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以杜诗为宗的山谷体诗的艺术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参照你熟知的其他山谷诗,论述其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黄庭坚的山谷体在艺术上对杜甫、陶渊明、韩愈、李商隐及西昆诗派都有所继承,但以学杜为宗旨,尤其是观摹杜甫到夔州以后所作的诗篇。黄庭坚作诗喜欢用拗句,就是从杜甫那里学来的,但杜甫还只是偶一为之,黄庭坚则是专意于此,成为山谷体的特色之一。如《题竹石牧牛》其中一、三两句变更五言诗句式的正格而使文气崛奇。这种为了超迈流俗而不讲究声律协和词采鲜明,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力避柔词滥调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黄庭坚作诗力避常规用滥了的俗典,注重对典故的改造和发挥,或取其一端生发开去,或将几个可沾联的典故融为一炉,营造新的意境。如《登快阁》用典精妙隐密,反映了诗人思力的深微,往往于一事中可令读者联想到许多。如“痴儿”句用《晋书·付咸传》上的典故,包括了自嘲、自许、自放、自快等数重意思。“朱弦”、“青眼”一联,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造成了诗的顿挫和语意的沉郁。“佳人”指知音,非谓妇人。又由于追求不俗,“故不惟凡近浅俗气骨轻浮不涉毫端句下,凡前人胜境,世所程式效慕者,尤不许一毫近似之,所以避陈言,羞雷同也。而于音节,尤别创一种兀傲奇崛之响,其神气即随此以见”(方东树《昭味詹言》)。山谷体的好用事典,也有语僻难晓之弊,这与西昆体相同。但西昆诗人丽典新用,欲藻饰而有雕琢堆砌之迹;山谷整语碎用,欲以剪裁出奇而点化无痕,他能用昆体功夫造老杜浑成之境,自然要更胜一筹。总之,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是求生避熟和求雅脱俗,其艺术特点有三:
    一是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
    二是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
    三是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 第2题:

    简述岑参诗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一.雄放、俊奇;
    二.多以兴象,善于景物描写(物象);
    三.七言歌行和七绝。

  • 第3题:

    杜诗的艺术手法,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不二法门,()成了宋诗的一个标志。


    正确答案:学杜

  • 第4题:

    简述朦胧诗派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尤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 第5题:

    简述李季、阮章竞叙事诗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情节曲折,悬念迭出,吸收了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和说唱文学的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借用民歌体,熟练的运用了“信天游“的比兴手法,两句一节,一比一兴,节奏鲜明,腔调灵活。阮章竞的叙事诗除了塑造了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外,还善于借景抒情,以烘托人物的情绪。诗体用民歌,把漳河两岸的民间小曲加工改造,根据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巧妙运用,统一和谐又富于变化,音韵流畅,语言也是大众化的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 第6题: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诗歌的特点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正确答案:宋代

  • 第7题: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严羽在《沧浪诗话》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谷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有:
    1.喜欢用拗句,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
    2.“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所谓“夺胎换骨”,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是一种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的语言炼金术,对前人用典法的一个发展,目的在于“以故为新”——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如,《登快阁》“朱弦”、“青眼“一联,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陆游诗的思想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其一,陆游的诗贯穿着抗金复国为主题的强烈爱国精神。
    其二,陆游的爱国思想与他爱民、热爱生活息息相关。
    其三,陆游与民同劳同乐的生活,使他的诗更具有大众化和民俗化的艺术色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黄庭坚“山谷体”诗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①黄庭坚的山谷体在艺术上对杜甫、陶渊明、韩愈、李商隐及西昆体诗派都有所继承,但以学杜为宗旨,尤其是观摩杜甫到夔州以后所作的诗篇。
    ②黄庭坚作诗喜欢用拗句,且专意于此,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的风格。
    ③黄庭坚作诗力避常规用滥了的俗典,注重对典故的改造和发挥,营造新的意境。
    ④山谷体的好事用典,也有语僻难晓之弊。但他能用昆体功夫造老杜浑成之境,自然要更胜一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例,分析盛唐送别诗的情感特点。

    正确答案: 送别的诗,绝大部分是诉说难分难舍的心情,是忧愁悲苦的,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一种豪迈的歌声。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而一开头就展开一个壮阔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别诗是不相同的。接下来两句描写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再接下去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我们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诗人高尚的志趣远远超出流俗的常情,诗人广阔的襟怀真的可以囊括世界;诗的气势到此又掀起更大的波澜,显出诗人的绝大笔力。从这里不难感受到盛唐送别诗有一股新鲜的气息。王勃作为初唐较早出现的诗歌大革新大发展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诗歌都显得很有骨气,刚健不闻,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这首诗送别诗质朴雄浑,横溢奔放,格调高昂,健康向上,一扫离别诗的哀愁之调。让当时的人们闻之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以杜诗为宗的山谷体诗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是求生避俗和求雅脱俗,其艺术特点有三:
    一是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
    二是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
    三是好奇尚硬,造语洗尽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朦胧诗派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尤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宋诗有“()、以才学为诗、以()为诗”的特点。


    正确答案:以文字为诗;议论

  • 第14题:

    简述山谷诗的题材内容。


    正确答案: 大约可分三类:
    1)日常交际应酬的赠答诗、次韵诗,咏物诗等。
    2)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
    3)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写意的作品。

  • 第15题:

    简述陆游诗的思想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其一,陆游的诗贯穿着抗金复国为主题的强烈爱国精神。
    其二,陆游的爱国思想与他爱民、热爱生活息息相关。
    其三,陆游与民同劳同乐的生活,使他的诗更具有大众化和民俗化的艺术色彩。

  • 第16题:

    简述杜甫的叙事诗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第二,寓主观于客观。
    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第四,采用俗语。
    第五,细节描写。

  • 第17题:

    宋代有代表性的杜甫诗注本有()

    • A、《九家集注杜诗》
    • B、《分门集注杜工部诗》
    • C、《杜诗镜铨》
    • D、《杜诗详注》
    • E、《杜臆》

    正确答案:A,B

  • 第18题:

    杜甫以诗写史,故杜诗被称为()。


    正确答案:诗史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李季、阮章竞叙事诗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情节曲折,悬念迭出,吸收了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和说唱文学的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借用民歌体,熟练的运用了“信天游“的比兴手法,两句一节,一比一兴,节奏鲜明,腔调灵活。阮章竞的叙事诗除了塑造了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外,还善于借景抒情,以烘托人物的情绪。诗体用民歌,把漳河两岸的民间小曲加工改造,根据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巧妙运用,统一和谐又富于变化,音韵流畅,语言也是大众化的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严羽在《沧浪诗话》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谷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有:
    1.喜欢用拗句,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
    2.“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所谓“夺胎换骨”,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是一种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的语言炼金术,对前人用典法的一个发展,目的在于“以故为新”——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如,《登快阁》“朱弦”、“青眼“一联,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宋代有代表性的杜甫诗注本有()
    A

    《九家集注杜诗》

    B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

    C

    《杜诗镜铨》

    D

    《杜诗详注》

    E

    《杜臆》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杜甫的叙事诗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第二,寓主观于客观。
    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第四,采用俗语。
    第五,细节描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山谷诗的题材内容。

    正确答案: 大约可分三类:
    1)日常交际应酬的赠答诗、次韵诗,咏物诗等。
    2)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
    3)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写意的作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