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问答题(二十八)  【给定资料】  资料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仅山东省就有共206家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这种“非正常撤离”对中国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政绩为导向”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敲响了警钟。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206家韩资企业的“非正常撤离”导致2.6万名员工受影响,拖欠工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烟台去年逃逸的三家韩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70万元,各项债务3000万元。同类事件在胶州、青岛等地发生,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市城区更是“重灾区”

题目
问答题
(二十八)  【给定资料】  资料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仅山东省就有共206家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这种“非正常撤离”对中国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政绩为导向”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敲响了警钟。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206家韩资企业的“非正常撤离”导致2.6万名员工受影响,拖欠工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烟台去年逃逸的三家韩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70万元,各项债务3000万元。同类事件在胶州、青岛等地发生,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市城区更是“重灾区”。  近年来,地方招商引资数量及GDP的增长率骤然成为评价地方政府业绩最重要的指标,追求任职期内(一般为五年)经济指标增长几乎成为各地政府,特别是主管官员的偏爱。在这样大环境下,为了在短期内出经济业绩,地方政府想尽各种办法,动用人员,提供条件,给出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甚至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但限于国家法规和社会关注,对招商引资开出的优惠基本上都有一个限期。因此,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充分享有期限范围内的优惠政策,待优惠政策期结束后又得到异地优惠政策的暗示、吸引,一旦新的优惠收益大于搬迁成本,就毫不迟疑的纷纷外迁。人们往往将这类经常忙于“搬迁”的企业称之为“候鸟企业”。  这些“候鸟企业”利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急迫需要,追逐优惠政策,廉价资源,设立投资项目,待优惠政策期限临近就像候鸟一样迁走,哪里有优惠政策就飞向哪里。  知情人士透露,青岛市外经贸局已经给个别地方外经贸局下达了任务,要求下属单位管好当地的外资企业,关注他们的动向,对各区的外经贸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无奈的事情,因为政府缺乏履行和发挥政策效能的法律依据,早在2006年和2007年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就这一问题向市政府提交过调研报告,但政策建议的执行力度不强。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2008年四月份专门成立了针对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课题组,加大了调研力度。  研究人员发现:青岛市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是韩国,韩资企业主要以投资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为主。众多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一方面造成了青岛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政府的招商成本;另一方面小规模外资企业出现“候鸟企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过去对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措施逐步取消,比如,两税合一之后,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待遇相同,出口退税率降低,限制加工贸易的商品种类数量增加,开始增收土地的运营成本征用税等等,这些都在提高了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统计分析显示,山东省历年来“擅自撤退”的韩资企业多为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首饰生产厂家最多,为63家,其余依次是服装厂33家、皮革厂28家、箱包厂14家、制鞋厂13家。这些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成本的变化最敏感。  胶州市李哥庄镇高家村的村干部孙某介绍,高家村每年引资的任务是300万~400万元。孙某说,有时候村委会也是没有办法,村干部如果任职期间不能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干满三年任期就要自动离职。据孙某介绍,高家村的电镀工业园是李哥庄镇5个村子里招商引资做的最好的一个,其他几个村子也都不行,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村官因为招商引资做的好得到升迁的,但因为招不到商而被免职的事情倒是在邻村听到过的。  据孙某介绍,工业园最多的时候能够见到五六千工人,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到山东省的西部地区、河南、江苏以及东北地区。厂房的出租价格也在高涨,以前只需要每年20万元,现在一般都在每年50万~60万元。企业所用的原材料,2007年其成本平均是2005年的两倍以上,像氯化银、硫酸铜和镍类的材料价格已经接近了三倍。  山东引进的韩资企业有些规模很小,但对环境的污染却很严重。在当前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此类韩资企业无法容身。2007年9月份,胶州市环保部门让区内26家准备开工的企业锁上了大门。孙某说:“这是因为村民上访。有人告到了环保总局,说村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环保总局发文要求山东省委处理有关污染的事情,关停通知由山东省下发到青岛市、胶州市,再到相关村委会。  记者从村委会的相关文件中看到,村委会已给违规的企业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关停共26家企业,12家企业被罚款整顿,罚金从5000元~10000元不等。一位当地人士说:“一般工人干上两三年之后,都会离开这个工业园,因为这里的污染很严重,常用的原材料氯化物对工人的伤害比较厉害。”  由于引进的韩资企业停工,李哥庄镇高家村的第三产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饭店和零售业的收入已经减少了很多。而当地村民开办的一家工厂由于遭遇韩方的巨额欠款,在工人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下,不得不陷入半停产状态。  青岛市这些外资企业入住某个市工业园区,一般不自建厂房,主要是租用,以便日后搬迁。等一旦过了优惠期,就以假倒闭的形式将工厂转向另外市区寻求优惠政策,甚至像阳城、即墨出现了外资企业外逃现象,引发了外商与供应商、工人之间的矛盾。欠供应商货款,欠工人工资的事件屡有发生,因为他们没有太大收益,要想获得超额利润,只能靠拖欠工人工资。  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领事姜亨植认为,根据中国的法律,企业要正常清算,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清算过程当中需补缴过去按照惯例没有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及按照宽松的标准缴纳的税费都需要一次性补缴,所以本身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很可能不敢轻易采用正常清算的方式。此外,一部分企业的守法意识淡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不合法经营的现象。所以,想清算也无法提供完整的财务账本及原辅料账本,另外,还存在购买和使用原辅材料的记录不全等问题。  当地的一位企业主战某说:“我对韩资企业是既爱又恨。”不过,他仍然不得不跟韩资企业合作。毕竟还是韩资企业的订单多。目前他的工厂每月会接到80万左右的订单,其中80%以上都是来自韩资企业的。近一段时间,战某的韩资客户常常在不付货款的情况下就“不辞而别”了。例如,“青岛丰广工艺品公司”是他的一家韩资客户,从2006年9月份到2007年2月份,累计欠其货款达68万多元。  专家指出,以前“候鸟企业”追逐的是“两免三减半”的税收政策,现在这个政策取消了,“候鸟企业”就只能追逐更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后,一国要素成本将会相对快速地上升,国际资本也将随之不断转移到其他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与地区。这种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兴盛或衰退,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各种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雁行”形态,最佳的例子正是二战后东亚各国经济发展及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竞争力变弱的生产技术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而到了八十年代,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纷纷转移到中国内地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各国。二十年过去了,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的中国在未来几年里也将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在鞋帽、服装、玩具、日用品上的“中国制造”标签很可能将越来越多地变成“越南制造”或“柬埔寨制造”。  这一轮发生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的外资转移,或者更严格地说,低端外资项目外迁的现象,从更大的范围看,反映的只不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正在加速的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产业转移浪潮。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的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1.74亿美元,占青岛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6.8%。但对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有带动地方经济加速发展意义的外资项目太少,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青岛市的一些地区对外招商隐性成本非常高,出现了在引进外资时“恶性竞争,竞相优惠”所造成的区、市政之间“鹬蚌相争”,外资企业“渔人得利”的不利局面。例如,青岛市的两个区为了争夺LG的投资项目,双方竟然打起了优惠价格战,而最终获胜方以免土地使用费为代价赢得了LG的投资。青岛市黄岛区没有完成上级指派的招商引资任务,还有300万元的差额,要求他们给黄岛区注资。可是外资并不想这么做,但是迫于来自政府的压力,只能就范。区领导亲自打电话给银行以及相关年审部门,要求简化审查程序,最终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  此前,青岛市所辖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招商引资规模,在利用外资的实际操作中,普遍采取了粗放的招商方式,良莠不分。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电力紧张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了完成年度内引进外资的指标,青岛市所辖一些地方,过度给予外商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招商成本大大提高,甚至引进不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并助长了“候鸟外资”的形成,这不仅损害了青岛市的利益,也给青岛市今后对外招商引资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招商考核体系中境外金融、保险业资金不能纳入实际利用外资考核中,这对于青岛市  市南区商贸、金融招商引资工作非常不利,实际招商情况在考核中不能充分体现,影响了青岛市商贸中心的招商信心。  研究人员认为,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时而“越位”、时而“缺位”现象十分明显。招商的任务甚至可以加到村官的头上,它就已经把一个市场行为很大程度上行政化了。  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外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职能,让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来管理外资企业,因为行业协会可以利用保证金制度来约束会员企业的行为;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外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分级管理,加大那些不诚信企业的市场操作成本。其实,这些操作难度不大。国家每年都有外资投资统计年鉴,但不能提供随时查询的功能,应该建立一个信用评估系统,让每个来中国投资的企业都详细地登记信息,以便上网查询。  在上海、苏州和昆山等城市,为避免以上问题,已经提高了引进外资的门槛,将污染严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外资挡在门外。昆山市政府制定了“三不政策”,即劳动力需求量超过8000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退税额过高的企业以及高污染企业,一概拒绝。而类似的现象在长三角其他地区,以及珠三角等外商投资密集地区都存在。  专家指出,在这个产业升级的过渡期内,政府需要做的应该是:第一,与外资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立沟通机制,关注它的经营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建立外资企业评估体系,做好信息的管理;第三,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  目前很多外资企业打算把工厂迁到中国的一些内陆地区,如安徽、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甚至一部分外资企业已经前往越南、老挝等国家去考察了。对此,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认为,如何面对生产成本上升所推动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如何利用外资的撤离来提高开放质量并推动产业升级,这不仅仅是青岛市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各省市都要面对的问题。  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专家顾问团成员在向政府提交的《提高青岛市对外招商引资质  量的对策研究》的报告中写到:“在考核批准项目、引进资金的同时,逐步把社会效益、投资效益、税收贡献,特别是地方税收贡献也纳入考核内容,增加投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  【问题】  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要求:条理清楚,表述简明,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超过400字。

相似考题

4.二、给定资料(1)资料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仅山东省就有共206家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这种“非正常撤离”对中国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政绩为导向"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敲响了警钟。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非正常撤离”的206家韩资企业.导致2.6万名员工受影响,拖欠工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烟台去年逃逸的三家韩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70万元,各项债务3000万元。同类事件在胶 州、青岛等地发生,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市城区更是“重灾区”。(2)近年来,地方招商引资数量及GDP的增长率骤然成为评价地方政府业绩最重要的指标,追求任职期内(一般为五年)经济指标增长几乎成为各地政府,特别是主管官员的偏爱,在这样大环境下,为了在短期内出经济业绩,地方政府想尽各种办法,动用人员,提供条件,给出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甚至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但限于国家法规和社会关注,对招商引资开出的优惠基本上都有一个限期,因此,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充分享有期限范围内的优惠政策,待优惠政策期结束后又得到异地优惠政策的暗示、吸引,一旦新的优惠收益大于搬迁成本,就毫不迟疑的纷纷外迁。人们往往将这类经常忙于“搬迁”的企业称之为“候鸟企业”。这些“候鸟企业”利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急迫需要,追逐优惠政策,廉价资源,设立投资项目,待优惠政策期限临近就像候鸟一样迁走,那里有优惠政策就飞向那里。(3)知情人士透露,青岛市外经贸局已经给个地方外经贸局下达了任务,要求下属单位管好当地的外资企业,关注他们的动向,对各区的外经贸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无奈的事情,因为政府缺乏履行和发挥政策效能的法律依据,早在2006年和2007年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就这一问题向市政府提交过调研报告,但政策建议的执行力度不强。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2008年四月份专门成立了针对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课题组,加大了调研力度。研究人员发现:青岛市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是韩国,韩资企业主要以投资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为主。众多小规模的老公密集型制造业,一方面造成了青岛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政府的招商成本;另一方面小规模外资企业出现“候鸟企业”的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过去对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措施逐步取消,比如,两税合一之后,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待遇相同:出口退税率降低:限制加工贸易的商品种类数量增加,开始增收土地加了企业的运营成征用税等等,这些都在提高了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增本。统计分析显示.山东省历年来“擅自撤退”的韩资企业多为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首饰生产厂家最多,为63家,其余依次是服装厂33家、皮革厂28家、箱包厂14家、制鞋厂13家。这些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成本的变化最敏感。(4)胶州市李哥庄镇高家村的村干部孙某介绍,高家村每年引资的任务是300万-400万。孙某说,有时候村委会也是没有办法,村干部如果任职期间不能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干满三年任期就要自动离职。据孙某介绍.高家村的电镀工业园是李哥庄镇5个村子里招商引资做的最好的一个,其他几个村子也都不行,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村官因为招商引资做的好得到升迁的,但因为招不到商而被免职的事情倒是在邻村听到过的。据孙某介绍,工业园最多的时候能够见到五六千工人,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到山东省的西部地区、河南、江苏以及东北地区。厂房的出租价格也在高涨,以前只需要每年20万元,现在一般都在每年50万~60万元。企业所用的原材料.2007年其成本平均是2005年的两倍以上,像氯化银、硫酸铜和镍类的材料价格已经接近了三倍。(5)山东引进的韩资企业有些规模很小,但对环境的污染确很严重。在当前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此类韩资企业无法容身,2007年9月份,胶州市环保部门让区内26家准备开工的企业锁上了大门。孙某说“这是因为村民上访。有人告到了环保总局,说村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环保总局发文要求山东省委处理有关污染的事情,关停通知由山东省下发到青岛市、胶州市再到相关村委会。记者从村委会的相关文件中看到.村委会已给违规的企业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关停共26家企业,12家企业被罚款整顿,罚金从5000元~10000元不等,一位当地人士是说.“一般工人干上两三年之后,都会离开这个工业园,因为这里的污染很严重,常用的原材料氯化物对工人的伤害比较厉害”。由于引进的韩资企业停工,李哥庄镇高家村的第三产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饭店和零售业的收入已经减少了很多。而但地村民开办的一家工厂由于遭遇韩方的巨额欠款,在工人成本,原材料成本上的压力下,不得不陷入半停产状态。(6)青岛市这些外资企业人住某个市工业园区,一般不自建厂房,主要是租用,以便日后搬迁。等一旦过了优惠期.就以假倒闭的形式将工厂转向另外市区寻求优惠政策.甚至像阳城、即墨出现了外资企业外逃现象,引发外商与供应商、工人之间的矛盾,欠供应商货款,欠工人工资的事件屡有发生,因为他们没有太大收益,要想获得超额利润,只能考拖欠工人工资。韩国住青岛总领事馆领事姜亨植认为,根据中国的法律,企业要正常清算,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清算过程当中需补缴过去按照惯例没有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及按照宽松的标准缴纳的税费,都需要一次性补缴,所以本身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很可能不敢轻易正常清算的方式。此外,一小部分,企业的守法意识淡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不合法经营的现象,所以,想清算也无法提供完整的财务账本及原辅料账本,还存在购买和使用原辅材料的记录不全等问题。当地的_位企业主战某说:“我对韩资企业是既爱有恨。”不过,他仍然不得不跟韩资企业合作,毕竟还是韩资企业的订单多。目前他的工厂每月会接到80万左右的订单,其中80%以上都是来自韩资企业的。近一段时间,战某的韩资客户常常在不付货款的时候就“不辞而别”了。例如,“青岛丰广工艺品公司”是他的一家韩资客户,从2006年9月份到2007年2月份,累计欠其货款达68万多元。(7)专家指出,以前候鸟企业追逐的是“两免三减半”的税收政策,现在这个政策取消了,候鸟企业就只能追逐更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后,一国要素成本将会相对快速地上升,国际资本也将随之不断转移到其他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与地区。这种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兴盛或衰退,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各种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雁行”形态,最佳的例子正是二战后东亚各国经济发展及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竞争力变弱的生产技术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而到了八十年代,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纷纷转移到中国内地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各国。二十年过去了,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的中国在未来几年里也将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在鞋帽、服装、玩具、日用品上的“中国制造”标签很可能将越来越多地变成“越南制造”或“柬埔寨制造”。这一轮发生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的外资转移,或者更严格地说,低端外资项目外迁的现象,从更大的范围看,反映的只不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正在加速的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产业转移浪潮。(8)“十一五”期间,青岛市的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1.74亿美元,占青岛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6.8%,但对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有带动地方经济加速发展意义的外资项目太少,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青岛市的一些地区对外招商隐性成本非常高,出现了在引进外资时“恶性竞争,竞相优惠”所造成的区、市政之间“鹬蚌相争”.外资企业“渔人得利”的不利局面。例如,青岛市的两个区为了争夺LG的投资项目,双方竟然打起了优惠价格战,而最终获胜方以免土地使用费为代价赢得了LG的投资。青岛市黄岛区没有完成上级指派的招商引资任务.还有300万元的差额。要求他们给黄岛区注资。可是外资并不想这么做,但是迫于来自政府的压力,只能就范。区领导亲自打电话给银行以及相关年审部门,要求简化审查程序,最终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此前,青岛市所辖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招商引资规模,在利用外资的实际操作中,普遍采取了粗放的帐上方式,良莠不分,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电力紧张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了完成年度内引进外资的指标,青岛市所辖一些地方,过度给予外商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招商成本大大提高,甚至引进不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并助长了“候鸟外资”的形成,这不仅损害了青岛市的利益,也给青岛市今后对外招商引资带来了不利影响。在招商考核体系中,境外金融,保险业资金不能纳人实际利用外资考核中,这对于青岛市市南区商贸、金融招商引资工作非常不顺利,实际招商情况在考核中不能充分体现.影响了青岛市商贸中心的招商信心。(9)研究人员认为,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时而,“越位”,时而“缺位”导致的“缺位”也十分明显。招商的任务甚至可以加到村官的头上,他就已经把一个市场行为很大程度上行政化了。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外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职能,让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来管理外资企业,因为行业协会可以利用保证金制度来约束会员企业的行为,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外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分级管理,加大那些不诚信业的市场操作成本。其实,这些操作难度不大。国家每年都有外资投资统计年鉴,但不能提供随时查询的功能,应该建立一个信用评估系统,让每个来中国投资的企业都等级详细信息,以便上网查询。(10)在上海、苏州和昆山等城市,为避免以上问题.已经提高了引进外资的门槛,将污染严重、规模小、技术及含量低的外资挡在门外。昆山市政府制定了“三不政策”,即劳动力需求量超过8000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退税额过高的企业,以及高污染企业,一概拒绝。而类似的现象在长三角其他地区,以及珠三角等外商投资密集地区都存在。专家指出.在这个产业升级的过渡期内,政府需要做的应该是:第一,与外资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立沟通机制,关注他的经营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建立外资企业评估体系,做好信息的管理;第三,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目前很多外资企业打算把工厂迁到中国的一些内陆地区。如安徽、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甚至一部分外资企业已经迁往越南、老挝等国家去考察了。对此,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认为,如何面对生产成本上升所推动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如何利用外资的撤离来提高开放质量并推动产业升级,这不仅仅是青岛市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各省市都要面对的问题。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专家顾问团成员在向政府提交的+《提高青岛市对外招商引资质量的对策研究》的报告中写到,“在考核批准项目,引进资金数量的同时逐步把社会效益、投资效益、税收贡献,特别是地方税收贡献也纳入考核内容,增加投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三、作答要求1.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洁,不超过150字。

更多“问答题(二十八)  【给定资料】  资料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仅山东省就有共206家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这种“非正常撤离”对中国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政绩为导向”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敲响了警钟。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206家韩资企业的“非正常撤离”导致2.6万名员工受影响,拖欠工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烟台去年逃逸的三家韩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70万元,各项债务3000万元。同类事件在胶州、青岛等地发生,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市城区更是“重灾区””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垫资和工程欠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不鼓励垫资行为,因为垫资属于违法行为
    B.对垫资利息有约定的,当事人请求按照约定支付利息的,应予支持;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未作约定的,可以按照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支持施工企业的利息请求
    C.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的,视为工程欠款
    D.当事人约定垫资利息的,其利率最高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当事人对工程欠款约定利息的,法院可以按照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支持施工企业的利息请求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1)资料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仅山东省就有共206家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这种“非正常撤离”对中国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政绩为导向"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敲响了警钟。
    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非正常撤离”的206家韩资企业,导致2.6万名员工受影响,拖欠工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烟台去年逃逸的三家韩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70万元,各项债务3000万元。同类事件在胶州、青岛等地发生,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市城区更是“重灾区”。
    (2)近年来,地方招商引资数量及GDP的增长率骤然成为评价地方政府业绩最重要的指标,追求任职期内(一般为五年)经济指标增长几乎成为各地政府,特别是主管官员的偏爱,在这样大环境下,为了在短期内出经济业绩,地方政府想尽各种办法,动用人员,提供条件,给出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甚至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但限于国家法规和社会关注,对招商引资开出的优惠基本上都有一个限期,因此,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充分享有期限范围内的优惠政策,待优惠政策期结束后又得到异地优惠政策的暗示、吸引,一旦新的优惠收益大于搬迁成本,就毫不迟疑的纷纷外迁。人们往往将这类经常忙于“搬迁”的企业称之为“候鸟企业”。
    这些“候鸟企业”利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急迫需要,追逐优惠政策,廉价资源,设立投资项目,待优惠政策期限临近就像候鸟一样迁走,那里有优惠政策就飞向那里。

    (3)知情人士透露,青岛市外经贸局已经给个地方外经贸局下达了任务,要求下属单位管好当地的外资企业,关注他们的动向,对各区的外经贸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无奈的事情,因为政府缺乏履行和发挥政策效能的法律依据,早在2006年和2007年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就这一问题向市政府提交过调研报告,但政策建议的执行力度不强。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2008年四月份专门成立了针对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课题组,加大了调研力度。
    研究人员发现:青岛市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是韩国,韩资企业主要以投资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为主。众多小规模的老公密集型制造业,一方面造成了青岛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政府的招商成本;另一方面小规模外资企业出现“候鸟企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过去对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措施逐步取消,比如,两税合一之后,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待遇相同:出口退税率降低:限制加工贸易的商品种类数量增加,开始增收土地加了企业的运营成征用税等等,这些都在提高了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增本。
    统计分析显示,山东省历年来“擅自撤退”的韩资企业多为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首饰生产厂家最多,为63家,其余依次是服装厂33家、皮革厂28家、箱包厂14家、制鞋厂13家。这些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成本的变化最敏感。
    (4)胶州市李哥庄镇高家村的村干部孙某介绍,高家村每年引资的任务是300万-400万。孙某说,有时候村委会也是没有办法,村干部如果任职期间不能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干满三年任期就要自动离职。据孙某介绍.高家村的电镀工业园是李哥庄镇5个村子里招商引资做的最好的一个,其他几个村子也都不行,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村官因为招商引资做的好得到升迁的,但因为招不到商而被免职的事情倒是在邻村听到过的。
    据孙某介绍,工业园最多的时候能够见到五六千工人,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到山东省的西部地区、河南、江苏以及东北地区。厂房的出租价格也在高涨,以前只需要每年20万元,现在一般都在每年50万~60万元。企业所用的原材料.2007年其成本平均是2005年的两倍以上,像氯化银、硫酸铜和镍类的材料价格已经接近了三倍。
    (5)山东引进的韩资企业有些规模很小,但对环境的污染确很严重。在当前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此类韩资企业无法容身,2007年9月份,胶州市环保部门让区内26家准备开工的企业锁上了大门。孙某说“这是因为村民上访。有人告到了环保总局,说村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环保总局发文要求山东省委处理有关污染的事情,关停通知由山东省下发到青岛市、胶州市再到相关村委会。
    记者从村委会的相关文件中看到,村委会已给违规的企业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关停共26家企业,12家企业被罚款整顿,罚金从5000元~10000元不等。一位当地人士是说,“一般工人干上两三年之后,都会离开这个工业园,因为这里的污染很严重,常用的原材料氯化物对工人的伤害比较厉害”。
    由于引进的韩资企业停工,李哥庄镇高家村的第三产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饭店和零售业的收入已经减少了很多。而但地村民开办的一家工厂由于遭遇韩方的巨额欠款,在工人成本,原材料成本上的压力下,不得不陷入半停产状态。

    (6)青岛市这些外资企业人住某个市工业园区,一般不自建厂房,主要是租用,以便日后搬迁。等一旦过了优惠期.就以假倒闭的形式将工厂转向另外市区寻求优惠政策.甚至像阳城、即墨出现了外资企业外逃现象,引发外商与供应商、工人之间的矛盾,欠供应商货款,欠工人工资的事件屡有发生,因为他们没有太大收益,要想获得超额利润,只能考拖欠工人工资。
    韩国住青岛总领事馆领事姜亨植认为,根据中国的法律,企业要正常清算,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清算过程当中需补缴过去按照惯例没有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及按照宽松的标准缴纳的税费,都需要一次性补缴,所以本身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很可能不敢轻易正常清算的方式。此外,一小部分,企业的守法意识淡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不合法经营的现象,所以,想清算也无法提供完整的财务账本及原辅料账本,还存在购买和使用原辅材料的记录不全等问题。
    当地的_位企业主战某说:“我对韩资企业是既爱有恨。”不过,他仍然不得不跟韩资企业合作,毕竟还是韩资企业的订单多。目前他的工厂每月会接到80万左右的订单,其中80%以上都是来自韩资企业的。近一段时间,战某的韩资客户常常在不付货款的时候就“不辞而别”了。例如,“青岛丰广工艺品公司”是他的一家韩资客户,从2006年9月份到2007年2月份,累计欠其货款达68万多元。
    (7)专家指出,以前候鸟企业追逐的是“两免三减半”的税收政策,现在这个政策取消了,候鸟企业就只能追逐更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后,一国要素成本将会相对快速地上升,国际资本也将随之不断转移到其他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与地区。这种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兴盛或衰退,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各种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雁行”形态,最佳的例子正是二战后东亚各国经济发展及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竞争力变弱的生产技术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而到了八十年代,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纷纷转移到中国内地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各国。二十年过去了,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的中国在未来几年里也将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在鞋帽、服装、玩具、日用品上的“中国制造”标签很可能将越来越多地变成“越南制造”或“柬埔寨制造”。
    这一轮发生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的外资转移,或者更严格地说,低端外资项目外迁的现象,从更大的范围看,反映的只不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正在加速的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产业转移浪潮。


    (8)“十一五”期间,青岛市的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1.74亿美元,占青岛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6.8%,但对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有带动地方经济加速发展意义的外资项目太少,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青岛市的一些地区对外招商隐性成本非常高,出现了在引进外资时“恶性竞争,竞相优惠”所造成的区、市政之间“鹬蚌相争”,外资企业“渔人得利”的不利局面。例如,青岛市的两个区为了争夺LG的投资项目,双方竟然打起了优惠价格战,而最终获胜方以免土地使用费为代价赢得了LG的投资。青岛市黄岛区没有完成上级指派的招商引资任务还有300万元的差额。要求他们给黄岛区注资。可是外资并不想这么做,但是迫于来自政府的压力,只能就范。区领导亲自打电话给银行以及相关年审部门,要求简化审查程序,最终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
    此前,青岛市所辖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招商引资规模,在利用外资的实际操作中,普遍采取了粗放的帐上方式,良莠不分,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电力紧张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了完成年度内引进外资的指标,青岛市所辖一些地方,过度给予外商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招商成本大大提高,甚至引进不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并助长了“候鸟外资”的形成,这不仅损害了青岛市的利益,也给青岛市今后对外招商引资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招商考核体系中,境外金融,保险业资金不能纳人实际利用外资考核中,这对于青岛市市南区商贸、金融招商引资工作非常不顺利,实际招商情况在考核中不能充分体现,影响了青岛市商贸中心的招商信心。
    (9)研究人员认为,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时而,“越位”,时而“缺位”导致的“缺位”也十分明显。招商的任务甚至可以加到村官的头上,他就已经把一个市场行为很大程度上行政化了。
    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外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职能,让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来管理外资企业,因为行业协会可以利用保证金制度来约束会员企业的行为,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外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分级管理,加大那些不诚信业的市场操作成本。其实,这些操作难度不大。国家每年都有外资投资统计年鉴,但不能提供随时查询的功能,应该建立一个信用评估系统,让每个来中国投资的企业都等级详细信息,以便上网查询。


    (10)在上海、苏州和昆山等城市,为避免以上问题,已经提高了引进外资的门槛,将污染严重、规模小、技术及含量低的外资挡在门外。昆山市政府制定了“三不政策”,即劳动力需求量超过8000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退税额过高的企业,以及高污染企业,一概拒绝。而类似的现象在长三角其他地区,以及珠三角等外商投资密集地区都存在。
    专家指出.在这个产业升级的过渡期内,政府需要做的应该是:第一,与外资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立沟通机制,关注他的经营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建立外资企业评估体系,做好信息的管理;第三,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
    目前很多外资企业打算把工厂迁到中国的一些内陆地区。如安徽、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甚至一部分外资企业已经迁往越南、老挝等国家去考察了。对此,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认为,如何面对生产成本上升所推动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如何利用外资的撤离来提高开放质量并推动产业升级,这不仅仅是青岛市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各省市都要面对的问题。
    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专家顾问团成员在向政府提交的+《提高青岛市对外招商引资质量的对策研究》的报告中写到,“在考核批准项目,引进资金数量的同时逐步把社会效益、投资效益、税收贡献,特别是地方税收贡献也纳入考核内容,增加投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
    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洁,不超过150字。


    答案:
    解析:
    近期不少外资企业从我国非正常撤离,给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造成了损失。反映出我国地方政府“以政绩为导向”的招商引资政策,片面考察引资数量而不重视质量,竞相压低条件吸引外资,助长了外资企业追逐优惠政策的“候鸟现象”,不仅加大了招商成本,损害地方利益,而且导致政策失效前资本撤逃,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 第3题:

    (1)资料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仅山东省就有共206家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这种“非正常撤离”对中国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政绩为导向"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敲响了警钟。
    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非正常撤离”的206家韩资企业,导致2.6万名员工受影响,拖欠工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烟台去年逃逸的三家韩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70万元,各项债务3000万元。同类事件在胶州、青岛等地发生,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市城区更是“重灾区”。
    (2)近年来,地方招商引资数量及GDP的增长率骤然成为评价地方政府业绩最重要的指标,追求任职期内(一般为五年)经济指标增长几乎成为各地政府,特别是主管官员的偏爱,在这样大环境下,为了在短期内出经济业绩,地方政府想尽各种办法,动用人员,提供条件,给出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甚至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但限于国家法规和社会关注,对招商引资开出的优惠基本上都有一个限期,因此,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充分享有期限范围内的优惠政策,待优惠政策期结束后又得到异地优惠政策的暗示、吸引,一旦新的优惠收益大于搬迁成本,就毫不迟疑的纷纷外迁。人们往往将这类经常忙于“搬迁”的企业称之为“候鸟企业”。
    这些“候鸟企业”利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急迫需要,追逐优惠政策,廉价资源,设立投资项目,待优惠政策期限临近就像候鸟一样迁走,那里有优惠政策就飞向那里。

    (3)知情人士透露,青岛市外经贸局已经给个地方外经贸局下达了任务,要求下属单位管好当地的外资企业,关注他们的动向,对各区的外经贸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无奈的事情,因为政府缺乏履行和发挥政策效能的法律依据,早在2006年和2007年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就这一问题向市政府提交过调研报告,但政策建议的执行力度不强。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2008年四月份专门成立了针对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课题组,加大了调研力度。
    研究人员发现:青岛市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是韩国,韩资企业主要以投资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为主。众多小规模的老公密集型制造业,一方面造成了青岛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政府的招商成本;另一方面小规模外资企业出现“候鸟企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过去对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措施逐步取消,比如,两税合一之后,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待遇相同:出口退税率降低:限制加工贸易的商品种类数量增加,开始增收土地加了企业的运营成征用税等等,这些都在提高了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增本。
    统计分析显示,山东省历年来“擅自撤退”的韩资企业多为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首饰生产厂家最多,为63家,其余依次是服装厂33家、皮革厂28家、箱包厂14家、制鞋厂13家。这些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成本的变化最敏感。
    (4)胶州市李哥庄镇高家村的村干部孙某介绍,高家村每年引资的任务是300万-400万。孙某说,有时候村委会也是没有办法,村干部如果任职期间不能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干满三年任期就要自动离职。据孙某介绍.高家村的电镀工业园是李哥庄镇5个村子里招商引资做的最好的一个,其他几个村子也都不行,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村官因为招商引资做的好得到升迁的,但因为招不到商而被免职的事情倒是在邻村听到过的。
    据孙某介绍,工业园最多的时候能够见到五六千工人,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到山东省的西部地区、河南、江苏以及东北地区。厂房的出租价格也在高涨,以前只需要每年20万元,现在一般都在每年50万~60万元。企业所用的原材料.2007年其成本平均是2005年的两倍以上,像氯化银、硫酸铜和镍类的材料价格已经接近了三倍。
    (5)山东引进的韩资企业有些规模很小,但对环境的污染确很严重。在当前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此类韩资企业无法容身,2007年9月份,胶州市环保部门让区内26家准备开工的企业锁上了大门。孙某说“这是因为村民上访。有人告到了环保总局,说村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环保总局发文要求山东省委处理有关污染的事情,关停通知由山东省下发到青岛市、胶州市再到相关村委会。
    记者从村委会的相关文件中看到,村委会已给违规的企业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关停共26家企业,12家企业被罚款整顿,罚金从5000元~10000元不等。一位当地人士是说,“一般工人干上两三年之后,都会离开这个工业园,因为这里的污染很严重,常用的原材料氯化物对工人的伤害比较厉害”。
    由于引进的韩资企业停工,李哥庄镇高家村的第三产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饭店和零售业的收入已经减少了很多。而但地村民开办的一家工厂由于遭遇韩方的巨额欠款,在工人成本,原材料成本上的压力下,不得不陷入半停产状态。

    (6)青岛市这些外资企业人住某个市工业园区,一般不自建厂房,主要是租用,以便日后搬迁。等一旦过了优惠期.就以假倒闭的形式将工厂转向另外市区寻求优惠政策.甚至像阳城、即墨出现了外资企业外逃现象,引发外商与供应商、工人之间的矛盾,欠供应商货款,欠工人工资的事件屡有发生,因为他们没有太大收益,要想获得超额利润,只能考拖欠工人工资。
    韩国住青岛总领事馆领事姜亨植认为,根据中国的法律,企业要正常清算,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清算过程当中需补缴过去按照惯例没有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及按照宽松的标准缴纳的税费,都需要一次性补缴,所以本身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很可能不敢轻易正常清算的方式。此外,一小部分,企业的守法意识淡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不合法经营的现象,所以,想清算也无法提供完整的财务账本及原辅料账本,还存在购买和使用原辅材料的记录不全等问题。
    当地的_位企业主战某说:“我对韩资企业是既爱有恨。”不过,他仍然不得不跟韩资企业合作,毕竟还是韩资企业的订单多。目前他的工厂每月会接到80万左右的订单,其中80%以上都是来自韩资企业的。近一段时间,战某的韩资客户常常在不付货款的时候就“不辞而别”了。例如,“青岛丰广工艺品公司”是他的一家韩资客户,从2006年9月份到2007年2月份,累计欠其货款达68万多元。
    (7)专家指出,以前候鸟企业追逐的是“两免三减半”的税收政策,现在这个政策取消了,候鸟企业就只能追逐更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后,一国要素成本将会相对快速地上升,国际资本也将随之不断转移到其他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与地区。这种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兴盛或衰退,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各种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雁行”形态,最佳的例子正是二战后东亚各国经济发展及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竞争力变弱的生产技术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而到了八十年代,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纷纷转移到中国内地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各国。二十年过去了,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的中国在未来几年里也将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在鞋帽、服装、玩具、日用品上的“中国制造”标签很可能将越来越多地变成“越南制造”或“柬埔寨制造”。
    这一轮发生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的外资转移,或者更严格地说,低端外资项目外迁的现象,从更大的范围看,反映的只不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正在加速的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产业转移浪潮。


    (8)“十一五”期间,青岛市的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1.74亿美元,占青岛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6.8%,但对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有带动地方经济加速发展意义的外资项目太少,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青岛市的一些地区对外招商隐性成本非常高,出现了在引进外资时“恶性竞争,竞相优惠”所造成的区、市政之间“鹬蚌相争”,外资企业“渔人得利”的不利局面。例如,青岛市的两个区为了争夺LG的投资项目,双方竟然打起了优惠价格战,而最终获胜方以免土地使用费为代价赢得了LG的投资。青岛市黄岛区没有完成上级指派的招商引资任务还有300万元的差额。要求他们给黄岛区注资。可是外资并不想这么做,但是迫于来自政府的压力,只能就范。区领导亲自打电话给银行以及相关年审部门,要求简化审查程序,最终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
    此前,青岛市所辖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招商引资规模,在利用外资的实际操作中,普遍采取了粗放的帐上方式,良莠不分,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电力紧张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了完成年度内引进外资的指标,青岛市所辖一些地方,过度给予外商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招商成本大大提高,甚至引进不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并助长了“候鸟外资”的形成,这不仅损害了青岛市的利益,也给青岛市今后对外招商引资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招商考核体系中,境外金融,保险业资金不能纳人实际利用外资考核中,这对于青岛市市南区商贸、金融招商引资工作非常不顺利,实际招商情况在考核中不能充分体现,影响了青岛市商贸中心的招商信心。
    (9)研究人员认为,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时而,“越位”,时而“缺位”导致的“缺位”也十分明显。招商的任务甚至可以加到村官的头上,他就已经把一个市场行为很大程度上行政化了。
    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外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职能,让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来管理外资企业,因为行业协会可以利用保证金制度来约束会员企业的行为,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外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分级管理,加大那些不诚信业的市场操作成本。其实,这些操作难度不大。国家每年都有外资投资统计年鉴,但不能提供随时查询的功能,应该建立一个信用评估系统,让每个来中国投资的企业都等级详细信息,以便上网查询。


    (10)在上海、苏州和昆山等城市,为避免以上问题,已经提高了引进外资的门槛,将污染严重、规模小、技术及含量低的外资挡在门外。昆山市政府制定了“三不政策”,即劳动力需求量超过8000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退税额过高的企业,以及高污染企业,一概拒绝。而类似的现象在长三角其他地区,以及珠三角等外商投资密集地区都存在。
    专家指出.在这个产业升级的过渡期内,政府需要做的应该是:第一,与外资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立沟通机制,关注他的经营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建立外资企业评估体系,做好信息的管理;第三,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
    目前很多外资企业打算把工厂迁到中国的一些内陆地区。如安徽、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甚至一部分外资企业已经迁往越南、老挝等国家去考察了。对此,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认为,如何面对生产成本上升所推动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如何利用外资的撤离来提高开放质量并推动产业升级,这不仅仅是青岛市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各省市都要面对的问题。
    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专家顾问团成员在向政府提交的+《提高青岛市对外招商引资质量的对策研究》的报告中写到,“在考核批准项目,引进资金数量的同时逐步把社会效益、投资效益、税收贡献,特别是地方税收贡献也纳入考核内容,增加投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
    就材料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论述深刻,内容充实,表达准确,不少于800字。


    答案:
    解析:
    馒头吃饱了之后
    回忆童年时常做的梦,其中一个场景就是捡菜票,捡到菜票后到食堂买馒头吃,醒来后枕头都被口水打湿了。用经济学需求理论解释,这时对馒头的需求还是处于“基数效应”,吃第一个馒头“效用”最大,但还远远不够,吃两个也不饱,吃到第三个时也许是刚好吃饱。吃到第四个时效用减弱,吃第五个时效用开始呈现出负的,就是撑着了。当吃馒头不再成为第一需求时,这时需求就开始转为“序数效应”。就是选择性的需求,吃、穿、用等等,究竟先选择哪一个?则有不同的偏好。中国很多地方经济对投资的需求大概也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从最开始的投资饥渴到后来的相对饱和,对资本选择性的需求逐渐显现。在中国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招商引资热浪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对目前一些地区出现的外资撤离现象也要全面、历史地看。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增长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自身积累型的,一种是外来投资型的。自身积累型的过程会比较长,速度慢,一步一步走过来,是一种内生型的经济增长。而外来投资型的经济增长会比较快,说来就来了,可以将过程省去。可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外来资本就会撤资,对本地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在新中国经济增长历史中,前十年可以说是外来投资型的增长,主要是前苏联的大批援建项目,这一时期的外来援建项目为中国打下了初步的现代工业基础,后来由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国家关系急速恶化,前苏联停止援助,加上国内经济政策的失误,中国经济一度停滞,甚至出现了倒退。而后中国进入了漫长的自我积累时期,到文革期间,我国领导人曾宣布,中国是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但到文革结束时,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据当时搞外贸的人士后来回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外汇奇缺,出国人员如果想带20美元的话都得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可见中国当时对外汇的稀缺程度。而这种状态也就为后来改革开放出现的招商引资热潮埋下了伏笔。
    改革开放后,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招商引资,中国很快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外来资金的注入也为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到2007年,仅54个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就达到52840.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0629亿元,出口创汇1878.9亿美元,实现净利润2733.9亿元。招商引资的效果虽然如此显著,但如果想要保持本地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招商引资层面上。
    在外来资本大批注入的同时,资金流入国家或地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培养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要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也就是要以外来资金为启动资金,最终形成自身经济实体的增长;二是提高本地区的商业环境,从前期依靠低价土地、廉价劳动力、优惠税收吸引外资,到依靠全面配套的产业链、优势的物流、交通、通讯体系、高素质的劳动力来吸引外资。三是对外资实行有选择的需求,引进真正对提高本地区经济竞争力有意义的资金项目。如果这些工作能够做到位,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就有了长远的保证,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也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如果仅是为了政绩指标,靠收地租厂租过日子,为外资跑龙套赚小钱,一旦情况有变,则可能又会重做潘石屹“捡菜票买馒头”的梦魇了。

  • 第4题:

    四、根据下段材料回答126~130题:
    按照1996年度销售额,外经贸部和国家统计局评出的全国最大500家外资企业中有50家美资企业。这50家最大的美资企业1996年销售额达到634亿元,利润额7l亿元,总资产额517亿元。全国500家最大外资企业平均销售额9.4亿元,利润0.68亿元,资产额9.8亿元(以上均以人民币计算)。
    这50家美资企业的销售收入收益率为( )
    A.11.2% B.7.3% C.7.0% D.6.9%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四、根据下段材料回答126~130题:
    按照1996年度销售额,外经贸部和国家统计局评出的全国最大500家外资企业中有50家美资企业。这50家最大的美资企业1996年销售额达到634亿元,利润额7l亿元,总资产额517亿元。全国500家最大外资企业平均销售额9.4亿元,利润0.68亿元,资产额9.8亿元(以上均以人民币计算)。
    这50家美资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为( )
    A.6.9% B.7.2% C.11.2% D.13.7%


    答案:D
    解析:

  • 第6题:

    A市某韩资连锁企业在B县和C县分别设立分店,欲从事烟草制品零售业务,于2011年3月15日,该企业向A市烟草专卖局提出申请。连锁经营企业申请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时,应如何提出申请?


    正确答案:连锁经营企业在申请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时,应当由各个分店分别向所在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 第7题:

    李某、刘某、韩某三人合伙成立一企业,经三人商定,李某出资10万元,刘某出场地,经三人同意,韩某以劳务出资,合伙协议还规定,因李某出资10万元后已不再有余钱,故若合伙企业发生亏损,李某不再以个人财产承担亏损。合伙企业的寸续期间为5年如果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韩某下落不明,其债权人胡某提出要代位行使韩某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以收回债权,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正确答案: 不可以。因为合伙人个人负有债务,其债权人不得代位行使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 第8题:

    韩某系某集体企业法定代表人,2002年12月个体户薛某要求韩某为其在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韩某同意后,指使财务人员在银行办理一份6万元的定期存款,用该存款做质押,薛某从银行贷款6万元。贷款到期后,薛某未归还贷款,银行行使质押权,把6万元的定期存款扣划偿还了贷款。后薛某不知去向,韩某所在的集体企业的6万元至今未追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韩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 B、薛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 C、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 D、韩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A,C

  • 第9题:

    问答题
    (二十八)  【给定资料】  资料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仅山东省就有共206家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这种“非正常撤离”对中国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政绩为导向”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敲响了警钟。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206家韩资企业的“非正常撤离”导致2.6万名员工受影响,拖欠工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烟台去年逃逸的三家韩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70万元,各项债务3000万元。同类事件在胶州、青岛等地发生,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市城区更是“重灾区”。  近年来,地方招商引资数量及GDP的增长率骤然成为评价地方政府业绩最重要的指标,追求任职期内(一般为五年)经济指标增长几乎成为各地政府,特别是主管官员的偏爱。在这样大环境下,为了在短期内出经济业绩,地方政府想尽各种办法,动用人员,提供条件,给出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甚至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但限于国家法规和社会关注,对招商引资开出的优惠基本上都有一个限期。因此,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充分享有期限范围内的优惠政策,待优惠政策期结束后又得到异地优惠政策的暗示、吸引,一旦新的优惠收益大于搬迁成本,就毫不迟疑的纷纷外迁。人们往往将这类经常忙于“搬迁”的企业称之为“候鸟企业”。  这些“候鸟企业”利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急迫需要,追逐优惠政策,廉价资源,设立投资项目,待优惠政策期限临近就像候鸟一样迁走,哪里有优惠政策就飞向哪里。  知情人士透露,青岛市外经贸局已经给个别地方外经贸局下达了任务,要求下属单位管好当地的外资企业,关注他们的动向,对各区的外经贸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无奈的事情,因为政府缺乏履行和发挥政策效能的法律依据,早在2006年和2007年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就这一问题向市政府提交过调研报告,但政策建议的执行力度不强。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2008年四月份专门成立了针对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课题组,加大了调研力度。  研究人员发现:青岛市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是韩国,韩资企业主要以投资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为主。众多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一方面造成了青岛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政府的招商成本;另一方面小规模外资企业出现“候鸟企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过去对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措施逐步取消,比如,两税合一之后,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待遇相同,出口退税率降低,限制加工贸易的商品种类数量增加,开始增收土地的运营成本征用税等等,这些都在提高了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统计分析显示,山东省历年来“擅自撤退”的韩资企业多为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首饰生产厂家最多,为63家,其余依次是服装厂33家、皮革厂28家、箱包厂14家、制鞋厂13家。这些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成本的变化最敏感。  胶州市李哥庄镇高家村的村干部孙某介绍,高家村每年引资的任务是300万~400万元。孙某说,有时候村委会也是没有办法,村干部如果任职期间不能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干满三年任期就要自动离职。据孙某介绍,高家村的电镀工业园是李哥庄镇5个村子里招商引资做的最好的一个,其他几个村子也都不行,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村官因为招商引资做的好得到升迁的,但因为招不到商而被免职的事情倒是在邻村听到过的。  据孙某介绍,工业园最多的时候能够见到五六千工人,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到山东省的西部地区、河南、江苏以及东北地区。厂房的出租价格也在高涨,以前只需要每年20万元,现在一般都在每年50万~60万元。企业所用的原材料,2007年其成本平均是2005年的两倍以上,像氯化银、硫酸铜和镍类的材料价格已经接近了三倍。  山东引进的韩资企业有些规模很小,但对环境的污染却很严重。在当前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此类韩资企业无法容身。2007年9月份,胶州市环保部门让区内26家准备开工的企业锁上了大门。孙某说:“这是因为村民上访。有人告到了环保总局,说村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环保总局发文要求山东省委处理有关污染的事情,关停通知由山东省下发到青岛市、胶州市,再到相关村委会。  记者从村委会的相关文件中看到,村委会已给违规的企业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关停共26家企业,12家企业被罚款整顿,罚金从5000元~10000元不等。一位当地人士说:“一般工人干上两三年之后,都会离开这个工业园,因为这里的污染很严重,常用的原材料氯化物对工人的伤害比较厉害。”  由于引进的韩资企业停工,李哥庄镇高家村的第三产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饭店和零售业的收入已经减少了很多。而当地村民开办的一家工厂由于遭遇韩方的巨额欠款,在工人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下,不得不陷入半停产状态。  青岛市这些外资企业入住某个市工业园区,一般不自建厂房,主要是租用,以便日后搬迁。等一旦过了优惠期,就以假倒闭的形式将工厂转向另外市区寻求优惠政策,甚至像阳城、即墨出现了外资企业外逃现象,引发了外商与供应商、工人之间的矛盾。欠供应商货款,欠工人工资的事件屡有发生,因为他们没有太大收益,要想获得超额利润,只能靠拖欠工人工资。  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领事姜亨植认为,根据中国的法律,企业要正常清算,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清算过程当中需补缴过去按照惯例没有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及按照宽松的标准缴纳的税费都需要一次性补缴,所以本身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很可能不敢轻易采用正常清算的方式。此外,一部分企业的守法意识淡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不合法经营的现象。所以,想清算也无法提供完整的财务账本及原辅料账本,另外,还存在购买和使用原辅材料的记录不全等问题。  当地的一位企业主战某说:“我对韩资企业是既爱又恨。”不过,他仍然不得不跟韩资企业合作。毕竟还是韩资企业的订单多。目前他的工厂每月会接到80万左右的订单,其中80%以上都是来自韩资企业的。近一段时间,战某的韩资客户常常在不付货款的情况下就“不辞而别”了。例如,“青岛丰广工艺品公司”是他的一家韩资客户,从2006年9月份到2007年2月份,累计欠其货款达68万多元。  专家指出,以前“候鸟企业”追逐的是“两免三减半”的税收政策,现在这个政策取消了,“候鸟企业”就只能追逐更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后,一国要素成本将会相对快速地上升,国际资本也将随之不断转移到其他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与地区。这种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兴盛或衰退,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各种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雁行”形态,最佳的例子正是二战后东亚各国经济发展及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竞争力变弱的生产技术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而到了八十年代,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纷纷转移到中国内地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各国。二十年过去了,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的中国在未来几年里也将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在鞋帽、服装、玩具、日用品上的“中国制造”标签很可能将越来越多地变成“越南制造”或“柬埔寨制造”。  这一轮发生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的外资转移,或者更严格地说,低端外资项目外迁的现象,从更大的范围看,反映的只不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正在加速的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产业转移浪潮。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的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1.74亿美元,占青岛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6.8%。但对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有带动地方经济加速发展意义的外资项目太少,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青岛市的一些地区对外招商隐性成本非常高,出现了在引进外资时“恶性竞争,竞相优惠”所造成的区、市政之间“鹬蚌相争”,外资企业“渔人得利”的不利局面。例如,青岛市的两个区为了争夺LG的投资项目,双方竟然打起了优惠价格战,而最终获胜方以免土地使用费为代价赢得了LG的投资。青岛市黄岛区没有完成上级指派的招商引资任务,还有300万元的差额,要求他们给黄岛区注资。可是外资并不想这么做,但是迫于来自政府的压力,只能就范。区领导亲自打电话给银行以及相关年审部门,要求简化审查程序,最终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  此前,青岛市所辖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招商引资规模,在利用外资的实际操作中,普遍采取了粗放的招商方式,良莠不分。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电力紧张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了完成年度内引进外资的指标,青岛市所辖一些地方,过度给予外商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招商成本大大提高,甚至引进不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并助长了“候鸟外资”的形成,这不仅损害了青岛市的利益,也给青岛市今后对外招商引资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招商考核体系中境外金融、保险业资金不能纳入实际利用外资考核中,这对于青岛市  市南区商贸、金融招商引资工作非常不利,实际招商情况在考核中不能充分体现,影响了青岛市商贸中心的招商信心。  研究人员认为,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时而“越位”、时而“缺位”现象十分明显。招商的任务甚至可以加到村官的头上,它就已经把一个市场行为很大程度上行政化了。  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外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职能,让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来管理外资企业,因为行业协会可以利用保证金制度来约束会员企业的行为;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外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分级管理,加大那些不诚信企业的市场操作成本。其实,这些操作难度不大。国家每年都有外资投资统计年鉴,但不能提供随时查询的功能,应该建立一个信用评估系统,让每个来中国投资的企业都详细地登记信息,以便上网查询。  在上海、苏州和昆山等城市,为避免以上问题,已经提高了引进外资的门槛,将污染严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外资挡在门外。昆山市政府制定了“三不政策”,即劳动力需求量超过8000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退税额过高的企业以及高污染企业,一概拒绝。而类似的现象在长三角其他地区,以及珠三角等外商投资密集地区都存在。  专家指出,在这个产业升级的过渡期内,政府需要做的应该是:第一,与外资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立沟通机制,关注它的经营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建立外资企业评估体系,做好信息的管理;第三,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  目前很多外资企业打算把工厂迁到中国的一些内陆地区,如安徽、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甚至一部分外资企业已经前往越南、老挝等国家去考察了。对此,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认为,如何面对生产成本上升所推动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如何利用外资的撤离来提高开放质量并推动产业升级,这不仅仅是青岛市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各省市都要面对的问题。  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专家顾问团成员在向政府提交的《提高青岛市对外招商引资质  量的对策研究》的报告中写到:“在考核批准项目、引进资金的同时,逐步把社会效益、投资效益、税收贡献,特别是地方税收贡献也纳入考核内容,增加投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  【问题】  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要求:条理清楚,表述简明,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超过400字。

    正确答案:
    招商引资政策必须改变原有过度重视规模和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变单一的政绩导向为综合考察经济、社会效益、税收贡献和环境影响,并适应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招商考核体系,以质量为导向,把项目的长期综合效益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
    (2)提高招商门槛,精选项目,避免引进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项目,优先引进含有高新技术、绿色环保以及金融、保险业等项目,重视项目对于填补空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
    (3)发挥外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职能,建立沟通机制,利用中介组织了解企业情况,管理外资企业;
    (4)建立外资企业信用评估系统,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分级管理,严格审查其投资信用及资质,慎重选择投资合作对象,防范招商风险;
    (5)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为企业无害退出创造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合伙企业属于()。
    A

    资合企业

    B

    人合企业

    C

    人资兼资合企业

    D

    信用企业


    正确答案: A
    解析: 合伙企业属于人合企业,基于合伙人之间的信赖关系。

  • 第11题:

    问答题
    (三十一)  【给定资料】  资料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仅山东省就有共206家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这种“非正常撤离”对中国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政绩为导向”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敲响了警钟。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206家韩资企业的“非正常撤离”导致2.6万名员工受影响,拖欠工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烟台去年逃逸的三家韩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70万元,各项债务3000万元。同类事件在胶州、青岛等地发生,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市城区更是“重灾区”。  近年来,地方招商引资数量及GDP的增长率骤然成为评价地方政府业绩最重要的指标,追求任职期内(一般为五年)经济指标增长几乎成为各地政府,特别是主管官员的偏爱。在这样大环境下,为了在短期内出经济业绩,地方政府想尽各种办法,动用人员,提供条件,给出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甚至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但限于国家法规和社会关注,对招商引资开出的优惠基本上都有一个限期。因此,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充分享有期限范围内的优惠政策,待优惠政策期结束后又得到异地优惠政策的暗示、吸引,一旦新的优惠收益大于搬迁成本,就毫不迟疑的纷纷外迁。人们往往将这类经常忙于“搬迁”的企业称之为“候鸟企业”。  这些“候鸟企业”利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急迫需要,追逐优惠政策,廉价资源,设立投资项目,待优惠政策期限临近就像候鸟一样迁走,哪里有优惠政策就飞向哪里。  知情人士透露,青岛市外经贸局已经给个别地方外经贸局下达了任务,要求下属单位管好当地的外资企业,关注他们的动向,对各区的外经贸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无奈的事情,因为政府缺乏履行和发挥政策效能的法律依据,早在2006年和2007年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就这一问题向市政府提交过调研报告,但政策建议的执行力度不强。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2008年四月份专门成立了针对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课题组,加大了调研力度。  研究人员发现:青岛市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是韩国,韩资企业主要以投资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为主。众多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一方面造成了青岛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政府的招商成本;另一方面小规模外资企业出现“候鸟企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过去对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措施逐步取消,比如,两税合一之后,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待遇相同,出口退税率降低,限制加工贸易的商品种类数量增加,开始增收土地的运营成本征用税等等,这些都在提高了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统计分析显示,山东省历年来“擅自撤退”的韩资企业多为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首饰生产厂家最多,为63家,其余依次是服装厂33家、皮革厂28家、箱包厂14家、制鞋厂13家。这些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成本的变化最敏感。  胶州市李哥庄镇高家村的村干部孙某介绍,高家村每年引资的任务是300万~400万元。孙某说,有时候村委会也是没有办法,村干部如果任职期间不能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干满三年任期就要自动离职。据孙某介绍,高家村的电镀工业园是李哥庄镇5个村子里招商引资做的最好的一个,其他几个村子也都不行,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村官因为招商引资做的好得到升迁的,但因为招不到商而被免职的事情倒是在邻村听到过的。  据孙某介绍,工业园最多的时候能够见到五六千工人,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到山东省的西部地区、河南、江苏以及东北地区。厂房的出租价格也在高涨,以前只需要每年20万元,现在一般都在每年50万~60万元。企业所用的原材料,2007年其成本平均是2005年的两倍以上,像氯化银、硫酸铜和镍类的材料价格已经接近了三倍。  山东引进的韩资企业有些规模很小,但对环境的污染却很严重。在当前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此类韩资企业无法容身。2007年9月份,胶州市环保部门让区内26家准备开工的企业锁上了大门。孙某说:“这是因为村民上访。有人告到了环保总局,说村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环保总局发文要求山东省委处理有关污染的事情,关停通知由山东省下发到青岛市、胶州市,再到相关村委会。  记者从村委会的相关文件中看到,村委会已给违规的企业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关停共26家企业,12家企业被罚款整顿,罚金从5000元~10000元不等。一位当地人士说:“一般工人干上两三年之后,都会离开这个工业园,因为这里的污染很严重,常用的原材料氯化物对工人的伤害比较厉害。”  由于引进的韩资企业停工,李哥庄镇高家村的第三产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饭店和零售业的收入已经减少了很多。而当地村民开办的一家工厂由于遭遇韩方的巨额欠款,在工人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下,不得不陷入半停产状态。  青岛市这些外资企业入住某个市工业园区,一般不自建厂房,主要是租用,以便日后搬迁。等一旦过了优惠期,就以假倒闭的形式将工厂转向另外市区寻求优惠政策,甚至像阳城、即墨出现了外资企业外逃现象,引发了外商与供应商、工人之间的矛盾。欠供应商货款,欠工人工资的事件屡有发生,因为他们没有太大收益,要想获得超额利润,只能靠拖欠工人工资。  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领事姜亨植认为,根据中国的法律,企业要正常清算,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清算过程当中需补缴过去按照惯例没有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及按照宽松的标准缴纳的税费都需要一次性补缴,所以本身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很可能不敢轻易采用正常清算的方式。此外,一部分企业的守法意识淡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不合法经营的现象。所以,想清算也无法提供完整的财务账本及原辅料账本,另外,还存在购买和使用原辅材料的记录不全等问题。  当地的一位企业主战某说:“我对韩资企业是既爱又恨。”不过,他仍然不得不跟韩资企业合作。毕竟还是韩资企业的订单多。目前他的工厂每月会接到80万左右的订单,其中80%以上都是来自韩资企业的。近一段时间,战某的韩资客户常常在不付货款的情况下就“不辞而别”了。例如,“青岛丰广工艺品公司”是他的一家韩资客户,从2006年9月份到2007年2月份,累计欠其货款达68万多元。  专家指出,以前“候鸟企业”追逐的是“两免三减半”的税收政策,现在这个政策取消了,“候鸟企业”就只能追逐更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后,一国要素成本将会相对快速地上升,国际资本也将随之不断转移到其他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与地区。这种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兴盛或衰退,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各种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雁行”形态,最佳的例子正是二战后东亚各国经济发展及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竞争力变弱的生产技术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而到了八十年代,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纷纷转移到中国内地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各国。二十年过去了,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的中国在未来几年里也将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在鞋帽、服装、玩具、日用品上的“中国制造”标签很可能将越来越多地变成“越南制造”或“柬埔寨制造”。  这一轮发生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的外资转移,或者更严格地说,低端外资项目外迁的现象,从更大的范围看,反映的只不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正在加速的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产业转移浪潮。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的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1.74亿美元,占青岛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6.8%。但对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有带动地方经济加速发展意义的外资项目太少,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青岛市的一些地区对外招商隐性成本非常高,出现了在引进外资时“恶性竞争,竞相优惠”所造成的区、市政之间“鹬蚌相争”,外资企业“渔人得利”的不利局面。例如,青岛市的两个区为了争夺LG的投资项目,双方竟然打起了优惠价格战,而最终获胜方以免土地使用费为代价赢得了LG的投资。青岛市黄岛区没有完成上级指派的招商引资任务,还有300万元的差额,要求他们给黄岛区注资。可是外资并不想这么做,但是迫于来自政府的压力,只能就范。区领导亲自打电话给银行以及相关年审部门,要求简化审查程序,最终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  此前,青岛市所辖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招商引资规模,在利用外资的实际操作中,普遍采取了粗放的招商方式,良莠不分。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电力紧张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了完成年度内引进外资的指标,青岛市所辖一些地方,过度给予外商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招商成本大大提高,甚至引进不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并助长了“候鸟外资”的形成,这不仅损害了青岛市的利益,也给青岛市今后对外招商引资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招商考核体系中境外金融、保险业资金不能纳入实际利用外资考核中,这对于青岛市  市南区商贸、金融招商引资工作非常不利,实际招商情况在考核中不能充分体现,影响了青岛市商贸中心的招商信心。  研究人员认为,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时而“越位”、时而“缺位”现象十分明显。招商的任务甚至可以加到村官的头上,它就已经把一个市场行为很大程度上行政化了。  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外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职能,让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来管理外资企业,因为行业协会可以利用保证金制度来约束会员企业的行为;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外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分级管理,加大那些不诚信企业的市场操作成本。其实,这些操作难度不大。国家每年都有外资投资统计年鉴,但不能提供随时查询的功能,应该建立一个信用评估系统,让每个来中国投资的企业都详细地登记信息,以便上网查询。  在上海、苏州和昆山等城市,为避免以上问题,已经提高了引进外资的门槛,将污染严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外资挡在门外。昆山市政府制定了“三不政策”,即劳动力需求量超过8000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退税额过高的企业以及高污染企业,一概拒绝。而类似的现象在长三角其他地区,以及珠三角等外商投资密集地区都存在。  专家指出,在这个产业升级的过渡期内,政府需要做的应该是:第一,与外资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立沟通机制,关注它的经营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建立外资企业评估体系,做好信息的管理;第三,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  目前很多外资企业打算把工厂迁到中国的一些内陆地区,如安徽、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甚至一部分外资企业已经前往越南、老挝等国家去考察了。对此,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认为,如何面对生产成本上升所推动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如何利用外资的撤离来提高开放质量并推动产业升级,这不仅仅是青岛市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各省市都要面对的问题。  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专家顾问团成员在向政府提交的《提高青岛市对外招商引资质  量的对策研究》的报告中写到:“在考核批准项目、引进资金的同时,逐步把社会效益、投资效益、税收贡献,特别是地方税收贡献也纳入考核内容,增加投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  【问题】  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要求:条理清楚,表述简明,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超过400字。

    正确答案:
    招商引资政策必须改变原有过度重视规模和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变单一的政绩导向为综合考察经济、社会效益、税收贡献和环境影响,并适应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招商考核体系,以质量为导向,把项目的长期综合效益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
    (2)提高招商门槛,精选项目,避免引进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项目,优先引进含有高新技术、绿色环保以及金融、保险业等项目,重视项目对于填补空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
    (3)发挥外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职能,建立沟通机制,利用中介组织了解企业情况,管理外资企业;
    (4)建立外资企业信用评估系统,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分级管理,严格审查其投资信用及资质,慎重选择投资合作对象,防范招商风险;
    (5)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为企业无害退出创造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2011年上半年,天津市新批三资企业328家,比上年同期下降3.8%;合同外资额90.35亿美元,增长10.0%;实际使用外资72.34亿美元,增长22.3%。其中,新批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89个;合同外资79.4亿美元,增长7.2%,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量的87.9%;实际使用外资54.3亿美元,增长20.7%,占全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75%。
    截至上半年,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22572家,累计合同外资额1293.13亿美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743.5亿美元。在批准建立的三资企业中,有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5934家,其中,出口型企业1291家。从投资方式看,合资经营的企业1855家,合作经营的企业154家,外商独资经营的企业3887家,外方股份公司38家。从投资的行业看,投资第一产业的15家,投资第二产业的3671家,投资第三产业的2248家。


    上半年,全市三资企业完成总产值3311.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实现营业收入4064.8亿元,增长19.1%;出口创汇141.91亿美元,增长16.7%;实缴税金325.15亿元,增长34. 7%;实现利润211.31亿元,下降1.6%。在全市三资企业中,盈利企业3935家,增长4.4%,盈利额263.16亿元,增长3.2%。
    2010年上半年,在天津市三资企业中,盈利企业平均每家盈利( )万元。

    A. 668.8
    B. 676. 6
    C. 1467. 0
    D. 8414. 8

    答案:B
    解析:

  • 第13题:

    施工企业向无质资或不具备相应质资的企业分包工程引起的纠纷属于( )而产生的纠纷。

    A.因资质问题
    B.因履约范围不清
    C.因转包
    D.因拖欠农民工工资

    答案:A
    解析:
    劳务纠纷常见的形式有:因资质问题而产生的纠纷;因履约范围不清而产生的纠纷;因转包而产生的纠纷;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纠纷。本题情况属于因资质问题而产生的纠纷。

  • 第14题:

    (1)资料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仅山东省就有共206家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这种“非正常撤离”对中国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政绩为导向"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敲响了警钟。
    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非正常撤离”的206家韩资企业,导致2.6万名员工受影响,拖欠工资1.6亿元(人民币,下同),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烟台去年逃逸的三家韩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70万元,各项债务3000万元。同类事件在胶州、青岛等地发生,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市城区更是“重灾区”。
    (2)近年来,地方招商引资数量及GDP的增长率骤然成为评价地方政府业绩最重要的指标,追求任职期内(一般为五年)经济指标增长几乎成为各地政府,特别是主管官员的偏爱,在这样大环境下,为了在短期内出经济业绩,地方政府想尽各种办法,动用人员,提供条件,给出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甚至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但限于国家法规和社会关注,对招商引资开出的优惠基本上都有一个限期,因此,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充分享有期限范围内的优惠政策,待优惠政策期结束后又得到异地优惠政策的暗示、吸引,一旦新的优惠收益大于搬迁成本,就毫不迟疑的纷纷外迁。人们往往将这类经常忙于“搬迁”的企业称之为“候鸟企业”。
    这些“候鸟企业”利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急迫需要,追逐优惠政策,廉价资源,设立投资项目,待优惠政策期限临近就像候鸟一样迁走,那里有优惠政策就飞向那里。

    (3)知情人士透露,青岛市外经贸局已经给个地方外经贸局下达了任务,要求下属单位管好当地的外资企业,关注他们的动向,对各区的外经贸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无奈的事情,因为政府缺乏履行和发挥政策效能的法律依据,早在2006年和2007年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就这一问题向市政府提交过调研报告,但政策建议的执行力度不强。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2008年四月份专门成立了针对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课题组,加大了调研力度。
    研究人员发现:青岛市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是韩国,韩资企业主要以投资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为主。众多小规模的老公密集型制造业,一方面造成了青岛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政府的招商成本;另一方面小规模外资企业出现“候鸟企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过去对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措施逐步取消,比如,两税合一之后,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待遇相同:出口退税率降低:限制加工贸易的商品种类数量增加,开始增收土地加了企业的运营成征用税等等,这些都在提高了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增本。
    统计分析显示,山东省历年来“擅自撤退”的韩资企业多为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首饰生产厂家最多,为63家,其余依次是服装厂33家、皮革厂28家、箱包厂14家、制鞋厂13家。这些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成本的变化最敏感。
    (4)胶州市李哥庄镇高家村的村干部孙某介绍,高家村每年引资的任务是300万-400万。孙某说,有时候村委会也是没有办法,村干部如果任职期间不能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干满三年任期就要自动离职。据孙某介绍.高家村的电镀工业园是李哥庄镇5个村子里招商引资做的最好的一个,其他几个村子也都不行,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村官因为招商引资做的好得到升迁的,但因为招不到商而被免职的事情倒是在邻村听到过的。
    据孙某介绍,工业园最多的时候能够见到五六千工人,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到山东省的西部地区、河南、江苏以及东北地区。厂房的出租价格也在高涨,以前只需要每年20万元,现在一般都在每年50万~60万元。企业所用的原材料.2007年其成本平均是2005年的两倍以上,像氯化银、硫酸铜和镍类的材料价格已经接近了三倍。
    (5)山东引进的韩资企业有些规模很小,但对环境的污染确很严重。在当前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此类韩资企业无法容身,2007年9月份,胶州市环保部门让区内26家准备开工的企业锁上了大门。孙某说“这是因为村民上访。有人告到了环保总局,说村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环保总局发文要求山东省委处理有关污染的事情,关停通知由山东省下发到青岛市、胶州市再到相关村委会。
    记者从村委会的相关文件中看到,村委会已给违规的企业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关停共26家企业,12家企业被罚款整顿,罚金从5000元~10000元不等。一位当地人士是说,“一般工人干上两三年之后,都会离开这个工业园,因为这里的污染很严重,常用的原材料氯化物对工人的伤害比较厉害”。
    由于引进的韩资企业停工,李哥庄镇高家村的第三产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饭店和零售业的收入已经减少了很多。而但地村民开办的一家工厂由于遭遇韩方的巨额欠款,在工人成本,原材料成本上的压力下,不得不陷入半停产状态。

    (6)青岛市这些外资企业人住某个市工业园区,一般不自建厂房,主要是租用,以便日后搬迁。等一旦过了优惠期.就以假倒闭的形式将工厂转向另外市区寻求优惠政策.甚至像阳城、即墨出现了外资企业外逃现象,引发外商与供应商、工人之间的矛盾,欠供应商货款,欠工人工资的事件屡有发生,因为他们没有太大收益,要想获得超额利润,只能考拖欠工人工资。
    韩国住青岛总领事馆领事姜亨植认为,根据中国的法律,企业要正常清算,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清算过程当中需补缴过去按照惯例没有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及按照宽松的标准缴纳的税费,都需要一次性补缴,所以本身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很可能不敢轻易正常清算的方式。此外,一小部分,企业的守法意识淡薄,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不合法经营的现象,所以,想清算也无法提供完整的财务账本及原辅料账本,还存在购买和使用原辅材料的记录不全等问题。
    当地的_位企业主战某说:“我对韩资企业是既爱有恨。”不过,他仍然不得不跟韩资企业合作,毕竟还是韩资企业的订单多。目前他的工厂每月会接到80万左右的订单,其中80%以上都是来自韩资企业的。近一段时间,战某的韩资客户常常在不付货款的时候就“不辞而别”了。例如,“青岛丰广工艺品公司”是他的一家韩资客户,从2006年9月份到2007年2月份,累计欠其货款达68万多元。
    (7)专家指出,以前候鸟企业追逐的是“两免三减半”的税收政策,现在这个政策取消了,候鸟企业就只能追逐更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后,一国要素成本将会相对快速地上升,国际资本也将随之不断转移到其他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与地区。这种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兴盛或衰退,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各种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雁行”形态,最佳的例子正是二战后东亚各国经济发展及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竞争力变弱的生产技术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而到了八十年代,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纷纷转移到中国内地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各国。二十年过去了,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的中国在未来几年里也将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在鞋帽、服装、玩具、日用品上的“中国制造”标签很可能将越来越多地变成“越南制造”或“柬埔寨制造”。
    这一轮发生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的外资转移,或者更严格地说,低端外资项目外迁的现象,从更大的范围看,反映的只不过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正在加速的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产业转移浪潮。


    (8)“十一五”期间,青岛市的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1.74亿美元,占青岛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6.8%,但对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有带动地方经济加速发展意义的外资项目太少,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青岛市的一些地区对外招商隐性成本非常高,出现了在引进外资时“恶性竞争,竞相优惠”所造成的区、市政之间“鹬蚌相争”,外资企业“渔人得利”的不利局面。例如,青岛市的两个区为了争夺LG的投资项目,双方竟然打起了优惠价格战,而最终获胜方以免土地使用费为代价赢得了LG的投资。青岛市黄岛区没有完成上级指派的招商引资任务还有300万元的差额。要求他们给黄岛区注资。可是外资并不想这么做,但是迫于来自政府的压力,只能就范。区领导亲自打电话给银行以及相关年审部门,要求简化审查程序,最终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
    此前,青岛市所辖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招商引资规模,在利用外资的实际操作中,普遍采取了粗放的帐上方式,良莠不分,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电力紧张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了完成年度内引进外资的指标,青岛市所辖一些地方,过度给予外商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招商成本大大提高,甚至引进不少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并助长了“候鸟外资”的形成,这不仅损害了青岛市的利益,也给青岛市今后对外招商引资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招商考核体系中,境外金融,保险业资金不能纳人实际利用外资考核中,这对于青岛市市南区商贸、金融招商引资工作非常不顺利,实际招商情况在考核中不能充分体现,影响了青岛市商贸中心的招商信心。
    (9)研究人员认为,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时而,“越位”,时而“缺位”导致的“缺位”也十分明显。招商的任务甚至可以加到村官的头上,他就已经把一个市场行为很大程度上行政化了。
    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外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职能,让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来管理外资企业,因为行业协会可以利用保证金制度来约束会员企业的行为,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外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分级管理,加大那些不诚信业的市场操作成本。其实,这些操作难度不大。国家每年都有外资投资统计年鉴,但不能提供随时查询的功能,应该建立一个信用评估系统,让每个来中国投资的企业都等级详细信息,以便上网查询。


    (10)在上海、苏州和昆山等城市,为避免以上问题,已经提高了引进外资的门槛,将污染严重、规模小、技术及含量低的外资挡在门外。昆山市政府制定了“三不政策”,即劳动力需求量超过8000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退税额过高的企业,以及高污染企业,一概拒绝。而类似的现象在长三角其他地区,以及珠三角等外商投资密集地区都存在。
    专家指出.在这个产业升级的过渡期内,政府需要做的应该是:第一,与外资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立沟通机制,关注他的经营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建立外资企业评估体系,做好信息的管理;第三,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
    目前很多外资企业打算把工厂迁到中国的一些内陆地区。如安徽、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甚至一部分外资企业已经迁往越南、老挝等国家去考察了。对此,青岛科技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认为,如何面对生产成本上升所推动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如何利用外资的撤离来提高开放质量并推动产业升级,这不仅仅是青岛市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各省市都要面对的问题。
    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的专家顾问团成员在向政府提交的+《提高青岛市对外招商引资质量的对策研究》的报告中写到,“在考核批准项目,引进资金数量的同时逐步把社会效益、投资效益、税收贡献,特别是地方税收贡献也纳入考核内容,增加投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
    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材料所反应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要求:条理清楚,表述简明,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超过400字。


    答案:
    解析:
    招商引资政策必须改变原有过度重视规模和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变单一的政绩导向为综合考察经济、社会效益、税收贡献和环境影响,并适应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要改革招商考核体系,以质量为导向,把项目的长期综合效益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加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提高投资项目质量;
    二要提高招商门槛,精选投资项目,拒绝引进高能耗、高污染、技术含量低的项目,优先引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以及金融、保险业等项目,重视那些目前尚属空白或紧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
    三要发挥外资商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职能,建立沟通机制,利用中介组织了解企业情况,管理外资企业;
    四建立外资企业信用评估系统,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分级管理,严格审查其投资信用及资质,慎重选择投资合作对象,防范招商风险;
    五要完善政府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外资企业清算程序,为企业无害退出创造条件。

  • 第15题:

    四、根据下段材料回答126~130题:
    按照1996年度销售额,外经贸部和国家统计局评出的全国最大500家外资企业中有50家美资企业。这50家最大的美资企业1996年销售额达到634亿元,利润额7l亿元,总资产额517亿元。全国500家最大外资企业平均销售额9.4亿元,利润0.68亿元,资产额9.8亿元(以上均以人民币计算)。
    剔除这50家美资企业,其余450家最大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收益率为( )
    A.6.1% B.6.6% C.7.2% D.1l.l%


    答案:B
    解析:

  • 第16题:

    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约定施工企业垫资20%,但没有约定垫资利息。后施工企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建设单位支付垫资利息。对施工企业的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支持的是()。

    A.尽管未约定利息,施工企业要求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垫资利息,应予攴持
    B.由于垫资行为违法,施工企业要求返还垫资,不予支持
    C.尽管未约定利息,施工企业要求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垫资利息,应予支持
    D.由于未约定利息,施工企业要求支付垫资利息,不予支持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135 / 2019版教材P13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息计算标准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部分除外。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工程欠款处理。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的,不予支持。

  • 第17题:

    合伙企业属于()。

    • A、资合企业
    • B、人合企业
    • C、人资兼资合企业
    • D、信用企业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翠竹的大学同学都在某德资企业工作,溪兰是翠竹的大学同学,洞松是该德资企业的部门经理。该德资企业的员工有些来自淮安。该德资企业的员工都曾到德国研修,他们都会说德语。 以下哪项可以从以上陈述中得出()

    • A、洞松与溪兰是大学同学
    • B、翠竹的大学同学有些是部门经理
    • C、翠竹与洞松是大学同学
    • D、溪兰会说德语
    • E、洞松来自淮安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郭某是某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其欠韩某借款10万元迟迟不能归还。与此同时韩某也欠该合伙企业货款15万元一直未能归还。以下几个解决方案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 A、郭欠韩某的借款与韩某欠合伙企业的货款抵销后,韩某向合伙企业支付货款5万元
    • B、郭某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欠韩某的借款
    • C、韩某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郭某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 D、韩某在合伙企业中行使郭某的权利直至郭某还款

    正确答案:B,C

  • 第20题:

    单选题
    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约定施工企业垫资20%,但没有约定垫资利息。后施工企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建设单位支付垫资利息。对施工企业的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支持的是(  )。
    A

    尽管未约定利息,施工企业要求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垫资利息,应予支持

    B

    由于垫资行为违法,施工企业要求返还垫资,不予支持

    C

    尽管未约定利息,施工企业要求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垫资利息,应予支持

    D

    由于未约定利息,施工企业要求支付垫资利息,不予支持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李某、刘某、韩某三人合伙成立一企业,经三人商定,李某出资10万元,刘某出场地,经三人同意,韩某以劳务出资,合伙协议还规定,因李某出资10万元后已不再有余钱,故若合伙企业发生亏损,李某不再以个人财产承担亏损。合伙企业的寸续期间为5年如果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韩某下落不明,其债权人胡某提出要代位行使韩某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以收回债权,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正确答案: 不可以。因为合伙人个人负有债务,其债权人不得代位行使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韩某系某集体企业法定代表人,2002年12月个体户薛某要求韩某为其在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韩某同意后,指使财务人员在银行办理一份6万元的定期存款,用该存款做质押,薛某从银行贷款6万元。贷款到期后,薛某未归还贷款,银行行使质押权,把6万元的定期存款扣划偿还了贷款。后薛某不知去向,韩某所在的集体企业的6万元至今未追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韩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

    薛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

    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D

    韩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单位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韩某系集体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符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要求韩某把该6万元的定期存款为薛某提供质押担保.
    符合《刑法》第384条规定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实质要件韩某的行为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质押行为是明知的、主动的,因此,韩某以质押行为挪用公款,构成挪用公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