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倒罐要由操作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相关问题
  • 第1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⑴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泄漏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
    ⑵进入泄漏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⑶严禁处置人员在泄漏区域的下水道等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滞留,以防爆炸冲击造成伤害;
    ⑷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危及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撤离命令;
    ⑸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 第2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可根据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泄漏部位等情况,在采取其它措施的同时,可通过排污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造成罐内底部水垫层,配合堵漏,缓解险情。()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警戒区外围人员着装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外围人员要穿纯棉战斗服,扎紧裤口、袖口,勒紧腰带、裤带,必要时全身浇湿进入扩散区。

  • 第4题:

    倒罐的作用有()。

    • A、保证液化石油气正常供应
    • B、应对某个贮罐超过警界液面;
    • C、应对某个贮罐发生泄漏;
    • D、应对某个贮罐需要检修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可燃气体槽车泄漏事故倒罐时,要采用专用的防爆工具和防爆烃泵,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由当地燃气公司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应视情切断警戒区内所有电源,熄灭明火,停止高热设备工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倒罐、转移必须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简述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进入轻危区消防员的防护等级要求。


    正确答案:应佩戴三级防护等级要求的防护装备,着战斗服、无钉鞋、佩戴简易虑毒馆、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 第9题:

    判断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倒罐、转移必须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液化石油气贮罐进行定期检验时首先进行()操作。
    A

    放空;

    B

    注水;

    C

    倒罐;

    D

    注氧气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倒罐要由操作经验丰富的士官进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倒罐要由操作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实施现场倒罐和异地倒罐时,必须要由()实施操作,消防人员予以保护。

    • A、专家
    • B、专业技术人员
    • C、攻坚组
    • D、辖区中队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驱散稀释不得使用直流水枪,以免强水流冲击产生静电。()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液化石油气处置过程中倒罐、转移必须在( )的掩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 A、喷雾水枪
    • B、消防水炮
    • C、泡沫枪
    • D、直流水枪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液化石油气贮罐进行定期检验时首先进行()操作。

    • A、放空
    • B、注水
    • C、倒罐
    • D、注氧气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倒罐要由操作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倒罐要由操作经验丰富的士官进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简述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形成大面积危险区。
    (二)易发生爆炸燃烧。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极低,泄漏后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
    (三)燃烧猛烈,爆炸速度快。液化石油气燃烧火焰温度可达18000C以上,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
    (四)处置难度大,要求高。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容器、部位、口径、压力等因素各不相同,灾情复杂、危险性大,处置专业技术要求高。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
    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速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及交通道路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和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
    (二)疏散警戒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停止高热设备,落实防静电措施。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以上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
    (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防爆。
    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2、使用喷雾水枪、屏封水枪,设置水幕或蒸气幕,驱散积聚、流动的气体,稀释气体浓度,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液化石油气若呈液相沿地面流动,可采用中倍数泡沫覆盖,降低其蒸发速度,缩小气云范围。操作时,要防止因泡沫强力冲击而加快液化石油气的挥发速度。
    5、对于聚集于建筑物和地沟内的液化石油气,可打开门窗或地沟盖板,通过自然通风吹散。同时还可采用防爆机械送风进行驱散。
    6、禁止用直流水直接冲击罐体和泄漏部位,防止因强水流冲击而造成静电积聚、放电引起爆炸。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通过液相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罐内底部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4、法兰盘、液相管道裂口泄漏,在寒冷地区和季节可采用冻结止漏,即用麻袋片等织物强行包裹法兰盘泄漏处,浇水使其冻冰,从而制止或减少泄漏。
    (十)输转倒罐。
    1、烃泵倒罐。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实施现场倒罐和异地倒罐时,必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操作,消防人员予以保护。
    2、惰性气体置换。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通过气相阀加压,将事故罐内的液化石油气置换到其他容器或储罐。
    3、压力差倒罐。利用水平落差产生的自然压力差将事故罐的液化石油气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降低危险程度。
    4、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做到良好接地。
    (十一)主动点燃。
    实施主动点燃,必须具备可靠的点燃条件。在经专家论证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配合下,严格安全防范措施,谨慎、果断实施。
    1、点燃条件。
    ①在容器顶部受损泄漏,无法堵漏输转时;
    ②槽车在人员密集区泄漏,无法转移或堵漏时;
    ③遇有不点燃会带来严重后果,引火点燃使之形成稳定燃烧,或泄漏量已经减小的情况下,可主动实施点燃措施。如现场气体扩散已达到一定范围,点燃很可能造成爆燃或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危及其他储罐、救援力量及周围群众安全,造成难以预料后果的,严禁采取点燃措施。
    2、点燃准备。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要到达指定位置,确认危险区人员全部撤离,泄漏点周边区域经检测不在液化石油气爆炸浓度范围内,使用点火棒、信号弹、烟花爆竹、魔术弹等点火工具,并采取正确的点火方法。
    3、点燃时机。在罐顶开口泄漏,一时无法实施堵漏,且气体泄漏范围和浓度有限,同时又有喷雾水枪稀释掩护以及各种防护措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实施点燃;罐顶爆裂已经形成稳定燃烧,罐体被冷却保护后罐内压力减小,火焰被风吹灭,或被冷却水流打灭,但仍有气体扩散,如不再次点燃,可能造成危害时,应予果断点燃。(十二)现场清理。
    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进入轻危区消防员的防护等级要求。

    正确答案: 应佩戴三级防护等级要求的防护装备,着战斗服、无钉鞋、佩戴简易虑毒馆、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实施现场倒罐和异地倒罐时,必须要由()实施操作,消防人员予以保护。
    A

    专家

    B

    专业技术人员

    C

    攻坚组

    D

    辖区中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可燃气体槽车泄漏事故倒罐时,要采用专用的防爆工具和防爆烃泵,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由当地燃气公司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液化石油气处置过程中倒罐、转移必须在( )的掩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A

    喷雾水枪

    B

    消防水炮

    C

    泡沫枪

    D

    直流水枪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特点和处置措施。

    正确答案: 事故特点:
    (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形成大面积危险区。
    (二)易发生爆炸燃烧。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极低,泄漏后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
    (三)燃烧猛烈,爆炸速度快。液化石油气燃烧火焰温度可达18000C以上,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
    (四)处置难度大,要求高。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容器、部位、口径、压力等因素各不相同,灾情复杂、危险性大,处置专业技术要求高。
    处置措施: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度和扩散方向。
    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速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及交通道路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和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
    (二)疏散警戒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停止高热设备,落实防静电措施。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
    (四)安全防护,进入重危区的人员必须实施二级以上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五)生命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
    (六)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单位和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参加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七)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的供水方式和方法,保证消防用水量。
    (八)稀释防爆。
    1、启用事故单位喷淋泵等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2、使用喷雾水枪、屏封水枪,设置水幕或蒸气幕,驱散积聚、流动的气体,稀释气体浓度,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气体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液化石油气若呈液相沿地面流动,可采用中倍数泡沫覆盖,降低其蒸发速度,缩小气云范围。操作时,要防止因泡沫强力冲击而加快液化石油气的挥发速度。
    5、对于聚集于建筑物和地沟内的液化石油气,可打开门窗或地沟盖板,通过自然通风吹散。同时还可采用防爆机械送风进行驱散。
    6、禁止用直流水直接冲击罐体和泄漏部位,防止因强水流冲击而造成静电积聚、放电引起爆炸。
    (九)关阀堵漏。
    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
    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采取相应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通过液相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罐内底部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4、法兰盘、液相管道裂口泄漏,在寒冷地区和季节可采用冻结止漏,即用麻袋片等织物强行包裹法兰盘泄漏处,浇水使其冻冰,从而制止或减少泄漏。
    (十)输转倒罐。
    1、烃泵倒罐。在确保现场安全的条件下,利用车载式或移动式烃泵直接倒罐。实施现场倒罐和异地倒罐时,必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实施操作,消防人员予以保护。
    2、惰性气体置换。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通过气相阀加压,将事故罐内的液化石油气置换到其他容器或储罐。
    3、压力差倒罐。利用水平落差产生的自然压力差将事故罐的液化石油气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降低危险程度。
    4、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做到良好接地。
    (十一)主动点燃。
    实施主动点燃,必须具备可靠的点燃条件。在经专家论证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配合下,严格安全防范措施,谨慎、果断实施。
    1、点燃条件。
    ①在容器顶部受损泄漏,无法堵漏输转时;
    ②槽车在人员密集区泄漏,无法转移或堵漏时;
    ③遇有不点燃会带来严重后果,引火点燃使之形成稳定燃烧,或泄漏量已经减小的情况下,可主动实施点燃措施。如现场气体扩散已达到一定范围,点燃很可能造成爆燃或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危及其他储罐、救援力量及周围群众安全,造成难以预料后果的,严禁采取点燃措施。
    2、点燃准备。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要到达指定位置,确认危险区人员全部撤离,泄漏点周边区域经检测不在液化石油气爆炸浓度范围内,使用点火棒、信号弹、烟花爆竹、魔术弹等点火工具,并采取正确的点火方法。
    3、点燃时机。在罐顶开口泄漏,一时无法实施堵漏,且气体泄漏范围和浓度有限,同时又有喷雾水枪稀释掩护以及各种防护措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实施点燃;罐顶爆裂已经形成稳定燃烧,罐体被冷却保护后罐内压力减小,火焰被风吹灭,或被冷却水流打灭,但仍有气体扩散,如不再次点燃,可能造成危害时,应予果断点燃。(十二)现场清理。
    1、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
    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