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某男10岁,3个月前出现发热,持续1个月左右退热,间歇2周后又开始发热,渐发展成不规则低热,以下午为重,伴全身乏力、盗汗、齿龈出血。查体:138℃,全身浅表淋巴结多处肿大,质软,压痛不明显,脾大,肋下3cm,质软。查血:红细胞3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白细胞2.5乘以十的九次方/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追问病史,患儿4个月前春游露宿时全身多处有被虫媒叮咬史。以下哪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该患儿的临床表现最接近()A 结核B 疟疾C 伤寒D 布鲁菌病E 黑热病

题目
单选题
某男10岁,3个月前出现发热,持续1个月左右退热,间歇2周后又开始发热,渐发展成不规则低热,以下午为重,伴全身乏力、盗汗、齿龈出血。查体:138℃,全身浅表淋巴结多处肿大,质软,压痛不明显,脾大,肋下3cm,质软。查血:红细胞3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白细胞2.5乘以十的九次方/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追问病史,患儿4个月前春游露宿时全身多处有被虫媒叮咬史。以下哪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该患儿的临床表现最接近()
A

结核

B

疟疾

C

伤寒

D

布鲁菌病

E

黑热病


相似考题
更多“某男10岁,3个月前出现发热,持续1个月左右退热,间歇2周后又开始发热,渐发展成不规则低热,以下午为重,伴全身乏力、盗汗”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30岁。发热伴胸痛,咳嗽,体温40℃,持续5日,一日内体温上下波动不超过1℃,其发热的热性应是( )

    A.波状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


    正确答案:D
    选项A的临床表现是体温逐渐上升达到39℃或以上,数天后下降达到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故排除A。选项B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在39℃以上浮动大,24小时波动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型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选项C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或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D选项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到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E选项发热的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炎、渗出性胸膜炎等,故选D。

  • 第2题:

    急性胆囊炎出现

    A、发热伴胸腹部玫瑰疹

    B、发热伴盗汗、消瘦、乏力

    C、发热伴右上肢痛、黄疸

    D、发热伴腰痛、尿频

    E、发热伴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患者,男,56岁。发热1周,体温在39.0~40.0℃,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体质消瘦,食欲差。

    入院时属于发热过程的
    A.体温上升期
    B.高热持续期
    C.退热期
    D.体温下降期
    E.低热期

    答案:B
    解析:

    高热持续期患者皮肤潮红而灼热,口唇干裂,呼吸和脉搏加快。
    高热持续期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 第4题:

    某男10岁,3个月前出现发热,持续1个月左右退热,间歇2周后又开始发热,渐发展成不规则低热,以下午为重,伴全身乏力、盗汗、齿龈出血。查体:138℃,全身浅表淋巴结多处肿大,质软,压痛不明显,脾大,肋下3cm,质软。查血:红细胞3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白细胞2.5乘以十的九次方/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追问病史,患儿4个月前春游露宿时全身多处有被虫媒叮咬史。本病的治愈标准是()

    • A、利士曼原虫消失
    • B、疟疾症状改善
    • C、白/球蛋白比值趋于正常
    • D、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患者,男性,26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3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可、食欲好,每2~3天发热1次。此患者确诊为间日疟,其每次发展经历包括()

    • A、低热期
    • B、寒战期
    • C、高热期
    • D、大汗期
    • E、恢复期
    • F、间歇期

    正确答案:B,C,D

  • 第6题:

    某病人突起畏寒、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此时患者出现的发热热型为()

    • A、不规则热
    • B、稽留热
    • C、回归热
    • D、弛张热
    • E、间歇热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患儿10岁,女,1个月前曾出现发热、紫癜。现时有低热,紫癜时发时止,下肢为多,伴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当选方剂为()

    • A、一贯煎
    • B、增液汤
    • C、地黄饮子
    • D、阿胶鸡子黄汤
    • E、知柏地黄丸

    正确答案:E

  • 第8题:

    高危人群出现哪几种情况应考虑为AIDS()

    • A、慢性咳嗽1个月以上
    • B、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 C、近期体重下降
    • D、间歇性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
    • E、全身出血点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单选题
    某病人突起畏寒、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此时患者出现的发热热型为()
    A

    不规则热

    B

    稽留热

    C

    回归热

    D

    弛张热

    E

    间歇热


    正确答案: E
    解析: 患者出现急起的畏寒高热、头痛且伴肌肉酸痛,为流行性感冒的典型症状,流行性感冒与癌性发热一致,均为不规则热。

  • 第10题:

    单选题
    某男10岁,3个月前出现发热,持续1个月左右退热,间歇2周后又开始发热,渐发展成不规则低热,以下午为重,伴全身乏力、盗汗、齿龈出血。查体:138℃,全身浅表淋巴结多处肿大,质软,压痛不明显,脾大,肋下3cm,质软。查血:红细胞3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白细胞2.5乘以十的九次方/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追问病史,患儿4个月前春游露宿时全身多处有被虫媒叮咬史。为明确诊断宜首选的检查是()
    A

    骨髓涂片查找病原体

    B

    脾穿刺涂片查找病原体

    C

    检测循环抗体

    D

    检测循环抗原

    E

    清球蛋白试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30岁。发热伴胸痛,咳嗽,体温持续40℃5日,1日内体温上下波动不超过1℃。其发热的热型应是()
    A

    波状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稽留热

    E

    不规则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波伏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日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日后又逐渐升高,排除A。弛张热:体温持续在39℃,但波动幅度不大,24h内体温差别在2℃以上,但均高于正常体温,排除B。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排除C。稽留热:体温常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小于1℃,故本题选D。

  • 第12题:

    多选题
    患者,男性,26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3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可、食欲好,每2~3天发热1次。此患者确诊为间日疟,其每次发展经历包括()
    A

    低热期

    B

    寒战期

    C

    高热期

    D

    大汗期

    E

    恢复期

    F

    间歇期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按发热时间长短,发热可分为4类。慢性低热指

    A.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

    B.发热持续或间歇超过3周,经体检、常规辅助检查不能确诊者

    C.发热时间≥2周,有的可无明显症状

    D.发热2周,多伴有局部症状及体征

    E.发热1周,多伴有局部症状及体征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肺结核出现

    A、发热伴胸腹部玫瑰疹

    B、发热伴盗汗、消瘦、乏力

    C、发热伴右上肢痛、黄疸

    D、发热伴腰痛、尿频

    E、发热伴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林某,男,24岁。1个月前从海南打工回湖南后,间歇出现畏寒、寒战、发热,热退大汗,间歇期一般情况良好,初步诊断为疟疾。为进一步确诊做血涂片检测。采血涂片找到疟原虫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 A、高热期
    • B、寒战发热期
    • C、大汗期
    • D、抽搐、昏迷期
    • E、间歇期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某男10岁,3个月前出现发热,持续1个月左右退热,间歇2周后又开始发热,渐发展成不规则低热,以下午为重,伴全身乏力、盗汗、齿龈出血。查体:138℃,全身浅表淋巴结多处肿大,质软,压痛不明显,脾大,肋下3cm,质软。查血:红细胞3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白细胞2.5乘以十的九次方/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追问病史,患儿4个月前春游露宿时全身多处有被虫媒叮咬史。若该患儿实验室检查未检出病原体,欲选用药物试验性治疗,宜选用的药物是()

    • A、斯锑黑克
    • B、戊锑剂
    • C、羟眯替
    • D、抗生素
    • E、抗疟药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按发热时间长短,发热可分为4类。慢性低热指()

    • A、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
    • B、发热持续或间歇超过3周,经体检、常规辅助检查不能确诊者
    • C、发热时间≥2周,有的可无明显症状
    • D、发热2周,多伴有局部症状及体征
    • E、发热1周,多伴有局部症状及体征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患者,男,56岁。发热1周,体温在39.0~40.0℃,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体质消瘦,食欲差。入院时属于发热过程的()

    • A、体温上升期
    • B、高热持续期
    • C、退热期
    • D、体温下降期
    • E、低热期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蔡某,男,43岁。劳累后出现低热数年,近来每日低热,上午为著,伴头痛头晕,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舌淡,脉虚。其证型是()

    • A、阴虚发热
    • B、气虚发热
    • C、血虚发热
    • D、肝郁发热
    • E、阳虚发热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林某,男,24岁。1个月前从海南打工回湖南后,间歇出现畏寒、寒战、发热,热退大汗,间歇期一般情况良好,初步诊断为疟疾。为进一步确诊做血涂片检测。采血涂片找到疟原虫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A

    高热期

    B

    寒战发热期

    C

    大汗期

    D

    抽搐、昏迷期

    E

    间歇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蔡某,男,43岁。劳累后出现低热数年,近来每日低热,上午为著,伴头痛头晕,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舌淡,脉虚。其证型是()
    A

    阴虚发热

    B

    气虚发热

    C

    血虚发热

    D

    肝郁发热

    E

    阳虚发热


    正确答案: E
    解析: 患者劳累后低热,伴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舌淡,脉虚,符合气虚发热证的证候特点,故B选项为正确答案。

  • 第22题:

    单选题
    某男10岁,3个月前出现发热,持续1个月左右退热,间歇2周后又开始发热,渐发展成不规则低热,以下午为重,伴全身乏力、盗汗、齿龈出血。查体:138℃,全身浅表淋巴结多处肿大,质软,压痛不明显,脾大,肋下3cm,质软。查血:红细胞3乘以十的十二次方/L,白细胞2.5乘以十的九次方/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追问病史,患儿4个月前春游露宿时全身多处有被虫媒叮咬史。本病的治愈标准是()
    A

    利士曼原虫消失

    B

    疟疾症状改善

    C

    白/球蛋白比值趋于正常

    D

    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43岁。劳累后出现低热数年,近来每日低热,上午为著,伴头痛头晕,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舌淡,脉虚。其证型是(  )。
    A

    血虚发热

    B

    肝郁发热

    C

    气虚发热

    D

    阴虚发热

    E

    阳虚发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劳累后低热,伴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舌淡,脉虚,符合气虚发热证的证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