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问答题试述进行抗HIV治疗的指征?”相关问题
  • 第1题:

    进行抗HIV治疗的适应证是什么?


    正确答案: 目前认为不论CD4+T细胞计数如何,当外周血HIV负荷量达1000~10000拷贝/mL以上时,就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此外,无症状病人CD4+T细胞低于0.5×109/L和有症状的病人均应开始抗病毒治疗。

  • 第2题:

    试述烧伤病人肠外营养治疗的指征。


    正确答案: (1)30%以上大面积烧伤分解代谢旺盛,肠内营养无法满足其需要者。
    (2)烧伤后有消化系统并发症,包括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胃潴留、肠麻痹及肠功能衰竭。
    (3)并发严重感染或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的病人,长期处于严重烧伤应激状态下,组织自身消耗又非外源性营养素所能纠正的严重代谢紊乱者。
    (4)重症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长期留置气管套管及应用人工呼吸机的病人。
    (5)烧伤合并意识障碍的病人,常为合并中毒或颅脑损伤的病人。
    (6)口腔和消化道化学烧伤的病人。
    (7)颈前部、颏部深度烧伤,病人不能咀嚼或吞咽者。
    (8)其他原因不能进食或拒绝进食的烧伤病人。

  • 第3题:

    试述副脾治疗的指征。


    正确答案:无症状的副脾无需治疗。并发肠梗阻或副脾扭转、破裂出血时应手术切除。重要的是,在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作脾切除时应仔细搜查副脾,彻底切除,以确保疗效;而外伤性脾破裂切脾时应注意保留副脾,以保留一定的脾脏功能。

  • 第4题:

    问答题
    试述胆总管探查的指征。

    正确答案: 胆总管探查的指征有:胆囊多发性小结石而胆囊管通畅;有梗阻性黄疸史;术中扪及胆总管内有结石、肿瘤、蛔虫、术中胆道造影或术中B超显示有胆管结石;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术中胆管穿刺抽出脓性胆汁或胆汁中有泥沙样颗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白塞氏综合征的四项主要指征。

    正确答案: 白塞氏综合征的四项指征是:①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②皮肤结节样红斑,皮下栓塞性静脉炎及皮肤刺激性过敏等;③生殖器溃疡;④复发性前房积脓性虹膜睫状体炎及/或脉络膜视网膜炎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HIV职业暴露的传染源。

    正确答案: 就医务人员而言,工作中常见的HIV暴露源包括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含HIV的实验室样本、生物制品、器官等。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从外表无法辨认,却具有传染性;另外,因艾滋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常到各科(内科、皮肤科、神经科、口腔科等)就医,就诊时不易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所以,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在医务人员的工作中,许多情况下并不会直接接触HIV感染者的血液、有感染性的体液或含有HIV的其他体液而发生职业暴露,因此也不会感染HIV。例如,在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下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做常规体检;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尿液或汗液;关怀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和他们谈话、握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进行抗HIV治疗的适应证是什么?

    正确答案: 目前认为不论CD4+T细胞计数如何,当外周血HIV负荷量达1000~10000拷贝/mL以上时,就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此外,无症状病人CD4+T细胞低于0.5×109/L和有症状的病人均应开始抗病毒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

    正确答案: 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
    1.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2.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3.CT示血肿较大(幕上>40ml,幕下>10ml),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结构移位明显(>1ml),脑室脑池受压明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

    正确答案: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如下: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或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指征及禁忌征。

    正确答案: 手术指征:
    凡有死骨并已分离清楚,有死腔伴窦道流脓,而包壳已充分形成者,均应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征:
    ⑴在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仅可行切开引流术而不宜作骨的其他手术。
    ⑵包壳未充分形成前,过早摘除大块死骨除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外,还可导致骨质缺损而形成残废。
    ⑶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在骨折未愈合前不宜摘除死骨,以免造成骨质缺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髁突骨折的手术治疗指征。

    正确答案: 髁突骨折手术治疗的指征有:
    (1)髁突近心端完全断裂后移位的中、低位骨折。
    (2)髁突近心端不完全断裂,但髁突移位后倾斜角度大于30°的中、低位骨折。
    (3)陈旧性髁突骨折已错位愈合者。
    (4)磨牙缺失或Ⅱ°~Ⅲ°松动,不能实施颌间牵引复位者。
    (5)髁突有明显压迫症状或髁突断端已损伤周围组织。
    (6)髁突移位已嵌入颅底或外耳道者。
    (7)经保守治疗失败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试述葡萄胎预防性化学治疗的指征。


    正确答案: 葡萄胎预防性化学治疗的指征是:①年龄>40岁;②葡萄胎排出前pHCG值异常升高(>100kIU/L);③葡萄胎清宫术后,HG下降曲线不呈进行性下降,而是降至一定水平后即持续不降,或始终处于高值;④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⑤黄素化囊肿直径>6Cm;⑥第2次刮宫时仍有滋养叶细胞高度增生;⑦无条件随访者。

  • 第13题:

    试述髁突骨折的手术治疗指征。


    正确答案: 髁突骨折手术治疗的指征有:(1)髁突近心端完全断裂后移位的中、低位骨折。(2)髁突近心端不完全断裂,但髁突移位后倾斜角度大于30°的中、低位骨折。(3)陈旧性髁突骨折已错位愈合者。(4)磨牙缺失或Ⅱ°~Ⅲ°松动,不能实施颌间牵引复位者。(5)髁突有明显压迫症状或髁突断端已损伤周围组织。(6)髁突移位已嵌入颅底或外耳道者。(7)经保守治疗失败者。

  • 第14题:

    问答题
    试述葡萄胎预防性化学治疗的指征。

    正确答案: 葡萄胎预防性化学治疗的指征是:①年龄>40岁;②葡萄胎排出前pHCG值异常升高(>100kIU/L);③葡萄胎清宫术后,HG下降曲线不呈进行性下降,而是降至一定水平后即持续不降,或始终处于高值;④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⑤黄素化囊肿直径>6Cm;⑥第2次刮宫时仍有滋养叶细胞高度增生;⑦无条件随访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试述胆总管探查指征。

    正确答案: 胆总管探查指征为:①有梗阻性黄疸病史;②典型胆绞痛伴畏寒、高热者;③胆总管结石或扩张者;④术中扪及胆总管内有结石、蛔虫或肿瘤;⑤胆总管直径>1Cm,管壁炎性增厚;⑥术中胆总管穿刺抽出脓性胆汁;⑦胆源性胰腺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抗HIV治疗的适应证是什么?

    正确答案: 对于急性感染期病人,HIV血清阳转在6个月之内的人,所有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的患者应给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无症状期病人推荐方案是:CD4T细胞<350/mm3或病毒载量HIV-RNA>30000copies/ml(bDNA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述复苏有效的指征。

    正确答案: 复苏有效的指征为:①心电图出现交接区、房性或窦性心律并能听到规则而持续的心脏搏动音;②有可触之的大动脉搏动;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④面、口唇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⑤瞳孔变化由大变小,对光反应逐渐恢复;⑥出现脑功能恢复的迹象,如患者手脚开始抽动、挣扎、肌张力增加、吞咽动作出现和自主呼吸恢复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小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及手术指征。

    正确答案: 典型症状:腹痛、便血和腹部肿块。
    手术指征:①复位失败;②病程超过48小时或疑有肠坏死;③空气灌肠后出现腹膜刺激征或全身情况恶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房颤的抗凝治疗。

    正确答案: 对非瓣膜病永久性或持续性房颤者,<65岁并存在一个以上高危因素时应用华法林;65~75岁者无高危因素时可选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有危险因素者应用华法林;>75岁者,一律用华法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尤其是经过置换人工瓣膜的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超过48h未自行恢复的房颤,在需要直流电或药物复律前,服用华法林3周,复律服华法林4周。华法林起始量一般为2~3mg,应用时监测INR,使其值在2~3。老年人INR推荐靶目标为2.5。对于75岁以上的老人,INR的靶目标应为2.0~2.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TIA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及其用法?

    正确答案: 依TIA的严重性及患者整体情况,选择以下一种抗凝治疗方法。
    (1)普通肝素抗凝治疗:一天发作3次或一周发作5次以上,并经头颅CT扫描除外了颅内出血及新发梗死,年龄在70岁以下者,可迅速进行抗凝治疗。在抗凝治疗之前检查凝血时间(试管法)、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以便抗凝治疗后复查其指标用于决定抗凝药物的用量。肝素100 mg(12500 u)溶于生理盐水1000ml中,按30滴/分速度静滴,每半小时采静脉血监测凝血时间,并依凝血时 间的结果,调整滴速,直至凝血时间延长至正常的2~2.5倍时,说明已经达到抗凝效价;之后按15滴/分左右维持至24小时。如系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极为频繁,并有可能发展为脑梗死者,可用肝素50mg加生理盐水50ml直接静脉推注以快速达到抗凝效价,而后再缓慢滴注以维持肝素化状态。在应用肝素的同时,当日口服双香豆素类药物,如华法林10mg;次日依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再决定华法林用量,一般为5mg;之后,继续依监测的指标摸索出有效维持量。一般来讲,每日口服2.5mg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分别保持在25~30秒和30%~40%为佳。
    (2)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不 适应上述治疗者,可选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用法为5 000单位,腹壁皮下注射,2次/日,连续7~10天。同时口服华法林2.5mg1次/日。该治疗不需监测凝血指标,简单方便,且较安全,但效果不如普通肝素抗凝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治疗指征。

    正确答案: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治疗指征是:
    ①中度以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②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功能腺瘤;
    ③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
    ④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后复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烧伤病人肠外营养治疗的指征。

    正确答案: (1)30%以上大面积烧伤分解代谢旺盛,肠内营养无法满足其需要者。
    (2)烧伤后有消化系统并发症,包括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胃潴留、肠麻痹及肠功能衰竭。
    (3)并发严重感染或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的病人,长期处于严重烧伤应激状态下,组织自身消耗又非外源性营养素所能纠正的严重代谢紊乱者。
    (4)重症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长期留置气管套管及应用人工呼吸机的病人。
    (5)烧伤合并意识障碍的病人,常为合并中毒或颅脑损伤的病人。
    (6)口腔和消化道化学烧伤的病人。
    (7)颈前部、颏部深度烧伤,病人不能咀嚼或吞咽者。
    (8)其他原因不能进食或拒绝进食的烧伤病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