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利用()是保证鱼苗池溶氧的最好方法A、浮游植物生物增氧B、物理增氧C、化学增氧化D、机械增氧

题目

利用()是保证鱼苗池溶氧的最好方法

  • A、浮游植物生物增氧
  • B、物理增氧
  • C、化学增氧化
  • D、机械增氧

相似考题
更多“利用()是保证鱼苗池溶氧的最好方法A、浮游植物生物增氧B、物理增氧C、化学增氧化D、机械增氧”相关问题
  • 第1题:

    “生物增氧法”的概念?


    正确答案: 就是设法维持健康有益的浮游植物种群,以达到生物造氧、池水高DO的目的。其经验标志是:透明度≥30cm。此外,合理搭配放养品种也是十分有效的配套措施<无论主养什么品种,均应适量的滤食性鱼类—鲢、鳙,以利于调节水质、预防水体富营养化>。

  • 第2题:

    越冬水体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为()

    • A、生物增氧
    • B、注水补氧
    • C、循环水补氧
    • D、充足补氧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生物物理综合增氧法”的概念?


    正确答案: 就是利用相关机械的搅水功能,在适宜时段运转机械,克服水层热阻力,使生物造氧与机械输氧人为地结合,及时将上层过饱和的DO送往下层,提高整体溶氧水平。<热阻力:使较冷的下层水被较热的上层水替换需做的功。热阻力与上下层水的密度差及水温差成正比>。

  • 第4题:

    越冬池溶氧主要来源为()。

    • A、直孚光合作用选氧
    • B、空气溶入的氧
    • C、注水带入的氧
    • D、循环水增氧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利用生物增氧越冬鱼类的基本方法?


    正确答案: 生物增氧的基本方法
    (1)选塘和清塘
    实行生物增氧的越冬池,在东北地区最大冰厚时能保持住冰下有效平均水深80cm的池塘,越冬池最好放鱼前10~15d(哈尔滨地区大约在9月中旬)要将池水尽量排干,晾晒3~7d。在此期间用1000~1500kg/hm2生石灰浆全池泼洒,如有杂草应彻底清除。
    (2)老水处理
    对池水难以排干或因缺水源而必须用部分原塘老水的越冬池,可将原塘水适当排除(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m的深水越冬池最好排掉2/3,冰下水深平均不足1.5m的浅水越冬池可排掉½或全部留用老水)后,泼洒一些生石灰(250~350kg/hm2),同时用使池水成相当于有效氯1mg/L的漂白粉(也可用相当浓度的漂白精)杀菌消毒,对无鱼的空池用药可酌量增加。
    对不排水的坐塘越冬池,也可少量泼洒一些生石灰(150~250kg/hm2)和漂白粉(0.5~1mg/L),以调节水质。1~2d天后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再使池水成1~2mg/L的晶体敌百虫遍洒以防害(浮游动物)、防病。封冰前3~5d使用效果更好。
    (3)注水
    通常新、老水比例按1∶1或2∶1便能达到要求。
    (4)放鱼
    深水越冬池(最大冰厚时的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m,放鱼时照此有效水深计算):0.3~0.4kg/m3(相当于2.5m水深放0.75~1kg/m2)。
    浅水越冬池(最大冰厚时的平均水深不足1.5m,包括坐塘越冬池):0.5-0.6kg/m3(相当于1.5m水深放0.75~0.9kg/m2
    (5)施肥
    按1.5mg/L有效氮和0.2mg/L有效磷,将硝铵和过磷酸钙混和装入稀眼布袋,挂在冰下,挂袋深度应超过最大冰厚(哈市地区约为0.8~1.0m)。实际施用量约相当于2m水深施硝铵75~100kg/hm2,过磷酸钙50~60kg/hm2,即每立方米水施硝铵4~5g、过磷酸钙1.5~3.0g。
    (6)控制浮游动物
    (7)扫雪
    扫雪面积应占全池面积70%~80%。
    (8)补水
    越冬期池水保持一定深度(深水越冬池冰下水深2m,浅水越冬池冰下水深1m)。
    (9)预防气泡病
    在辽宁等地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的地区,池水溶氧过高可能使池鱼发生气泡病。
    (10)及时检修好机械、增氧设备,以便万一缺氧时使用。

  • 第6题:

    判断题
    北方地区鱼类越冬期间主要采取的增氧方式是循环水增氧和打冰眼增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改善养殖水体的溶氧状况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明矾和黄泥浆可以凝聚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水体的耗氧率

    B

    使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也可以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

    C

    采用臭氧增氧法既可以增氧又可以促进硝化作用

    D

    采用微孔增氧法可以增加池塘底部的溶解氧,加快底部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氧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池塘水体的溶氧主要来源于()
    A

    鱼类的呼吸

    B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C

    空气溶解氧

    D

    人工增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利用生物增氧越冬鱼类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生物增氧的基本方法
    (1)选塘和清塘
    实行生物增氧的越冬池,在东北地区最大冰厚时能保持住冰下有效平均水深80cm的池塘,越冬池最好放鱼前10~15d(哈尔滨地区大约在9月中旬)要将池水尽量排干,晾晒3~7d。在此期间用1000~1500kg/hm2生石灰浆全池泼洒,如有杂草应彻底清除。
    (2)老水处理
    对池水难以排干或因缺水源而必须用部分原塘老水的越冬池,可将原塘水适当排除(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m的深水越冬池最好排掉2/3,冰下水深平均不足1.5m的浅水越冬池可排掉½或全部留用老水)后,泼洒一些生石灰(250~350kg/hm2),同时用使池水成相当于有效氯1mg/L的漂白粉(也可用相当浓度的漂白精)杀菌消毒,对无鱼的空池用药可酌量增加。
    对不排水的坐塘越冬池,也可少量泼洒一些生石灰(150~250kg/hm2)和漂白粉(0.5~1mg/L),以调节水质。1~2d天后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再使池水成1~2mg/L的晶体敌百虫遍洒以防害(浮游动物)、防病。封冰前3~5d使用效果更好。
    (3)注水
    通常新、老水比例按1∶1或2∶1便能达到要求。
    (4)放鱼
    深水越冬池(最大冰厚时的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m,放鱼时照此有效水深计算):0.3~0.4kg/m3(相当于2.5m水深放0.75~1kg/m2)。
    浅水越冬池(最大冰厚时的平均水深不足1.5m,包括坐塘越冬池):0.5-0.6kg/m3(相当于1.5m水深放0.75~0.9kg/m2
    (5)施肥
    按1.5mg/L有效氮和0.2mg/L有效磷,将硝铵和过磷酸钙混和装入稀眼布袋,挂在冰下,挂袋深度应超过最大冰厚(哈市地区约为0.8~1.0m)。实际施用量约相当于2m水深施硝铵75~100kg/hm2,过磷酸钙50~60kg/hm2,即每立方米水施硝铵4~5g、过磷酸钙1.5~3.0g。
    (6)控制浮游动物
    (7)扫雪
    扫雪面积应占全池面积70%~80%。
    (8)补水
    越冬期池水保持一定深度(深水越冬池冰下水深2m,浅水越冬池冰下水深1m)。
    (9)预防气泡病
    在辽宁等地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的地区,池水溶氧过高可能使池鱼发生气泡病。
    (10)及时检修好机械、增氧设备,以便万一缺氧时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生物物理综合增氧法”的概念?

    正确答案: 就是利用相关机械的搅水功能,在适宜时段运转机械,克服水层热阻力,使生物造氧与机械输氧人为地结合,及时将上层过饱和的DO送往下层,提高整体溶氧水平。<热阻力:使较冷的下层水被较热的上层水替换需做的功。热阻力与上下层水的密度差及水温差成正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轮虫池塘中,保障其溶氧量最重要的手段是(  )。
    A

    调节水体肥度

    B

    机械增氧

    C

    生物增氧

    D

    减少水生动物数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调节好水体肥度,使其始终存留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利用生物增氧是保障轮虫池溶氧的最重要手段。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生物增氧

    正确答案: 根据具体情况,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作为越冬池水溶解氧的主要来源,用来改善水质、满足鱼类呼吸的需要,达到鱼类安全越冬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静水养鱼池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

    • A、空气溶入
    • B、人工增氧
    • C、药物增氧
    • D、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静水养鱼池溶氧总收入以人工增氧为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生物增氧


    正确答案: 根据具体情况,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作为越冬池水溶解氧的主要来源,用来改善水质、满足鱼类呼吸的需要,达到鱼类安全越冬的目的。

  • 第16题:

    利用生物增氧越冬鱼类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生物增氧的基本方法
    (1)选塘和清塘
    实行生物增氧的越冬池,在东北地区最大冰厚时能保持住冰下有效平均水深80cm的池塘,越冬池最好放鱼前10~15d(哈尔滨地区大约在9月中旬)要将池水尽量排干,晾晒3~7d。在此期间用1000~1500kg/hm2生石灰浆全池泼洒,如有杂草应彻底清除。
    (2)老水处理
    对池水难以排干或因缺水源而必须用部分原塘老水的越冬池,可将原塘水适当排除(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m的深水越冬池最好排掉2/3,冰下水深平均不足1.5m的浅水越冬池可排掉½或全部留用老水)后,泼洒一些生石灰(250~350kg/hm2),同时用使池水成相当于有效氯1mg/L的漂白粉(也可用相当浓度的漂白精)杀菌消毒,对无鱼的空池用药可酌量增加。
    对不排水的坐塘越冬池,也可少量泼洒一些生石灰(150~250kg/hm2)和漂白粉(0.5~1mg/L),以调节水质。1~2d天后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再使池水成1~2mg/L的晶体敌百虫遍洒以防害(浮游动物)、防病。封冰前3~5d使用效果更好。
    (3)注水
    通常新、老水比例按1∶1或2∶1便能达到要求。
    (4)放鱼
    深水越冬池(最大冰厚时的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m,放鱼时照此有效水深计算):0.3~0.4kg/m3(相当于2.5m水深放0.75~1kg/m2)。
    浅水越冬池(最大冰厚时的平均水深不足1.5m,包括坐塘越冬池):0.5-0.6kg/m3(相当于1.5m水深放0.75~0.9kg/m2
    (5)施肥
    按1.5mg/L有效氮和0.2mg/L有效磷,将硝铵和过磷酸钙混和装入稀眼布袋,挂在冰下,挂袋深度应超过最大冰厚(哈市地区约为0.8~1.0m)。实际施用量约相当于2m水深施硝铵75~100kg/hm2,过磷酸钙50~60kg/hm2,即每立方米水施硝铵4~5g、过磷酸钙1.5~3.0g。
    (6)控制浮游动物
    (7)扫雪
    扫雪面积应占全池面积70%~80%。
    (8)补水
    越冬期池水保持一定深度(深水越冬池冰下水深2m,浅水越冬池冰下水深1m)。
    (9)预防气泡病
    在辽宁等地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的地区,池水溶氧过高可能使池鱼发生气泡病。
    (10)及时检修好机械、增氧设备,以便万一缺氧时使用。

  • 第17题:

    池塘水体的溶氧主要来源于()

    • A、鱼类的呼吸
    • B、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 C、空气溶解氧
    • D、人工增氧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判断题
    静水养鱼池溶氧总收入以人工增氧为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越冬池溶氧主要来源为()。
    A

    直孚光合作用选氧

    B

    空气溶入的氧

    C

    注水带入的氧

    D

    循环水增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利用()是保证鱼苗池溶氧的最好方法
    A

    浮游植物生物增氧

    B

    物理增氧

    C

    化学增氧化

    D

    机械增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利用生物增氧越冬鱼类的基本方法?

    正确答案: 生物增氧的基本方法
    (1)选塘和清塘
    实行生物增氧的越冬池,在东北地区最大冰厚时能保持住冰下有效平均水深80cm的池塘,越冬池最好放鱼前10~15d(哈尔滨地区大约在9月中旬)要将池水尽量排干,晾晒3~7d。在此期间用1000~1500kg/hm2生石灰浆全池泼洒,如有杂草应彻底清除。
    (2)老水处理
    对池水难以排干或因缺水源而必须用部分原塘老水的越冬池,可将原塘水适当排除(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m的深水越冬池最好排掉2/3,冰下水深平均不足1.5m的浅水越冬池可排掉½或全部留用老水)后,泼洒一些生石灰(250~350kg/hm2),同时用使池水成相当于有效氯1mg/L的漂白粉(也可用相当浓度的漂白精)杀菌消毒,对无鱼的空池用药可酌量增加。
    对不排水的坐塘越冬池,也可少量泼洒一些生石灰(150~250kg/hm2)和漂白粉(0.5~1mg/L),以调节水质。1~2d天后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再使池水成1~2mg/L的晶体敌百虫遍洒以防害(浮游动物)、防病。封冰前3~5d使用效果更好。
    (3)注水
    通常新、老水比例按1∶1或2∶1便能达到要求。
    (4)放鱼
    深水越冬池(最大冰厚时的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m,放鱼时照此有效水深计算):0.3~0.4kg/m3(相当于2.5m水深放0.75~1kg/m2)。
    浅水越冬池(最大冰厚时的平均水深不足1.5m,包括坐塘越冬池):0.5-0.6kg/m3(相当于1.5m水深放0.75~0.9kg/m2
    (5)施肥
    按1.5mg/L有效氮和0.2mg/L有效磷,将硝铵和过磷酸钙混和装入稀眼布袋,挂在冰下,挂袋深度应超过最大冰厚(哈市地区约为0.8~1.0m)。实际施用量约相当于2m水深施硝铵75~100kg/hm2,过磷酸钙50~60kg/hm2,即每立方米水施硝铵4~5g、过磷酸钙1.5~3.0g。
    (6)控制浮游动物
    (7)扫雪
    扫雪面积应占全池面积70%~80%。
    (8)补水
    越冬期池水保持一定深度(深水越冬池冰下水深2m,浅水越冬池冰下水深1m)。
    (9)预防气泡病
    在辽宁等地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的地区,池水溶氧过高可能使池鱼发生气泡病。
    (10)及时检修好机械、增氧设备,以便万一缺氧时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越冬池增氧

    正确答案: 机械增氧、注水增氧、原池循环水增氧、生物增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越冬水体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为()
    A

    生物增氧

    B

    注水补氧

    C

    循环水补氧

    D

    充足补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