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变形监测中,布设于待测目标体上并能反映变形特征的点为( )。A 基准点B 工作基点C 变形点D 连接点

题目
单选题
变形监测中,布设于待测目标体上并能反映变形特征的点为(    )。
A

基准点

B

工作基点

C

变形点

D

连接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更多“变形监测中,布设于待测目标体上并能反映变形特征的点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中,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外部变形监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监测控制点的精度应不低于四等网的标准
    B.基点必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内稳固的基岩上
    C.测点应与变形体牢固结合
    D.滑坡测点宜设在滑动量小的部位
    E.山体裂缝观测点应埋设在裂缝两侧

    答案:A,C,E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外部变形的监测。 变形观测的基点,应尽量利用施工控制网中较为稳固可靠的控制点,也可建立独立的、相对的控制点,其精度应不低于四等网的标准,故选项A正确。
    工作基点必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稳固的基岩上,故选项B错误。
    测点应与变形体牢固结合,并选在变形幅度、变形速率大的部位,且能控制变形体的范围,故选项C正确。
    滑坡测点宜设在滑动量大、滑动速度快的轴线方向和滑坡前沿区等部位,故选项D错误。
    山体或建筑物裂缝观测点,应埋设在裂缝的两侧,标志的形式应专门设计,故选项E正确。

  • 第2题:


    滑坡变形监测


    1)滑坡体介绍


    ××滑坡体位于长江左岸,前缘高程139m,后缘高程400m,滑坡面积约30万m2 。 1 9 5 4年该滑坡临江地带200m高程以下部分曾崩滑入江,之后每遇特大暴雨即有崩滑迹象。 200 2年以来,滑体300~400m高程地段出现多条横向裂缝,最长约100m,40余户农户被迫于2003年7月搬出。


    2)滑坡GPS监测网布设


    GPS监测网由基准网和变形网构成。首级网为监测系统的基准网,二级网由滑坡监测点组成。在基准网控制下,比较滑坡监测点各期观测量与首期观测值的坐标差值,即可判断滑坡稳定性。


    滑坡监测点根据滑坡体特点来选择,这些点要能反映滑坡体整体变形方向和变形量,又要能反映滑坡体范围变形速率。同时,每个点还要考虑接收卫星信号情况,测点上空不要有大面积遮挡物。为此,根据对现场条件的野外勘察,按照布网原则布设了如图3-3所示的GPS变形监测网。其中,ZG101~ZG102为布设在该滑坡体以外稳定基岩上的基准点,ZG201~ZG206为布设在本滑坡体外上的6个监测点。各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80. 3m,最长距离为558. 562m,最短距离为46. 285m。基准点和监测点上都埋设了观测墩,并配有强制对中装置。



    3)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在对该滑坡进行监测过程中,分别在2008年9月和2008年1 1月对其进行了两期监测。


    外业观测的仪器:基准点用2台双频GPS接收机,监测点用6台单频GPS接收机。观测方法:采用静态相对定位的方法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数据采样率为15s。观测时,基准点上观测3个时段,每时段4h;监测点上连续观测2h。


    观测完毕后,利用随机软件进行解算。数据的解算包括闭合环的检验和GPS网平差等。


    本监测网两期观测数据经约束平差后的各项精度指标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在精度、可靠性和置信度三个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4)监测结果分析


    得到滑坡监测点两期观测坐标后,可得到该滑坡两期变形信息,统计结果如表3-4所示。


    从表3-4中数据可以看出:该滑坡的6个监测点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其中变形最大的位移点为ZG202(dx=-18mm,dy= 7mm)。同时,由图3-4可以看出该滑坡6个监测点的变形方向基本一致(与长江水流方向垂直),有向南滑动的趋势。



    5)问题


    (1)变形监测有哪些方法?


    (2)简述滑坡监测变形观测点位的布设规定。


    (3)变形观测资料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4)出现何种异常情况应即刻通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




    答案:
    解析:

    滑坡变形监测


    (1)变形监测有哪些方法?


    ①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精密高程测量、精密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等;


    ②专门测量手段和技术:液体静力水准、准直测量、应变测量、倾斜测量等;


    ③空间测量技术:GPS测量、InSAR技术;


    ④摄影测量技术;


    ⑤激光三维扫描技术。


    (2)简述滑坡监测变形观测点位的布设规定。


    ①对已明确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的滑坡,监测网可布设成十字形和方格形,其纵向应沿主滑方向,横向应垂直于主滑方向;对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不明确的滑坡,监测网宜布设成放射形。


    ②点位应选在地质、地貌的特征点上。


    ③单个滑坡体的变形观测点不宜少于3点。


    ④地表变形观测点,宜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墩标,困难地段也应设立固定照准标志。


    (3)变形观测资料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①作图分析,即将观测资料绘制成各种曲线;


    ②统计分析,即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计算各种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③对比分析,不同环境下的数据对比与分析;


    ④建模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有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混合模型。


    (4)出现何种异常情况应即刻通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


    每期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当数据处理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①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


    ②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


    ③建(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的裂缝快速扩大。



  • 第3题:

    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垂直位移监测、三维位移监测、主体倾斜、挠度观测、检测体裂缝、应力应变监测

    • A、水平位移监测
    • B、变形点监测
    • C、弯曲点监测
    • D、结构物中心点监测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关于实体特征的变形操作,通过将几何体从初始曲线(可以是曲线、边线、剖面曲线及草图曲线组等)映射到目标曲线组,可以使目标模型变形,这是属于()变形类型。

    • A、点
    • B、线
    • C、曲线到曲线
    • D、曲面推进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对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准点应远离变形区
    • B、测点应离开变形体
    • C、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校
    • D、监测周期应相对固定

    正确答案:A,C,D

  • 第6题:

    变形监测中,布设于待测目标体上并能反映变形特征的点为()

    • A、基准点
    • B、工作基点
    • C、变形点
    • D、连接点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测量连杆变形时,若上测点与平板接触,两下测点不接触且与平板的间隙一致,或两下测点与平板接触,而上测点不接触,表明连杆().

    • A、不变形
    • B、弯曲
    • C、扭曲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多选题
    根据‚五定‛原则,变形监测应注意()。
    A

    实地勘踏,做好技术设计

    B

    确定施测精度指标

    C

    选用仪器设备应满足变形监测精度要求

    D

    变形监测点稳固可靠

    E

    随时进行观测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对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准点应远离变形区

    B

    测点应离开变形体

    C

    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校

    D

    监测周期应相对固定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变形监测中,布设于待测目标体上并能反映变形特征的点为(    )。
    A

    基准点

    B

    工作基点

    C

    变形点

    D

    连接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外部变形监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监测控制点的精度应不低于四等网的标准 

    B

    基点必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内稳固的基岩上 

    C

    测点应与变形件牢固结合。 

    D

    滑坡测点只设在滑动量小的部位。 

    E

    山体裂缝观测点应埋设在裂缝两侧。


    正确答案: B,D
    解析: “五、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滑坡测点宜设在滑动量大、滑动速度快的轴线方向滑坡前沿区等部位。故D错误。

  • 第12题:

    单选题
    对滑坡体外部变形监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管滑坡体上有无永久性建筑物,都采用相同的监测精度

    B

    按主要滑动方向确定测线和布设测点

    C

    高滑坡体上的测点尽量采用固定标志,做到无人立标

    D

    裂缝测点布设在裂缝两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3 年) 变形监测中, 布设于待测目标体上并能反映变形特征的点为() 。

    A. 基准点
    B. 工作基点
    C. 变形点
    D. 连接点

    答案:C
    解析:
    本节 2.3(3) 中的内容。 变形观测点(亦称目标点、 变形点、 监测点),应布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敏感位置。

  • 第14题:

    变形监测网,应由部分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构成。监测周期,应根据监测体的()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期间,应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

    • A、变形特征
    • B、变形速率
    • C、观测精度
    • D、工程地质条件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根据‚五定‛原则,变形监测应注意()。

    • A、实地勘踏,做好技术设计
    • B、确定施测精度指标
    • C、选用仪器设备应满足变形监测精度要求
    • D、变形监测点稳固可靠
    • E、随时进行观测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外部变形监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测控制点的精度应不低于四等网的标准 
    • B、基点必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内稳固的基岩上 
    • C、测点应与变形件牢固结合。 
    • D、滑坡测点只设在滑动量小的部位。 
    • E、山体裂缝观测点应埋设在裂缝两侧。

    正确答案:A,B,C,E

  • 第17题:

    监测网点布设,变形观测点应布设在变形体的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等能反映变形特征的敏感位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变形监测周期,应根据监测体的()等因素综合确定。

    • A、变形特征
    • B、变形速率
    • C、观测点布设位置
    • D、观测精度
    • E、工程地质条件

    正确答案:A,B,D,E

  • 第19题:

    用连杆校正仪检验连杆变形时,如果一个下测点与平板接触,但上测点与平板的间隙不等于另一个下测点与平板间隙的1/2,表明连杆发生()。

    • A、无变形
    • B、弯曲变形
    • C、扭曲变形
    • D、弯扭变形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对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准点应远离变形区

    B

    测点应离开变形体

    C

    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校

    D

    监测周期应相对固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变形监测周期,应根据监测体的()等因素综合确定。
    A

    变形特征

    B

    变形速率

    C

    观测点布设位置

    D

    观测精度

    E

    工程地质条件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垂直位移监测、三维位移监测、主体倾斜、挠度观测、检测体裂缝、应力应变监测
    A

    水平位移监测

    B

    变形点监测

    C

    弯曲点监测

    D

    结构物中心点监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港口与航道工程监测网基准点及变形观测点的布设要求中,();当基准点远离变形体或不便直接观测变形观测点时,可布设工作基点,其点位应稳固,便于监测;当采用视准线法进行水平位移观测时,视准线两端应布设基准点或工作基点,视准线上的变形点偏离基准线的距离不应大于20mm,并应在视准线上至少布设2个检查点。
    A

    一个测区的基准点不应少于2个

    B

    变形观测点应选择在能反映变形体变形特征位置

    C

    变形观测点应选择在既能反映变形体变形特征又便于监测的位置

    D

    基准点宜选在地基稳固、便于监测和不受影响的地点

    E

    一个测区的基准点不应少于3个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本题考查港口与航道工程监测网基准点及变形观测点的布设要求。

  • 第24题:

    单选题
    井巷收敛测量是指(),这一监测结果可以判断围岩变形发展结果或最终收敛量
    A

    对井巷表面两点间的应力量测

    B

    对井巷表面两点间的相对位移量测

    C

    对井巷表面两点间的相对变形量测

    D

    对井巷表面两点间的相对变形和变形规律量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