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小伟参加英语考试,共50道题,满分为100分,得60分算及格。试卷评分标准为做对一道加2分。做错一道倒扣2分,结果小伟做完了全部试题但没及格。他发现,如果他少做错两道题就刚好及格了。问小伟做对了几道题?A 32B 34C 36D 38

题目
单选题
小伟参加英语考试,共50道题,满分为100分,得60分算及格。试卷评分标准为做对一道加2分。做错一道倒扣2分,结果小伟做完了全部试题但没及格。他发现,如果他少做错两道题就刚好及格了。问小伟做对了几道题?
A

32

B

34

C

36

D

38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更多“小伟参加英语考试,共50道题,满分为100分,得60分算及格。试卷评分标准为做对一道加2分。做错一道倒扣2分,结果小伟做”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次考试有3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道题得4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2分,某学生共得96分,他做对了( )道题。

    A.24

    B.26

    C.28

    D.25


    正确答案:B
    设他做对x道题,则由题意可知,4x-2(30-x)=96,解得x=26。

  • 第2题:

    某次考试有3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道题得4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倒扣2分,甲考生得了96分,他做错了几道题?( )

    A.12

    B.4

    C.2

    D.5


    正确答案:B
    做对一道可得4分,如果没做对反而扣2分,这一正一负就差了6分。30道题全做对可得120分,而现在只得到了96分,意味着差了24分,用24÷6=4即可得到做错的题。

  • 第3题:

    公务员选择题:某次考试有3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道题得4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倒扣2分,小周共得96分

    44.某次考试有3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道题得4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倒扣2分,小周共得96分,那么他做对了多少道题?( )。

    A.24 B.26 C.28 D.25

     


    B    【解析】设做对了x道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4x-2(30-x)=96,解得x=26。注:本题也可这样考虑:所有题都答对后,得到满分4×30=120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不但不能得分,还要倒扣2分。相当于不做或做错一道题,要从总分中扣掉4+2=6分。只得了96分,故做错的题数为: =4。正确答案为B

  • 第4题:

    某次考试有4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道题得4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倒扣1分,甲考生得了110 分,他没做或做错了几道题?( )

    A.8

    B.9

    C.10

    D.11


    正确答案:C
    做对一道可得4分,如果没做对反而扣1分,这一正一负就差了5分。40道题全做对可得160分,而现在只得到了110分,意味着差了50分,用50÷5=10即做错或没做的题。

  • 第5题:

    数学考试有60人参加,共考了5道大题,每道做错的人数统计如下: 题号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做错人数 55 53 40 45 42每个人至少做对一道题目,那么得到满分的人最多有多少人?( )

    A.5

    B.4

    C.2

    D.1


    正确答案:D
    我们知道每道题目做错的人数,便知道每道题目做对的人数。
    所以大家做对的题目数目之和为5+7十20+15+18=65;又因为每个人至少做对一道题目,所以至少做对60道题目。 65—60=5,即还有有5道正确题目是可以分配的。我们只能将其中4道题目凑给一个人,这样才能使一个人得到满分,因此得到满分的人数最多有1人,故应选D。

  • 第6题:

    小伟参加英语考试,共50道题,满分为100分,得60分算及格。试卷评分标准为做对一道加2分,做错一道倒扣2分,结果小伟做完了全部试题但没及格。他发现,如果他少做错两道题就刚好及格了。问小伟做对了几道题?( )

    A. 32
    B. 34
    C. 36
    D. 38

    答案:D
    解析:
    简单方程问题。假设小伟做对了x道题,则做错的题目为50-x,根据题意有:2 (x+2)-2(48-x) = 60,解得x= 38,正确答案为D。

  • 第7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伟的父母看到许多小朋友参加了各种兴趣班,也给小伟报了好几个兴趣班,可小伟不愿意,父母为了让小伟能参加兴趣班,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甚至不惜用“威逼利诱”的方法让小伟服从。
    (1)小伟父母的做法对吗?请用现代儿童观分析材料。
    (2)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解析:
    (1)小伟父母的做法不对,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现代儿童观认为:
    ①应该尊重儿童。
    ②发挥每个儿童的潜能。
    ③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体。
    ④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⑤发挥儿童的主体能动性。
    ⑥尊重儿童的个性。
    (2)兴趣班的学习,应该旨在提高孩子学习各种技能技巧的兴趣,而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有效的兴趣班并不是孩子成才的主要途径,他们只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家长不要奢望自己孩子通过兴趣班的学习就可以成为音乐界名人或者画家、艺术家。因此,在选择兴趣班上,家长应该做到:
    ①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情况,适当选择。
    ②纠正“丁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错误想法,暂时的领跑未必会是最后的胜利。
    ③将孩子参加兴趣班的年龄推迟至小学阶段,幼儿园阶段应以培养幼儿基本能力、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主。

  • 第8题:

    社会工作者在进驻某小区后不久,接到社区残疾专干的转介,转介的服务对象叫小伟,今年8岁。据社区残疾专干介绍,小伟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肌肉萎缩、肢体变形,难以正常行走。而家长又缺乏意识,未让小伟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以致情况严重,小伟至今都必须依赖他人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小伟从未进入过校园经历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闷在家里。一方面小伟的父母不放心小伟待在学校,怕小伟被他人嘲笑和欺负;另一方面小伟的母亲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对小伟的教育,让小伟在家就能学习相应的知识。?
    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小伟所面临的困境与需要。?
    2.结合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分析社会工作者该如何帮助小伟。?
    3.为保障小伟顺利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社会工作者应该怎么做?


    答案:
    解析:
    1.根据上述材料,可得出小伟现在面临的困境与需要有: (1)身体康复需要。小伟没有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难以正常行走,至今都必须依赖他人,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
    (2)正常义务教育的需要。小伟的父母在小伟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年纪没有让小伟入学接受教育,只让其在家里接受其母亲的家庭教育,使得小伟失去了接受正常教育以及经历校园生活的机会。
    (3)社会化的需要。小伟难以行走,需要依赖家人,没有经历正常的校园生活,长时间在家里度过,缺乏必要的社会人际交往与互动,容易使其脱离社会,难以完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
    2.结合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小伟:
    (1)提供康复训练。社会工作者可帮助小伟连接社区康复资源,并配置一些适当的康复器具,通过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方式,帮助小伟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小伟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同时注重小伟心理方面的康复和培养,最大限度地降低小儿麻痹症对小伟日后生活的影响。
    (2)创造社会互动与交往机会。社会工作者可在康复机构医生护士的指引下,适当组织小伟进行户外活动,让小伟多与外界接触和互动,帮助小伟与社会建立支持与联系,以保障小伟社会化的正常进行。
    (3)协助小伟回归校园生活。社会工作者可建议小伟的父母将孩子送到正规学校随班就读,并帮助联系特殊教育学校或是愿意接受小伟的普通学校,使得小伟能回归校园,接受正常的学龄教育。
    (4)制订家庭支持计划。社会工作者可与小伟父母共同协商制订家庭支持计划,发挥小伟父母的优势与特长,如可帮助小伟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鼓励与支持小伟参与社区活动、对小伟身体进行日常的康复维护等。
    3.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小伟顺利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
    (1)从小伟的层面: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工作或小组工作,帮助小伟顺利地适应学校生活,接受学校的特殊教育。
    (2)从学校的层面:社会工作者需积极配合与协助老师,进行针对小伟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劳动职业技能训练、身心全面发展的课外训练等相关工作。
    (3)从家人及他人的层面:社会工作者要使小伟的家人朋友以及周围人士都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人。学会接纳、尊重残疾人,不歧视、排斥,也不过分怜悯、呵护残疾人。如果亲朋好友中有针对小伟的不当行为或认识,社会工作者可及时进行干预和介入。
    (4)从残疾人康复工作者的层面:促使残疾人康复工作者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康复技能与知识水平,以保障小伟的康复工作顺利进行。

  • 第9题:

    有一份选择题试卷共6个小题,其得分标准是:一道小题答对得8分,答错得0分,不答得2分,某位同学得了20分,则他()

    • A、至多答对一道题
    • B、至少有三个小题没答
    • C、至少答对三个小题
    • D、答错两个小题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小伟是一年级的学生,一直由奶奶带着长大,小伟的母亲在他3岁时去世,父亲爱子心切,始终没有再娶,但是脾气变得越来越坏,对小伟的教育方式以简单粗暴为主。有一天,小伟在学校与同学小鹏发生争执,小伟将小鹏挫伤,小鹏当场鲜血直流,班主任将小伟的父亲叫到学校,警告父亲要回去好好教育子女,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将不留情面,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罚。回家后,小伟遭到了父亲的一顿毒打。从此以后,小伟打人的坏习惯一直没有再犯,但是渐渐的,班主任发现小伟上课时常常走神,布置的家庭作业经常做错,成绩一路下滑。在小伟的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

    • A、对小伟提供心理疏导,协助小伟认识自身的非理性信念并采取正确的宣泄方式,学习新的价值观和行为
    • B、帮助小伟加强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增强小伟改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C、对小伟的老师进行批评,批评她态度太粗暴
    • D、与小伟的父亲进行沟通,使其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理念和与亲子的沟通方式
    • E、走访小伟的班主任和学校,让老师及学校了解小伟的具体情况,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正确答案:A,B,D,E

  • 第11题:

    单选题
    小学四年级的小伟每次考试都十分紧张,明明平时可以做对的题目在考试中总是出错,小伟慢慢对自己也失去信心。社会工作者得知此事,通过与小伟接触中发现,每次小伟考试后成绩不理想都会挨爸爸打,他就越来越害怕自己考不好,一到考试就紧张。社会工作者通过帮助小伟体验爱和痛苦经历来发现生活的意义,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依据是
    A

    生态系统理论

    B

    认知行为理论

    C

    存在主义理论

    D

    精神分析理论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东东参加某数学竞赛,他的成绩为68分。已知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20分,做错一题倒扣6分。已知他做完试卷的所有题目,且做对的题数是做错题数的两倍。那么,这套试卷共有多少题?()
    A

    3

    B

    6

    C

    9

    D

    12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次考试由30到判断题,每作对一道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2分,小周共得96分,问他做错了多少道题?

    A.12        B.4        C.2        D.5


    :做对26题 先假设全做对,每少对一题就少得了4+2=6分 120-96=24再除以6 所以不做或做错4道题

  • 第14题:

    某次考试有4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道题得4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倒扣l分,某考生得了ll0分,他没做或做错了几道题?( )

    A.8

    B.9

    C.10

    D.11


    正确答案:C
    15.C【解析】做对一道可得4分,如果没有做对反而扣1分,一正一负刚好相差5分。40道题都做对了可以得到l60分,现在只得到了ll0分,意味着差了50分,所以有50÷5=10道题没做或者做错。

  • 第15题:

    75人参加一次数学竞赛,其中第一道题做错的有39人,第二道题做错的有26人,第一道题和第二道题都做对的有16人,那么这两道题都做错的有( )。

    A.26人

    B.69人

    C.6人

    D.9人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小伟同学参加军训时,体检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他立正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N;他正步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__(增大/不变/变小).


    由公式G=mg=50kg×9.8N/kg=490N,当他正步走时,一只脚抬起后,受力面积减小,压力不变,所以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490、增大.

  • 第17题:

    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道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题扣1分。小华参加这次竞赛,得64分。问:小华做对了几道题?( )

    A.14

    B.15

    C.16

    D.17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小伟的父母看到许多小朋友参加了各种兴趣班,也给小伟报了好几个兴趣班,可小伟不愿意。父母为了让小伟参加兴趣班,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甚至不惜用“威逼利诱”的方法让小伟顺从。
    问题:(1)小伟父母的做法对吗?(1分)请用现代儿童观分析材料。
    (2)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解析:
    (1)小伟父母的做法不对。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的总和。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独立的、平等的、发展中的个体,具体表现为:
    ①儿童是独立的人。小伟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可以自由选择兴趣班,父母不应该强迫小伟,应该尊重小伟自己的兴趣爱好。
    ②儿童存在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儿童发展水平不一,小伟的父母见其他小朋友参加兴趣班就替小伟做决定,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应该先听取小伟的意见。
    ③儿童是整体协调发展的个体。儿童的发展是体智德关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不应该过于强调技能和智育,应该让儿童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
    ④儿童是社会的个体。儿童的发展包括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在帮助儿童适应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小伟的父母也应重视小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小伟的父母首先应该尊重小伟的独立性和个体差异性,尊重他的兴趣而选择合适的兴趣班;其次,小伟的父母应该遵从小伟的天性,注重他的社会性和整体性的发展。

  • 第19题:

    一试卷有50 道判断题,规定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扣1分。某学生共得分82,问做对的题与不做或做错的题数相差几题:

    A15题
    B16题
    C17题
    D18题


    答案:B
    解析:
    先假设全部题目都做对了,然后分析差异,可得不做或做错的题目有(3×50-82)÷(3+1)=17题,则做对的题与不做或做错的题数相差(50-17)-17=16题。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20题:

    小伟是一名智障儿童,小伟的妈妈在生下小伟后就离家出走了,小伟的爸爸脾气比较暴躁,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冲小伟发脾气,经常用“我怎么生下你这么个倒霉孩子,没用的东西”“我怎么有你这么个傻儿子,真是丢人”这样的话刺激小伟,小伟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小伟的奶奶特别疼爱他,但是不知道怎么帮助小伟,于是找到了社会工作者小李,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发现,小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最重要的原因是小伟的爸爸对小伟的态度和错误的认识。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最适合用( )方法帮助小伟。


    A.社区康复

    B.社会康复

    C.职业康复

    D.教育康复

    答案:D
    解析:
    社会上存在歧视残疾儿童和过分呵护、怜悯残疾儿童这两种极端的认识和错误态度,都不利于残疾儿童的康复。家庭和社会不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反过来也会影响残疾儿童自身对残障的认识和态度,使他们更消极、自卑、退缩,不利于康复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地位及家庭地位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康复有矫正这些不当行为和进行心理疏导的作用。

  • 第21题:

    小学四年级的小伟每次考试都十分紧张,明明平时可以做对的题目在考试中总是出错。小伟慢慢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社会工作者得知此事,通过与小伟接触发现,每次小伟考试后成绩不理想都会挨爸爸打,他就越来越害怕自己考不好,一到考试就紧张。社会工作者通过帮助小伟体验爱和痛苦经历来发现生活的意义,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依据是()。

    • A、生态系统理论
    • B、认知行为理论
    • C、存在主义理论
    • D、精神分析理论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有一份选择题试卷共6道小题,其得分标准是:一道小题答对得8分,答错得0分,不答得2分。某位同学得了20分,则他( )。

    • A、至少答对一道小题
    • B、至少有三道小题没答
    • C、至少答对三道小题
    • D、答错两道小题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24岁的小伟假释期间接受社区矫正服务。社会工作者老孙评估后发现,小伟成长在单亲家庭,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差。小伟犯罪与他急于改善经济状况和交友不慎有很大关系。老孙运用个案管理方法为小伟提供服务,合适的做法应是(  )。
    A

    与小伟共同分析他的心理状况和改变动机

    B

    鼓励小伟参加就业培训并替他介绍工作

    C

    要求小伟参加公益劳动以矫正不良行为

    D

    召集职业规划师和就业援助员共同讨论服务计划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老师给全班60个学生布置了两道作业题,其中有40个人做对了第一道题,有31个人做对了第二道题,有4个人两道题都做错了。那么,你能算出来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吗?

    正确答案: 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5个人。40+31(604)=15。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