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包括营养评定指数(NAI)、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主观全面评定(SGA.。
(1)预后营养指数(PNI):是评价外科病人术前营养状况及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危险性的综合指标。用公式表示为:PNI(%)=158-16.6(ALB.-0.78(TSF.-0.20(TFN)-5.8((DHST)其中PNI表示预后营养指数;ALB表示血清白蛋白(g%),TSF表示三头肌皮褶厚度(mm);TFN表示血清转铁蛋白(mg%);DHST表示迟发性超敏皮肤试验(硬结直径大于5mm者,DHST=2;小于5mm者,DHST=1;无反应者,DHST=0)。评定标准:PNI<30%,表示发生术后合并症及死亡的可能性均很小;30%≤PNI<40%,表示存在轻度手术危险性;40%≤PNI<50%,表示存在中度手术危险性;PNI≥50%,表示发生术后合并症及死亡的可能性均大。
(2)主观全面评定(SGA.:又称全面临床评定(GCA.,其特点是以详细的病史与临床检查为基础,省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及生化检查。其理论基础是,如果身体组成改变,会导致进食与消化吸收的改变,以及肌肉的消耗和身体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改变。主观全面评定的主要指标包括体重改变、饮食状况、胃肠道症状、活动能力、应激反应、肌肉消耗情况、三头肌皮褶厚度及有无水肿等8项,各分A、B、C三级,其中至少有5项指标属于C或B级者,可被定为中或重度营养不良。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简述营养状况综合评价指标。”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MI是评价12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B.BMI是评价14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C.BMI是评价16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D.BMI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E.BMI是评价20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答案:A,B,C,E
    解析:
    BMI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它不仅对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较为敏感,而且与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

  • 第2题:

    目前对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是统一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儿童身高指标适合用于对新近营养状况的评价。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简述营养状况综合评价指标。


    正确答案: 包括营养评定指数(NAI)、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主观全面评定(SGA.。
    (1)预后营养指数(PNI):是评价外科病人术前营养状况及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危险性的综合指标。用公式表示为:PNI(%)=158-16.6(ALB.-0.78(TSF.-0.20(TFN)-5.8((DHST)其中PNI表示预后营养指数;ALB表示血清白蛋白(g%),TSF表示三头肌皮褶厚度(mm);TFN表示血清转铁蛋白(mg%);DHST表示迟发性超敏皮肤试验(硬结直径大于5mm者,DHST=2;小于5mm者,DHST=1;无反应者,DHST=0)。评定标准:PNI<30%,表示发生术后合并症及死亡的可能性均很小;30%≤PNI<40%,表示存在轻度手术危险性;40%≤PNI<50%,表示存在中度手术危险性;PNI≥50%,表示发生术后合并症及死亡的可能性均大。
    (2)主观全面评定(SGA.:又称全面临床评定(GCA.,其特点是以详细的病史与临床检查为基础,省略人体测量和实验室及生化检查。其理论基础是,如果身体组成改变,会导致进食与消化吸收的改变,以及肌肉的消耗和身体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改变。主观全面评定的主要指标包括体重改变、饮食状况、胃肠道症状、活动能力、应激反应、肌肉消耗情况、三头肌皮褶厚度及有无水肿等8项,各分A、B、C三级,其中至少有5项指标属于C或B级者,可被定为中或重度营养不良。

  • 第5题:

    近年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的指标有哪些?


    正确答案: WHO/UNICEF/ICCIDD联合推荐以尿碘、甲状腺大小及新生儿全血促甲状腺激素(TSH)三项指标作为碘营养状况流行病学调查与检测的优先使用指标,以膳食碘摄入量、智商等作为参考指标或辅助评价指标。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评价步骤。

    正确答案: (1)明确评价对象。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定性与定量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4)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
    (5)确定指标间合成关系,求综合评价值。
    (6)根据评价过程得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慢性病社区综合管理的常用评价指标。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营养状况评价内容。

    正确答案: (1)膳食调查:通过对病人饮食习惯、每天各种食物摄入量的计算,结合受检者当时疾病、生活环境和生理活动的特殊需要,评定膳食构成的主要优缺点,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和平衡膳食提供依据。
    (2)人体测量:包括身高、体重、上臂围、上臂肌肉、皮皱厚度等测量,用以了解人体脂肪和骨骼肌的储备情况。
    (3)生化及实验室检查:反映蛋白质营养状况的评定指标有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维生素A结合蛋白、血红蛋白、肌酐身高指数、氮平衡、血浆氨基酸谱等。反映免疫功能的评定指标有总淋巴细胞计数、迟发性超敏皮肤试验等;以及血脂测定、血糖测定、维生素负荷试验及有关酶的活性测定、微量元素测定等。
    (4)临床检查:常用既往病史及身体检查发现与营养不良有关的体征和症状,如口角炎、舌炎与维生素PP、维生素B缺乏,鸡胸、O形腿、X形腿与维生素D缺乏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短期膳食对儿童身高影响更明显

    B

    短期膳食对儿童体重影响更明显

    C

    身高指标适合评价新近营养状况

    D

    身高指标不适合评价新近营养状况

    E

    身高和体重指标都适合评价新近营养状况


    正确答案: D,E
    解析: 身高是生长发育最有代表性的一项指标,但是短期膳食对儿童身高的影响不如对体重的影响明显,所以身高指标不适合用于对新近营养状况的评价,而只能反映儿童较长时间的营养状况。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城镇发展的条件与潜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正确答案: 影响城镇发展的条件与潜力的因素有:
    (1)创新因素城市发展过程是创新过程。这种创新活动包括:
    ①创造新产品,增进产品品质的产品创新;
    ②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工艺流程,以提高产品产量与品质,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
    ③开拓产品市场、扩大市场占有额的市场创新;
    ④利用新材料、新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资源创新;
    ⑤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新的组织结构,使生产企业群体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水平的体制创新。
    (2)集聚因素人口集聚规模、工业生产的集聚水平、商贸活动的平、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的人均水平是影响城市经济近期增长和远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集聚因素综合表现在城市的资金集聚上,通过对城市各类投资水平的分析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可以确定城市经济的集聚因素。
    (3)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区位因素与自然条件或大河、处于大平原的中心位置或较大区域的中心等;另一类区位因素是由于人类建设活动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由于交通干线或交通枢纽的建设、周围城镇群体的形成等。
    在具体分析区位因素时,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①城市吸收范围和辐射范围:吸引和辐射范围越大,城市经济的区位条件越优越。
    ②交通枢纽等级:城市所在地点属于高等级交通枢纽,其吸引和辐射的范围就较大,经济活动的可达性也强、要素空间移动的效率也高。
    ③与增长中心的关系:邻近国际大城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大、中城市距离较远、可达性差、不利于所评价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在大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关系城市的性质与规模,也决定着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潜力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4)资源禀赋与城市经济发展潜力资源,包括矿产、能源、土地、劳动力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潜力关系重大。自然资源,属于天然禀赋,与地质构造、成矿规律和地貌特征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人才、劳动力资源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积累了教育过程全部投资和劳动者自身创造的智慧,而且具有投资边际效益递增的特征,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边际投资效益递减形成鲜明的对比。万人平均熟练工人数、科技人员数等指标都可以用来测度人力资源的水平。
    (5)信息化水平与城市发展潜力信息网络的覆盖范围、用户密度、传输速率及其可靠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网络化水平越高,城市就越有多种机遇,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科学技术新成果和远地的物质资源、分布在世界和全国各地的市场。城市网络服务器规模、上网用户密度、网络信息源、信息服务水平、日平均网络通信的信息量及通信可靠性;程控电话容量和电话装机密度;卫星通讯和光缆通讯设施水平可以作为衡量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标志。
    (6)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城市发展潜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的基本目标。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多目标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生态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条件)、城市自然景观保护和城市生态系统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指标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标志,也是城市发展条件和潜力的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板块确定的劳动效率综合评价指标?

    正确答案: 销售公司设置了有关劳动效率的9项指标:即单站用人、单站日销量、单库用人、油库入均周转量、油库周转次数、人均非油收入、人均税前利润、全员人均零售量、库站外人员占比。
    加油站两个指标即单站用人、单站日销量权重均为10%;油库3今指标即单库用人、油库人均周转量、油库周转次数权重均为5%;非油业务指标人均非油收入为5%;综合三个指标即人均税前利润、全员人均零售量、库站外人员占比权重均为2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短期膳食对儿童身高影响更明显

    B

    短期膳食对儿童体重影响更明显

    C

    身高指标适合评价新近营养状况

    D

    身高指标不适合评价新近营养状况

    E

    身高和体重指标都适合评价新近营养状况

    F

    以上描述都不对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身高是生长发育最有代表性的一项指标,但是短期膳食对儿童身高的影响不如对体重的影响明显,所以身高指标不适合用于对新近营养状况的评价,而只能反映儿童较长时间的营养状况。

  • 第13题:

    简述物流设备的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
    ①技术性指标:技术先进性、平均故障间隔期、综合精度指标、综合精度劣化值、工作精度、修理难易程度;
    ②经营性指标:完好程度、故障停机的影响程度、工作质量的稳定性、灵活性、劣化程度、单位产值能耗;
    ③安全性指标:安全情况、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 第14题:

    简述板块确定的劳动效率综合评价指标?


    正确答案: 销售公司设置了有关劳动效率的9项指标:即单站用人、单站日销量、单库用人、油库入均周转量、油库周转次数、人均非油收入、人均税前利润、全员人均零售量、库站外人员占比。
    加油站两个指标即单站用人、单站日销量权重均为10%;油库3今指标即单库用人、油库人均周转量、油库周转次数权重均为5%;非油业务指标人均非油收入为5%;综合三个指标即人均税前利润、全员人均零售量、库站外人员占比权重均为20%。

  • 第1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短期膳食对儿童身高影响更明显
    • B、短期膳食对儿童体重影响更明显
    • C、身高指标适合评价新近营养状况
    • D、身高指标不适合评价新近营养状况
    • E、身高和体重指标都适合评价新近营养状况

    正确答案:B,D

  • 第16题:

    简述营养状况评价内容。


    正确答案: (1)膳食调查:通过对病人饮食习惯、每天各种食物摄入量的计算,结合受检者当时疾病、生活环境和生理活动的特殊需要,评定膳食构成的主要优缺点,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和平衡膳食提供依据。
    (2)人体测量:包括身高、体重、上臂围、上臂肌肉、皮皱厚度等测量,用以了解人体脂肪和骨骼肌的储备情况。
    (3)生化及实验室检查:反映蛋白质营养状况的评定指标有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维生素A结合蛋白、血红蛋白、肌酐身高指数、氮平衡、血浆氨基酸谱等。反映免疫功能的评定指标有总淋巴细胞计数、迟发性超敏皮肤试验等;以及血脂测定、血糖测定、维生素负荷试验及有关酶的活性测定、微量元素测定等。
    (4)临床检查:常用既往病史及身体检查发现与营养不良有关的体征和症状,如口角炎、舌炎与维生素PP、维生素B缺乏,鸡胸、O形腿、X形腿与维生素D缺乏等。

  • 第17题:

    简述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步骤。


    正确答案: 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步骤包括:
    (1)明确评价对象。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定性与定量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4)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
    (5)确定指标间合成关系,求综合评价值。
    (6)根据评价过程得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工业毒物评价指标。

    正确答案: L.D100或LC100: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
    L.D50或LC50: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M.LD或MLC://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L.D0或LC0: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即使全组染毒,但实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步骤。

    正确答案: 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步骤包括:
    (1)明确评价对象。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定性与定量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4)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
    (5)确定指标间合成关系,求综合评价值。
    (6)根据评价过程得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及评价指标。

    正确答案: 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指出系统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和扩展提出意见。
    (1)系统性能指标
    (2)经济效益指标
    (3)定性效益指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振动评价指标。

    正确答案: (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2)振动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人体脂类营养状况评价。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水能资源的评价指标。

    正确答案: (1)理论蕴藏量;
    (2)可开发量;
    (3)装机容量;
    (4)年发电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