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用于消毒剂鉴定试验的菌悬液,下列制备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大肠杆菌(8099)取其第3~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B 白念珠菌(ATCC10231)取其第5~6代的沙堡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C 黑曲霉(ATCC16404)取其第3代的麦芽浸膏肉汤培养基培养物制备成分生孢子悬液进行试验D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取其第3~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E

题目
单选题
用于消毒剂鉴定试验的菌悬液,下列制备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8099)取其第3~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B

白念珠菌(ATCC10231)取其第5~6代的沙堡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C

黑曲霉(ATCC16404)取其第3代的麦芽浸膏肉汤培养基培养物制备成分生孢子悬液进行试验

D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取其第3~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E

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ATCC93326)取其第5~6代分枝杆菌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72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相似考题
更多“用于消毒剂鉴定试验的菌悬液,下列制备方法中不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抗(抑)菌试验方法中,适用于溶出性抗(抑)菌产品的鉴定的试验方法是()

    A.抑菌环试验

    B.振荡烧瓶试验

    C.奎因试验

    D.MIC试验(琼脂稀释法)

    E.以上全不是


    本题答案:A

  • 第2题:

    用于评价医疗器械灭菌的消毒剂或消毒器械的实验室鉴定试验方法是()

    • A、悬液定量法
    • B、载体浸泡定量法
    • C、载体浸泡定性法
    • D、流动载体浸泡法
    • E、载体喷雾定量法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下列抗(抑)菌试验方法中,适用于溶出性抗(抑)菌产品的鉴定的试验方法是()

    • A、抑菌环试验
    • B、振荡烧瓶试验
    • C、奎因试验
    • D、MIC试验(琼脂稀释法)
    • E、以上全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4题:

    黏稠的消毒剂不宜用悬液定量法评价时,应采用的试验方法是()

    • A、悬液定量法
    • B、载体浸泡定量法
    • C、载体浸泡定性法
    • D、流动载体浸泡法
    • E、载体喷雾定量法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关于Optochin抑菌试验不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肺炎链球菌
    • B、与胆盐溶菌试验意义相同
    • C、是一种药物抑菌试验
    • D、抑菌环直径14mm为敏感
    • E、用于指导临床用药

    正确答案:E

  • 第6题:

    单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对于细菌,因其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常粘在一起,故要求转接到新鲜肉汤液体中进行培养,以取笪分散且生长活跃的菌体;
    (2)对放线菌和霉菌的孢子,采用玻璃珠或石英砂振荡打散孢子后,用滤纸或棉花过滤。

  • 第7题:

    单简述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单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
    (1)对于细菌,因其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常粘在一起,故要求转种到新鲜肉汤液体中进行培养,以取得分散且生长活跃的菌体。
    (2)对放线菌和霉菌的孢子,采用玻璃珠或石英砂振荡打散孢子后,用滤纸或棉花过滤。对某些粘性大的孢子,常加入0.05%的分散剂(如Tween80),以获得分散的单个孢子。

  • 第8题:

    单选题
    将待试验菌悬液与消毒剂混合相互作用至预定时间,分别吸取0.5mL试验菌与消毒剂混合液加于4.5mL经灭菌的中和剂中,混匀,再进行活菌培养计数,试验重复3次的方法的试验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除去残留消毒剂的原则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有效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B

    对微生物无害,不减少微生物应有的回收量

    C

    不破坏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影响其透明度

    D

    必须按规定方法进行鉴定试验,并认为合格者方可在相应的消毒试验中应用

    E

    载体试验结果可用于悬液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悬液法试验结果可用于载体试验,载体试验结果不可用于悬液法。

  • 第10题:

    单选题
    消毒剂鉴定试验中,悬液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要求的回收菌量和消毒合格评价标准分别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消毒剂鉴定试验中,悬液法,黑曲霉菌所要求的回收菌量和消毒合格评价标准分别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主要用于评价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实验室鉴定试验方法是()
    A

    悬液定量法

    B

    载体浸泡定量法

    C

    载体浸泡定性法

    D

    流动载体浸泡法

    E

    载体喷雾定量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主要用于评价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实验室鉴定试验方法是()

    A.悬液定量法

    B.载体浸泡定量法

    C.载体浸泡定性法

    D.流动载体浸泡法

    E.载体喷雾定量法


    本题答案:A

  • 第14题:

    下列除去残留消毒剂的原则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有效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 B、对微生物无害,不减少微生物应有的回收量
    • C、不破坏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影响其透明度
    • D、必须按规定方法进行鉴定试验,并认为合格者方可在相应的消毒试验中应用
    • E、载体试验结果可用于悬液法

    正确答案:E

  • 第15题:

    主要用于评价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实验室鉴定试验方法是()

    • A、悬液定量法
    • B、载体浸泡定量法
    • C、载体浸泡定性法
    • D、流动载体浸泡法
    • E、载体喷雾定量法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适用于非溶出性硬质表面抗(抑)菌产品鉴定试验的方法是()

    • A、振荡烧瓶试验
    • B、奎因试验
    • C、滞留抑菌试验
    • D、浸渍试验
    • E、抑菌环试验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混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混悬剂的制备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分散法是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程度,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凝聚法又分为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

  • 第18题:

    诱变育种时为什么要进行同步培养?简述孢子悬液菌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同步培养:采用生理状态一致的单细胞或孢子进行诱变处理,不但能均匀的接触诱变剂,还可减少分离现象;一般处理细菌的营养细胞,采用生长旺盛的对数期,其变异率较高且重现性好;刚成熟时孢子变异率高,或在处理前将孢子培养数小时,使其脱离静止状态,则又诱变率也会增加。
    菌悬液制备:在诱变处理前进行摇瓶振荡培养,利用温度碳源控制其同步生长,离心洗涤、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制备菌悬液,放在有玻璃珠的三角瓶内振荡10min,用无菌脱脂棉或滤纸过滤,通过菌体计数调整浓度,10^8个/mL。
    孢子悬液:在试验中尽量采用刚刚成熟的孢子,并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到孢子刚萌发,即芽长相当于孢子直径的0.5-1倍,离心洗涤,加入生理盐水或缓冲液,振荡打碎孢子团体,以脱脂棉过滤计数,调整孢子悬液浓度供诱变处理,10^6个/mL。

  • 第19题:

    问答题
    诱变育种时为什么要进行同步培养?简述孢子悬液菌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同步培养:采用生理状态一致的单细胞或孢子进行诱变处理,不但能均匀的接触诱变剂,还可减少分离现象;一般处理细菌的营养细胞,采用生长旺盛的对数期,其变异率较高且重现性好;刚成熟时孢子变异率高,或在处理前将孢子培养数小时,使其脱离静止状态,则又诱变率也会增加。
    菌悬液制备:在诱变处理前进行摇瓶振荡培养,利用温度碳源控制其同步生长,离心洗涤、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制备菌悬液,放在有玻璃珠的三角瓶内振荡10min,用无菌脱脂棉或滤纸过滤,通过菌体计数调整浓度,10^8个/mL。
    孢子悬液:在试验中尽量采用刚刚成熟的孢子,并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到孢子刚萌发,即芽长相当于孢子直径的0.5-1倍,离心洗涤,加入生理盐水或缓冲液,振荡打碎孢子团体,以脱脂棉过滤计数,调整孢子悬液浓度供诱变处理,10^6个/mL。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混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 混悬剂的制备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分散法是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程度,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凝聚法又分为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消毒剂鉴定试验中,悬液法,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所要求的回收菌量和消毒合格评价标准分别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用于评价医疗器械灭菌的消毒剂或消毒器械的实验室鉴定试验方法是()
    A

    悬液定量法

    B

    载体浸泡定量法

    C

    载体浸泡定性法

    D

    流动载体浸泡法

    E

    载体喷雾定量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抗(抑)菌试验方法中,适用于溶出性抗(抑)菌产品的鉴定的试验方法是()
    A

    抑菌环试验

    B

    振荡烧瓶试验

    C

    奎因试验

    D

    MIC试验(琼脂稀释法)

    E

    以上全不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黏稠的消毒剂不宜用悬液定量法评价时,应采用的试验方法是()
    A

    悬液定量法

    B

    载体浸泡定量法

    C

    载体浸泡定性法

    D

    流动载体浸泡法

    E

    载体喷雾定量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