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关于丝虫病的病原治疗,正确的是()A 需在数年内多次反复治疗B 杀死微丝蚴后释放的异体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C 乙胺嗪只对微丝蚴有杀灭作用D 呋喃嘧酮对成虫与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E 服乙胺嗪反应轻而首选

题目
单选题
关于丝虫病的病原治疗,正确的是()
A

需在数年内多次反复治疗

B

杀死微丝蚴后释放的异体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

C

乙胺嗪只对微丝蚴有杀灭作用

D

呋喃嘧酮对成虫与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

E

服乙胺嗪反应轻而首选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关于丝虫病的病原治疗,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目前我国16个流行省(区、市)已全部基本消灭丝虫病,为努力实现在全国消灭丝虫病的目标,应继续加强丝虫病的监测,其中对在纵向监测中发现的微丝蚴血症者应

    A、进行血检追踪观察,但不予治疗

    B、给予病原治疗

    C、给予病原治疗,并继续追踪

    D、3~5年后追踪血检微丝蚴

    E、不必处理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消灭丝虫病的目标是

    A.无微丝蚴阳性者和丝虫病体征者

    B.以县或相当行政区划的单位,经省级考核基本消灭丝虫病10年以上,同时达到C

    C.病原学监测无微丝蚴阳性者

    D.病原学监测,覆盖流行区总人口3%以上和流行乡镇的30%以上,无微丝蚴阳性者

    E.蚊媒监测,无人体幼丝虫感染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丝虫病在我国有______及______两种病原体流行。


    正确答案:班氏丝虫;马来丝虫

  • 第4题:

    请叙述丝虫病的病原诊断方法。


    正确答案:从患者的外周血、体液或活检物中查到微丝蚴或成虫是丝虫病的确诊依据。常用方法有:
    ①厚血膜法:检查微丝蚴的首选方法。我国流行的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均属于夜现周期型。一般于夜晚8时以后在外周血液中出现,班氏微丝蚴为晚上10时至次晨2时,而马来微丝蚴为晚上8时至次晨4时,遵循微丝蚴这一“昼伏夜出”的规律来采集标本,能够显著提高检出率。取末梢血3大滴涂成厚血片,染色后镜检。
    ②新鲜血滴法:取末梢血1大滴加盖玻片镜检。本法简便快捷,可观察微丝蚴的正常活动。
    ③乙胺嗪白天诱出法:白天给患者口服乙胺嗪2~6mg/kg,服药30~60分钟后采血检查。
    ④试管浓集法:自静脉采血1~2ml,加蒸馏水使红细胞全部溶解后离心取沉渣镜检。
    此外,还可用离心沉淀物涂片法检测鞘膜积液、淋巴液、腹水、胸腔积液和乳糜尿中的微丝蚴。亦可用直接查虫法和活组织切片法检查淋巴管、淋巴结和组织内的虫体。

  • 第5题:

    关于丝虫病的病原治疗,正确的是()

    • A、需在数年内多次反复治疗
    • B、杀死微丝蚴后释放的异体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
    • C、乙胺嗪只对微丝蚴有杀灭作用
    • D、呋喃嘧酮对成虫与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
    • E、服乙胺嗪反应轻而首选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多选题
    丝虫病的病原治疗可选用( )
    A

    阿苯达唑

    B

    呋喃嘧酮

    C

    乙胺嗪

    D

    乙胺嘧啶

    E

    吡喹酮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请叙述丝虫病的病原诊断方法。

    正确答案: 从患者的外周血、体液或活检物中查到微丝蚴或成虫是丝虫病的确诊依据。常用方法有:
    ①厚血膜法:检查微丝蚴的首选方法。我国流行的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均属于夜现周期型。一般于夜晚8时以后在外周血液中出现,班氏微丝蚴为晚上10时至次晨2时,而马来微丝蚴为晚上8时至次晨4时,遵循微丝蚴这一“昼伏夜出”的规律来采集标本,能够显著提高检出率。取末梢血3大滴涂成厚血片,染色后镜检。
    ②新鲜血滴法:取末梢血1大滴加盖玻片镜检。本法简便快捷,可观察微丝蚴的正常活动。
    ③乙胺嗪白天诱出法:白天给患者口服乙胺嗪2~6mg/kg,服药30~60分钟后采血检查。
    ④试管浓集法:自静脉采血1~2ml,加蒸馏水使红细胞全部溶解后离心取沉渣镜检。
    此外,还可用离心沉淀物涂片法检测鞘膜积液、淋巴液、腹水、胸腔积液和乳糜尿中的微丝蚴。亦可用直接查虫法和活组织切片法检查淋巴管、淋巴结和组织内的虫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丝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新鲜血滴检查法,此法可用作筛选病人,但不能鉴别虫种。
    (2)厚血膜涂片检出率高,且可鉴别虫种。
    (3)海群生白天诱出法多用于夜间取血不方便者,但易漏诊。
    (4)微丝蚴浓集法阳性率较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丝虫病在我国有______及______两种病原体流行。

    正确答案: 班氏丝虫,马来丝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当前我国16个流行省(区、市)已全部达到基本消灭(或消灭)丝虫病的目标,为努力实现于2005年在全国达到消灭丝虫病的目标,还应继续加强丝虫病的监测,其中对在纵向监测中发现的微丝蚴血症者应

    A.进行血检追踪观察,但不给予治疗

    B.给予病原治疗

    C.给予病原治疗,并继续追踪

    D.3~5年以后追踪,血检微丝蚴

    E.不必处理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关于丝虫病的病原治疗,正确的是

    A.乙胺嗪只对微丝蚴有杀灭作用
    B.呋喃嘧酮对成虫与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
    C.服乙胺嗪反应轻而首选
    D.需在数年内多次反复治疗
    E.杀死微丝蚴后释放的异体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

    答案:E
    解析:

  • 第12题:

    丝虫病病原体微丝蚴在蚊体内会(),但病原体的数量并不()。


    正确答案:发育繁殖,增多

  • 第13题:

    关于囊尾蚴病治疗措施,正确的是()

    • A、均应住院治疗
    • B、颅内压增高者,应先进行降颅压治疗,再行病原学治疗
    • C、皮肤型囊尾蚴病患者通常症状较轻,可院外治疗
    • D、眼囊尾蚴病是病原学治疗的禁忌证
    • E、怀疑脑室孔堵塞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正确答案:A,B,D,E

  • 第14题:

    丝虫病的病原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

    • A、阿苯达唑
    • B、丙氯咪唑
    • C、呋喃嘧酮
    • D、吡喹酮
    • E、乙胺嗪

    正确答案:C,E

  • 第15题:

    问答题
    丝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检查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丝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是查血,若血液中有微丝蚴即可确诊,由于微丝蚴有夜现周期性,应注意采血时间,一般以晚上9点以后为宜。具体方法有:
    (1)新鲜血滴检查法此法可用作筛选病人,但不能鉴别虫种。
    (2)厚血膜涂片检出率高,且可鉴别虫种。
    (3)海群生白天诱出法多用于夜间取血不方便者,但易漏诊。
    (4)微丝蚴浓集法阳性率较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多选题
    丝虫病的病原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
    A

    阿苯达唑

    B

    丙氯咪唑

    C

    呋喃嘧酮

    D

    吡喹酮

    E

    乙胺嗪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关于丝虫病的病原治疗,正确的是
    A

    需在数年内多次反复治疗

    B

    杀死微丝蚴后释放的异体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

    C

    乙胺嗪只对微丝蚴有杀灭作用

    D

    呋喃嘧酮对成虫与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

    E

    服乙胺嗪反应轻而首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