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问答题某市煤矿局副局长韩某得知张某等人任前公示的消息后心存不满,随即编造了张某花50万元买官的虚假举报材料,采用匿名方式分别寄给了省市领导。其后,韩某又打电话给其情妇王某,叫王某指使其侄在网上发帖。该贴点击浏览26800余次,回复850次,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最终,韩某被开除党籍,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题目
问答题
某市煤矿局副局长韩某得知张某等人任前公示的消息后心存不满,随即编造了张某花50万元买官的虚假举报材料,采用匿名方式分别寄给了省市领导。其后,韩某又打电话给其情妇王某,叫王某指使其侄在网上发帖。该贴点击浏览26800余次,回复850次,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最终,韩某被开除党籍,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党章规定,党员享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等权利。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条例》第六十九条:诬告陷害他人意在使他人受纪律追究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某市煤矿局副局长韩某得知张某等人任前公示的消息后心存不满,随即编造了张某花50万元买官的虚假举报材料,采用匿名方式分别寄”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是某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参与了董事会对公司账目及相关上市资料公布前的审核工作。李某是张某的朋友,张某得知李某正在做股票,遂将公司尚未公布的年度盈利高于市场期望水平的消息告诉了李某。于是,李某立即买进张某所在公司股票3万股,获利50万元。这种行为属于( )

    A. 操纵市场行为 B.欺诈客户的行为

    C.欺诈公司的行为

    D.内幕交易行为


    正确答案:D
    标准答案:D
    依据: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见教材第351页。
    考核目的:掌握证券交易的有关规定,明确证券交易的禁止行为及含义。

  • 第2题:

    张某获得一张汇票,上面记载着“不得转让”,后张某急需现金,遂将该汇票质押给了韩某。后张某无力还款,韩某行使权利,到银行去要求兑现。问韩某行为有效与否?( )。

    A.有效。韩某可以行使质押权

    B.有效。韩某合法持有汇票

    C.无效。因为汇票不得转让

    D.无效。因为法院不予支持


    正确答案:CD
      【考点】票据质押
      【解析】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3条规定,出票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以此票据进行贴现、质押的,通过贴现、质押取得票据的持票人主张票据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本题选择CD

  • 第3题:

    张某帮韩某盖房子时,挖出一罐铜钱,无法得知该铜钱为何人所埋。张某与韩某为铜钱的归属发生争执。该铜钱应归( )。


    参考答案:D
    《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 第4题:

    2012年3月,张某将他与李某共有的一辆汽车出卖得款2万元。李某在外地得知后即来信要求分得1万元,张某未给。2015年1月,李某回到本地再次向张某索要,张某给了1万元。2月,张某得知诉讼日时效已过于是向李某索回1万元,李某拒绝,张起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判决李某归还张某1万元
    B:驳回张某的起诉
    C:调解由李某归还张某5000元
    D:判决由李某归还张某5000元

    答案:B
    解析:
    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 第5题:

    张某对社会极度不满,积极煽动王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但王某等人并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关于张某的犯罪停止形态。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

    A.王某等人尚未着手犯罪,张某构成犯罪预备
    B.王某等人并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张某属于教唆未遂
    C.张某虽实施煽动行为,但王某等人并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张某成立犯罪未遂
    D.张某煽动王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已实施完毕,成立犯罪既遂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既遂的成立标准问题。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属行为犯。张某煽动王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已经齐备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构成,故成立犯罪既遂。对于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成立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正犯(实行犯),不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教唆犯,B项错误。

  • 第6题:

    某市煤矿局副局长韩某得知张某等人任前公示的消息后心存不满,随即编造了张某花50万元买官的虚假举报材料,采用匿名方式分别寄给了省市领导。其后,韩某又打电话给其情妇王某,叫王某指使其侄在网上发帖。该贴点击浏览26800余次,回复850次,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最终,韩某被开除党籍,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正确答案: 党章规定,党员享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等权利。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条例》第六十九条:诬告陷害他人意在使他人受纪律追究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第7题:

    刘某是某证券交易所从业人员,为了获利,其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故意将某上市公司所谓的“重大利好消息”告知了并不知情的张某,并怂恿张某进行传播。在所谓的“重大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该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出现了连续上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某虽然编造了虚假信息,但并未进行传播,因此不构成犯罪
    • B、刘某无传播的行为,但其怂恿他人传播,其可构成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
    • C、刘某编造虚假信息后故意要他人传播,应认定其编造且加以传播,但因其身份特殊,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构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
    • D、张某事实上从事了传播虚假信息的活动,但该信息不是其本人编造的,因此,不构成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但应构成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张某编造某市政府即将限制本地机动车号牌的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散布,造成市民在多处哄抢机动车,并发生打斗,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张某构成寻衅滋事罪。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单选题
    某单位领导李某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张某找到李某,出价20万元,李某拒绝。张某对李某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李某遂以20万元将该房卖与张某。李某与张某订立该合同的行为属于()
    A

    欺诈行为

    B

    胁迫行为

    C

    乘人之危的行为

    D

    重大误解的行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李某因多次向张某催讨欠款被张某纠集多人打伤,全身多处骨折,经鉴定构成轻伤。对于张某等人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张某等人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B

    张某等人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

    C

    张某等人的行为属于正常的要债行为,不构成犯罪

    D

    张某等人的行为构成聚众斗殴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伤害罪和寻衅滋事罪的区别。参见《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的规定。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构成诬告陷害罪的是(  )。
    A

    王某为排挤竞争对手,便捏造同事曹某包养情人并匿名举报,使曹某失去晋升机会

    B

    姜某捏造“文某明知王某是实施贩毒活动的人而向其提供资金”的事实,并向公安部门举报

    C

    张某捏造同事贾某受贿10万元的事实,并写成500份传单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张贴

    D

    丁某匿名举报其领导王某贪污救灾款50万元,经查明,王某只贪污救灾款5000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姜某的行为客观上捏造了“文某明知王某是实施贩毒活动的人而向其提供资金”的犯罪事实,并向公安机关举报,主观上意图使文某受刑事追究,且情节严重,构成诬告陷害罪。因此B项正确。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各案件定性准确的是(  )。
    A

    张某受某国有公司委派,在合资企业中任总经理,李某是该企业中外资方代表,任副总经理。张某任职期间与李某合议,准备从公司中弄点钱花,于是张某与李某相互勾结,利用职权先后共侵占公司财物近10万元,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对张某和李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职务侵占罪的共犯

    B

    海天集团是一家国有资本控股的大型企业,其采购员甲某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司财产达到10万元,对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C

    某村村民小组组长张某利用该村集体购买防护林树种的机会,利用职权趁机将专门用于购买树种的1万元钱据为己有,在司法机关对此事追查时,张某的妻子李某想尽各种办法为张某开脱,后经调查得知,二人在犯罪前就已经想好了如何应对调查的办法,对张某和李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职务侵占罪的共犯

    D

    张某是某市政府的司机,其利用单位资金管理松散的条件,经常在修车、购买汽油的时候采取多开费用的方式从中获取利益,后来张某的行为被单位发现,张某本人被移送到司法机关,经调查张某共获取赃款2万多元,对张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项,张某和李某都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其合谋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司财物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共犯
    BD两项,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甲与张某均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C项,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集体财产的,以职务侵占罪论处。张某与李某具有相同的犯罪故意,是职务侵占罪的共犯

  • 第13题:

    某市人民检察院在接到张某贪污的举报线索后,为确定是否立案,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A.询问张某家属的收入状况

    B.查询张某的账户

    C.查封张某的财产

    D.搜查张某的房间


    正确答案:AB

  • 第14题: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的检举控告?()

    A、吴某举报教育局公务员张某建房影响了其采光

    B、某小额贷款公司举报教育局公务员张某向其借款50万元到期未归还

    C、李某举报教育局公务员张某在住宅楼顶违规搭建阳光房

    D、赵某举报教育局公务员张某向其借了20万元用于本人经商办企业


    答案:D

  • 第15题:

    韩某经常同张某、李某等人玩麻将赌博,张某曾陆续输给韩某7000元,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他处,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韩某的行为( )。

    A.构成非法拘禁罪

    B.构成绑架罪

    C.构成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

    D.构成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A
    A【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规定: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238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韩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 第16题:

    张某口头答应王某将一个家传的古董花瓶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王某,王某支付了1万元定金,张某与王某约定10日后交付花瓶。张某与朋友聚会时,李某听说张某有古董花瓶,也不知道张某已经卖给了王某,提出以15万元的价格购买,张某遂将花瓶卖给李某,并将花瓶交付给李某。王某得知后非常气愤,导致心脏病突发住院,王某不可以要求张某承担的违约责任是:

    A:要求张某继续履行合同
    B:要求张某双倍返还定金
    C:要求张某承担医药费
    D:要求张某赔偿精神损害

    答案:A,C,D
    解析:
    张某的行为构成违约,王某有权要求张某承担违约责任。张某已经将花瓶卖给李某,李某为善意第三人,并且张某已经将花瓶交付给李某,根据善意取得制度,李某取得花瓶的所有权,张某无权要求李某退还花瓶,花瓶为特定物,因此王某不能要求张某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花瓶;所以A当选。王某支付了定金,按照定金规则,张某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所以B不当选。违约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虽然王某心脏病突发的损失客观上与张某的违约行为具有因果关系,姑且不论是否具有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即使张某应赔偿王某的人身损害,承担的也是侵权责任,而不是违约责任,所以C当选。同样,违约责任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所以D当选。

  • 第17题:

    张某发现某医院违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规定进行实名举报,经查实已支付基金12万元,按举报奖励政策规定奖励张某1.2万元。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陈某教唆张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后陈某感到害怕,劝说张某取消该行为。张某不听,继续实施该行为,在社会上造成极大恐慌,陈某的行为()。

    • A、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既遂
    • B、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未遂
    • C、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以下有关网上发布信息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

    • A、蒋某捏造某国领导人与该国军队文工团的多名女演员保持不正当关系的消息,并配图片在网上发布,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引发该国的外交抗议。蒋某构成诽谤罪
    • B、贾某不满自己被下岗,故意编造了其所在国有企业被低价出卖,所有职工将下岗的消息,并以“求辟谣”的方式在网上发布,号召大家到市政府门前抗议,引起上千名群众聚集。贾某构成寻衅滋事罪
    • C、张某得知陈某的公司正在申请上市,便收集了该公司的负面消息,在自己网络博客上发布。经查该消息属实。后张某以删帖为由,向陈某索取10万元。张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 D、杜某因在网络博客上发布生活常识,从未发布虚假消息,获得众多粉丝关注。某公司请杜某在博客上发布该公司产品在国外获奖的消息,并付给5万元报酬。杜某明知该公司产品未在国外获奖,仍然在自己博客上发布了该虚假消息,扰乱市场秩序。杜某构成非法经营罪。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李某因多次向张某催讨欠款被张某纠集多人打伤,全身多处骨折,经鉴定构成轻伤。对于张某等人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等人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 B、张某等人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
    • C、张某等人的行为属于正常的要债行为,不构成犯罪
    • D、张某等人的行为构成聚众斗殴罪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多选题
    张某口头答应王某将一个家传的古董花瓶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王某,王某支付了1万元定金,张某与王某约定10日后交付花瓶。张某与朋友聚会时,李某听说张某有古董花瓶,也不知道张某已经卖给了王某,提出以15万元的价格购买,张某遂将花瓶卖给李某,并将花瓶交付给李某。王某得知后非常气愤,导致心脏病突发住院,王某不可以要求张某承担的违约责任是(  )。
    A

    要求张某继续履行合同

    B

    要求张某双倍返还定金

    C

    要求张某承担医药费

    D

    要求张某赔偿精神损害


    正确答案: D,C
    解析:
    A项,张某的行为构成违约,王某有权要求张某承担违约责任。张某已经将花瓶卖给李某,并且张某已经将花瓶交付给李某,李某取得花瓶的所有权,张某无权要求李某退还花瓶,花瓶为特定物,已经履行不能,因此王某不能要求张某按照合同约定交付花瓶。
    B项,王某支付了定金,按照定金规则,张某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
    CD两项,违约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虽然王某心脏病突发的损失客观上与张某的违约行为具有因果关系,姑且不论是否具有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即使张某应赔偿王某的人身损害,承担的也是侵权责任,而不是违约责任。同样,违约责任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 第22题:

    多选题
    张某对社会极度不满,积极煽动王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但王某等人并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关于张某的犯罪停止形态,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
    A

    王某等人尚未着手犯罪,张某构成犯罪预备

    B

    王某等人并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张某属于教唆未遂

    C

    张某虽实施煽动行为,但王某等人并未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张某成立犯罪未遂

    D

    张某煽动王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已实施完毕,成立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 C,D
    解析: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属行为犯。张某煽动王某等人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已经齐备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构成,故成立犯罪既遂。对于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成立颠覆国家政权罪的实行犯,不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教唆犯。

  • 第23题:

    多选题
    张某为甲市地税局负责管理运输行业税收的工作人员。2009年3月,张某应朋友宋某之托,为唐某的祥云运输公司违规办理了自营运输手续,致使祥云运输公司在2009年至2011年两年间少缴营业税230万元。事后,张某收到祥云运输公司支付的答谢费10万元。侦查机关接到举报后,传唤了张某。张某对举报内容供认不讳。张某委托其表弟高某作为自己的辩护人。在审查起诉期间,高某享有的诉讼权利有()。
    A

    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B

    经人民检察院许可,会见在押的张某

    C

    自行向张某调查并核实有关证据

    D

    自行向唐某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E

    自行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正确答案: D,A
    解析: 1.本题考核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本案中少缴营业税230万元,远超过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认定标准,构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如果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纳税人财物,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以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2.本题考核拘留及侦查措施。询问应当个别进行。所以选项B错误。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不属于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所以选项C错误。 3.本题考核其他辩护人的权利。选项C、D属于辩护律师的权利,辩护律师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选项E须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 4.本题考核逃税罪。逃税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所以选项B错误。所以选项C抬高了起刑数额,选项D缺少条件。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就构成逃税罪。所以选项E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