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发生的前提,即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及其相互作用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现实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也就没有现实的认识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仅指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来源,更主要是指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是在实践中通过视、听、嗅、触等感官活动接触事物的现象,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透过个别把握一般、透过偶然掌握必然,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广度、深度上不断发展的根本。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在于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认识范围的日益拓展,认识水平的日益提高,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的日益丰厚,都与认识手段和条件的不断更新密切相关,而这正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就要通过实践不断改造自然物和社会关系,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创造其他生活条件。人要在实践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就必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有所认识。各门科学对世界某一领域的探索和认识,并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生产、生活的需要。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有两方面作用:
①是对事物的解释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解释事物。
②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
认识活动的两方面的基本功能,都是为了使人能够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地改造世界。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人的认识是否符合认识对象,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判明,只有通过实践,即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得到检验。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认识运动过程及其规律。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如何认识知、行的关系。”相关问题
  • 第1题:

    联系实际说明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


    正确答案: 知行统一是衡量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
    知,即思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等观念体系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以及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评价。
    情,即思想道德情感,是人在思想道德实践中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对一定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意,即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的内部思想道德意向向外部稳定行为转化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时的顽强不懈的努力。
    行,即思想道德行为,是人思想、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
    在德育过程中应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
    (1)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知、情、意、行等要素各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2)知、情、意、行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每一个要素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要素的影响,每一要素各自又都具有制约或促进其他各要素的功能。
    (3)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当知、情、意、行等思想品德心理要素在方向上和水平上相互协调、和谐一致,就能有效地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如果知、情、意、行在方向上和水平上发展不平衡,互不协调,差异很大,甚至很不一致,就将影响思想品德的有效形成和发展,甚至会导致“品德两性”(即思想品德行为的两重性)的产生。
    (4)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中,知、情、意、行都是不可缺少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是最根本的问题。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培养的统一性。
    (5)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既要重视它们相互联系和作用,又不能简单地相互代替,既要注意知、情、意、行全面培养,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重点。具体做法是:
    A.针对知、情、意、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教育。
    B.抓重点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其他方面,因为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C.思想品德发展情况或判断评价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时,都要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衡量。
    D.根据知、情、意、行相互间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育模式,选择多种开端。

  • 第2题:

    问答题
    简述陶行知在《如何使幼儿教育普及》中的幼教主张。

    正确答案: 第一,改变我们的态度。承认幼年生活教育之重要,是普及幼稚园的出发点;承认幼稚园为全社会幼儿的教育场所,是普及正当幼稚园的出发点。
    第二,改变幼稚园的办法。必须向着省钱的方针去谋根本改造,幼稚园才有下乡的希望,才有普及的希望。
    第三,改革训练教师的制度。采徒弟制之精华而除去它的流弊,必定很有成效,可先在一个幼稚园进行试验,再做推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正确答案: 第一:联系。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顺序与人类一般认识次序是一致的。
    第二:区别。认识起点不同;认识对象不同;认识条件不同;认识任务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 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含义: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学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种田,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田里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价值关系?

    正确答案:
    (1)价值关系形成的根据
    ①主体及其需要是价值关系形成的根据
    价值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只有人才是价值主体,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
    ②客体及其属性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又一根据
    价值总是一定的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没有客体,就无所谓主体与客体关系,也就没有价值关系。
    (2)价值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形成的基础。
    ①主体及其需要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②客体及其属性也是在实践中被发现、规定和改造的。
    ③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实现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人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如何正确认识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正确答案: 1.采访与写作是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
    2.采访为写作搜集事实,着重解决新闻如何到群众与实际中去的问题;
    3.写作则是吧采访搜集来的事实加以表现,着重解决新闻如何到群众与实际中去的问题;
    4.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时采访的结果和归宿;
    5.采访对写作起决定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专业技术人员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正确把握好学与用、知与行的关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中国的人地关系?

    正确答案: 东方“和合”思想,即“天地人和”与“天人合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强调“天”、“地”、“人”三者相辅相成、和谐共处、融会贯通;强调以人为本,但又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人必须认识、尊重自然规律,协调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关系,才能合理利用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满足人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达到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正确处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关系。伴随土地的开发与经济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东部发达的都市景观,中部较发达的城乡景观和西部欠发达的农牧景观。另外中国人口众多,农业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改变尤为深刻,在中国农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圈地造田、伐木毁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地关系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但是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一系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1)资源开发:由于大量资源已被开采,及浪费现象,资源的利用率低,我国许多地方现处于资源枯竭期,人地矛盾突出。
    (2)人口: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导致土地被大量住宅区等占用,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人地矛盾突出。
    (3)城市化:由于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区,商业区等大量占用耕地,及城市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污染,是土地肥力下降,导致土地不能继续使用,人地矛盾突出。
    (4)气候:由于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条件较好,降水多,所以人口多集中于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西部气候条件恶劣,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5)地形: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人口城市集中,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而高原山地盆地人口较少,人地矛盾并不十分突出。
    (6)资源:虽然我国资源总量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人地矛盾突出。另外,由于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分布不相协调,我国东部地区城市集中,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而东部常规能源却大量缺乏,所以人地矛盾突出。
    (1)采猎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农业文明时期:人与地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3)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新技术革命以来: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道路,即可持续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联系实际说明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

    正确答案: 知行统一是衡量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
    知,即思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等观念体系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以及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评价。
    情,即思想道德情感,是人在思想道德实践中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对一定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意,即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的内部思想道德意向向外部稳定行为转化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时的顽强不懈的努力。
    行,即思想道德行为,是人思想、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
    在德育过程中应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
    (1)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知、情、意、行等要素各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2)知、情、意、行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每一个要素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要素的影响,每一要素各自又都具有制约或促进其他各要素的功能。
    (3)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当知、情、意、行等思想品德心理要素在方向上和水平上相互协调、和谐一致,就能有效地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如果知、情、意、行在方向上和水平上发展不平衡,互不协调,差异很大,甚至很不一致,就将影响思想品德的有效形成和发展,甚至会导致“品德两性”(即思想品德行为的两重性)的产生。
    (4)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中,知、情、意、行都是不可缺少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是最根本的问题。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培养的统一性。
    (5)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既要重视它们相互联系和作用,又不能简单地相互代替,既要注意知、情、意、行全面培养,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重点。具体做法是:
    A.针对知、情、意、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教育。
    B.抓重点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其他方面,因为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C.思想品德发展情况或判断评价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时,都要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衡量。
    D.根据知、情、意、行相互间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育模式,选择多种开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谈谈你对小学德育过程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的认识。

    正确答案:
    小学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知、情、意、行是构成儿童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①知。知是指儿童对一定社会政治意识、思想观点、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它是儿童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所以德育过程常常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开始,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以基本的政治观点、思想态度等。
    ②情。情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情感的形成是儿童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儿童的情感,要善于激发他们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良好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之情,进一步体会到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价值和需要.进而发展其深厚的情感。
    ③意。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他们有顽强的毅力。
    ④行。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思想观点与相应支配下采取的外在行动。在小学德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
    (2)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
    德育过程就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得到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四者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这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具有统一性。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3)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但是,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要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儿童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或从训练行为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终达到儿童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总之,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开始,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专业技术人员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正确把握好学与用、知与行的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3题:

    问答题
    试根据知信行学说,阐述如何有效地开展健康行为宣教。

    正确答案: 知信行学说认为知识和信息是建立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的、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因此有效地开展健康行为宣教应做到:首先让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其次建立积极的、正确的信念与态度;第三是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论述思想品德与知、情、意、行的关系。

    正确答案: 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包含着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道德认知主要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也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和道德信念的产生等。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知为必要条件。道德情感指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观点去评价他人、自己的品行是否满足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在情感体验。高级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道德倾向性的核心和道德行为的巨大内驱力。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内外障碍去完成预定的道德行为,实现一定的道德动机的过程。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意志行动过程。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支配和驱使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各构成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各要素不是彼此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统一和整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知、行的关系。

    正确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发生的前提,即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及其相互作用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现实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也就没有现实的认识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仅指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来源,更主要是指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是在实践中通过视、听、嗅、触等感官活动接触事物的现象,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透过个别把握一般、透过偶然掌握必然,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广度、深度上不断发展的根本。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在于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认识范围的日益拓展,认识水平的日益提高,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的日益丰厚,都与认识手段和条件的不断更新密切相关,而这正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就要通过实践不断改造自然物和社会关系,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创造其他生活条件。人要在实践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就必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有所认识。各门科学对世界某一领域的探索和认识,并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生产、生活的需要。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有两方面作用:
    ①是对事物的解释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解释事物。
    ②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
    认识活动的两方面的基本功能,都是为了使人能够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地改造世界。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人的认识是否符合认识对象,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判明,只有通过实践,即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得到检验。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认识运动过程及其规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如何认识?

    正确答案: 文字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有形、音、义三个部分。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的,或者说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发生关系的,这是文字的关键。文字和语言既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而文字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文字是记录符号的符号。
    2)语言和文字虽然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语言是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就不会存在。而文字对一个社会来讲,则不是不需的,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而照样存在。文字只是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它只是扩大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语言没有文字,当然,没有文字的社会不会是发达的社会。
    3)文字和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文字和语言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但文字的发展变化要比语言慢得多,语言的变化不能马上在文字中表现出来。因此常常发生文字与语言脱节,文字落后于语言发展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文字的书写形式与语言的实际发音的矛盾。文字作为辅助交际工具的长处是它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文字可以改革、借用,而语言一般则不能。当文字脱离语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影响到交际功能时,文字就得改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创造新的文字。文字还可以借用。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借用其它民族的文字,如日本、越南、朝鲜等都曾借用过汉字,这些国家直到现在还部分使用汉字。而语言一般是不能借用的,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从整个民族来讲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5)文字对语言具有促进作用。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书面语,人们可以对语言进行加工锤炼,使语言越来越精密细致,甚至有些词汇就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论述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
    (2)知,就是道德认识,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行为。因此,必须对学生“晓之以理”。
    (3)情,就是道德情感,对人的行为有推动调节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必须“动之以情”。
    (4)意,就是道德意志,它是一个人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对排除内外阻力,实现道德行为有重大作用,故须重视意志的培养,对学生“持之以恒”。
    (5)行,就是道德行为,它是衡量学生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所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实践,进行道德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就要“导之以行”。
    (6)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情意起调控作用。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发展不平衡,教育时可以有多种开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网络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正确答案: (1.)网络是小学生的第三世界。 网络构成小学生相对“成人世界”、“儿童世界”的第三重世界。有“私密空间”、“去个性化”特征。他扩展了小学生交往的范围,满足了小学生平等的需求,同时还搭建了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平台
    (2)网络是小学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资源,
    ①网络是小学班级管理中要加以利用和控制的对象
    ②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教育价值为导向)促进班级管理效能的提高。(建立班级网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诊断与治疗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 对疾病的正确预防和治疗,取决于正确的临床诊断。成功的药物治疗时对正确临床诊断的印证。
    1、正确的临床诊断是实施正确药物治疗的基础。
    2、药物治疗与临床诊断是相辅相成的。
    3、正确的药物治疗时实现治疗目标的关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以知为行”知与行的关系是()
    A

    知决定行

    B

    行决定知

    C

    二者相干

    D

    二者不相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公平和利益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如何正确认识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法应如何协调这一关系?

    正确答案: 公平、正义实际上都是体现一定利益的主张,讲的是社会财富如何合理分配、利益如何满足的问题。因此公平和利益的关系,实际上讲的是不同利益的协调。
    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正义的制度。人们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公平和利益是统一的。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还存在,多种、多元利益之间的差异还存在,人们对利益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市场经济的建立也会使利益关系发生更多更大的变化。因此,正义和利益在同一个基础上也存在着矛盾。
    社会主义法通过对人们的法律权利和义务的设想,来分配和协调各种利益。社会主义法兼顾公平与效益,实行效益优先的原则,从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出发,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兼顾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少数利益与多数利益;在兼顾的基础上,不同的利益如有矛盾,采取个人和集体利益服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少数利益服从多数利益的原则;最根本的是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