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共吸附—共吸附实际是上述两种观点的综合。托隆用电化学方法研究方铅矿与黄药的作用后提出在矿物表面仅有黄原酸铅或双黄药时都不能使方铅矿很好浮选,只有这两种产物并存时,才能使矿物表面具有足够的疏水性。而且,两种产物应有一最佳比例。阿伯拉莫夫认为,为了保证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的有效浮选,双黄原的吸附量应占总吸附盘的10%~30%。而巴格达诺夫对黄药在方铅砂表面吸附的测定表明,双黄原的吸附量可占总量的50%左右,此时可得到最理想的分选效果。1972年爱立松和古德应用有机溶剂萃取与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相结合,对16种硫化矿和6种黄药进行作用后的产物研究后指出,上述三种情况均存在。在一些矿物表面生成的是双黄原,在另一些矿物表面生成的是金属黄原酸盐,还有一些矿物表面既有双黄原,又有金属黄原酸盐。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采用的试验手段不同,得出的机理可能不同,导致了某些观点的分歧。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黄药捕收硫化矿共吸附说?”相关问题
  • 第1题:

    浮选原矿时常见的加药顺序是()。

    • A、抑制剂、PH值调整剂、捕收剂、起泡剂
    • B、PH值调整剂、抑制剂、捕收剂、起泡剂
    • C、PH值调整剂、抑制剂、起泡剂、捕收剂
    • D、抑制剂、捕收剂、PH值调整剂、起泡剂

    正确答案:B

  • 第2题:

    黄药的捕收性能与其烃链的长短有关,烃链越长,捕收能力越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捕收剂


    正确答案:为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矿物表面并使其疏水的有机物为捕收剂。捕收剂作用于矿物一水界面,通过提高矿物的疏水性,使矿粒能更牢固地附着于气泡而上浮。

  • 第4题:

    黄药有几种?是什么矿物常用的捕收剂?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黄药的化学名称为烃基二硫代碳酸盐。分有乙基黄药、丁基黄药、戊基黄药等。烃基中碳原子数小于4以上的黄药,统称高级黄药。高级黄药的捕收能力大于低级黄药的捕收能力。
    黄药是浮选硫化矿物如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自然金、自然银、汞、孔雀石等,最常用的捕收剂。
    黄药的特征是:呈淡黄色结晶状粉末,易溶于水、受热受潮、遇碱、遇酸易分解,有刺激性,点火燃烧。应贮存阴凉、干燥地点。

  • 第5题:

    黄药捕收硫化矿共吸附说?


    正确答案: 共吸附—共吸附实际是上述两种观点的综合。托隆用电化学方法研究方铅矿与黄药的作用后提出在矿物表面仅有黄原酸铅或双黄药时都不能使方铅矿很好浮选,只有这两种产物并存时,才能使矿物表面具有足够的疏水性。而且,两种产物应有一最佳比例。阿伯拉莫夫认为,为了保证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的有效浮选,双黄原的吸附量应占总吸附盘的10%~30%。而巴格达诺夫对黄药在方铅砂表面吸附的测定表明,双黄原的吸附量可占总量的50%左右,此时可得到最理想的分选效果。1972年爱立松和古德应用有机溶剂萃取与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相结合,对16种硫化矿和6种黄药进行作用后的产物研究后指出,上述三种情况均存在。在一些矿物表面生成的是双黄原,在另一些矿物表面生成的是金属黄原酸盐,还有一些矿物表面既有双黄原,又有金属黄原酸盐。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采用的试验手段不同,得出的机理可能不同,导致了某些观点的分歧。

  • 第6题:

    问答题
    解释什么是硫化矿“半氧化假说”?

    正确答案: 在硫化矿浮选过程中:
    氧对矿物浮选(硫化矿浮选)具有如下规律:(以方铅矿为例):
    ⑴方铅矿在无氧纯水中与黄药作用不强,可浮性不好;
    ⑵轻微氧化有利于黄药在其表面的吸附,可浮性大大提高;微量氧在方铅矿表面吸附并与硫离子作用生成SO42-,因为SO42-易于溶入溶液,从而裸露出Pb2+,与溶液中黄原算离子(X-)作用,表面变得疏水可浮性变好。
    ⑶过分氧化,使方铅矿表面大部分氧化成PbSO4,PbSO4易溶,即使黄原酸离子吸附上去也不牢固,易脱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正确答案: 含矿岩系为弧后及弧间裂谷环境的中酸及酸性(英安质-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及熔岩,可含少量玄武岩。矿体产于绿色凝灰岩中,自下而上可分为:细脉浸染状的硅矿,主要矿物为石英、黄铜矿、黄铁矿;黄矿,主要由块状黄铁矿、黄铜矿构成。黑矿,主要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重晶石,具块状、角砾状构造。另外矿体上部及侧翼可出现重晶石层、石膏层。围岩蚀变分带:自中心向外依次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泥化(蒙托石-沸石化)。主要金属为铜、铅、锌,常伴生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捕收剂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作用:能够选择性的吸附在欲选的物质颗粒表面上,使其疏水性增强,提高可浮性,并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而上浮。
    特点:①捕收作用强,具有足够的活性;②有较高的选择性,最好只对某一种物质颗粒具有捕收作用;③易溶于水、无毒、无臭,成分稳定,不易变质;④价廉易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在高硫矿井使用硝铵类炸药进行爆破,应事先测定()
    A

    硫化矿矿粉的铁离子浓度

    B

    硫化矿矿粉的含硫量

    C

    硫化矿矿粉的铁离子浓度和含硫量

    D

    硫化矿矿粉的分子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异极性浮选捕收剂的结构有何特点?主要有哪些类型?

    正确答案: 它们的分子结构类似于表面活性剂,均由非极性的亲油(疏水)基团和极性的特定亲固基团构成,形成既有亲固性又有亲油(疏水)性的所谓“双亲结构”分子。异极性浮选捕收剂的疏水基通常是2~6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脂环族烃基和芳香族烃基,常写成R—;异极性浮选捕收剂的亲固基团中的亲固原子一般为S,这类药剂对矿物晶格表面有S原子的硫化矿物有选择性吸附捕收作用。主要有硫代化合物、硫代化合物的酯、多硫代化合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黑药分几种?是什么矿物常用的捕收剂?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黑药的化学名称为烃基二硫代磷酸盐。常用的是甲苯基黑药,其因在制造配料时所加入的五氧化二磷的量不同,分为15号黑药、25号黑药、31号黑药。近年来又试制成功丁基铵黑药。
    黑药多用于浮选含黄铁矿的硫化铜矿、铅锌及铜锌多金属矿。
    黑药的特征是:多呈暗绿色油状液体,有腐蚀性,微溶于水,遇热分解,除有捕收性能外还有起泡性能,它的选择性好,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较差。应该指出黑药在酸性矿浆中不易分解,也较难氧化是其优点。但又因其中溶有少量H2SNa2S等重属氧化矿的硫化剂,因此用黑药选轻微氧化的硫化矿是适宜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捕收剂分几种?代表性的药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 根据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的极性基不同,将捕收剂又分为:硫代化合物类捕收剂、烃基酸类捕收剂、胺类捕收剂、油类捕收剂。前二类又叫阴离子捕收剂;第三类又叫阳离子捕收剂;第四类又叫非极性的油类。
    1)硫代化合物捕收剂代表性药剂是:黄药、黑药。
    2)烃基酸类捕收剂代表性药剂是:脂肪酸及其钠盐(包括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塔尔油、石蜡、氧化石碏皂);烃基硫酸盐和烃基硫盐酸(包括十六烷基硫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硫化石油)。
    3)胺类捕收剂代表性药剂是:十二烷基伯胺、氯化四乙胺。
    4)油类捕收剂代表性药剂是:煤油、变压器油、太阳油、木焦油等。
    近年来,效果好、无毒(或少毒)新型捕收剂不断出现,主要有:
    1)混合甲苯胂酸。黄白色固体,是氯化矿的捕收剂,选锡石、黑钨、钽、铌矿等。
    2)硫氯九号。白色粉末,为有色金属硫化矿强有力的捕收剂。
    3)异羟肟酸钠。白色至黄色蜡状固体,易溶于热水,是氧化矿的捕收剂。如浮选氧化铁矿、氧化铜矿等。
    4)咪唑。紫黑色粉末,硫化铜、镍矿捕收剂,对于氧化铜矿的捕收剂能较黄药高,也用于浮选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黄药或黑药对金属硫化物捕收作用的强弱顺序与其金属化合物的难溶顺序相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在高硫矿井使用硝铵类炸药进行爆破,应事先测定()

    • A、硫化矿矿粉的铁离子浓度
    • B、硫化矿矿粉的含硫量
    • C、硫化矿矿粉的铁离子浓度和含硫量
    • D、硫化矿矿粉的分子量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 床


    正确答案: 含矿岩系为弧后及弧间裂谷环境的中酸及酸性(英安质-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及熔岩,可含少量玄武岩。

  • 第16题:

    黑药分几种?是什么矿物常用的捕收剂?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黑药的化学名称为烃基二硫代磷酸盐。常用的是甲苯基黑药,其因在制造配料时所加入的五氧化二磷的量不同,分为15号黑药、25号黑药、31号黑药。近年来又试制成功丁基铵黑药。
    黑药多用于浮选含黄铁矿的硫化铜矿、铅锌及铜锌多金属矿。
    黑药的特征是:多呈暗绿色油状液体,有腐蚀性,微溶于水,遇热分解,除有捕收性能外还有起泡性能,它的选择性好,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较差。应该指出黑药在酸性矿浆中不易分解,也较难氧化是其优点。但又因其中溶有少量H2SNa2S等重属氧化矿的硫化剂,因此用黑药选轻微氧化的硫化矿是适宜的。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硫化矿可浮性大小与容度积判据意义。

    正确答案: 用药剂与硫化矿金属离子反应产物的溶度积大小衡量药剂对硫化矿的作用能力,溶度积小时,药剂对矿物的捕收能力强,反之则弱。例如按照乙基黄原酸盐溶度积依次增大的顺序排列,常见硫化矿金属离子顺序如下(用当量溶度积Ksp1/m比较):
    A.u+,Cu+,Hg2+,Ag+,Bi3+,Pb2+,Ni2+,Zn2+,Fe2+
    这也大体上是这些金属硫化矿,用乙黄药浮选时,可浮性依次降低的顺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硫化物矿化作用?

    正确答案: 对熟料形成有矿化作用,降低液相温度、液相粘度、表面张力,促进阿利特晶体的生长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黄药捕收硫化矿共吸附说?

    正确答案: 共吸附—共吸附实际是上述两种观点的综合。托隆用电化学方法研究方铅矿与黄药的作用后提出在矿物表面仅有黄原酸铅或双黄药时都不能使方铅矿很好浮选,只有这两种产物并存时,才能使矿物表面具有足够的疏水性。而且,两种产物应有一最佳比例。阿伯拉莫夫认为,为了保证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的有效浮选,双黄原的吸附量应占总吸附盘的10%~30%。而巴格达诺夫对黄药在方铅砂表面吸附的测定表明,双黄原的吸附量可占总量的50%左右,此时可得到最理想的分选效果。1972年爱立松和古德应用有机溶剂萃取与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相结合,对16种硫化矿和6种黄药进行作用后的产物研究后指出,上述三种情况均存在。在一些矿物表面生成的是双黄原,在另一些矿物表面生成的是金属黄原酸盐,还有一些矿物表面既有双黄原,又有金属黄原酸盐。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采用的试验手段不同,得出的机理可能不同,导致了某些观点的分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的“捕蛇者”姓什么?

    正确答案: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的“捕蛇者”姓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 床

    正确答案: 含矿岩系为弧后及弧间裂谷环境的中酸及酸性(英安质-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及熔岩,可含少量玄武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黄药有几种?是什么矿物常用的捕收剂?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黄药的化学名称为烃基二硫代碳酸盐。分有乙基黄药、丁基黄药、戊基黄药等。烃基中碳原子数小于4以上的黄药,统称高级黄药。高级黄药的捕收能力大于低级黄药的捕收能力。
    黄药是浮选硫化矿物如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自然金、自然银、汞、孔雀石等,最常用的捕收剂。
    黄药的特征是:呈淡黄色结晶状粉末,易溶于水、受热受潮、遇碱、遇酸易分解,有刺激性,点火燃烧。应贮存阴凉、干燥地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硫化矿物表面静电位与硫基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吸附的关系。

    正确答案: 当电极上没有净电流通过(即开路条件)时所测得的电极电位被称为静电位。
    捕收剂只在那些矿物的静电位大于相应的二硫化物生成的可逆电位时,才氧化成二硫化物。对于那些静电位低于可逆电位的硫化物,使生成金属捕收剂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萃取机理如何表述?试比较萃取剂与浮选捕收剂的结构。

    正确答案: 萃取机理可表述为:萃取剂可极少量地溶解于水中,并与水中的金属离子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这种具有疏水基团的难溶于水的有机沉淀,根据“相似者相溶”的物理溶解原则,易溶于全为疏水基的非极性油(如煤油)有机相,从而将金属离子从水相选择性地萃入有机相中。
    萃取剂均由非极性的亲油(疏水)基团和极性的特定亲金属离子基团构成,形成既有亲金属离子性又有亲油(疏水)性的所谓“双亲结构”分子。显然,萃取剂与浮选捕收剂的结构是极相似的,有些萃取剂就可作为浮选捕收剂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