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名词解释题社会保险[2013、2006、2005年真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名词解释题
    广义卫生费用[2006年真题]

    正确答案:
    广义卫生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为保护人群健康所直接和间接消耗的社会资源,包括一切卫生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以货币来计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名词解释题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2006年真题]

    正确答案: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以预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依据,一个地区利用其土地资源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通常是以区域粮食生产能力为约束条件,通过对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在预期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土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来进行计算。即: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人均粮食消费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名词解释题
    社会保险

    正确答案: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对劳动者或其他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名词解释题
    彭德尔顿法[2006年真题]

    正确答案:
    彭德尔顿法是指美国国会1883年通过的由议员彭得尔顿提出的《公务员制度法案》。该法确立的原则主要是,用功绩制代替分赃制;公务员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为职业官员,不犯错,不得解雇;公务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在政党政治中必须保持中立;依法成立公务员委员会,负责联邦公务员得统一管理。《彭德尔顿法》的出台,标志着美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名词解释题
    地役权[2006年真题]

    正确答案:
    地役权是指为自己土地的便利在他人土地上所设定的权利。担负提供便利的土地称为供役地,利用和享受便利的土地称为需役地。地役权关系的当事人分为供役地人和需役地人。需役地人享有在供役地上地役权所赋予的权利,供役地人负有在供役地上地役权所加限制的义务。具有以下法律特征:①地役权为以限制供用地所有权为内容的他物权。②地役权为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的权利;③地役权为利用他人土地的物权;④地役权之内容不得违反强行性规定或有悖于公序良俗;⑤在采用登记要件主义之法制下,邻地使用权的取得,需采取书面形式,经登记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多选题
    西周的借贷契约是(  )。[2006、2013年真题]
    A

    傅别

    B

    质剂

    C

    书契

    D

    约剂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借贷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以为凭证。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这种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质”“剂”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专门管理。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程序化决策[2013年真题]

    正确答案:
    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所解决的问题是重复出现的那类决策,又称之为常规决策或重复性决策。程序化决策的问题出现多次,可以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来作为解决的办法。每当这类问题出现时,就依照这套例行程序来解决它。程序化决策还因为决策者在过去对它已有过反复处理的经验,容易摸出规律,有其自身的系统或结构,因此又可称为规范化决策或高结构决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生育社会保险[2011年真题]

    正确答案:
    生育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对女职工因怀孕和分娩而暂时中断生产和工作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特点是:①实行比较晚;②补偿带有明显的福利性;③保障的范围小;④风险属于生理过程;⑤实行“产前产后都享受”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土地利用[2013、2009年真题]

    正确答案: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既可以是生产性的活动,也可以是非生产性活动。土地利用是自然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统一,是一个动态过程。土地利用是土地的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的总称。它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土地的用途;②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和各行业问合理分配土地资源;③采取各种措施开发、整治、经营、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非正式组织[2006年真题]

    正确答案: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既无法定地位,也缺乏固定形式和特定目的,对正式组织的目标达成会发生促进、限制、阻碍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经济职能[2013年真题]

    正确答案:
    经济职能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承担的职责范围及应发挥的功能作用,它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国家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它依赖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政府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组织干预协调经济生活,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政府适时调节经济,根据社会需要发展生产,有利于促使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地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教育行政法规[2013年真题]

    正确答案:
    教育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而制定的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目前对我国教育管理工作有较大影响的教育行政法规包括:《幼儿园管理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教师资格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民办教育法实施条例》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名词解释题
    失业[2013年真题]

    正确答案:
    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愿意就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在调查期内尚未找到职业,或正在从事临时性工作,但劳动收入未达到法定最低生活水平的。一定年龄范围之内的劳动人口,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视为失业:①本人无工作,没有从事有报酬的职业或自营职业;②本人当前具有劳动能力,可以工作;③本人正在采取各种方式寻找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名词解释题
    教育政策制定的政治协商模式[2006年真题]

    正确答案:
    教育政策制定的政治协商模式,又称团体模式,是指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广
    泛听取各政党、团体及不同职业的人的意见,在充分讨论、对话和协商的基础上,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最终达成具有妥协谅解色彩决定的政策制定模式。在政治协商模式下,政策就是团体之间在目标与利益的冲突中达到的一种平衡。政治协商模式中的均衡点取决于各个团体的相对影响力,各个团体的相对影响力则由成员的多寡、财富的多少、组织力量的强弱、团体内部的团结性、领导者能力的高低,团体与决策者的亲疏等因素决定。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该模式是一种经常运用的方法。因为教育涉及社会千家万户的利益,其政策大都是代表不同利益的团体斗争、协调、妥协的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