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利用51Cr红细胞测定红细胞体内破坏部位时,正常人的表现是A 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各时间-比值曲线平坦B 脾/心比值大于1.5,脾/肝比值大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各时间-比值曲线平坦C 脾/心比值大于1.5,脾/肝比值大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前两者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D 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肝/心比值大于1.1,后者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E 以上均不是

题目
单选题
利用51Cr红细胞测定红细胞体内破坏部位时,正常人的表现是
A

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各时间-比值曲线平坦

B

脾/心比值大于1.5,脾/肝比值大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各时间-比值曲线平坦

C

脾/心比值大于1.5,脾/肝比值大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前两者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

D

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肝/心比值大于1.1,后者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

E

以上均不是


相似考题
更多“利用51Cr红细胞测定红细胞体内破坏部位时,正常人的表现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理是()

    • A、体内贮存铁缺乏
    • B、骨髓造血组织受损、减少致造血功能衰竭
    • C、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
    • D、机体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致红细胞破坏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利用51Cr红细胞测定红细胞体内破坏部位时,脾脏功能亢进的贫血患者的表现是

    • A、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各时间-比值曲线平坦
    • B、脾/心比值大于1.5,脾/肝比值大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各时间-比值曲线平坦
    • C、脾/心比值大于1.5,脾/肝比值大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前两者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
    • D、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肝/心比值大于1.1,后者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
    •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血浆容量测定常用的示踪剂是()

    • A、51Cr标记红细胞
    • B、99mTc标记红细胞
    • C、131I标记入血清白蛋白
    • D、113In标记转铁球蛋白
    • E、C与D均可

    正确答案:E

  • 第4题:

    红细胞在体内的衰亡和破坏的场所如何?


    正确答案:正常人体内的红细胞寿命平均为120天,成熟的红细胞在长期存活过程中逐渐衰老,表现在细胞膜的蛋白质脂质含量、红细胞酶活性、糖酵解能力下降,物质交换及能量转换均逐渐减少。红细胞在体内破坏的场所主要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首要器官是脾脏和肝脏,其次为骨髓及其他部位。脾脏内葡萄糖浓度低,氧分压及pH值低,血流缓慢。正常红细胞通过脾小动脉进入白髓的边缘区而进入红髓,通过狭窄的脾索而被挤压进入脾窦,再经过脾窦(含有单核-吞噬细胞)的内皮细胞孔隙,直接进入脾静脉。脾脏某些部位的血管内径特别细小,有的直径仅为3μm,细胞需要变形才能顺利地通过,衰老或有损伤的红细胞易受机械性滤过作用,被阻留于脾脏内,更加重葡萄糖的消耗,造成pH低、缺氧的非生理性环境,促使红细胞的脆性增加,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 第5题:

    单选题
    利用51Cr红细胞测定红细胞体内破坏部位时,脾脏功能无亢进的贫血患者的表现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利用51Cr红细胞测定红细胞体内破坏部位时,正常人的表现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利用51Cr红细胞测定红细胞体内破坏部位时,脾脏功能亢进的贫血患者的表现是
    A

    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各时间-比值曲线平坦

    B

    脾/心比值大于1.5,脾/肝比值大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各时间-比值曲线平坦

    C

    脾/心比值大于1.5,脾/肝比值大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前两者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

    D

    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肝/心比值大于1.1,后者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4.正常值为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如肝/心比值大于1.1,且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表明脾脏并非红细胞的主要破坏部位,因此即使手术切除脾脏亦难以改善贫血状态。

  • 第8题:

    填空题
    正常人制造新生红细胞的铁大部分来自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的铁。

    正确答案: 衰老红细胞破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利用51Cr红细胞测定红细胞体内破坏部位时,不适合通过切除脾脏来改善贫血的患者的表现是
    A

    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各时间-比值曲线平坦

    B

    脾/心比值大于1.5,脾/肝比值大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各时间-比值曲线平坦

    C

    脾/心比值大于1.5,脾/肝比值大于2.0,肝/心比值小于1.1,前两者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

    D

    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肝/心比值大于1.1,后者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4.正常值为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如肝/心比值大于1.1,且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表明脾脏并非红细胞的主要破坏部位,因此即使手术切除脾脏亦难以改善贫血状态。

  • 第10题:

    产生直接抗球蛋白实验阳性的条件有:()

    • A、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内抗体与自身细胞反应引起红细胞破坏
    • B、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体内的抗体破坏输入的细胞引起红细胞破坏
    • C、新生儿溶血病,母亲的IgG抗体通过胎盘破坏婴儿的红细胞
    • D、白蛋白与球蛋白比率倒置

    正确答案:A,B,C

  • 第11题:

    下列关于利用51Cr标记红细胞测定红细胞寿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51Cr的半衰期为27.7天
    • B、静脉注入51Cr标记红细胞后逐日测定标记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消失率即可推算出红细胞的寿命
    • C、51Cr红细胞在血循环中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51Cr红细胞外表半衰期
    • D、51Cr红细胞外表半衰期可反映红细胞的精确寿命
    • E、正常人51Cr红细胞外表半衰期约为24天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红细胞容量测定常用的示踪剂是()

    • A、51Cr标记红细胞
    • B、99mTc标记红细胞
    • C、131I标记入血清白蛋白
    • D、113In标记转铁球蛋白
    • E、A与B均可

    正确答案:E

  • 第13题:

    单选题
    利用51Cr红细胞测定红细胞体内破坏部位时,脾大但功能无亢进的贫血患者的表现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单选题
    正常人体每天制造新鲜红细胞所需的铁大部分来源于(  )。
    A

    食物

    B

    体内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

    C

    肝、脾

    D

    体内的组织铁

    E

    肌红蛋白


    正确答案: E
    解析:
    人体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内含有铁,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是正常人体每天制造新鲜红细胞所需的铁的来源。

  • 第15题:

    单选题
    利用51Cr红细胞测定红细胞体内破坏部位时,不适合通过切除脾脏来改善贫血的患者的表现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正常值为脾/心比值小于1.5,脾/肝比值小于2.0。如肝/心比值大于1.1,且时间-比值曲线呈上升型,表明脾脏并非红细胞的主要破坏部位,因此即使手术切除脾脏亦难以改善贫血状态

  • 第16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利用51Cr标记红细胞测定红细胞寿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51Cr的半衰期为27.7天

    B

    静脉注入51Cr标记红细胞后逐日测定标记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消失率即可推算出红细胞的寿命

    C

    51Cr红细胞在血循环中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51Cr红细胞外表半衰期

    D

    51Cr红细胞外表半衰期可反映红细胞的精确寿命

    E

    正常人51Cr红细胞外表半衰期约为24天


    正确答案: A
    解析: 应用放射性核素51Cr标记受检者自身红细胞之后再注入体内,一般只有在红细胞破坏后51Cr才能被稀释放出来,因此定期取血样测定标记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消失率,即可推算出红细胞寿命,由于每天有1%的51Cr自完整的红细胞逸出,且被标记的红细胞是随机的,故本法不能测得红细胞寿命的准确值,51Cr红细胞外表半衰期只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红细胞的寿命长短。

  • 第17题:

    问答题
    红细胞在体内的衰亡和破坏的场所如何?

    正确答案: 正常人体内的红细胞寿命平均为120天,成熟的红细胞在长期存活过程中逐渐衰老,表现在细胞膜的蛋白质脂质含量、红细胞酶活性、糖酵解能力下降,物质交换及能量转换均逐渐减少。红细胞在体内破坏的场所主要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首要器官是脾脏和肝脏,其次为骨髓及其他部位。脾脏内葡萄糖浓度低,氧分压及pH值低,血流缓慢。正常红细胞通过脾小动脉进入白髓的边缘区而进入红髓,通过狭窄的脾索而被挤压进入脾窦,再经过脾窦(含有单核-吞噬细胞)的内皮细胞孔隙,直接进入脾静脉。脾脏某些部位的血管内径特别细小,有的直径仅为3μm,细胞需要变形才能顺利地通过,衰老或有损伤的红细胞易受机械性滤过作用,被阻留于脾脏内,更加重葡萄糖的消耗,造成pH低、缺氧的非生理性环境,促使红细胞的脆性增加,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