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云贵高原地区在一年中≥10℃的日数多于四川盆地地区,但积温反而低”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平原地区
    • B、东北地区
    • C、云贵高原地区
    • D、蒙新地区
    • E、青藏高原地区

    正确答案:A,B,C,D,E

  • 第2题:

    ()是我国自然景观资源最为丰富和最集中的区域。

    • A、川西高山高原地区
    • B、川南丘陵低中山地区
    • C、四川盆地地区
    • D、横断山区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分析云贵高原地区易形成“石漠化”的自然原因。


    正确答案: ①地形崎岖;②石灰岩分布较广;③高温多雨的气候;④流水溶蚀作用强;⑤加上人为的破坏植被,导致石灰岩裸露,形成“石漠化”。

  • 第4题:

    红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区的东部约分布于长江以南至南岭山地,在西部分布于云贵高原中北部和四川盆地南缘地区,大致在北纬()之间。


    正确答案:250—310

  • 第5题:

    问答题
    云贵高原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正确答案: ①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②地形崎岖,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气温的年较差很小,但一年中出现两个高值和两个低值的地区在()。
    A

    极地地区

    B

    中纬地区

    C

    高纬地区

    D

    赤道地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对四川盆地的麦/玉/薯进行积温分析、积温利用率?简述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对四川盆地的麦/玉/薯进行积温分析、积温利用率?简述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积温分析:
    (一)冬小麦2200℃(≥0℃)
    1、减去<10℃活动积温:30(9.4+7.5+9.4)=792
    2、减去年前≥10℃:13.9×30=420
    3、年后≥10℃活动积温还余:(2220-792)–420=980
    4、成熟期30(14.0+18.8)=984所以4月下---5月上成熟
    (二)全年≥10℃活动积温:
    30(14+18.8+……13.9)=5800
    还可用于其他喜温作物≥10℃活动积温(小麦收后到小麦再播种期的积温):5800–420–980=4400
    (三)喜温作物播种—成熟需≥10℃活动积温:
    水稻(迟熟中稻)-----3600,玉米(中熟)------2600,红薯------3600
    小麦–玉米(2200–792)+2600=4008(4008与全年5800或2600与4400相减)
    小麦–水稻(2200–792)+3600=5008(同上)
    小麦–红薯(2200–792)+3600=5008(同上)
    积温利用率:
    1、玉米4月套作20天节约积温:450
    2、红薯6月上旬----7月中、下旬与玉米套作50--60天节约积温1300
    3、麦/玉/薯连环套作三熟需要≥10℃活动积温
    4400–2600–3600+450+1300=-50
    基本满足,但积温很紧张,小麦常不能在正常播期播种而推迟;所以,在玉米带正常播期播种小麦,播种完小麦后,再收获红薯。(形成麦薯带和玉米带的年间轮作)
    4≥10℃活动积温利用率(%)=[(2200-792)+2600+3600]/5800=131.2%
    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间、套种植,在共存期,不易全面、苗壮;田间作业不便,播种、收或费事费工;不便机械化播种、管理湖人收获的缺点,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同时接茬复种虽然有农耗期及苗期光能利用不高的缺点,但只要积温能够保证后期正常成熟,排灌条件好,机械力强,再加复种作物有早熟、高产品种保证,也可以获得省力节本高产,在黄淮海平原是当前主要的复种形式。所以,从实际出发,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可选择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我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
    A

    东部平原地区

    B

    东北地区

    C

    云贵高原地区

    D

    蒙新地区

    E

    青藏高原地区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岩溶地貌最集中的地区是(  )。
    A

    云贵高原

    B

    四川盆地

    C

    五湖流域

    D

    广东沿海


    正确答案: A,D
    解析:
    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岩溶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岩溶地貌。云贵高原有大量可溶性岩石,我国的岩溶地貌主要在云贵高原。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是()。
    A

    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云贵高原

    D

    渤海海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起来考虑,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黄土高原地区

    D

    云贵地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分析云贵高原地区易形成“石漠化”的自然原因。

    正确答案: ①地形崎岖;②石灰岩分布较广;③高温多雨的气候;④流水溶蚀作用强;⑤加上人为的破坏植被,导致石灰岩裸露,形成“石漠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起来考虑,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黄土高原地区
    • D、云贵地区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中熟玉米新品种垦单10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需活动积温()℃,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地区下限种植。


    正确答案:2400

  • 第15题:

    云贵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


    正确答案: ①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②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层贫瘠,水土流失严重。

  • 第16题:

    对四川盆地的麦/玉/薯进行积温分析、积温利用率?简述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对四川盆地的麦/玉/薯进行积温分析、积温利用率?简述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积温分析:
    (一)冬小麦2200℃(≥0℃)
    1、减去<10℃活动积温:30(9.4+7.5+9.4)=792
    2、减去年前≥10℃:13.9×30=420
    3、年后≥10℃活动积温还余:(2220-792)–420=980
    4、成熟期30(14.0+18.8)=984所以4月下---5月上成熟
    (二)全年≥10℃活动积温:
    30(14+18.8+……13.9)=5800
    还可用于其他喜温作物≥10℃活动积温(小麦收后到小麦再播种期的积温):5800–420–980=4400
    (三)喜温作物播种—成熟需≥10℃活动积温:
    水稻(迟熟中稻)-----3600,玉米(中熟)------2600,红薯------3600
    小麦–玉米(2200–792)+2600=4008(4008与全年5800或2600与4400相减)
    小麦–水稻(2200–792)+3600=5008(同上)
    小麦–红薯(2200–792)+3600=5008(同上)
    积温利用率:
    1、玉米4月套作20天节约积温:450
    2、红薯6月上旬----7月中、下旬与玉米套作50--60天节约积温1300
    3、麦/玉/薯连环套作三熟需要≥10℃活动积温
    4400–2600–3600+450+1300=-50
    基本满足,但积温很紧张,小麦常不能在正常播期播种而推迟;所以,在玉米带正常播期播种小麦,播种完小麦后,再收获红薯。(形成麦薯带和玉米带的年间轮作)
    4≥10℃活动积温利用率(%)=[(2200-792)+2600+3600]/5800=131.2%
    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间、套种植,在共存期,不易全面、苗壮;田间作业不便,播种、收或费事费工;不便机械化播种、管理湖人收获的缺点,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同时接茬复种虽然有农耗期及苗期光能利用不高的缺点,但只要积温能够保证后期正常成熟,排灌条件好,机械力强,再加复种作物有早熟、高产品种保证,也可以获得省力节本高产,在黄淮海平原是当前主要的复种形式。所以,从实际出发,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可选择使用。

  • 第17题:

    填空题
    红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区的东部约分布于长江以南至南岭山地,在西部分布于云贵高原中北部和四川盆地南缘地区,大致在北纬()之间。

    正确答案: 250—3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云贵高原地区在一年中≥10℃的日数多于四川盆地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四川盆地地区,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云贵高原,海拔偏高,夏季温度低,积温数反而较少。四川盆地,夏季温度高,积温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我国湖泊主要分布于()
    A

    东部平原地区

    B

    青藏高原地区

    C

    东北地区

    D

    云贵高原地区

    E

    内蒙古高原地区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我国岩溶地貌最集中的地区在(  )。
    A

    广西和云贵高原

    B

    四川盆地

    C

    五湖流域

    D

    广东沿海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我国的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区在广西和云贵高原等地,基本特征是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且造型丰富,包括漓江山水,路南石林和织金洞。

  • 第21题:

    单选题
    (  )是我国自然景观资源最为丰富和最集中的区域。
    A

    川西高山高原地区

    B

    川南丘陵低中山地区

    C

    四川盆地地区

    D

    横断山区


    正确答案: C
    解析:
    川西高山高原地区是我国自然景观资源最为丰富和最集中的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原生性保持良好,是四川建设世界级生态旅游产品的重要区域,区内旅游景观十分丰富。

  • 第22题:

    单选题
    “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何处交通的困难()。
    A

    南岭地区

    B

    云贵高原地区

    C

    福建地区

    D

    川渝地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云贵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

    正确答案: ①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②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层贫瘠,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