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难免性压疮申报表及压疮申报表。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责任护士在压疮管理中应该填写哪些压疮表格进行上报?”相关问题
  • 第1题:

    压疮管理系列(告知)流程不包括的是( )

    A、压疮评估流程

    B、压疮上报流程

    C、大手术前皮肤风险告知流程

    D、质控专项小组告知流程

    E、难免压疮风险告知流程


    答案:D

  • 第2题:

    患者,男性,68岁,1个月前不慎从高处坠落后导致高位截瘫,目前患者长期卧床。护士在查房时发现患者骶尾部皮肤呈紫红色,表皮有水疱形成,皮下有硬结。

    该患者的压疮属于
    A.压疮深溃疡期
    B.压疮前期
    C.压疮淤血红润期
    D.压疮炎性浸润期
    E.压疮浅溃疡期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压疮处理下列哪项正确的()

    • A、院内发生压疮不需报告护理部
    • B、院外带入压疮需报告护理部
    • C、压疮报告表需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 D、病区压疮发生后24小时内口头报告护理部及造口师
    • E、压疮报告表中压疮描述可不写分度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带人压疮和新发压疮,当班护士汇报主管医生或()或者科室压疮质控人员或当班主管护士。


    正确答案:护士长

  • 第5题:

    何谓压疮?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局部长期受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的作用;
    2.局部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刺激;
    3.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
    4.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

  • 第6题:

    问答题
    如何防范患者压疮,发生压疮如何报告、处理?

    正确答案: (1)各级护理人员均应重视压疮预防工作,落实预防压疮护理措施,并按要求分别做好护理记录。
    (2)护理人员需掌握压疮的定义、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方法、临床表现、分期、容易发生的部位、预防措施等。准确识别压疮发生的高危病人。
    (3)所有新入院病人当班护士必须在2小时之内进行皮肤评估,对于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用《压疮发生危险计分表》进行书面评估,每位病人每班均需进行交接,根据情况记录。术后病人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协助其改变体位。
    (4)Braden评分≤16分,发生压疮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由压疮小组成员进行会诊,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难免压疮病人应及时处置。
    (5)当患者转科时,需做好交接手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当患者处于压疮的浅度溃疡期时,护士可以鹅颈灯照射疮面,每日______次,每次______分钟。照射后以______理疮面。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何谓压疮?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局部长期受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的作用;
    2.局部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刺激;
    3.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
    4.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为什么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发生压疮?压疮好发部位有哪些?

    正确答案: 长期卧床病人因长时间不改变体位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营养不良,再加查比卧床皮肤可受到床单位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如皮肤常受潮如出汗、尿、粪等浸湿及摩擦,使皮肤抵抗力降低而易发生压疮。压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
    仰卧位时:发生于枕骨隆突处、肩胛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
    侧卧位时:发生于耳廓、肩峰、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髁处。
    俯卧位时:发生于面颊、耳廓部、肩峰、女性的乳房、肋缘突出处、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尖部等位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带人压疮和新发压疮,当班护士汇报主管医生或()或者科室压疮质控人员或当班主管护士。

    正确答案: 护士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入院Braden压疮评分13分,该患者压疮风险的级别为()
    A

    无压疮风险

    B

    低压疮风险

    C

    中压疮风险

    D

    高危压疮风险

    E

    极高危压疮风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何谓压疮?压疮有哪些好发部位?

    正确答案: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多发生于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出及受压部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住院患者压疮上报表》和《住院患者难免压疮申报表》,要在多长时间内上报护理部?


    答: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 第14题:

    什么是压疮?好发于哪些部位?怎样预防压疮?


    正确答案: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也叫:褥疮。
    好发部位
    仰卧位:好发于枕外隆凸部、肩胛部、肘部、骶尾部、足跟。
    侧卧位:好发于耳廓、肩峰部、肋骨、股骨粗隆、髋部、膝部(内髁和外髁)、踝(内踝和外踝)。
    俯卧位:好发于额部、下颌部、肩峰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膝前部、足趾、女性的乳房、男性的生殖器。
    预防方法:
    1、定时翻身,减轻局部受压:一般应1-2小时给病人变换一次体位,过瘦或者皮肤易红得病人翻身次数更需增加,体位可仰卧、左侧卧、右侧卧、半坐位等形式交换,在变换体位搬动病人时,避免拖、拉、拽等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的动作。
    2、翻身后要看皮肤颜色、压痕、有无皮肤受损情况。对受压部位,尤其骨隆部位,如尾骶部、髋关节、外踝、膝关节两侧、脊柱、肩胛部,可涂抹赛肤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上擦浴每日2次。保持衣服、被褥、床单清洁卫生,柔软、平整、干燥。新的内衣、裤、床单要经过水洗后,晒干再用。严禁使用热水袋,因病人感觉异常极易发生烫伤。
    4、加强营养。营养不良的病人,因消瘦、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原因,机体抵抗力下降,皮肤对压力损伤的耐受力下降,容易发生压疮,而且愈合困难。可给予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饮食,保证机体代谢及康复所需能量及营养素,防止各类营养不良的并发症的出现。

  • 第15题:

    责任护士在压疮管理中应该填写哪些压疮表格进行上报?


    正确答案:难免性压疮申报表及压疮申报表。

  • 第16题:

    患者入院Braden压疮评分13分,该患者压疮风险的级别为()

    • A、无压疮风险
    • B、低压疮风险
    • C、中压疮风险
    • D、高危压疮风险
    • E、极高危压疮风险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应用braden评分法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评分为分,应填写皮肤护理表格()

    • A、16
    • B、18
    • C、13
    • D、20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问答题
    压疮有哪些分期?

    正确答案: (1)第一期:淤血红润期
    (2)第二期:炎性侵润期
    (3)浅度溃疡期
    (4)坏死溃疡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压疮护理中最重要的是压疮的______,其前提是识别压疮发生的和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2013压疮指导意见中规定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高危因素包括: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潮湿、局部皮温升高、营养不良、运动障碍、体位受限、手术时间、高龄、吸烟、使用医疗器械、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压疮评估中应注意的间题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压疮的特点:部位、范围、程度、性质等。
    2.压疮的前驱症状和伴随症状:如水肿、发热、寒颤等。
    3.诱发和加重压疮的因素: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环境因素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应用braden评分法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评分为分,应填写皮肤护理表格()
    A

    16

    B

    18

    C

    13

    D

    2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2013压疮指导意见压疮发生“高危人群”是哪些?

    正确答案: 脊髓损伤患者、老年人、ICU患者、手术患者、营养不良患者、肥胖患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