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征和文学成就。

题目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征和文学成就。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征和文学成就。”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就诗歌语言来说,陶诗语言特点是朴实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钟嵘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诗品》卷中),指出陶诗语言简洁纯净。他不用夸张的铺排,不用刻意的雕琢的对仗和生僻的典故,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全是以他性情中的自然流露,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他向往的是闲适淡泊的人生,而非矫饰的感情世界,所以他选择的只能是这种纯净的去尽华饰的语言。但是,陶诗的语言又不是未经加工的粗糙平俗的民间口头语言,而是语言巨匠剥落浮华后高度凝炼所能达到的更高境界。试看他的《闲情赋》:写的多么绮丽多姿,说明他不是不会使用华美的辞藻和细腻的绘声绘色;但他的审美趋向并不在于此,所以他在诗文创作中洗尽铅华,以质素自然的语言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

  • 第2题:

    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平淡质直,自然流露,不假雕饰,浑然天成。在《归园田居》这组诗里,几乎全用平淡质直,不加雕琢和藻饰而又接近于农村生活的“田家语”。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只用极少修饰的语言,就把“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以及犬吠、鸡鸣、炊烟、桑麻等平常景物组成和谐动人,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产生了由衷的向往。
    (2)塑造生动优美的形象,达到情景融合的境地。陶诗善于用比兴的事物形象来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做到个性鲜明。他以自己的人格构成艺术典型。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能体现诗人自己的性格,形成优美的意境,达到艺术美与心灵美的融合与统一。诗人特别喜欢描写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在这些景物上,都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能体现其思想性格。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漫不经心地在东篱下采菊,闲静自得地望见庐山。描写诗人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经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悠然自适的神态,异常逼真、传神,达到了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境界。
    (3)以白描的手法、平凡的素材创造出非凡的意境和情趣,深入浅出,淳厚有味。例如:《桃花源记》的开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叙述渔人发现桃花源,并描写桃花林的景色,以朴素无华的语言,不加彩色渲染烘托,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美丽的环境描绘得非常真切、形象。又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小诗写诗人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表示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志愿,就是怎么辛苦,也心甘情愿。纯用口语,以白描手法叙事抒情,不但写得朴实,简明,而且通俗中含有精炼,平淡里蓄着深情,可谓平淡与淳美的统一。
    (4)讲究篇章的有机结构,有整体美:艺术风格多样化。诗人常把感情渗透到景物描写中去,又常常在写景,抒情中阐明一些哲理。如:《归去来兮辞》,前一段散文是序,后面的辞赋是正文。序和正文的体裁和写法虽不一样,但二者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这是一篇押韵的抒情散文,也可以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

  • 第3题:

    简述《登高》和杜甫诗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盛唐伟大诗人,与李白同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并称“李杜”。杜甫生活于唐王朝由盛转衰、祸乱迭起的时代;在政局日趋腐败的形势下,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破灭。坎坷困顿、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民生疾苦、社会矛盾以及国事危艰,有深刻的观察与切身的感受。其诗全面而忠实地反映了所处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而兼具多种色调。古近律绝、长篇短制等各体皆精,尤其对七律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今存诗一千四百余首。传世名作有《望岳》、《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北征》、“三吏”、“三别”诸诗以及《登高》、《秋兴》、《登岳阳楼》等。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秋天(767)。,杜甫在夔州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望夔州秋江的景色,倾诉了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心情。诗歌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八句全对,一气流转,给人均齐对称的美感而不见斧凿之痕。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严谨的格律,诗人把家愁与国恨紧密交织,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更让人感到这位诗人伟大的人格。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所览之景苍凉雄浑,所抒之情沉郁悲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是一曲卓绝千古的秋之歌。

  • 第4题: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陶渊明的诗歌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境界高远,平和淡泊、心与自然融合为一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恬淡、高远舒展的境界。A、质直省净。多白描,多口语,多叙态。多写田家生活中日常之景之物,令人觉得亲切平和,所以形成质朴无华,不加雕饰的纯净之美。钟嵘《诗品》:“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语俗而意雅,平常之景而蕴含深意。B、平淡醇美。笔致轻闲,意态丰满。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东坡续集》卷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C、情理兼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 第5题:

    简述陶渊明诗歌平淡特征形成的五大要素


    正确答案: 陶诗总体特征:平淡自然。形成平淡特征的五大要素:
    1、诗人精神世界的淡泊平和。这是一个根本原因。
    2、陶诗的题材以身边事物为主,富有亲切感。
    3、陶诗的说理议论富有理趣和情趣。
    4、陶诗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
    5、陶诗的意象极具个性,并渗透着情感。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征和文学成就。

    正确答案: 特征:
    (1)亲近自然地描绘出田园风光。通过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离炊烟等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读者也可以体味出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一。
    (2)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志始终不渝。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了诗人的人生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管而以求自安。在作者的笔下劳动是艺术化了的很有诗意的行为。如《归园田居》其三。
    (3)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记叙了他与老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二首。
    成就:
    (1)情、景、事、理的浑融。不追求物象的形似、情节的曲折,不抽象的说教而用有情趣、理趣的语言来表达;
    (2)平淡而又醇厚,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虽经雕琢却又不漏痕迹,显得平淡自然;
    (3)平淡与豪放,田园诗闲散冲淡,咏史等诗,豪放有力;
    (4)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谈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平淡质直,自然流露,不假雕饰,浑然天成。在《归园田居》这组诗里,几乎全用平淡质直,不加雕琢和藻饰而又接近于农村生活的“田家语”。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只用极少修饰的语言,就把“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以及犬吠、鸡鸣、炊烟、桑麻等平常景物组成和谐动人,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产生了由衷的向往。
    (2)塑造生动优美的形象,达到情景融合的境地。陶诗善于用比兴的事物形象来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做到个性鲜明。他以自己的人格构成艺术典型。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能体现诗人自己的性格,形成优美的意境,达到艺术美与心灵美的融合与统一。诗人特别喜欢描写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在这些景物上,都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能体现其思想性格。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漫不经心地在东篱下采菊,闲静自得地望见庐山。描写诗人归隐之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已经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悠然自适的神态,异常逼真、传神,达到了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境界。
    (3)以白描的手法、平凡的素材创造出非凡的意境和情趣,深入浅出,淳厚有味。例如:《桃花源记》的开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叙述渔人发现桃花源,并描写桃花林的景色,以朴素无华的语言,不加彩色渲染烘托,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美丽的环境描绘得非常真切、形象。又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小诗写诗人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表示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志愿,就是怎么辛苦,也心甘情愿。纯用口语,以白描手法叙事抒情,不但写得朴实,简明,而且通俗中含有精炼,平淡里蓄着深情,可谓平淡与淳美的统一。
    (4)讲究篇章的有机结构,有整体美:艺术风格多样化。诗人常把感情渗透到景物描写中去,又常常在写景,抒情中阐明一些哲理。如:《归去来兮辞》,前一段散文是序,后面的辞赋是正文。序和正文的体裁和写法虽不一样,但二者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这是一篇押韵的抒情散文,也可以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登高》和杜甫诗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盛唐伟大诗人,与李白同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并称“李杜”。杜甫生活于唐王朝由盛转衰、祸乱迭起的时代;在政局日趋腐败的形势下,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破灭。坎坷困顿、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民生疾苦、社会矛盾以及国事危艰,有深刻的观察与切身的感受。其诗全面而忠实地反映了所处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而兼具多种色调。古近律绝、长篇短制等各体皆精,尤其对七律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今存诗一千四百余首。传世名作有《望岳》、《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北征》、“三吏”、“三别”诸诗以及《登高》、《秋兴》、《登岳阳楼》等。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秋天(767)。,杜甫在夔州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望夔州秋江的景色,倾诉了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心情。诗歌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八句全对,一气流转,给人均齐对称的美感而不见斧凿之痕。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严谨的格律,诗人把家愁与国恨紧密交织,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更让人感到这位诗人伟大的人格。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所览之景苍凉雄浑,所抒之情沉郁悲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是一曲卓绝千古的秋之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曹操诗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曹操诗歌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他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借古题以写新事的,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用其悲凉苦恨之调,创作《薤露行》、《蒿里行》,以写汉末动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后人评论说:汉末实录,真诗史也。曹操登高必赋,其诗有一种悲凉沉雄、梗概多气的独特艺术风格,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其诗古直质朴,但抒情浓郁,悲歌慷慨,气韵沉雄,抒发了建立功业的渴望。如《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步出夏门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均写得高远阔大,气势雄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
    (2)诗歌的语言在朴素中又体现出十分精粹的含义,这朴素中含有淡淡的韵味,这种韵味主要是讲究对形象的刻画,对词语的运用.
    (3)陶渊明的田园诗往往造出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情和景的交融.陶渊明的田园诗除了一些议论的句子外,大多是客观朴实的描写,包涵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浓厚情趣,这种情趣,经过一种朴实平常的景物描写,意向描写加以表现构成了一种淳厚的意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对陶渊明诗歌成就评价很高的人物包括()
    A

    李白

    B

    苏轼

    C

    王国维

    D

    陶渊明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
    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

  • 第14题:

    简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杜甫的诗歌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数十年间的社会现实,他深切地关切人民命运;无比热爱祖国,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无情地揭露和讽刺统治阶级的各种祸国殃民的丑行。他的诗歌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形象记录,故被称为“诗史”。在诗歌的艺术方面,他的诗各体兼备,尤以五、七言律诗、长篇五古和七言歌行成就最高。他的诗歌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推陈出新,集前人之大成,形成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称为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典范,影响巨大而深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第15题:

    简述原始诗歌的艺术特征 。


    正确答案: (1)集体性、口头性、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2)直接再现生活,自然,坦白直率
    (3)语言简朴、节奏流畅
    (4)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 第16题:

    简述曹操诗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曹操诗歌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他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借古题以写新事的,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用其悲凉苦恨之调,创作《薤露行》、《蒿里行》,以写汉末动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后人评论说:汉末实录,真诗史也。曹操登高必赋,其诗有一种悲凉沉雄、梗概多气的独特艺术风格,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其诗古直质朴,但抒情浓郁,悲歌慷慨,气韵沉雄,抒发了建立功业的渴望。如《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步出夏门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均写得高远阔大,气势雄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 第17题:

    简述阮籍诗歌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表现出意蕴含蓄、深沉之美。阮籍诗歌大量表现忧生之嗟,感叹政治险恶、人生艰难、生命苦短,而这些又无法宣泄、排遣,所以产生一种深刻的孤独情绪。这些内容使得阮诗变得十分深沉、凝重。
    (2)多用典故、比兴、象征手法。
    (3)清逸玄远,熔哲理、情感、意象于一炉。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穆旦诗歌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穆旦抒情诗中的现实主义品质;并且和当时一般中国作家的“冷淡”和“空虚”不同,穆旦的焦灼是真实的,主要的调子是痛苦,其原因在于别的很多作家只是在抄袭西方二流作家的文字,而且“在拥抱了一个现实的方案和策略时,政治意识闷死了同情心”;穆旦则没有模仿,也从来不借别人的声音歌唱,不依附任何政治意识,而是以一种“受难的品质”,深入到根底,即“心的死亡”,来表达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受折磨而又折磨人的心情。王佐良分析了穆旦诗歌的艺术手法,指出他采用了“辨证”手法,而且不仅用头脑思想,还用身体思想,这使得他的《诗八首》将肉体与形而上的玄思混合,成为“中国最好的情诗之一”。穆旦在表达方式上弃绝古典的词藻而运用现代白话,并有着许多人家想象不到的排列组合,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种猝然,一种剃刀片似的锋利”,这种风格完全适合他的敏感。穆旦对于中国新写作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创造了一个上帝”,这在缺乏精神上的起伏、宗教诗从来没有发达过的中国,是一件几乎完全新的事,值得诗歌界的注意。
    2、穆旦作品中的辨证观念。这种辨证观念不仅表现在单篇的诗作中,还体现于创作的整体及作品之间。这种分裂与搏斗,最后归结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至此完全显露出诗人的勇者的气度。这些丰富的辨证观念正是对庸俗贫乏的常识逻辑、形式逻辑的否定,正会使习于平庸的人们迷乱。由于这种辨证的基础是,诗人用自我生活感觉与内在情感同化了又贯穿了外在的一切,因此“他的受难的精神历程与中国新时代受难的历史过程正可以相互印证”。这些受难的文字是穆旦主要的业绩;同时,穆旦诗集里还有许多优美柔和的抒情,《森林之魅》是其“诗集里的冠冕”。
    3、穆旦的精神气质,是“自然主义”而非“客观主义”,他把自我分裂为“生理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使二者展开辨证的追求与抗争。穆旦是“想用自然的精神来统一历史”,他的思想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而且充满了辨证的因素,但却不是历史的唯物论”。穆旦诗中对于那个远在混乱现实和苍白语言之外的上帝,对于绝对秩序与和谐的追求是激越而执著的,他的思想的社会性和现实性,通过对现实的猛烈抨击和极端否定而表现出来,并非简单地追求返回到原始浑朴的自然状态。穆旦诗里的悲观气氛和动摇怀疑的色彩表现得特别显著,这种自我意识旺盛的个人主义与悲剧精神正是一切布尔乔亚时代共有的精神,同时有着T.S.艾略特以来的现代主义新传统的光彩。他所表现的是他的全人格,新时代的精神风格、虔诚的智者的风度与深沉的思想者的力量。
    4、穆旦把英美玄学派诗人和现代派诗人如叶芝、艾略特、奥登的诗歌传统运用到自己的诗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将穆旦及其诗友跟中国当时的诗歌时尚相比较,凸显了穆旦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中国新诗虽还只有短短的一二十年的历史,无形中却已经有了两个传统,一个尽唱的是“梦呀,玫瑰呀,眼泪呀”,一个尽吼的是“愤怒呀,热血呀,光明呀”,结果是前者走出了人生,后者走出了艺术,把它应有的将人生和艺术综合交错起来的神圣任务,反倒搁置一旁。牧歌的时代、史诗的时代都过去了,浪漫派、象征派、鞑鞑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许许多多的名目也都再不能完全适合现代的需要,现在应该追求“诗的现代性”,而目前中国新诗的时尚,与现代诗潮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穆旦的创作则是近年来新诗真正的收获。正如唐湜在《诗的新生代》一文中认为,目前中国诗坛上有两个浪峰,其中一个就是穆旦杜运燮们的辛勤工作组成的,他们是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继承的是T.S.艾略特、奥登、史班德们的诗歌传统。袁可嘉在《诗的新方向》中认为,穆旦“是这一代的诗人中最有能量的、可能走得最远的人才之一”,现在看来这一判断是准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陶渊明的诗歌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境界高远,平和淡泊、心与自然融合为一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恬淡、高远舒展的境界。A、质直省净。多白描,多口语,多叙态。多写田家生活中日常之景之物,令人觉得亲切平和,所以形成质朴无华,不加雕饰的纯净之美。钟嵘《诗品》:“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语俗而意雅,平常之景而蕴含深意。B、平淡醇美。笔致轻闲,意态丰满。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东坡续集》卷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C、情理兼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

    正确答案: 1、构思缜密,情致深蕴。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诗中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造成一种缠绵顿挫,缜密深曲的特色。精确的对偶,工丽深细的语言,和美婉转的音律,外形特别美丽,意义往往隐晦。《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2、长于用典,精工贴切,含而不露,可以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如《安定城楼》,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不得志和失落之情绪,“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诗中以这两位古人自比,显得既含蓄而又贴切。“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竞未休”借用庄子寓言告诫一些人不要妄加猜疑,从而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典故的灵活运用比直抒胸臆有更好的效果,诗人通过典故可以表达更多的思想内容,这是直抒胸臆不能所做到的。
    3、锤炼字句,工于造语。李商隐的诗语言凝练而丰富,不但注重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字,同时注重对成语典故、民谚方言的敷色加工,使诗歌语言造境新颖,蕴涵丰富。《向晚》“花情羞脉脉,柳意怅微微”中叠字的运用,创造出了声、色、情俱佳的境界。另外,李商隐的诗歌中,在后世有大量精美典雅的名句传世。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等等。
    4、总之,李商隐诗秾丽而时带沉郁,摇拽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以其意蕴的深婉、词采的精美和朦胧的美学追求,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古典诗歌以及后世词、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陶渊明诗歌平淡特征形成的五大要素

    正确答案: 陶诗总体特征:平淡自然。形成平淡特征的五大要素:
    1、诗人精神世界的淡泊平和。这是一个根本原因。
    2、陶诗的题材以身边事物为主,富有亲切感。
    3、陶诗的说理议论富有理趣和情趣。
    4、陶诗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
    5、陶诗的意象极具个性,并渗透着情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就诗歌语言来说,陶诗语言特点是朴实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钟嵘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诗品》卷中),指出陶诗语言简洁纯净。他不用夸张的铺排,不用刻意的雕琢的对仗和生僻的典故,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全是以他性情中的自然流露,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他向往的是闲适淡泊的人生,而非矫饰的感情世界,所以他选择的只能是这种纯净的去尽华饰的语言。但是,陶诗的语言又不是未经加工的粗糙平俗的民间口头语言,而是语言巨匠剥落浮华后高度凝炼所能达到的更高境界。试看他的《闲情赋》:写的多么绮丽多姿,说明他不是不会使用华美的辞藻和细腻的绘声绘色;但他的审美趋向并不在于此,所以他在诗文创作中洗尽铅华,以质素自然的语言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阮籍诗歌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表现出意蕴含蓄、深沉之美。阮籍诗歌大量表现忧生之嗟,感叹政治险恶、人生艰难、生命苦短,而这些又无法宣泄、排遣,所以产生一种深刻的孤独情绪。这些内容使得阮诗变得十分深沉、凝重。
    (2)多用典故、比兴、象征手法。
    (3)清逸玄远,熔哲理、情感、意象于一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