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问答题钦定宪法大纲的结构特点。[2010、2017年真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客观上对当时人们思想起到不小的冲击作用。
    (2)《钦定宪法大纲》打破了传统中华法系的传统结构,使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独立于刑法、民法等普通法之外,全面、集中地规定了国家与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
    (3)《钦定宪法大纲》的机构比较完整。

  • 第2题:

    简述清末《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及影响。


    正确答案:《钦定宪法大纲》由‚宪政编查馆编订,共23条,内容包括君上大权和臣民权与义务两部分。君上大权是正文,共l4条;臣民权利义务是附录共9条。
    《钦定宪法大纲》首先强调君权的地位和君主的神圣,第1条、第2条即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第3条到第14条分别赋予了君上种种失叔,包括颁行法律、设官剁禄、黜陟百司、迄揽司法、召集和解散议院、统帅军队、宣战媾和以及发布可代法律之诏令,等等。为了防止议会对军权的干扰,《大纲》还对议院做出种种限制,如: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员不得干涉;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得见诸施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臵议;等等。
    《钦定宪法大纲》中关于臣民权利义务的部分,主要是规定人民有当兵、纳税和服从清政府法律的义务,虽虚伪地规定了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人身等自由权利,但又规定必要时皇帝‚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钦定宪法大纲》的重心仍然是维护君上大权,根本没有限制任何皇权,不过是用宪法的形式把皇帝至尊的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加以确认而已。所以,《大纲》一经颁布,清廷立宪的真实意图立刻暴露,马上遭到国内外的强烈批评与反对。不仅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因此停止革命活动,就连统治集团内部的部分改良派也大感失望,清朝的统治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 第3题:

    清朝末年的两部宪法性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和《临时约法》
    • B、《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 C、《十九信条》和《临时约法》
    • D、《十九信条》和《共同纲领》

    正确答案:B

  • 第4题:

    《钦定宪法大纲》


    正确答案: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由清廷于1907年8月27日颁布。从结构上看,其包括十四条“君上大权”和作为附则的九条“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以法律形式规定“君上大权”,意味着皇权由法定,同时是中国法律史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臣民的权利义务。从内容上看,《大纲》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君主立宪制,从来源上看,《大纲》取自《日本帝国宪法》和《普鲁士宪法》。

  • 第5题:

    名词解释题
    《钦定宪法大纲》

    正确答案: 1908年,立宪派人物张謇以“预备立宪公会”的名义,邀请各地立宪团体代表汇集北京,向清庭请愿,敦促清政府速开国会,加快立宪进程。清统治者为稳定局势,缓和与立宪派的矛盾,遂于1908年8月公布了由宪政编查馆仿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由正文“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共计23条 。其基本精神是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形式,确认君主立宪政体。它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合法性,在客观上承认了君主专制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形势,而必须加以改革。首次在条文中和形式上规定了人民享有一定的自由权利,为人民参与某些政治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钦定宪法大纲》共二十三条,包括"君上大权"为正文,共十四条和"臣民权利义务"是附录,共九条,两部分。这种结构形式,本身就是反民主的,说明它的重心在于维护君上大权。同时还针对拟议中的议院做出了一些规定。《钦定宪法大纲》根本没有限制皇帝的任何权力,不过是用宪法的形式把皇帝至尊的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加以确认而已。《钦定宪法大纲》中关于臣民权利义务的部分,主要是规定人民有当兵,纳税和服从清政府法律的义务,虽虚伪地规定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人身等自由权利,但又规定必要时皇帝"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十九信条》则模仿英国宪法,采取虚位元首和分权之制,限制了君权,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力。国会有修改宪法、公选总理、议决国家预算和国际条约等权力。它仍然企图以君主立宪的形式继续保持清朝皇帝的统治地位。另外,作为宪法文件,应当写入人民的民主权利,但《十九信条》对此只字未提,所以更表明了它的欺骗性和反动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迫于内外政治压力,颁布了由宪政编查馆制订的《钦定宪法大纲》,成为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用资产阶级宪法形式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了合法外衣。宪法的产生,要求其它法律与其相适应,这就必然导致旧有中华法系诸法合体的破裂,从而使清末立宪成为中华法系解体的开端。   
    主要内容:
    内容基本抄自1898年日本帝国宪法,《钦定宪法大纲》共二十三条,由正文“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
    “君上大权”共十四条,赋予了皇帝颁行法律、发交议案、召集或解散议院,设官制禄、统帅陆海军队、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宣布紧急戒严以及总揽司法审判等大权。
    “臣民权利义务”九条,重心是纳税、当兵及遵守法律等项义务。同时规定了在法律范围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等事项,准其自由,臣民非依法规定,不受逮捕监禁处罚;以及进行诉讼,专受司法机关审判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2008年真题]
    A

    《重大信条十九条》

    B

    《钦定宪法大纲》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正确答案: B
    解析:
    B项,清政府于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以“君上大权”为核心的《钦定宪法大纲》,它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A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慑于革命的压力,清政府于11月3日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并宣布立即实行,但旋即被革命的浪潮所湮没,这是清政府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
    C项,《中华民国约法》又名《袁记约法》,是指1914年5月1日由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公布的一个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临时宪法,此约法在民国五年袁世凯创立中华帝国时被废弃。
    D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观、法律观为指导而制定的第一部人民民主政权的宪法性文件。

  • 第10题:

    填空题
    《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年8月。

    正确答案: 190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内容包括()和()两部分。

    正确答案: 君上大权,臣民权利义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10年4月真题】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于1914年;月炮制了 ( )
    A

    《戒严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钦定宪法大纲》

    D

    《暂行新刑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钦定宪法大纲》共二十三条,包括"君上大权"为正文,共十四条和"臣民权利义务"是附录,共九条,两部分。这种结构形式,本身就是反民主的,说明它的重心在于维护君上大权。同时还针对拟议中的议院做出了一些规定。《钦定宪法大纲》根本没有限制皇帝的任何权力,不过是用宪法的形式把皇帝至尊的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加以确认而已。《钦定宪法大纲》中关于臣民权利义务的部分,主要是规定人民有当兵,纳税和服从清政府法律的义务,虽虚伪地规定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人身等自由权利,但又规定必要时皇帝"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十九信条》则模仿英国宪法,采取虚位元首和分权之制,限制了君权,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力。国会有修改宪法、公选总理、议决国家预算和国际条约等权力。它仍然企图以君主立宪的形式继续保持清朝皇帝的统治地位。另外,作为宪法文件,应当写入人民的民主权利,但《十九信条》对此只字未提,所以更表明了它的欺骗性和反动性。

  • 第14题:

    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迫于内外政治压力,颁布了由宪政编查馆制订的《钦定宪法大纲》,成为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用资产阶级宪法形式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了合法外衣。宪法的产生,要求其它法律与其相适应,这就必然导致旧有中华法系诸法合体的破裂,从而使清末立宪成为中华法系解体的开端。   
    主要内容:
    内容基本抄自1898年日本帝国宪法,《钦定宪法大纲》共二十三条,由正文“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
    “君上大权”共十四条,赋予了皇帝颁行法律、发交议案、召集或解散议院,设官制禄、统帅陆海军队、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宣布紧急戒严以及总揽司法审判等大权。
    “臣民权利义务”九条,重心是纳税、当兵及遵守法律等项义务。同时规定了在法律范围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等事项,准其自由,臣民非依法规定,不受逮捕监禁处罚;以及进行诉讼,专受司法机关审判等。

  • 第15题:

    《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年8月。


    正确答案:1908

  • 第16题:

    判断题
    1908年清王朝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没有法律效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清朝末年的两部宪法性文件是()。
    A

    《钦定宪法大纲》和《临时约法》

    B

    《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C

    《十九信条》和《临时约法》

    D

    《十九信条》和《共同纲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客观上对当时人们思想起到不小的冲击作用。
    (2)《钦定宪法大纲》打破了传统中华法系的传统结构,使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独立于刑法、民法等普通法之外,全面、集中地规定了国家与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
    (3)《钦定宪法大纲》的机构比较完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清末《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及影响。

    正确答案: 《钦定宪法大纲》由“宪政编查馆”编订,共23条,内容包括“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君上大权”是“正文”,共14条;“臣民权利义务”是“附录”,共9条。
    《钦定宪法大纲》首先强调君权的地位和君主的神圣,第1条、第2条即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第3条到第14条分别赋予了君上种种失叔,包括颁行法律、设官剁禄、黜陟百司、迄揽司法、召集和解散议院、统帅军队、宣战媾和以及发布可“代法律之诏令”,等等。为了防止议会对军权的干扰,《大纲》还对议院做出种种限制,如:“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员不得干涉”;“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得见诸施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等等。
    《钦定宪法大纲》中关于臣民权利义务的部分,主要是规定人民有当兵、纳税和服从清政府法律的义务,虽虚伪地规定了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人身等自由权利,但又规定必要时皇帝“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钦定宪法大纲》的重心仍然是维护君上大权,根本没有限制任何皇权,不过是用宪法的形式把皇帝至尊的‘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加以确认而已。所以,《大纲》一经颁布,清廷立宪的真实意图立刻暴露,马上遭到国内外的强烈批评与反对。不仅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因此停止革命活动,就连统治集团内部的部分改良派也大感失望,清朝的统治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钦定宪法大纲》结构上分为()和()两部分

    正确答案: 君上大权,臣君权利义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与《钦定宪法大纲》在国家权力结构的规定方面有何差异。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十九信条》。

    正确答案: 《十九信条》仍然坚持“大清帝国皇帝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但它与《钦定宪法大纲》比较,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发展。
    第一,《十九信条》采用英国式的责任内阁制。皇帝为国家元首,内阁总理是政府首脑,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对国会负责;皇族不得担任总理、国务大臣各省行政长官。
    第二,《十九信条》援引英国制宪原则,对皇帝的权力予以限制,同时扩大国会职权。皇帝之权、皇帝继承顺序等都以宪法规定为限;宪法由资政院起草决议,由皇帝颁布;宪法修订提案权归国会;官制官规都由法律来规定。
    第三,《十九信条》是一部具有宪法效力的临时宪章。1911年11月9日,资政院根据《十九信条》的规定,重新选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由清廷任命。
    然而,《十九信条》颁行之时,清王朝已经危在旦夕,它甚至没来得及规定臣民权利义务的条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是宪法典。请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