常催促秦先生马上找工作,导致夫妻俩经常吵架。秦先生想申请社会救济,但由于他和妻子有家产和工作能力,而未被批准,秦先生感到非常无助,内心压力很大,脾气也开始变得暴躁。他对孩子的学习一向要求比较严格,希望孩子们以后能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最近,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数学考试不及格,被秦先生狠狠地打了一顿,儿子连续七天不去上课。秦先生找到家庭社会工作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力感。  【问题】  1.上述案例中,秦先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2.针对秦先生面临的问题,家庭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3.家庭社会工作者在为秦先生提供服务的时候,应注意哪些事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上述案例中,秦先生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个人方面
①秦先生性格较为木讷,文化水平较低且能力一般,存在非理性思想,并有低自尊表现;
②三个月前被解雇,正在寻找新的职业,同时晚上还要从事兼职工作;
③一人承担抚养家庭的重担,压力很大,脾气开始变得暴躁。
(2)家庭方面
①和妻子经常吵架,夫妻感情有摩擦;
②缺乏正确教养孩子的方法和技巧,有在孩子身上发泄压力的倾向,亲子关系紧张。
(3)社会方面
①社会经济不景气,被原来的公司辞退,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②社会因政策没有给予秦先生足够的帮助,秦先生缺乏社会支持,感到无助。
2.针对秦先生面临的问题,家庭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如下:
(1)对秦先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同时与秦先生一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制定处理个人心理问题方面的辅导策略;
(2)对秦先生及其妻子进行婚姻辅导,协调夫妻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3)建议秦先生参加教育孩子方面的讲座或辅导,或与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科学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适时表达关爱,避免再使用暴力手段;
(4)鼓励秦先生及其妻子挖掘个人潜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寻找稳定的工作,保障家庭生活的经济来源;
(5)帮助秦先生寻求经济援助,以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
3.家庭社会工作者在为秦先生提供服务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1)处理好秦先生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态度,尊重秦先生自己的选择;
(2)要具有成熟的婚姻家庭观,掌握家庭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以便能够更好的为秦先生的家庭提供服务;
(3)要以开放的态度倾听秦先生儿子的想法,同时保持尊重和非批判的态度,以便更好的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并进行辅导,促进其亲子关系的改善。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案例六  秦先生,36岁,性格较为木讷,初中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一般。秦先生与妻子结婚已有十年,育有一子一女,妻子没有工作”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李先生,某公司高级经理,月税前收入为8000元;秦女士,银行职员,月税前收入为4500元。他们的孩子刚满2周岁。目前李先生一家与秦女士的父母住在一起,两位老人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每月家庭生活开支为4000元。李先生夫妻两人均参加了社会保险,两位老人也有社会医疗保险,但全家人都没有购买商业保险。根据案例回答10~12题。

    以下关于李先生家庭保险规划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李先生的保额应该低于秦女士
    B:应该优先给孩子买保险,再考虑李先生夫妇的保险保障
    C:应该优先给秦女士的父母买保险,再考虑李先生夫妇的保险保障
    D:可以用预留较高医疗基金的方式替代为秦女士父母买保险的规划

    答案:D
    解析: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是一种优势互补、相互结合的关系,并不是可以完全替代的。社会保险是基础,虽杯水车薪但如有就一定要;商业保险应是主体,补充社保的严重不足,也是非要不可的。“社保+商保”才是最佳的选择。


    A项,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的侧重点在于提供保障功能,而不是在于家庭资产的增值。


    A项,李先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创造者,李先生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最大,所以李先生的保额应高于秦女士;B项,李先生夫妇的孩子刚满2周岁,为孩子购买保险的意义较小,应优先考虑李先生夫妇的保险保障;C项,秦女士的父母有退休收入而且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他们面临的风险比李先生夫妇要小,应优先给李先生夫妇买保险,再考虑秦女士的父母的保险保障。

  • 第2题:

    共用题干
    张先生离婚后与郑女士结婚。张先生与前妻李女士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小强8岁由父亲抚养,女儿小青4岁由母亲抚养。郑女士与张先生结婚前抚养一女,女儿小青6岁。2006年张先生去世,留下大笔遗产,张先生并未立下遗嘱。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小青从小由张先生和郑女士夫妇教育抚养长大,则小青对张先生的遗产()。
    A:有继承权
    B:无继承权
    C:可有可无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刘先生最近和妻子离婚了,妻子不仅带走了孩子毛毛,还拿走了家里全部财产。刘先生面对这一情境,想用以往的方式求得妻子的原谅,但是刘先生这一举动失败了,他也没有找到其他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危机发展的一般阶段,随后刘先生将进入危机的()阶段。

    A:危机
    B:解组
    C:恢复
    D:重组

    答案:B
    解析:
    考点:危机的发展阶段。

  • 第4题:

    郑先生因心脏病突发被送入医院,郑先生感觉无法获救,于是留下了一份口头遗嘱,指定朋友小张作为见证人,将全部财产留给儿子郑峰。郑先生不治身亡,护士小芬可以证明口头遗嘱的内容,郑先生家中还有妻子与父母,则()可以继承郑先生的遗产。

    A:郑峰
    B:郑先生的妻子
    C:郑先生的父母、妻子
    D:郑峰、郑先生的父母、妻子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共用题干
    秦先生,45岁,月工资10000元,参加了社会保险;妻子40岁,没有工作;儿子15岁;三人目前月平均支出为3300元。秦先生的父亲68岁,母亲62岁,单位有较好的福利,不需要秦先生的物质支持。根据案例回答79~82题。

    接上题,如果保险公司在两年后发现年龄误告,则()。
    A:保险公司解除合同,因为秦先生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
    B:保险公司有权更正并要求秦先生补交保险费,或者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
    C:保险公司无权更正并要求秦先生补交保险费,也无权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
    D:保险公司无权更正并要求秦先生补交保险费,但可以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

    答案:C
    解析:
    按照投保的原则,一般优先为家庭收入主要创造者投保。秦先生是家庭收入最主要的创造者,应优先为秦先生投保。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有权更正并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或者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


    共同灾难条款规定,只要第一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同死于一次事故中,如果不能证明谁先死,则推定第一受益人先死。即保险金应作为秦先生的遗产进行处理,给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父母。

  • 第6题:

    共用题干
    秦先生,45岁,月工资10000元,参加了社会保险;妻子40岁,没有工作;儿子15岁;三人目前月平均支出为3300元。秦先生的父亲68岁,母亲62岁,单位有较好的福利,不需要秦先生的物质支持。根据案例回答79~82题。

    下列关于秦先生三口之家的保险规划.说法正确的是()。
    A:秦太太没有收入,因此不需要为其投保
    B:需要为秦先生优先投保
    C:秦先生的儿子是家庭的希望,需要优先考虑投保意外险和高额人寿险
    D:秦太太不外出工作,没有意外风险

    答案:B
    解析:
    按照投保的原则,一般优先为家庭收入主要创造者投保。秦先生是家庭收入最主要的创造者,应优先为秦先生投保。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有权更正并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或者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


    共同灾难条款规定,只要第一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同死于一次事故中,如果不能证明谁先死,则推定第一受益人先死。即保险金应作为秦先生的遗产进行处理,给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父母。

  • 第7题:

    接上题,该保险合同的关系人是()。

    A:文先生、文先生的妻子
    B:文先生、保险公司
    C:文先生的女儿、文先生的妻子
    D:文先生、文先生的妻子

    答案:C
    解析:

  • 第8题:

    再婚前,刘先生与前妻生了一个孩子,但现任妻子没有生育。再婚会,刘先生与现任妻子只生育了一个孩子,这种情况能否申请再生育?如何申请?


    正确答案: 根据天津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再婚夫妻,再婚前合计只生育一个子女,婚后生育一个子女的,可以申请再生育。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夫妻,应当向夫妻任意一方户籍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

  • 第9题:

    罗切斯特先生结婚后,与妻子同住了()年。

    • A、3
    • B、4
    • C、5
    • D、7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问答题
    张先生,45岁,两年前因意外事故致使右腿残疾,只能依靠拐杖行走。张先生失去了工作能力,全家仅依靠他的妻子养家。近一年,妻子常常埋怨张先生无能,而她又不得不每天辛苦工作赚钱。他最关心的儿子小张,现就读高中二年级,成绩一般,个性好强,总是对爸爸的过分关心感到很不耐烦,觉得许多事情他问了也是白问,根本帮不上忙。张先生越来越觉得难以和儿子沟通,而夫妻、父子之间的争吵也让他对妻子和儿子充满了愧疚感。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张先生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张先生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 1.本案例中,张先生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他个人和家庭两个层面,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如何缓解身患残疾后产生的失落感,以及对家庭的愧疚感。(2)如何改善与妻子、儿子之间的不良关系,减少与他们之间的争吵。(3)如何改善因肢体残疾而失去工作和收入,致使家庭经济产生困难的现状。
    2.针对张先生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个案工作的方法,具体的介入策略如下:(1)为张先生提供情绪疏导服务。社工应鼓励张先生说出他的困境与痛苦,通过放松技巧的训练使得他能够自我调节心情,逐步建立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2)协助张先生再就业。社工可以在个案工作过程中挖掘服务对象的优势能力,争取街道、居委会的就业资源合作,协助张先生获得一份适合的工作。(3)提供婚姻辅导。社工与张先生的妻子会面,了解她的想法,协助夫妻二人互相沟通和理解。(4)社工与小张会面,目的在于让小张理解父亲对他的关怀,指导他尝试倾听父亲的话,尝试与父亲平心静气地交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张先生买了一辆车送给妻子,由于工作关系,张先生夫妇需要将此车出售。2015年1月,张先生口头答应将此车出售给李先生。2015年3月,张先生妻子的朋友也想买下此车,张先生妻子考虑是熟人,因此迅速办理了过户手续,并将车交付给朋友。那么现在此车的所有权应属于:()
    A

    张先生

    B

    李先生

    C

    张先生的妻子

    D

    张先生妻子的朋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案例六  赵先生身患肠癌,只有两个月的生命了,但他有很多放心不下的事情。其妻子前些年就下岗在家,年幼的女儿正在读小学,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妻子以后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女儿、赡养二老,一个人难以承担。赵先生一想到这些问题,总是愁容满面,唉声叹气。其家人也是一直无法接受赵先生即将离世的现实,妻子经常以泪洗面,女儿的眼中也充满忧虑。  假设你是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请为赵先生提供服务。  【问题】  1.请简要说明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  2.在上述案例中,案主赵先生目前存在的主要需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临终关怀是指向临终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提供一种积极、全面的照料,以控制疼痛、缓解其他相关生理症状以及解除心理、社会与灵性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通过保守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地使服务对象能够有尊严、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同时,通过向临终服务对象亲属提供支持与哀伤辅导,使其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1)针对服务对象的临终关怀。本着个别化的原则,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①全程陪伴走过最后一程,通过心理疏导、情感支持,协助其处理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整体感、掌控感;
    ②探寻生命的价值,通过生命回顾,协助探究其一生的过程,使其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
    ③开展“死亡教育”,在一个安全的、能接纳服务对象可能会有的多种多样感受的氛围里谈论死亡,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现象,它可以降低对死亡的恐惧,使服务对象勇于面对死亡的事实;
    ④加强各层面协调沟通,发挥专业团队作用,整合光荣院、医院、社区、社会等各种资源,在进行一般治疗护理的同时提供治疗性触摸、按摩、音乐治疗、冥想等补充治疗,最大限度地舒缓临终者的痛苦、满足临终者的需求;
    ⑤处理未完成的事务与愿望,通过谈论希望和未处理的事务,协调沟通亲友,帮助计划临终生活、进行后事交代、制订葬礼计划、筹划人生道别、完成未了心愿,协助实现自我整合;
    ⑥协助做好后事处理,提供相关资讯,代表服务对象及其亲属争取合法权益。
    (2)针对朋辈群体的哀伤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小组工作:
    ①在服务对象临终前,组织有相同或相似遭遇的成员进行交流,建立相互支持网络,策划一些情境游戏,给每位成员设身处地的感受机会,让服务对象感觉到并不是只有自己在经历这样的痛苦,在体味彼此内心最深处感觉与需要的同时,分享经验、分担痛苦、相互扶持、减轻孤独、做好准备、积极应对,组员合力让即将离世者“善终”。
    ②在服务对象离世后,可采用理性情绪治疗法,协助同辈群体对“创伤性丧失”做出适当的情绪反应,及时调整不良的情绪困扰,减轻未被解决的哀伤压力造成的潜在影响,协助接受丧失、经历哀痛、处理依附情结、度过哀伤时期、逐渐恢复社会功能,尽早重新开始正常生活。
    2.上述案例中,案主赵先生目前存在的主要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缓解赵先生因疾病带来的身体疼痛和不适。赵先生处于肠癌晚期,病情非常严重,只有两个月的生命了,此时需要缓解其因疾病带来的身体疼痛和不适,适当转移其注意力。
    (2)帮助赵先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死亡,减轻因即将离世而产生的恐惧和不安。
    (3)妥善处理赵先生未完成的事务,满足赵先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求。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相关机构,为赵先生的妻子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帮助她实现再就业;
    ②联系社区援助机构、志愿者照顾其年迈的父母,对他的女儿提供日间照料、功课辅导等服务;
    ③联系其女儿所在学校的老师,请他们多关心其女儿的学习。
    (4)缓解赵先生家人的悲伤和压力,使他们接受赵先生即将离世的事实,在赵先生临终前的两个月里为其营造美好的家庭氛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张先生离婚后与郑女士结婚。张先生与前妻李女士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小强8岁由父亲抚养,女儿小青4岁由母亲抚养。郑女士与张先生结婚前抚养一女,女儿小青6岁。2006年张先生去世,留下大笔遗产,张先生并未立下遗嘱。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不属于张先生的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A:李女士
    B:郑女士
    C:小强
    D:小倩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共用题干
    张先生离婚后与郑女士结婚。张先生与前妻李女士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小强8岁由父亲抚养,女儿小青4岁由母亲抚养。郑女士与张先生结婚前抚养一女,女儿小青6岁。2006年张先生去世,留下大笔遗产,张先生并未立下遗嘱。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小强和小青之间是()关系。
    A:旁系血亲
    B:旁系姻亲
    C:拟制旁系血亲
    D:自然血亲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蒋先生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女儿都已成家,但均未生育子女。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女儿成家后一直与蒋先生夫妇共同居住。5年前,女儿因车祸不幸去世,女婿便承担起了对蒋先生夫妇的主要赡养义务。目前,蒋先生因病去世,生前未立任何遗嘱。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上述亲属中有关继承蒋先生遗产的是(  )。

    A.妻子、儿子、儿媳
    B.妻子、女婿
    C.妻子、儿子、儿媳、女婿
    D.妻子、儿子、女婿

    答案:D
    解析:
    《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或者没有第—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另外,根据《继承法》第十二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 第16题:

    共用题干
    秦先生,45岁,月工资10000元,参加了社会保险;妻子40岁,没有工作;儿子15岁;三人目前月平均支出为3300元。秦先生的父亲68岁,母亲62岁,单位有较好的福利,不需要秦先生的物质支持。根据案例回答79~82题。

    秦先生为其母亲投保了一份养老险,年缴保费l万元,该保险的承保年龄是O~65岁,但秦先生投保时填写被保险人年龄即母亲的年龄比其实际的年龄小了1岁。一年后,保险公司发现年龄有误告,则()。
    A:保险公司解除合同,因为秦先生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
    B:保险公司有权更正并要求秦先生补交保险费,或者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
    C:保险公司不可以解除合同,因为是在1年内发现的年龄误告,可以进行更正
    D:保险公司无权更正并要求秦先生补交保险费

    答案:B
    解析:
    按照投保的原则,一般优先为家庭收入主要创造者投保。秦先生是家庭收入最主要的创造者,应优先为秦先生投保。


    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险费少于应付保险费的,保险人有权更正并要求投保人补交保险费,或者在给付保险金时按照实付保险费与应付保险费的比例支付。


    共同灾难条款规定,只要第一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同死于一次事故中,如果不能证明谁先死,则推定第一受益人先死。即保险金应作为秦先生的遗产进行处理,给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父母。

  • 第17题:

    接上题,如果郑先生经抢救后生还,一年后因心脏病发再次入院后去世,则()可以继承郑先生的遗产。

    A:郑峰
    B:郑先生的妻子
    C:郑先生的父母、妻子
    D:郑峰、郑先生的父母、妻子

    答案:D
    解析:

  • 第18题:

    共用题干
    秦先生,45岁,月工资10000元,参加了社会保险;妻子40岁,没有工作;儿子15岁;三人目前月平均支出为3300元。秦先生的父亲68岁,母亲62岁,单位有较好的福利,不需要秦先生的物质支持。根据案例回答79~82题。

    如果秦先生有一份保额50万元的定期寿险,受益人是自己的儿子。假设在一次外出旅行中,秦先生和儿子乘坐的车出现意外,两人都未生还并无从判断谁先死亡。则秦先生的保险金( )。

    A.作为秦先生的遗产处理,给秦先生的妻子、父母
    B.作为秦先生儿子的遗产处理,给秦先生的妻子
    C.作为秦先生的遗产处理,给秦先生的妻子
    D.作为秦先生儿子的遗产处理,给秦先生的父母

    答案:A
    解析:
    共同灾难条款规定,只要第一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同死于一次事故中,如果不能证明谁先死,则推定第一受益人先死。即保险金应作为秦先生的遗产进行处理,给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父母。

  • 第19题:


    林先生,3 6岁,初中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一般。林先生与妻子结婚已有十年,育有一子一女,妻子没有工作,而林先生是某工厂工人,工资收入较低。前年,林先生贷款3 5万元买了一套房子,为了还房贷,林先生晚上还做了一份兼职,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由于经济不景气,林先生在三个月前被工厂解雇。这使得林先生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家庭的经济来源仅靠林先生的兼职维持,房贷靠借款来还。妻子经常催促林先生马上找工作,导致夫妻俩经常吵架。林先生想申请社会救济,但由于他和妻子有家产和工作能力,而未被批准,林先生感到非常无助,内心压力很大,脾气也开始变得暴躁。他对孩子的学习一向要求比较严格,希望孩子们以后能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最近,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数学考试不及格,被林先生狠狠地打了一顿,儿子连续三天不去上课。林先生找到家庭社会工作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力感。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林先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2.针对林先生面临的问题,家庭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3.家庭社会工作者在为林先生提供服务的时候,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
    解析:

    1.上述案例中,林先生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个人方面


    ①林先生文化水平较低且能力一般,存在非理性思想,并有低自尊表现;②三个月前被解雇,正在寻找新的职业,同时晚上还要从事兼职工作;③一人承担抚养家庭的重担,压力很大,脾气开始变得暴躁。


    (2)家庭方面


    ①和妻子经常吵架,夫妻感情有摩擦;②缺乏正确教养孩子的方法和技巧,有在孩子身上发泄压力的倾向,亲子关系紧张。


    (3)社会方面


    ①社会经济不景气,被原来的公司辞退,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②社会因政策没有给予林先生足够的帮助,林先生缺乏社会支持,感到无助。


    2.针对林先生面临的问题,家庭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如下:


    ①对林先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同时与林先生一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寻求处理个人心理问题方面的辅导策略。②对林先生及其妻子进行婚姻辅导,协调夫妻关系,促进家庭和谐。③建议林先生参加教育孩子方面的讲座或辅导,或与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科学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适时表达关爱,避免再使用暴力手段。④鼓励林先生及其妻子挖掘个人潜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寻找稳定的工作,保障家庭生活的经济来源。⑤帮助林先生寻求社会资源,以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


    3.家庭社会工作者在为林先生提供服务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①处理好林先生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态度,尊重林先生自己的选择;②要具有成熟的婚姻家庭观,掌握家庭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③要以开放的态度倾听林先生儿子的想法。



  • 第20题:

    下列情形中符合我国<婚姻法>基本原则的有()

    • A、王某已婚,婚后背着自己的妻子与其初恋情人以夫妻名义同居
    • B、甲与乙准备结婚,在甲的父母发表了对乙的看法后,甲决定不与乙结婚
    • C、刘某经常打骂妻子
    • D、秦某与赵某准备结婚,但赵某的父母要求秦某必须送5万元彩礼,否则就不让女儿结婚,赵某对父母的要求不予理睬,仍与秦某登记结婚

    正确答案:B,D

  • 第21题:

    问答题
    案例六  秦先生,36岁,性格较为木讷,初中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一般。秦先生与妻子结婚已有十年,育有一子一女,妻子没有工作,而秦先生是某工厂工人,工资收入较低。前年,秦先生贷款35万元买了一套房子,为了还房贷,秦先生晚上还做了一份兼职,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由于经济不景气,秦先生在三个月前被工厂解雇。这使得秦先生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家庭的经济来源仅靠秦先生的兼职维持,房贷靠借款来还。妻子经常催促秦先生马上找工作,导致夫妻俩经常吵架。秦先生想申请社会救济,但由于他和妻子有家产和工作能力,而未被批准,秦先生感到非常无助,内心压力很大,脾气也开始变得暴躁。他对孩子的学习一向要求比较严格,希望孩子们以后能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最近,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数学考试不及格,被秦先生狠狠地打了一顿,儿子连续七天不去上课。秦先生找到家庭社会工作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力感。  【问题】  1.上述案例中,秦先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2.针对秦先生面临的问题,家庭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3.家庭社会工作者在为秦先生提供服务的时候,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上述案例中,秦先生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个人方面
    ①秦先生性格较为木讷,文化水平较低且能力一般,存在非理性思想,并有低自尊表现;
    ②三个月前被解雇,正在寻找新的职业,同时晚上还要从事兼职工作;
    ③一人承担抚养家庭的重担,压力很大,脾气开始变得暴躁。
    (2)家庭方面
    ①和妻子经常吵架,夫妻感情有摩擦;
    ②缺乏正确教养孩子的方法和技巧,有在孩子身上发泄压力的倾向,亲子关系紧张。
    (3)社会方面
    ①社会经济不景气,被原来的公司辞退,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②社会因政策没有给予秦先生足够的帮助,秦先生缺乏社会支持,感到无助。
    2.针对秦先生面临的问题,家庭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如下:
    (1)对秦先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同时与秦先生一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制定处理个人心理问题方面的辅导策略;
    (2)对秦先生及其妻子进行婚姻辅导,协调夫妻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3)建议秦先生参加教育孩子方面的讲座或辅导,或与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科学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适时表达关爱,避免再使用暴力手段;
    (4)鼓励秦先生及其妻子挖掘个人潜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寻找稳定的工作,保障家庭生活的经济来源;
    (5)帮助秦先生寻求经济援助,以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
    3.家庭社会工作者在为秦先生提供服务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1)处理好秦先生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态度,尊重秦先生自己的选择;
    (2)要具有成熟的婚姻家庭观,掌握家庭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以便能够更好的为秦先生的家庭提供服务;
    (3)要以开放的态度倾听秦先生儿子的想法,同时保持尊重和非批判的态度,以便更好的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并进行辅导,促进其亲子关系的改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郑先生因心脏病突发被送入医院,郑先生感觉无法获救,于是留下了一份口头遗嘱,指定朋友小张作为见证人,将全部财产留给儿子郑峰。郑先生不治身亡,护士小芬可以证明口头遗嘱的内容,郑先生家中还有妻子与父母,则()可以继承郑先生的遗产。
    A

    郑峰

    B

    郑先生的妻子

    C

    郑先生的父母、妻子

    D

    郑峰、郑先生的父母、妻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口头遗嘱指由遗嘱人口头表述而不以任何方式记载的遗嘱。法律对这种遗嘱方式给予了严格的限制:
    ①口头遗嘱是一种特殊方式的遗嘱,立遗嘱人只有处在危急的情况下,不能以其他方式设立遗嘱,才允许立口头遗嘱;
    ②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题中情况符合口头遗嘱的诸项条件,遗嘱成立,郑先生的儿子郑峰为继承人。

  • 第23题:

    问答题
    再婚前,刘先生与前妻生了一个孩子,但现任妻子没有生育。再婚会,刘先生与现任妻子只生育了一个孩子,这种情况能否申请再生育?如何申请?

    正确答案: 根据天津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再婚夫妻,再婚前合计只生育一个子女,婚后生育一个子女的,可以申请再生育。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夫妻,应当向夫妻任意一方户籍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秦先生因心脏病突发被送入医院,留下了一份口头遗嘱,指定朋友小张作为见证人,将全部财产留给儿子秦峰。秦先生不治身亡,护士小芬可以证明口头遗嘱的内容,秦先生家中还有妻子与父母,则(  )可以继承秦先生的遗产。
    A

    秦峰

    B

    秦先生的妻子

    C

    秦先生的父母、妻子

    D

    秦峰、秦先生的父母、妻子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