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各监测项目观测频率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堆载预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和观测的项目包括()。

    A.沉降
    B.位移
    C.真空度
    D.孔隙水
    E.地下水位

    答案:A,B,D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76-P79
    堆载预压工程在堆载过程中应每天进行沉降、位移、孔隙水等的观测,控制标准如下:边桩水平位移每昼夜应小于5mm,对设置排水竖井的地基,基底的中心地表沉降每昼夜不宜大于15mm,不设置排水竖井的地基,基底的中心地表沉降每昼夜不宜大于10mm。孔隙水压力系数控制在0.6以控制施工速率。

  • 第2题:

    在堆载预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和观测的项目包括(  )。

    A.沉降
    B.位移
    C.真空度
    D.孔隙水压力
    E.地下水位

    答案:A,B,D
    解析:
    建立沉降、位移观测点是了解、掌握预压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沉降和位移情况,确定一级荷载时间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量和加荷时间,以保证地基的安全(防止发生滑坡、挤出的事故),孔隙水观测主要是为了及时了解孔隙水消散的情况,也即加固的效果。

  • 第3题:

    下列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中,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A:每年丰水期监测二次
    B:每年枯水期监测二次
    C:每年丰、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D:每年平、枯水期各监测一次

    答案:C
    解析: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要求如下:①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测方法按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执行;②各地区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两次(丰、枯水期);③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他项目。

  • 第4题: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 )来确定。

    A.基坑支护结构
    B.基坑类别
    C.基坑施工阶段
    D.自然条件的变化
    E.当地经验

    答案:B,C,D,E
    解析:
    2020版教材P60
    (11)基坑检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确定。

  • 第5题: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根据()因素确定。

    A. 施工阶段
    B. 周边环境
    C. 自然条件
    D. 设备功能
    E. 支撑结构规模

    答案:A,B,C,E
    解析: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根据1.施工阶段2.周边环境3.自然条件4.支撑结构规模

  • 第6题: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确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在采用逆作法施工的项目中作为控制的重点内容有()。

    • A、地下连续墙施工
    • B、基坑开挖
    • C、基坑回填
    • D、支护结构施工
    • E、平行监测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下列监测项目,属于深基坑施工监测应选项目的有()。

    • A、施工影响范围内构筑物变形
    • B、围护结构变形
    • C、周围地表沉降
    • D、地下水渗透系数
    • E、内撑轴力

    正确答案:A,B,C,E

  • 第9题:

    单选题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的监测井点布设中,对于I类和Ⅲ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位置和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    )。
    A

    现状监测井

    B

    现状观测点

    C

    临时监测井

    D

    临时观测点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确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建筑基坑的监测频率,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

    基坑工程监测频率的确定应满足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的要求

    B

    监测期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C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

    D

    当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监测确有困难时,可减少监测次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的监测井点布设中,对于Ⅰ类和Ⅲ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
    A

    现状监测井

    B

    现状观测点

    C

    临时监测井

    D

    临时观测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船闸工程施工期间应进行观测和监测的项目有( )。

    A.地下水位观测
    B.施工围堰位移观测
    C.施工基坑位移观测
    D.施工基坑裂缝观测
    E.船闸水工结构的沉降观测

    答案:A,B,C,E
    解析:

  • 第14题:

    (2019年)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位于黄土地区,缺乏近3年内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和水质监测数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下列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A.水位监测频率为枯、平、丰水期
    B.水位监测频率为一期
    C.水位监测频率为二期
    D.水质监测频率为一期

    答案:B,D
    解析:
    依据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8.3.3.6

  • 第15题: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来确定。

    A、基坑支护结构
    B、基坑类别
    C、基坑施工阶段
    D、自然条件的变化
    E、当地经验

    答案:B,C,D,E
    解析:
    2018新教材p57,(11)基坑检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确定。

  • 第16题:

    对于Ⅰ类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控中的监测计划应包括()。

    A:监测孔位置、孔深
    B:监测井结构
    C:监测层位
    D:监测项目、监测频率

    答案:A,B,C,D
    解析:

  • 第17题:

    某工程项目位于市中心, 地下 2 层, 地上 16 层。 土方开挖深度为 6.8m, 地基施工图设计尺寸为 80m×100m, 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施工过程中, 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 施工总承包单位委托了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周围建筑物、 基坑回弹等进行重点监测。监测单位沿着基坑周边在基坑围护墙中部、 阴角处每边各布置了 3 个监测点, 并在基坑开挖完毕后开始进行基坑回弹观测。
    事件 2: 主体结构一层封顶后, 施工单位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因建设单位资金紧张项目停工 10个月。 施工单位仅在恢复施工时进行了一次沉降观测, 监理单位认为不妥责令施工单位整改。问题:
    1.事件 1 中, 基坑监测的重点对象还有哪些? 指出基坑监测中的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
    2.事件 2 中, 指出该项目沉降观测中的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1) 基坑监测的重点对象还有: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地下管线变形、 地下水位等。
    (2) 不妥之处有:
    ①施工总承包单位委托第三方对基坑进行监测不妥。
    正确做法为, 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监测。
    ②监测单位沿着基坑周边在基坑围护墙中部、 阴角处每边各布置了 3 个监测点不妥。
    正确做法为, 应在基坑的中部、 阳角处好其他受力较大部位设置监测点, 且监测点的间距不应大于 20m(该基础设计尺寸为 80m×100m), 且每边不少于 3 个监测点。
    ③在基坑开挖完毕后开始进行基坑回弹观测不妥。
    正确做法为, 基坑回弹观测不应少于 3 次: 第一次在基坑开挖前, 第二次在基坑挖好后, 第三次在浇筑基础混凝土之前。
    2.不妥之处有:
    (1) 主体结构一层封顶后, 施工单位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不妥。
    正确做法为,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在基础结构完工或地下室砌筑完工后开始观测。
    (2) 施工单位仅在恢复施工时进行了一次沉降观测不妥。
    正确做法为, 暂停施工的, 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 停工期间每 2~3 个月观测一次

  • 第18题:

    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各监测项目观测频率为()。

    • A、5~6次/周
    • B、4~5次/周
    • C、3~4次/周
    • D、2~3次/周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观测资料整编的内容不包括()。

    • A、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 B、制作各观测项目成果表
    • C、绘制各观测项目成果图
    • D、撰写年度观测资料整编报告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普通建筑可在()开始建筑施工阶段的沉降观测。

    • A、二层结构完工后
    • B、基础完工后
    • C、地下室砌完后
    • D、三层结构完工后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多选题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  )来确定。
    A

    基坑支护结构

    B

    基坑类别

    C

    基坑施工阶段

    D

    自然条件的变化

    E

    当地经验


    正确答案: E,A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各监测项目观测频率为()。
    A

    5~6次/周

    B

    4~5次/周

    C

    3~4次/周

    D

    2~3次/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建筑沉降观测说法错误的是()。
    A

    基础施工的相邻地基沉降观测直至回填土完工。

    B

    普通建筑施工阶段沉降观测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C

    工业建筑施工阶段沉降观测可按回填基础、柱子顶板施工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阶段分别观测。

    D

    当最后5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以认为建筑沉降已进入稳定阶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船闸工程施工期间应进行观测和监测的项目有(  )。
    A

    地下水位观测

    B

    施工围堰位移观测

    C

    施工基坑位移观测

    D

    施工基坑裂缝观测

    E

    船闸水工结构的沉降观测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