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分几级?如何分级?”相关问题
  • 第1题: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正确答案: (一)医院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医院2小时内报告市卫人委医政处、疾控处。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病情介绍送至指定的医疗机构。
    (二)医院各科室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在院感科指导下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三)医院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
    (四)医院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五)对收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批伤员按照收治、报告流程执行。

  • 第2题:

    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正确答案: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有关规定按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第3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哪几级?


    正确答案: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等分为四级:
    (1)、特别重大(Ⅰ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重大(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较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一般(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第4题:

    肌力分几级?如何分级?


    正确答案: 肌力的分级采用0—5级的六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作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正常肌力。

  • 第5题:

    简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正确答案:(1)预防与控制。
    A.三级预防。
    ①一级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级预防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消除危险因素、消除诱因,防患于未然。
    ②二级预防: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初期采取的预防措施。
    ③三级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三级预防是指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给伤残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亚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防止疾残,促进健康。
    B.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C.群测群防群控。
    D.疾病监测防控与救助体系。
    E.组织领导与政策法律支持。
    应急准备:
    (1)制订相应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2)建立信息系统。
    (3)建立预警系统并制定预案。
    (4)物资储备。
    (5)教育培训。

  • 第6题:

    简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特点、分类、分级。


    正确答案: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特点:a.突发性和意外性。b.群体性或社区危害性。c.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d.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e.它的发生常与责任心不强有直接关系。
    分类:a.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主要指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区域性流行、暴发流行或出现死亡;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后出现群体性异常反应;群体性医院感染等。b.食物中毒事件。c.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中毒死亡。d.自然灾害。e.意外事故。f.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和死亡。
    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 第7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就是专业技术人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正确答案:应急处理

  • 第8题:

    肌力分几级,如何进行肌力分级?


    正确答案: 肌力可分为5级。0级:肌肉无任何收缩现象;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活动关节,仅在触摸肌肉时感觉到;2级: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不能抬离地面;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活动,但较正常差;5级:正常肌力。

  • 第9题:

    填空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就是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

    正确答案: 应急处理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几级?()
    A

    三级

    B

    四级

    C

    五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肌力分几级?如何分级?

    正确答案: 肌力的分级采用0—5级的六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作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正常肌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肌力分几级,如何进行肌力分级?

    正确答案: 肌力可分为5级。0级:肌肉无任何收缩现象;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活动关节,仅在触摸肌肉时感觉到;2级: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不能抬离地面;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活动,但较正常差;5级:正常肌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正确答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以内。
    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
    3.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4.1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5.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6.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7.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9.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1.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2.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上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 第14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正确答案: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

  • 第15题:

    突发性医院感染预警分几级?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是谁?突发性公共事件预警分几级?领导小组组长是谁?


    正确答案: 4级预警分蓝黄橙红四色:
    即蓝色,一般(Ⅳ级);
    黄色,较大(Ⅲ级);
    橙色,重大(Ⅱ级);
    红色,特别重大(Ⅰ级)。
    院长。

  • 第16题: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几级?()

    • A、三级
    • B、四级
    • C、五级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原则。


    正确答案: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
    (2)严格执行“预案”。
    (3)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4)依法办事。
    (5)措施迅速有效。

  • 第18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就是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


    正确答案:应急处理能力

  • 第19题:

    分级护理分哪几级?


    正确答案: 四级。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 第20题:

    填空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就是专业技术人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正确答案: 应急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几级?分别用什么标志?

    正确答案: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特点、分类、分级。

    正确答案: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特点:a.突发性和意外性。b.群体性或社区危害性。c.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d.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e.它的发生常与责任心不强有直接关系。
    分类:a.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主要指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区域性流行、暴发流行或出现死亡;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后出现群体性异常反应;群体性医院感染等。b.食物中毒事件。c.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中毒死亡。d.自然灾害。e.意外事故。f.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和死亡。
    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哪几级?

    正确答案: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等分为四级:
    (1)、特别重大(Ⅰ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重大(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较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一般(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