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问答题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1)1978年至80年代中期,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
    (2)80年代中期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
    (3)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

  • 第2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 第3题: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 B、社会主义本质学说
    • C、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正确答案:A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正确答案: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含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作为调节手段,计划和市场各有长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论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非政府组织得以迅速发展的基本原因。

    正确答案: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二)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三)社会改革及其影响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四)法律环境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五)全球化及其影响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改革的成果。

    正确答案: 一、政治家办报与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恢复和发扬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加认清了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新闻工作的两次重点转移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一次根本性的转变。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任务,为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很大贡献。
    三、探索新闻规律,提高报纸质量。
    四、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
    五、新闻事业长足发展。
    六、新闻事业内部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管理的探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们党提出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阐明了社初的基本制度和社初的基本矛盾,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以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性质、任务、动力、战略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一方面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强调了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3.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中国改革的性质不是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也是一场新的革命,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在改革战略上,提出了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等正确方针;在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上,就是要遵循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提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把建设社市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5.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多种分配方式相互渗透和影响补充,形成适合我国社市经济的收入分配方式。
    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全球化迅速发展条件下,如何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等问题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问题。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我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党对社市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马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1)1978年至80年代中期,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
    (2)80年代中期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
    (3)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战略沿革的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沿革,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90年代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21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实行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并且起到了积极的历史性作用。
    (2)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使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开创了由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带动各类经济区所形成的东部、中部、西部经济联动发展的局面。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战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正确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0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
    第一,市场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通行的是等级规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第二,工业化。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我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过程。
    第三,国际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基本上走上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直到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第一,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除了继续关注生产方式和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外,更加关注一个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
    第二,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经济学界除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义经、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之外,还开始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流派,以改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范式。
    第三,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学界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直面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第四,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在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经济学界开始把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要点: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主要包括:
    1、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夯实物质基础。
    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把发展市场经济同坚持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
    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5、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7、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
    8、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制度和体制取决于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势。
    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


    正确答案: 体育社团在这个时期得到迅速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部分原有的单项运动协会转向实体化。
    (2)一些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的社会团体自上而下建立起来。
    (3)全国各行业体协逐步建立起来。
    (4)大量民间体育组织自发地建立起来。
    (5)一些体育的周边社团异常活跃,吸引了一批体育界内外的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

  • 第14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正确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主要包括:
    1、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夯实物质基础。
    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把发展市场经济同坚持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
    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5、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7、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
    8、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制度和体制取决于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势。
    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第15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演进情况。


    正确答案: ⑴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1978年~80年代中期)我国尚未将旅游业的性质定义为经济性产业,入境旅游者的接待工作仍带有某种程度的政治色彩。⑵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1997年)在我国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明确地将旅游业的性质定义为产业,并将旅游业列为需要加快发展的第三产业中的重点。⑶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全面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旅游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轨道的时期。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并行的三大市场。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

    正确答案: 体育社团在这个时期得到迅速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部分原有的单项运动协会转向实体化。
    (2)一些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的社会团体自上而下建立起来。
    (3)全国各行业体协逐步建立起来。
    (4)大量民间体育组织自发地建立起来。
    (5)一些体育的周边社团异常活跃,吸引了一批体育界内外的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 (一)1980—1986年:广播改革初始阶段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二)80年代中期—90年代:广播整体改革阶段“珠江模式”:直播为主、大时段板块节目、主持人个性化播音、开通热线电话
    (三)新世纪以来:广播立体化发展阶段
    1、音乐之声(2002年12月1日)
    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广播类型频率
    2、中国之声
    板块+轮盘
    事件直播+权威资讯+权威解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正确答案: (1)从地方体制看,当代中国地方仍为混合体地方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
    (2)从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看,先是地方各级人大都设置了常设机构,县以上称为常务委员会,乡镇称为人大主席;
    (3)地方政府组织结构的另一重大的编号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将行政机关改称为人民政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形势的演变。

    正确答案: 1、从社会成员普遍贫困到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2、从以绝对贫困为主到以相对贫困为主
    3、从农村贫困突出到城市贫困凸显
    4、从区域性贫困到阶层性贫困
    5、从社会分割性贫困到社会转型性贫困
    6、从暂时性贫困到持续性贫困
    7、从个体归因性贫困观到社会归因性贫困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法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学的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6年):经济法学的初创阶段。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提倡加强法制建设。于是,经济法的立法和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蓬勃发展起来。
    第二阶段(1986年——1998年):经济法学的曲折发展阶段。在这一漫长的时期里,经济法学走过从了高潮到低谷的艰难发展之路。在这一阶段,经济法学又受到了来自民法学、商法学行政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等的有力挑战,其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成为我国经济法学发展的最困难阶段。尽管如此,经济法学仍然随着经济法的曲折发展而得到了平缓的发展。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经济法学的成熟阶段。经济法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法学体系和研究方法,奠定了我国经济法学繁荣发展的基础。此外,由于国际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出现了许多新型经济关系,相应地经济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或有望出台,这也是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新领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探索,提出了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性质,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根本问题做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标准,也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3)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
    中国改革的性质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也是一场新的革命,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在改革的目标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内容上,把体制的改革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在改革的战略上,提出了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等正确方针,以改革统揽全局;在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上,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新的体制,是指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而且可以多样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等等。
    (5)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
    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的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随之而改变。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劳动标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所有权标准。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多种分配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
    (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中国要不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如何开放融入全球化进程,如何在开放条件下有效运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些既是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
    我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依据有(  )。
    A

    准确把握建国以来我国的基本国情

    B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C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改变了

    D

    从整体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起点问题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物质基础比较匮乏,同时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在这种国情和现实状况下,我们的党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然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古代小说人物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正确答案: 特征化阶段-初步个性化阶段—高度个性化阶段;
    性格结构的单一和谐(单一性)—性格结构的复合整(复合性)—性格结构的矛盾统一(矛盾性);
    性格表象的定向聚合(稳定性)—性格表象的现实运动(现实性)—性格表象的多面扩展(复杂性);
    性格特征的群体概括(群体性)—性格特征的个体强化(个体性)—性格特征的整体融合(整体性);
    略貌取神的性格描写—以形传神的性格描写—形神兼备的性格描写。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