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某地区在1个月内对居民进行了是否有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居民糖尿病的(  )。A 二代发病率B 死亡率C 罹患率D 患病率E 发病率

题目
单选题
某地区在1个月内对居民进行了是否有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居民糖尿病的(  )。
A

二代发病率

B

死亡率

C

罹患率

D

患病率

E

发病率


相似考题
更多“某地区在1个月内对居民进行了是否有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居民糖尿病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单选题
    1990年,某城市有麻疹暴发流行。经调查发现,此时期有大量的流动儿童迁入。从人群易感性角度考虑,这主要是因为()
    A

    免疫人口减少

    B

    免疫力自然消退

    C

    易感人群迁入

    D

    隐性感染减少

    E

    儿童比例增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易感人群的迁入提高了该地区易感人群的易感性。

  • 第2题:

    单选题
    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要求在水井周围一定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物,其要求是(  )。
    A

    水井周围20~40m

    B

    水井周围至少20m

    C

    水井周围至少30m

    D

    水井周围至少40m

    E

    水井周围至少50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水井周围20~30m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物。规定不得在井台上洗菜、洗衣服、喂饮牲畜,严禁向井内扔东西,将井口加高,加井盖,设置公用提水桶,定期掏挖污泥,加强消毒等。

  • 第3题: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是新生儿期的特点()
    A

    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完善

    B

    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尤其7日内最明显

    C

    消化吸收功能较完善

    D

    生后的第1周内应建立和加强访视制度

    E

    此期内应访视2~3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人类危害健康行为?(  )
    A

    致病行为模式

    B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C

    不良疾病行为

    D

    危害环境行为

    E

    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人类危害健康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它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包括能导致各种成年期慢性退行性病变的生活方式。②致病行为模式: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较多见的是A型行为模式和C型行为模式。③不良疾病行为: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不良疾病行为可能发生在上述过程的任何阶段,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迷信、乃至自暴自弃等。④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我国有关法律、条例、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等对部分行为进行了规范,如禁止吸毒贩毒、性乱,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

  • 第5题:

    单选题
    持续性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劝说而停止经危险性评估分为()
    A

    0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E

    5级


    正确答案: E
    解析: 危险性经评估共分为6级。
    1、0级 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2、1级 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强调危险性仅限口头,无具体的攻击行为。 
    3、2级 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重点在患者虽然有攻击行为,但仅在自己家中,未到公共场合,同时仅针对财物,未攻击人。 
    4、3级 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重点在患者的攻击行为巳经发生在家
    庭以外的场合,同时劝说无效。 
    5、4级 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伤害自身的行为均属于危险性4级。 
    6、5级 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如患者发生持械伤害他人的行为,即使在家中、针对家人,同样属于危险性5级。

  • 第6题:

    单选题
    调查1998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总体是1998年该地
    A

    每个正常成年男子

    B

    全部正常成年男子

    C

    能调查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的集合

    D

    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

    E

    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某人多次体检正常,却总怀疑自己患有心脏病,这属于()
    A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B

    致病行为模式

    C

    不良疾病行为

    D

    预警行为

    E

    病人角色行为


    正确答案: B
    解析: 危险行为包括有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致病行为糗式、不良疾病行为和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其中讳疾忌医、疑病行为、瞒病行为都属于不良疾病行为

  • 第8题:

    单选题
    属于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是(  )。
    A

    身体不适,体温略升高

    B

    晕针

    C

    过敏性休克

    D

    血管神经性水肿

    E

    过敏性皮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
    一般预防接种反应是指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不会造成生理和功能障碍。这类反应是由于疫苗本身含有的菌体蛋白、内毒素及其他毒性物质,以及附加物等物理和化学作用所造成的局部红肿、浸润或引起发热及伴随发热而导致的全身症状。无论是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一般都是无需特殊处理的简单症状。

  • 第9题:

    单选题
    根据中国人体重指数(BMI)的标准,BMI在18.5~23.9范围者为(  )。
    A

    轻度肥胖

    B

    消瘦

    C

    肥胖

    D

    超重

    E

    正常体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中国人体重指数(BMI)的标准:BMI在18.5~23.9kg/m2范围者为正常体重;≥24kg/m2者为超重;>28kg/m2者为肥胖。

  • 第10题:

    单选题
    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
    A

    只限于一个家庭

    B

    只限于非患者

    C

    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D

    只限于全人类

    E

    只限于病人


    正确答案: E
    解析: 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 第11题:

    单选题
    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观察或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危险,这一措施被称为
    A

    拘留

    B

    隔离

    C

    留验

    D

    医学观察

    E

    医学检查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的是(  )。
    A

    病后康复

    B

    健康促进

    C

    疾病筛检

    D

    遗传咨询

    E

    疫苗接种


    正确答案: B
    解析:
    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或者临床前期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为防止或者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早期发现疾病可通过普查、筛检、病例发现、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自我检查等方法实现。筛查是早期发现疾病的主要方法。

  • 第13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一类人群不属于入户健康指导的主要对象?(  )
    A

    新生儿

    B

    老年人

    C

    精神疾病患者

    D

    重症护理病人

    E

    产妇


    正确答案: A
    解析:
    入户健康指导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儿、产妇、儿童及看护人、老年人、重症护理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

  • 第14题:

    单选题
    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居民健康水平重要基础指标的是(  )。
    A

    人口死亡

    B

    人口构成

    C

    人口生育

    D

    人口总数

    E

    人口寿命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人口死亡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指标,如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B项,人口构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中,按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基本特征计算其在总人口中的分布情况,如年龄构成比、性别比、老少比、老年人口系数等。C项,人口生育是反映人口生育状况的统计指标,如粗出生率、总生育率、人工流产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D项,人口总数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数。E项,人口寿命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反映了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如期望寿命、平均寿命等。

  • 第15题:

    单选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A

    自然增长率=粗再生育率-粗死亡率

    B

    自然增长率=粗出生率-粗死亡率

    C

    自然增长率=净再生育率-粗死亡率

    D

    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粗死亡率

    E

    自然增长率=总生育率-粗死亡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是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
    A

    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排出病原体

    B

    传染源排于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消灭

    C

    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

    D

    传染源已完全治愈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孕妇分娩出院后,社区医院进行产后访视的次数至少应为(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E

    5次


    正确答案: A
    解析:
    产后3~7天、28天分别进行家庭访视1次,填写产后访视记录表,出现母婴异常情况应适当增加访视次数或指导及时就医。因此孕妇分娩出院后,社区医院进行产后访视的次数至少应为2次。

  • 第18题: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是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  )
    A

    传染源被移走

    B

    传染源排于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消灭

    C

    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

    D

    传染源已完全治愈

    E

    不再排出病原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疫源地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传染源已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治愈);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③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而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因此答案选D。

  • 第19题:

    单选题
    将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按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的是(  )。
    A

    粗死亡率

    B

    年龄别死亡率

    C

    死因别死亡率

    D

    死因构成比

    E

    死因顺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人口死亡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指标,如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其中死因顺位是将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按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

  • 第20题:

    单选题
    确定食物中毒的可疑食物主要是依据(  )。
    A

    在同一场所同一时间未发病者未进食的食物

    B

    潜伏期最短者

    C

    病人的潜伏期特有的中毒症状

    D

    病人的潜伏期呕吐物和排泄物

    E

    发病者的临床症状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流行波及范围与有毒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 第21题:

    单选题
    胎儿期是指()
    A

    受精后的39周

    B

    受精后的28周

    C

    受精后的36周

    D

    从精子和卵子结合到分娩前约40周

    E

    受精后的38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胎儿期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临床上将整个妊娠过程分为3个时期:
    ①妊娠早期:从形成受精卵至不满12周;
    ②妊娠中期:自13周至未满28周;
    ③妊娠晚期:自满28周至婴儿出生。

  • 第22题:

    单选题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
    A

    1978年

    B

    1982年

    C

    2007年

    D

    2008年

    E

    2012年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描述中不是食物中毒发病特点的是(  )。
    A

    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

    B

    食物中毒发生的季节性与食物中毒的种类有关

    C

    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有食用同一污染食物史

    D

    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临床表现

    E

    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B项为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而不是发病特点。

  • 第24题:

    单选题
    关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一知信行(KABP)错误的是()
    A

    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B

    信念通常来自父母及周围尊敬的人

    C

    态度指个人对人或事所采取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情感倾向

    D

    价值观是人们认为的最重要的信念和标准

    E

    价值观是最终的目标


    正确答案: A
    解析: 行为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