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目的是(  )。A 反抗蒋介石的第三次反围剿B 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C 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将中国解放战争推向新的高潮D 为消灭蒋介石的残余势力

题目
单选题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目的是(  )。
A

反抗蒋介石的第三次反围剿

B

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C

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将中国解放战争推向新的高潮

D

为消灭蒋介石的残余势力


相似考题
更多“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A、黄河
    • B、长江
    • C、淮河

    正确答案:A

  • 第2题: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A、挺进大别山
    • B、进军豫皖苏
    • C、转战大西南
    • D、逐鹿大中原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邓是邓小平,刘是谁?


    正确答案: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中的刘是刘伯承。

  • 第4题: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 A、百团大战
    •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C、辽沈战役
    • D、渡江战役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正确答案:在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在各个战场向我解放区起进攻,占领我大片根据地,造成我军在整个战场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从1946年到1947年间,陕北根据地、晋察冀解放区、苏北解放区、中原解放区、南满解放区相继被国民党军占领,从战争形势来看,我军明显处于被动挨打的战略防御态势。
    经过战争初期的顽强抵抗,整个战场形势趋于稳定,国民党军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被迫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将重点放在山东和陕北两个方向上。针对形势的变化,同时也为了改变战场上的不利态势,毛主席大胆提出由中原野战军在国民党处于防御态势的中原地区大胆穿插,吸引敌军主力回防,从而减轻其它战场的压力。刘邓大军遵照毛主席的意见,千里跃进大别山,将尖刀直插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带,并在大别山成功站住了脚根。在此之后,东北战场上,我军发动了冬季攻势,山东、陕北、山西及华北地区,也相继展开了对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从而彻底改变了战场态势,到1948年下半年,整个战争的发展完全由我军掌握,国民党军被迫转入防御。可见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正是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的开始。

  • 第6题:

    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重庆谈判
    • B、国民党进攻原解放区
    • C、共央转战陕北
    •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B、辽沈战役
    • C、淮海战役
    • D、平津战役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

    重庆谈判

    B

    国民党进攻原解放区

    C

    共央转战陕北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目的是(  )。
    A

    反抗蒋介石的第三次反围剿

    B

    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C

    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将中国解放战争推向新的高潮

    D

    为消灭蒋介石的残余势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其目的是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是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个伟大转折,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起到了战略进攻的先锋作用。

  • 第10题:

    多选题
    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举行全国性的反攻部署,()
    A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

    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陈毅、粟裕率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

    D

    陈赓、谢富治率军挺进豫西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人民解放战争中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

    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进攻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陈毅、粟裕挺进苏鲁豫皖

    D

    陈庚、谢富治挺进豫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

    孟良崮战役开始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开始

    D

    挺进大西南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遵照党中央的决定,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刘邓大军于()年,向大别山挺进


    正确答案:1947

  • 第14题:

    刘邓大军()年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地区,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的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 A、1937
    • B、1947
    • C、1949
    • D、1934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 A、三大战役
    • 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D、《双十协定》的签订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刘邓大军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正确答案:1947年6月底

  • 第17题:

    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解放军部队是()

    • A、刘邓大军
    • B、陈谢大军
    • C、陈粟大军
    • D、陕北部队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是1947年7月()千里挺进大别山。

    • A、陈粟大军
    • B、陈谢大军
    • C、刘邓大军
    • D、朱德大军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

    孟良崮战役开始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开始

    D

    渡江战役开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遵照党中央的决定,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刘邓大军于()年,向大别山挺进

    正确答案: 1947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解放军部队是()
    A

    刘邓大军

    B

    陈谢大军

    C

    陈粟大军

    D

    陕北部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和(  )。
    A

    鄂豫皖根据地

    B

    皖西根据地

    C

    鄂皖根据地

    D

    中原根据地


    正确答案: D,B
    解析: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中原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的腹部插上了尖刀,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下事件发生在1947年的是(  )。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中原大战

    C

    二七大罢工

    D

    花园口决堤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指1947年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B项,中原大战是指1930年北伐后,国民党内失势的左派领导人汪精卫,联合反共右倾西山会议派和亲国民党军人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发起夺权,挑战蒋介石中央政府及国民党中央会议的一场内战。C项,二七大罢工发生在1923年,是京汉铁路工人的大罢工。D项,花园口决堤是指1938年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 第24题:

    单选题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