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大肠杆菌O157:H7致病菌所属的菌属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若菌落的血清凝集反应与O157:H7大肠杆菌相符合,则下一步

    A.可判定为O157:H7大肠杆菌

    B.可判定为出血性大肠杆菌

    C.进行大肠杆菌的生化反应鉴定

    D.进行O157:H7大肠杆菌脂多糖的血清学检测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2题:

    4岁以下儿童急性肾衰竭的主要致病菌是

    A、胎儿弯曲菌

    B、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C、福氏志贺菌

    D、肠炎沙门菌

    E、O157:H7


    参考答案:E

  • 第3题:

    以下哪些属于致病菌?()

    • A、大肠杆菌O157:H7
    • B、肉毒梭菌
    • C、副溶血性
    • D、李斯特菌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员工若有任何下列被诊断的病症,必须汇报给管理层。()

    • A、甲型肝炎的员工
    • B、大肠杆菌感染O157:H7、
    • C、沙门氏菌感染、志贺氏菌感染、
    • D、以上答案都对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大肠杆菌o157:H7接种MUG,366nm下可见荧光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O157:H7大肠杆菌的致病因子?


    正确答案: 就像马蜂有毒刺,蝎子有毒尾—样,所有的病原性细菌都产生一些使人得病的物质,如毒素、菌毛等,这些能使人发病的物质称为毒力因子或致病因子。O157:H7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有志贺样毒素1、志贺样毒素2、志贺样毒素1和2的变种、溶血素等。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毒力因子。
    志贺样毒素能抑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它通过A链上的核糖核酸N—糖苷酶的活性作用,切断参与蛋白质合成的28s核糖体核糖核酸5’端4324位腺嘌呤的N—糖苷键,腺嘌呤残基因此脱落,使依赖延长因子1的氨基酰化tRNA不能与已灭活的6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志贺样毒素还有促进血小板聚集的功能,有损伤内皮细胞的作用。这可能与患者发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关。试验动物出现的后肢麻痹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和水肿后功能受损所致。
    志贺样毒素2比志贺样毒素1的半数致死剂量低400倍左右。因此,人如果感染了产生志贺样毒素2的O157:H7大肠杆菌,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机率更大一些,其中非常可能的原因是志贺样毒素2对人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比志贺样毒素1强,其受体和志贺样毒素2结合的效率更高。

  • 第7题:

    预防O157:H7大肠杆菌感染主要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肠道传染病,也可以称为是一种食源性疾病,因此食用污染了的食品及人和人之间日常生活的接触可以传播疾病。具体来讲就是要注意以下各个方面:
    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烹调欠火的肉类食品,尽量不喝生牛奶,不食不干净的食品、水果、蔬菜等,不饮用不干净的饮料和生水。牛肉、牛奶、牛肉或牛奶制品、鸡肉、猪肉、羊肉、蔬菜、水果、饮料、色拉、水等均可成为传染媒介。
    防止接触传播:应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必须接触时要特别注意个人消毒。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是一个很简单的个人卫生习惯,却能够有效地预防许多肠道传染病,包括O157:H7大肠杆菌感染。和其他肠道病病原一样,O157:H7大肠杆菌也是病从口入,只要把好“口”的关,就解决了主要问题。

  • 第8题:

    O157:H7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和趋势如何?


    正确答案: 从全世界的流行情况来看,1982年以前全世界只有很少数O157:H7大肠杆菌病例。1982年以后,在英、美、加拿大等国,O157:H7大肠杆菌散发病例和暴发感染逐年增多。迄今为止,世界上共发生了两次有明确实验室证据的大规模的由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暴发流行。第一次是1993年,在美国。此次暴发流行造成700余名儿童感染,51人发生了溶血性尿毒综合征,4人死亡。第二次是1996年,在日本。流行先后历时近3个月,波及30多个都府县。根据1996年8月1日日本厚生省的统计资料,共有9000余名儿童感染,数百人住院,8人死亡。其中在日本的大阪市,暴发流行的初期,发病人数以每天1000多名逐日递增。
    我国1986年在江苏省徐州市首次发现了O157:H7大肠杆菌的感染病人,后来又在山东省发现了O157:H7大肠杆菌。1999年和2000年在江苏、安徽、河南交界地区发生了一些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病例,有部分人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病死率达到80%以上。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流行可能和一些家畜家禽带菌率较高及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关。
    根据现有的资料,在大多数国家都是先有散发病例,再有小型暴发,继而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

  • 第9题:

    大肠杆菌O157,H7属于()。

    • A、ETEC
    • B、EHEC
    • C、EIEC
    • D、EPEC
    • E、EAEC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软下疳的病原体为()

    • A、杜克雷嗜血杆菌
    • B、O157:H7大肠杆菌
    • C、军团菌
    • D、幽门螺杆菌
    • E、密螺旋体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O157:H7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 O157:H7大肠杆菌是一种肠道致病菌。从细菌学分类学上看,属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的大肠埃希氏菌种,即大肠杆菌种。在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中,属致泻性大肠杆菌。在5种致泻性大肠杆菌中,O157:H7大肠杆菌属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也就是说,O157:H7大肠杆菌既是大肠杆菌的一个血清型也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员。
    O157:H7大肠杆菌具有一般细菌的表面结构,即具有细胞膜、细胞壁、菌毛、鞭毛、荚膜和脂多糖,其表面的脂多糖,即菌体抗原O排第157位;其鞭毛抗原H排第7位。根据表面结构的特性将其命名为O157:H7大肠杆菌。
    O157:H7大肠杆菌可以像通常的致病菌一样产生细菌毒素,使感染者出现腹泻等一系列病症,并且可能引起病情更为凶险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大肠杆菌O157:H7致病菌所属的菌属是()。
    A

    弧菌属

    B

    埃希菌属

    C

    沙门菌属

    D

    假单胞菌属

    E

    志贺菌属


    正确答案: E
    解析: 大肠杆菌O157:H7属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是1982年首次在美国发现的,是引起出血性肠炎的病原菌。

  • 第13题:

    福氏志贺菌致病菌所属的菌属是

    A.弧菌属

    B.埃希菌属

    C.沙门菌属

    D.假单胞菌属

    E.志贺菌属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O157:H7的大肠埃希菌是

    A.ETEC

    B.EPEC

    C.EIEC

    D.EHEC

    E.EAggEC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O157:H7大肠杆菌可以引起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对出血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根据腹泻病的一般治疗原则,支持疗法和适当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细菌的药敏试验资料,禁止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抗生素类。根据住院患者的资料,出血性肠炎基本上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抗生素的使用并不能够缩短病程或缩短住院时间。
    国际上对是否使用抗生素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应使用抗生素杀伤细菌。另一种认为使用抗生素杀伤细菌后,可以使细菌的毒素释放出来,诱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但是,在周围发生了O157:H7大肠杆菌感染后,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是必要的。在这一点上,意见基本一致。
    因此,对O157:H7感染的治疗要时刻
    防止病情恶化后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危害比较大。

  • 第16题:

    肺炎的病原体为()

    • A、杜克雷嗜血杆菌
    • B、O157:H7大肠杆菌
    • C、军团菌
    • D、幽门螺杆菌
    • E、密螺旋体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O157:H7大肠杆菌感染可以引起哪些疾病?死亡率如何?


    正确答案: 主要引起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其中,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在老人和儿童中,过去在发达国家,可高达50%以上。虽然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已有所降低,目前仍然高达10%。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死亡率也很高,但发病率较低,病例比较少。

  • 第18题:

    什么是O157:H7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 O157:H7大肠杆菌是一种肠道致病菌。从细菌学分类学上看,属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的大肠埃希氏菌种,即大肠杆菌种。在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中,属致泻性大肠杆菌。在5种致泻性大肠杆菌中,O157:H7大肠杆菌属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也就是说,O157:H7大肠杆菌既是大肠杆菌的一个血清型也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员。
    O157:H7大肠杆菌具有一般细菌的表面结构,即具有细胞膜、细胞壁、菌毛、鞭毛、荚膜和脂多糖,其表面的脂多糖,即菌体抗原O排第157位;其鞭毛抗原H排第7位。根据表面结构的特性将其命名为O157:H7大肠杆菌。
    O157:H7大肠杆菌可以像通常的致病菌一样产生细菌毒素,使感染者出现腹泻等一系列病症,并且可能引起病情更为凶险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 第19题: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O157:H7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 O157:H7大肠杆菌可以感染任何人群,没发现有性别、种族的差异。但是,一般来说,老人和儿童比较容易感染,属于易感人群。这可能与他们的抵抗力比较低有关。根据现有的资料,患者包括几个月的婴儿和80多岁的老人。
    但是,就像其他传染病一样,感染O157:H7后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有的人可以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就像没有接触过O157:H7大肠杆菌似的,和正常人没有区别。有的人只表现出轻度的腹泻症状,不必治疗就可以痊愈。有的人可以成为带菌者,通过粪便不断地排泄细菌,把细菌传染给别人,而自己并不发病。只有一部分人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从国内的调查看,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病人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多数。

  • 第20题:

    最主要致病物质是Vero细胞毒素的细菌是()

    • A、O157:H7大肠埃希菌
    • B、鼠疫耶尔森菌
    • C、霍乱弧菌
    • D、大肠埃希菌属
    • E、空肠弯曲菌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Vero细胞毒素是下列哪种细菌的最主要致病物质()

    • A、O157:H7大肠杆菌
    • B、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 C、霍乱弧菌
    • D、伤寒沙门菌
    • E、空肠弯曲菌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大肠杆菌O157,H7属于()。
    A

    ETEC

    B

    EHEC

    C

    EIEC

    D

    EPEC

    E

    EAEC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O157:H7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 O157:H7大肠杆菌可以感染任何人群,没发现有性别、种族的差异。但是,一般来说,老人和儿童比较容易感染,属于易感人群。这可能与他们的抵抗力比较低有关。根据现有的资料,患者包括几个月的婴儿和80多岁的老人。
    但是,就像其他传染病一样,感染O157:H7后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有的人可以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就像没有接触过O157:H7大肠杆菌似的,和正常人没有区别。有的人只表现出轻度的腹泻症状,不必治疗就可以痊愈。有的人可以成为带菌者,通过粪便不断地排泄细菌,把细菌传染给别人,而自己并不发病。只有一部分人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从国内的调查看,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病人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多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O157:H7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和趋势如何?

    正确答案: 从全世界的流行情况来看,1982年以前全世界只有很少数O157:H7大肠杆菌病例。1982年以后,在英、美、加拿大等国,O157:H7大肠杆菌散发病例和暴发感染逐年增多。迄今为止,世界上共发生了两次有明确实验室证据的大规模的由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暴发流行。第一次是1993年,在美国。此次暴发流行造成700余名儿童感染,51人发生了溶血性尿毒综合征,4人死亡。第二次是1996年,在日本。流行先后历时近3个月,波及30多个都府县。根据1996年8月1日日本厚生省的统计资料,共有9000余名儿童感染,数百人住院,8人死亡。其中在日本的大阪市,暴发流行的初期,发病人数以每天1000多名逐日递增。
    我国1986年在江苏省徐州市首次发现了O157:H7大肠杆菌的感染病人,后来又在山东省发现了O157:H7大肠杆菌。1999年和2000年在江苏、安徽、河南交界地区发生了一些O157:H7大肠杆菌感染病例,有部分人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病死率达到80%以上。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流行可能和一些家畜家禽带菌率较高及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关。
    根据现有的资料,在大多数国家都是先有散发病例,再有小型暴发,继而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