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为OUR>20mgO2/gMLVSS.h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处理措施为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二沉池上清液混浊,出水水质差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为()。

    A: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
    B:初沉池—二沉池—曝气池—出水
    C:曝气池—初沉池—二沉池—出水
    D:初沉池—二沉池—出水—瀑气池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主要用于生化处理系统的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二沉池表面积的确定,应主要考虑下列哪点因素?

    A. 二沉池表面负荷率和污泥界面固体通量
    B. 二沉池的底部污泥回流量
    C. 二沉池排放的剩余污泥
    D. 生化系统的内循环量

    答案:A
    解析:
    提示 二沉池表面积计算方法:计算二沉池沉淀部分水面常用方法有表面负荷法和固体通量法。

  • 第3题:

    二沉池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为微型动物死亡,污泥絮解,出水水质恶化,COD、BOD上升,OUR低于8mgO2/gVSS.h,进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异常。处理措施为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物,或引进生活污水,使污泥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

  • 第4题:

    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为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小OUR<8mgO2/gMLVSS.h;
    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比不合适;
    池温超过40℃;翼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
    主要处理措施为投加营养物或引进高浓度BOD水,使F/M>0.1,停开一个曝气池。

  • 第5题:

    城市污水处理采用一级处理时,通常其工艺流程为()。

    • A、污水→格栅→沉砂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
    • B、污水→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消毒
    • C、污水→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接触池→出水
    • D、污水→格栅→沉淀池→过滤池→出水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二沉池常规分析项目有哪些?二沉池出水悬浮物含量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SS:≤70mg/l;COD://≤100mg/l。
    二沉池出水悬浮物含量大的原因是:
    上清液混沌——负荷过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
    泥面上升,SVI高——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
    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
    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该处污泥腐败;
    细小污泥漂泥——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
    解决办法:
    (1)减小好氧池进水量;
    (2)增大回流污泥量;
    (3)加大风量提高DO;
    (4)加大微营养盐添加量;
    (5)投加絮凝剂PAC并注意排泥;
    (6)投用加压浮除装置。

  • 第7题:

    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混浊,水质差;游动性小型鞭毛虫多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主要原因为水质成分浓度变化过大;废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废水中含毒物或PH不足。处理措施为使废水成分、浓度和营养物均衡化,并适当补充所缺营养。

  • 第8题:

    造纸废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运行一直很正常,近5天因进水水温升到41摄氏度,生化池中午的极端水温到了42.2摄氏度,污泥出现了解体、二沉池出水水质也变得差了。虽然采取了降低进水水温的措施后,但生化池水温仍在40摄氏度左右,也采取了降低进水负荷,但二沉池出水效果改善不明显。请问这种情况,运行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对好氧处理来说,水温超过38度就会有一些影响,高于40度则严重影响处理效果,所以只有采取降温措施。不知道你们是用鼓风曝气还是表面曝气,如是鼓风曝气,在保证曝气池氧能满足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开风机,因为鼓风曝气在一定程度上会增温的。在目前无法再把水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池调节水量(均衡水温)来使进曝气池污水的水温相对稳定。

  • 第9题:

    问答题
    二沉池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别清澈,流量大量污泥成层外溢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为SV3090%,SVI>200ml/g,污泥中丝状菌占优势,污泥膨胀。处理措施为投加液氯、次氯酸钠、提高PH等化学法杀丝状菌;投加颗粒炭、黏土、消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剂”;提高DO;间隙进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为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小OUR<8mgO2/gVSS.h;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比不合适;池温超过40˚C;翼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主要处理措施为投加营养物或引进高浓度BOD水,使F/M>0.1,停开一个曝气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二沉池上清液混浊,出水水质差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为OUR>20mgO2/gVSS.h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处理措施为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二沉池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为微型动物死亡,污泥絮解,出水水质恶化,COD、BOD上升,OUR低于8mgO2/gVSS.h,进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异常。处理措施为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物,或引进生活污水,使污泥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城市污水处理采用一级处理时,通常其工艺流程为()。A.污水-格栅-沉砂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
    B.污水-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消毒
    C.污水-格栅-沉淀池-过滤池-出水
    D.污水-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接触池出水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二沉池上清液混浊,出水水质差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为OUR>20mgO2/gMLVSS.h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处理措施为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 第15题:

    二沉池上清液浑浊出水水质差?


    正确答案: 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 第16题:

    在一般二级处理工艺中,二沉池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去除进水中的悬浮物质,来稳定出水水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二沉池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别清澈,流量大量污泥成层外溢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主要原因为SV3090%,SVI>200ml/g,污泥中丝状菌占优势,污泥膨胀。处理措施为投加液氯、次氯酸钠、提高PH等化学法杀丝状菌;投加颗粒炭、黏土、消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剂”;提高DO;间隙进水。

  • 第18题:

    二沉池泥面过高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主要原因为丝状菌未过量生成,MLSS值过高。主要处理措施为增加排泥。

  • 第19题:

    及时排除沉于池底的()是使沉淀池工作正常,保证出水水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正确答案:污泥

  • 第20题:

    填空题
    及时排除沉于池底的()是使沉淀池工作正常,保证出水水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正确答案: 污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典型的工艺流程是()。
    A

    污水→格栅→沉砂池→二沉池→生物处理池→出水

    B

    污水→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出水

    C

    污水→格栅→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D

    污水→格栅→曝气氧化→混凝沉淀→消毒→出水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混浊,水质差;游动性小型鞭毛虫多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主要原因为水质成分浓度变化过大;废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废水中含毒物或PH不足。处理措施为使废水成分、浓度和营养物均衡化,并适当补充所缺营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澄清池出水质异常原因及处理?

    正确答案: 一.出水全面带矾花
    1.出力偏大,清水区上升流速大,水和絮凝体分离不良。应检查进水流量。减小出力到额定值。2.泥渣层太高,清水区高度小,水和絮凝体分离时间短。检查一反、二反及泥渣沉降比,其值较正常值高。增加排泥次数,缩短排泥周期,也可适当进行底部排泥。3.加药量偏大,水和絮凝体分离不良。检查胶体电荷传感器的测量值。减小加药量二.出水浊度大(无矾花)
    1.加药量偏小、进水流量偏大或进水浊度太大。首先检查胶体电荷传感器的测量值,判断胶体脱稳程度是否足够。然后检查加药泵运行情况、进水流量及进水浊度。适当加大加药泵出力或增启加药泵运行,将澄清池出力减小到额定值以下,待出水合格后,缓慢增加出力到额定值。2.加药量太大,造成水中出现混凝体胶体。检查胶体电荷传感器的测量值,根据其结果可判断出水中混凝剂量太大。另外,出水有一些泛白,其浑浊的状态与澄清池进水的浑浊状态明显不同。调小加药量。
    三.出水全面带细颗粒矾花。
    1.澄清池内泥渣太少,使脱稳的胶体未充分与活性泥渣接触,未能絮凝长大。检查二反的絮凝体形成情况,一反、二反沉降比,其值较正常值低。启动加泥装置,适当向澄清池加一些活性污泥并适当增大加药量。2.澄清池内泥渣循环不良,使脱稳的胶体未充分与活性泥渣接触,未能絮凝增大。3.二反水流几乎不流动,搅拌机可能未运行或转速低。可调整搅拌机转速及叶轮的位置。4.进水温度、浊度低。絮凝效果不好。检查进水水质。启动加泥装置,并适当增大加药量。或在进水水质已满足使用需要时,可停运澄清池开旁路运行。5.加药量低,取样静置待矾花沉降,检查出水浊度情况。如浊度大应增大加药量。
    四.出水区局部矾花或有明显的絮凝体堆积,
    1.分离区部分斜板跨塌,水流不通,造成周边上升流速增大,带出絮凝体;或者斜板跨塌形成局部直流通道,上升流速大,带出絮凝体。检查斜板完整情况。联系检修检查。2.澄清池清水区被阳光局部强烈照晒,使局部水温上升,上升流速增大,带出絮凝体。出水区某些局部区域长期翻矾花,应怀疑是配水不均造成。联系检修检查澄清池清水区被阳光局部强烈照晒,使局部水温上升,上升流速增大,带出絮凝体。检查澄清池是否被局部照晒,被照晒的位置是否就是矾花大的位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工艺流程是(  )。
    A

    污水→格栅→沉砂池→二沉池→生物处理池→出水

    B

    污水→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接触池→出水

    C

    污水→格栅→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D

    污水→格栅→曝气氧化→混凝沉淀→消毒→出水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