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判断题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不构成挪用公款行为,而是贪污行为。A 对B 错”相关问题
  • 第1题:

    李某挪用扶贫款项给朋友做生意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

    D、滥用职权罪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如果甲在向乙多次催要借款无果的情况下,甲便携乙归还的50万元公款潜逃,此时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

    A.甲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150万元

    B.甲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50万元

    C.甲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100万元

    D.甲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150万元


    正确答案:BC

  • 第3题:

    关于乙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贪污罪

    B、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C、该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

    D、该行为属于挪用资金罪中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


    参考答案:BCD

  • 第4题:

    若杜某在担任某市科技局行政科科长期间,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则对其应定何罪?( )

    A.挪用公款罪

    B.贪污罪

    C.受贿罪

    D.滥用职权罪


    正确答案:B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 第5题:

    关于乙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乙与甲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C.乙归还30万元公款的行为导致甲犯贪污罪,故乙成立贪污罪的帮助犯

    D.对乙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共用题干

    下列关于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为人挪用公款后携带挪用的公款移居国外的,应当被认定为贪污罪
    B:行为人挪用巨额公款从事营利活动,结果因经营不善对挪用的全部款项均不能归还,则行为人的挪用公款罪将转化为贪污罪
    C:行为人挪用巨额公款从事非法活动,在案发后谎称其挪用的公款已被自己挥霍殆尽,则属于“挪用公款不退还”,应当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行为人若在挪用公款后有平账行为,则构成贪污罪

    答案:A
    解析:
    【考点】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详解: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有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3条曾将“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不退还”的行为界定为贪污罪。但1997年《刑法》第384条第1款将“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作为挪用公款罪的一个法定量刑情节,规定这种情形下,对挪用公款的行为人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依照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因客观原因在一审宣判前不能退还的,不包括主观上不想归还。B选项的“不退还”是由于客观原因,C选项的“不退还”则是由于主观原因,因此B和C都错误。该解释第6条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382条、第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A选项就属于这种情形。因此BCD都错误,A正确。D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客观行为可以作为推定行为人主观心态的依据,但不能说只要有平账行为其主观上就一定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考点】挪用公款罪。详解:B选项,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乙并没有与甲共谋,也没有指使或者参与策划,不构成共犯,故B选项错误,不入选。D选项,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故D选项,应以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D选项说法错误,不应入选。


    【考点】挪用公款罪数额的认定。详解:根据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的规定,多次挪用公款不还,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实际数额认定。所以李某共挪用公款8万元。故B项正确。根据《刑法》第386条的规定,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构成受贿罪,李某收受他人2万元,构成受贿罪,故C项正确。

  • 第7题:

    某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走私活动,情节严重,孙某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走私罪
    D.挪用公款罪和走私罪


    答案:D
    解析:
    挪用公款进行犯罪活动的,以挪用公款罪和其他罪进行数罪并罚。

  • 第8题: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B.行为人挪走公款后未使用该公款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未遂
    C.挪用公款以后,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挪用救灾、救济物资数量较大,归个人使用的,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答案:A
    解析:
    《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根据司法解释,对于挪用公款后携款潜逃的,对携带逃跑的公款部分,以贪污罪论处。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4月28日的立法解释,以下几种情形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1)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2)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3)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予以排除。

  • 第9题: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不构成挪用公款行为,而是贪污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是否构成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行为的主体?


    正确答案: 农村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中的党员在从事下列公务中((1)党费、社保基金和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款物的管理;(2)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3)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4)土地征用补偿费的管理;(5)代征、代缴税款;(6)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7)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8)依照党内法规从事党的纪检、组织(人事)、宣传等工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变相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即认定其构成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主体,分别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处理。

  • 第11题:

    多选题
    国有公司出纳甲挪用单位的救灾款50万元用于个人赌博,结果全部输光。后来甲又继续挪用公司的办公经费100万元用于继续赌博,结果又输了70万元。甲眼见还本无望,又害怕公司查起发现,于是携带剩余的30万元逃跑。关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甲挪用救灾款的行为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B

    甲挪用办公经费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100万元

    C

    甲携带30万元逃跑,其行为已转化为贪污,构成贪污罪

    D

    甲同时构成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应择一重罪处罚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刑法》第384条第2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并从重处罚。所以甲挪用救灾款的行为不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构成挪用公款罪
    BCD三项,甲挪用100万元办公经费,本来只构成挪用公款罪,但其携带30万元逃跑的行为应以贪污罪定罪处罚,故其挪用公款数额为70万,贪污数额为30万元,应数罪并罚

  • 第12题:

    单选题
    甲为某国家行政机关的一把手,在某个项目中挪用了巨额财产,事后怕被发现,甲携带所挪用的公款潜逃至A国,对甲的行为,应按()定罪处罚。
    A

    挪用公款罪

    B

    贪污罪

    C

    滥用职权罪

    D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还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为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转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382条、第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第13题:

    关于甲挪用办公经费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

    A.甲挪用办公经费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20万元

    B.甲挪用办公经费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70万元

    C.甲挪用办公经费后销毁账目且未归还的行为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50万元

    D.对于甲应当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ACD

  • 第14题:

    刘某应聘到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半年内,刘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从公司财务部虚报冒领公款3000余元,供给朋友做生意用。刘某的行为:()。

    A、构成贪污罪

    B、构成侵占罪

    C、构成挪用公款罪

    D、不构成贪污罪、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不构成挪用公款行为,而是贪污行为(判断题)。



  • 第16题:

    关于乙携带l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贪污罪

    B.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C.该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

    D.该行为属于挪用资金罪中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


    正确答案:BCD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挪用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382条、第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贪污罪处罚。所以,A项正确,其余各项均错误。

  • 第17题:

    国家工作人员朱某挪用本单位的救灾款100万元,全部买了彩票,结果分文未中。之后朱某不服气,又继续挪用单位的希望工程项目经费200万元,继续买彩票,结果再次败北而只剩下10万元。朱某见事已至此,就干脆携卷了剩余资金而开始亡命天涯。关于朱某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朱某携款潜逃的行为使朱某之前挪用公款的行为转化为贪污行为,朱某只构成贪污罪
    B.朱某只构成挪用公款罪
    C.朱某挪用救灾款的行为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D.朱某同时构成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数罪并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具体适用。根据《刑法》第384条第2款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并从重处罚。所以朱某挪用救灾款的行为不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构成挪用公款罪,C错误。朱某挪用200万元希望工程项目经费,本来只构成挪用公款罪,但其携带10万元逃跑的行为应以贪污罪定罪处罚,故其挪用公款数额为290万元,贪污数额为10万元,应数罪并罚。

  • 第18题:

    关于乙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贪污罪
    B.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C.该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
    D.该行为属于挪用资金罪中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


    答案:B,C,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

  • 第19题:

    (2007年真题)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B.行为人挪走公款后未使用该公款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未遂
    C.挪用公款以后,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挪用救灾、救济物资数量较大,归个人使用的,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答案:A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挪用公款罪。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4月28日的立法解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1)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2)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挪用公款罪中只要行为人挪走公款即为既遂,是否使用该公款不影响对既遂的认定。刑法规定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而未规定挪用公款以后,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挪用公款罪以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为目的j即挪作私用;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目的则是为了其他公用,即挪作他用。如果行为人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应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D错误。

  • 第20题:

    甲为某国家行政机关的一把手,在某个项目中挪用了巨额财产,事后怕被发现,甲携带所挪用的公款潜逃至A国,对甲的行为,应按()定罪处罚。

    • A、挪用公款罪
    • B、贪污罪
    • C、滥用职权罪
    • D、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还罪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下列行为,以贪污罪定罪处罚的是()。

    • A、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接受礼物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
    • B、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能力归还所挪用的公款而拒不归还,并隐瞒挪用的公款去向的
    • C、携带挪用公款潜逃的
    • D、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公共财物的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国家工作人员朱某挪用本单位的救灾款100万,全部买了彩票,结果分文未中。之后朱某不服气,又继续挪用单位的希望工程项目经费200万,继续买彩票,结果时运实在不济,再次败北而只剩下10万。朱某见事已至此,就干脆携卷了剩余资金而开始亡命天涯。关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朱某携款潜逃的行为使得朱某之前挪用公款的行为转化为贪污行为,朱某只构成贪污罪
    • B、朱某只构成挪用公款罪
    • C、朱某挪用救灾款的行为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 D、朱某同时构成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多选题
    甲窃取公司公款的行为构成了(  )。
    A

    盗窃罪

    B

    贪污罪

    C

    职务侵占罪

    D

    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 B,C
    解析: 甲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获得公款的,其窃取公司公款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甲是国家工作人员,故不会构成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据为己有,挪用公款罪只是暂时“借取”公款使用,并没有自己占有的意思,本题中,甲明显具有自己占有的意愿,故不构成挪用公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