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单选题可引起广泛性β活动增加,以双侧前头部为著,波幅呈纺锤样波动的药物是(  )。A B C D E”相关问题
  • 第1题:

    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是指()。

    • A、室外温度波的波幅与室内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 B、室外温度波的波幅与由室外温度波引起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的波幅的比值
    • C、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波的波幅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 D、内表面温度波的波幅与室内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全导联出现高波幅δ活动为背景,仅可见少量α波或者θ波。()

    • A、脑死亡
    • B、纺锤形昏迷
    • C、α型昏迷
    • D、δ型昏迷
    • E、代谢性脑病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单选题
    患者,男,10岁,因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急诊予地西泮静脉推注等治疗,肢体抽搐缓解,此时常规脑电图可见各导广泛性β波活动增加,以前头部为著。考虑此快波与地西泮有关。若要排除此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最少间隔多长时间复查?(  )
    A

    6周

    B

    2周

    C

    4周

    D

    3周

    E

    1周


    正确答案: E
    解析:
    苯二氮䓬类对β活动的激活作用在最后一次用药后可持续2周。

  • 第4题:

    多选题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电图最常见的改变是()
    A

    单、双侧颞叶高波幅慢波明显

    B

    单、双侧额叶高波幅慢波明显

    C

    单、双侧顶叶高波幅慢波明显

    D

    单、双侧枕叶高波幅慢波明显

    E

    各脑叶高波幅慢波均明显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患儿,男,1岁,法洛四联症术后。EEG如图所示,自幼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未用任何药物治疗。对该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双侧后头部的为正常枕区背景活动

    B

    双侧后头部低波幅快波,为发作期图形

    C

    双侧后头部低波幅快波,提示非特异性异常

    D

    双侧后头部肌电伪差

    E

    双侧后头部50Hz干扰


    正确答案: C
    解析:
    对于快波性异常,要从4个方面进行理解:①非药物性快波异常,多数缺乏特异性;②局部β活动衰减;③β昏迷和α昏迷;④药物性快波反应异常减少或消失。

  • 第6题:

    单选题
    脑电活动出现在双侧半球的各个脑区,左右半球相应区域频率及波幅基本对称,但前后脑区的波幅可有差别。此特征为脑波分布类型中的(  )。
    A

    广泛性

    B

    对称性

    C

    局灶性

    D

    弥漫性

    E

    多灶性


    正确答案: E
    解析:
    广泛性是指脑电活动出现在双侧半球的各个脑区,左右半球相应区域频率及波幅基本对称,但前后脑区的波幅可有差别。可用于描述背景活动或阵发性活动。

  • 第7题:

    单选题
    下几种药物,对脑电图影响描述不确的是()。
    A

    卡马西平主要表现是α活动减少,慢波活动和β频段以上的快波活动轻度增加

    B

    苯妥英钠可表现出弥漫性θ、δ活动及阵发性慢波异常

    C

    巴比妥类主要表现为慢波明显增加α活动增加

    D

    地西泮可引起广泛性β活动增加

    E

    丙戊酸可使双侧同步高波幅慢波活动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患儿,5岁。支持界线性小儿脑电图的是(  )。
    A

    背景节律为8~9Hz,调节调幅不良

    B

    过度换气诱发以双侧后头部为著的2~5Hz慢波活动

    C

    闪光刺激时诱发光肌阵挛反应

    D

    思睡期出现6~7Hz阵发性θ活动,以中央、顶区为主

    E

    后头部α节律中混有少量慢波活动及节律


    正确答案: E
    解析:
    BDE三项是5岁小儿正常脑电图;C项,光肌阵挛反应是一种非癫痫性的肌肉抽动,是闪光刺激诱发试验中的正常反应。有下列一项表现时可视为界线性小儿脑电图:①脑波频率轻度落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慢波轻度增多,调节调幅不良(仅指年长儿);②出现少量不典型棘波、尖波,或出现较多临床意义不确定的波形。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男,20岁。2年前行左侧颞前叶+海马切除术,术后至今无癫痫发作,术后服用卡马西平。在无药物副作用前提下,根据以下哪种脑电图特征,减/停用抗癫痫药物最安全?(  )
    A

    左侧前头部缺损节律

    B

    双侧前头部β活动增多

    C

    双侧枕区8Hz活动

    D

    未记录到癫痫样放电

    E

    左侧枕区α波波幅较右侧低,但小于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CE四项,均为在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对癫痫再发无特异性的预测作用;D项,癫痫样放电可能提示有再发风险,故应根据未记录到癫痫样放电来减/停用抗癫痫药物。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儿童后头部慢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后头部病变有关

    B

    以枕区最突出

    C

    具有和α节律一样的反应性

    D

    双侧或非恒定地出现于某一侧

    E

    属于正常发育现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全导联出现高波幅δ活动为背景,仅可见少量α波或者θ波。()
    A

    脑死亡

    B

    纺锤形昏迷

    C

    α型昏迷

    D

    δ型昏迷

    E

    代谢性脑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儿,18个月。临床诊断为婴儿痉挛,发作期脑电图不包括(  )。
    A

    广泛性高波幅一过性慢波,而后弥漫性电压衰减

    B

    广泛性尖慢复合波,而后弥漫性电压衰减

    C

    广泛性3Hz尖慢复合波持续发放

    D

    波幅衰减复合快波活动

    E

    一过性广泛性慢波


    正确答案: C
    解析:
    婴儿痉挛发作期脑电图形包括:①广泛性高波幅一过性慢波,额区突出,而后弥漫性电压衰减;②广泛性尖慢复合波;③广泛性尖慢复合波,而后弥漫性电压衰减;④仅有一段波幅衰减;⑤一过性广泛性慢波;⑥波幅衰减复合快波活动;⑦广泛性慢波而后波幅衰减复合快波活动;⑧波幅衰减伴节律性慢波活动;⑨仅有快波活动;⑩尖慢复合波,而后波幅衰减复合快波活动;⑪波幅衰减复合快波活动而后节律性慢波活动。

  • 第13题: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电图最常见的改变是( )

    • A、单、双侧顶叶高波幅尖波
    • B、单、双侧额叶高波幅慢波
    • C、单、双侧颞叶高波幅漫波
    • D、单、双侧枕叶高波幅尖波
    • E、各脑叶高波幅尖波

    正确答案:B,C

  • 第14题:

    单选题
    患儿,男,12岁。患有癫痫,目前服用氯硝西泮。以下哪种脑电图检测结果提示局灶性脑损伤?(  )
    A

    双侧α活动减少

    B

    广泛性β活动增加

    C

    局灶性快波减少

    D

    双侧顶区快波明显增多

    E

    睡眠潜伏期缩短


    正确答案: E
    解析:
    氯硝西泮通过脑内苯二氮䓬受体发挥作用,在GABA介导下使细胞膜氯离子内流增加,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引起皮质神经元的去同步化而产生快波活动。如脑内广泛或局部病变引起GABA缺乏,则苯二氮䓬配体不能发挥作用,导致广泛性或局灶性快波活动缺如,提示有弥漫性或局灶性脑损伤,如某局部快波反应不明显,可帮助进行癫痫灶的定位。

  • 第15题:

    单选题
    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是指()。
    A

    室外温度波的波幅与室内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B

    室外温度波的波幅与由室外温度波引起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的波幅的比值

    C

    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波的波幅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D

    内表面温度波的波幅与室内温度波动的波幅比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衰减倍数的定义,衰减倍数是指室外温度波的波幅与由室外温度波引起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的波幅比。

  • 第16题:

    单选题
    极度纺锤是指睡眠纺锤(  )。
    A

    波幅小于200μV,一串纺锤长度超过3秒

    B

    波幅大于100μV,一串纺锤长度超过3秒

    C

    波幅大于200μV,一串纺锤长度超过5~10秒

    D

    波幅大于100μV,一串纺锤长度超过5秒

    E

    波幅大于300μV,一串纺锤长度超过10秒


    正确答案: D
    解析:
    纺锤波波幅大于200μV,一串纺锤长度超过5~10秒被称之为极度纺锤。极度纺锤见于1~12岁小儿,出现的高峰年龄是3岁。

  • 第17题:

    单选题
    患儿,5岁,可判断异常小儿脑电图的是(  )。
    A

    出现突出于背景的阵发性活动

    B

    背景双侧枕区活动略不对称

    C

    思睡期阵发性慢活动夹杂少量前头部小棘波

    D

    过度换气诱发广泛性慢波

    E

    非药物性持续性中-高波幅β活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小儿脑电图出现以下情况属于明确的异常:①背景脑波发育延迟,清醒时基本脑波频率明显落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基本节律慢化),该年龄段应出现的脑波未正常出现(如枕区α节律),或应当消失的脑波未如期消失(如δ刷型放电,TA波形等);②脑波分布无正常部位差别(如无枕区优势频率);③两半球对应区域明显持续不对称;④广泛或局限性的持续慢波活动;⑤非药物性持续中-高波幅β活动;⑥出现高度节律紊乱、暴发-抑制、低电压或电静息;⑦睡眠周期或睡眠结构异常,或在长时间的睡眠记录中生理性睡眠波在一侧或两侧恒定消失;⑧过度换气时诱发出棘(尖)波或出现两侧慢波明显不对称,或闪光刺激诱发出棘(尖)波或出现光搐搦反应;⑨出现各种异常阵发性活动。

  • 第18题:

    单选题
    睡眠纺锤波在哪一脑区波幅最大?(  )
    A

    后颞区

    B

    颅顶区

    C

    中颞区

    D

    前颞区

    E

    枕区


    正确答案: A
    解析:
    睡眠纺锤波波幅在颅顶区最大。可波及两侧的额、中央、顶区,有时可扩展至颞区。

  • 第19题:

    单选题
    从麻醉状态恢复过程中,脑电图的演变过程是(  )。
    A

    K-综合波和睡眠纺锤→δ活动→θ活动→α节律和β活动

    B

    δ活动→θ活动→α节律和β波动→K-综合波和睡眠纺锤

    C

    δ活动→K-综合波和睡眠纺锤→θ活动→α节律和β波动

    D

    δ活动→θ活动→K-综合波和睡眠纺锤→α节律和β波动

    E

    θ活动→δ活动→K-综合波和睡眠纺锤→α节律和β活动


    正确答案: D
    解析:
    从麻醉状态逐渐恢复的过程中,慢波从δ频段逐渐转为θ活动,并出现一过性K-综合波及睡眠纺锤,最后出现α节律和β活动。

  • 第20题:

    单选题
    正常成人睡眠Ⅰ期的脑电图特点是(  )。
    A

    睡眠纺锤波,K-复合波,无规律活动

    B

    2Hz以下的高波幅慢波占20%~50%以上,余为K-复合波

    C

    阵发θ节律,出现顶尖波

    D

    可见α节律解体,出现高波幅的活动

    E

    2Hz以下的高波幅慢波占50%以上,少量的K-复合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正常成人睡眠Ⅰ期的脑电图特点是阵发θ节律,出现顶尖波。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β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镇静催眠药可引起大量β活动

    B

    以β活动为主的低波幅活动,一定见于病理情况

    C

    波幅通常较低

    D

    分布广泛

    E

    情绪焦虑的患者β活动可能增多


    正确答案: D
    解析:
    β活动是指频率超过13Hz的快波,是正常成人清醒脑电图的主要成分,分布广泛,波幅通常较低,成人多在30μV以下。

  • 第22题:

    单选题
    男,65岁,前列腺增生5年,夜间用力排尿时突发剧烈头痛,以双颞侧为著,并逐渐扩展至项背部。入院查体:急性病容、痛苦表情,颈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为明确上述诊断,首选的检查项目为()
    A

    头部CT

    B

    头部MRI

    C

    脑血管造影

    D

    腰椎穿刺

    E

    磁共振血管成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诊断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依据是(  )。
    A

    暴发持续1秒左右

    B

    暴发可为局灶性、一侧性或双侧性

    C

    暴发间隔期为5~10秒

    D

    不规则高波幅慢波、尖慢波周期样暴发

    E

    暴发间期为弥漫性低电压δ活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因麻疹病毒引起的持续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病变累及双侧大脑皮质和白质,脑干也可受累。本病的脑电图为特征性的周期性复合波,具有诊断意义。周期性复合波可出现在病程的任何阶段,多见于中期(Ⅱ~Ⅲ期),典型为300~1500μV的高波幅多形性慢波、尖慢复合波持续时间0.5~2秒,偶见间隔4~15秒周期性发放,偶见间隔1~5分钟的长周期。最初周期性复合波的间隔不规律,以后逐渐变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