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少阴病的分类及其病机和治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少阴病的基本病机和脉证特点是什么?本证分哪些类型?分述其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及治禁。


    正确答案:少阴病是六经病证发展过程中后期的危重阶段。其病位在里,以心肾虚衰,水火不交为基本病机;以脉微细,但欲寐为脉证特点。
    少阴为水火之脏,故少阴病本证,随患者的体质差异和病邪性质的不同,则有寒化证和热化证之异。若少阴火衰(素体少阴阳气亏虚),而感受邪气,则火衰不能制水,病从寒化,而成为少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的寒化证。临床以无热畏寒,精神萎靡,身蜷而卧,下利清谷、自利而渴,小便清长,甚则四肢厥逆,舌淡苔白,脉沉微等为辨证要点。寒化证以扶阳抑阴,回阳救逆为治疗大法,四逆汤是代表方剂,也可配合使用温灸疗法,而禁用发汗、攻下等其他治法。
    若少阴水亏(素体心肾阴血亏虚,)而感受邪气,则水亏不能制火,病从热化,而成为少阴水亏火旺,虚火内炽,心肾不交的热化证。临床以心中烦,不得眠,口燥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
    热化证以滋阴清热降火为治疗大法,以黄连阿胶汤为代表方剂。总之,少阴热化证只宜清补,禁用发汗、攻下等其他治法。
    少阴病的本证虽有寒化、热化之异,但以阳衰阴盛的寒化证为主。故一般说少阴病的性质多属虚、属寒、属阴,以全身性虚寒证为主要特征。

  • 第2题:

    简述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病机、治法?


    正确答案: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病机为少阴里虚兼表;其治法为温经解表。

  • 第3题:

    《伤寒论》为什么把咽痛证归于少阴篇?少阴咽痛有哪些证型?各自的病机、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由于手少阴心经的支脉挟咽,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凡邪袭少阴,客于咽喉;或少阴水火不济,失于濡养,皆可致咽喉疼痛。故《伤寒论》以经脉巡行为依据,将咽痛证皆归于少阴篇而名之曰“少阴病”。根据病机,将少阴咽痛分为虚热、客热、痰热火毒郁结、客寒以及少阴虚阳浮越五种证型论治。
    ①虚热咽痛:见于原文310条。此由少阴水亏火旺,虚火循经上炎所致。临床以经常咽喉干涩疼痛,心烦胸满,下利;或伴见咽痒、呛咳、声嘶,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猪肤汤滋阴降火,润肺利咽。
    ②客热咽痛:见于原文311条。此由风温热毒客于少阴经脉,郁于咽喉所致。临床以咽喉红肿而稍有疼痛不适,且病程较短为特征。一般用甘草汤清热解毒治之,即可痊愈。若服甘草汤后咽痛不减,甚至声音嘶哑,或伴咳嗽有痰者,则提示毒热较重,肺气失宣,故于上方中再加桔梗,而名桔梗汤,以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③痰热火毒郁结咽痛:见于原文312条。此由痰热火毒郁结咽喉所致。临床以咽喉红肿疼痛,溃烂生疮,声音嘶哑,甚则不能语言、水谷亦难以下咽等为辨证要点。治用苦酒汤清热涤痰,敛疮消肿。
    ④客寒咽痛:见于原文313条。此由风寒客于少阴咽喉,寒束阳郁不宣所致。临床以咽痛、但不红不肿,声音嘶哑,痰涎缠喉,口淡不渴,或伴恶寒,头痛,气逆欲吐,舌淡苔白滑,脉浮紧等为主要表现。治用半夏散或半夏汤祛风散寒通阳,涤痰开结利咽。
    ⑤虚阳浮越咽痛:见于原文283、317条。由阳衰阴盛,虚阳上浮,郁于咽喉所致。临床以咽喉疼痛不红不肿,伴呕吐,下利清谷,汗出,四肢肢厥,舌淡苔白,脉微欲绝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通脉四逆汤破阴散寒,回阳救逆,加桔梗利咽止痛。

  • 第4题:

    简述痫病痰热内扰证主症、病机、治法、方药。


    正确答案: 痫病痰热内扰证证候:发作时猝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辘辘,口臭,便干,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证机概要: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治法:清热化痰,息风定痫。方药:黄连温胆汤(黄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

  • 第5题:

    简述谷疸的病因、病机、主证和治法。


    正确答案:谷疸的病因为饮食内伤;病机是湿热内蕴,内陷血分;证候有食谷即眩,心胸不安,腹满,寒热,身黄,小便不利,治法为清泄湿热。方用茵陈蒿汤(茵陈蒿大黄栀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哮病肾虚证的主症、病机、治法、代表方。

    正确答案: 哮病肾虚证平时息促气短,呼多吸少,动则为甚,腰酸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质胖嫩,脉沉细;或颧红,烦热,汗出,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证机概要: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治法:补肾纳气。代表方:金匮肾气丸(桂枝、附子、山药、熟地、山茱萸等)或七味都气丸(五味子、山茱萸、茯苓、牡丹皮、熟地黄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黄连阿胶汤证的病机、治法及方药?

    正确答案: 黄连阿胶汤证的病机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其治法为滋阴泻火,交通心肾;方用黄连阿胶汤;药物有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伤寒论》为什么把咽痛证归于少阴篇?少阴咽痛有哪些证型?各自的病机、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由于手少阴心经的支脉挟咽,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凡邪袭少阴,客于咽喉;或少阴水火不济,失于濡养,皆可致咽喉疼痛。故《伤寒论》以经脉巡行为依据,将咽痛证皆归于少阴篇而名之曰“少阴病”。根据病机,将少阴咽痛分为虚热、客热、痰热火毒郁结、客寒以及少阴虚阳浮越五种证型论治。
    ①虚热咽痛:见于原文310条。此由少阴水亏火旺,虚火循经上炎所致。临床以经常咽喉干涩疼痛,心烦胸满,下利;或伴见咽痒、呛咳、声嘶,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猪肤汤滋阴降火,润肺利咽。
    ②客热咽痛:见于原文311条。此由风温热毒客于少阴经脉,郁于咽喉所致。临床以咽喉红肿而稍有疼痛不适,且病程较短为特征。一般用甘草汤清热解毒治之,即可痊愈。若服甘草汤后咽痛不减,甚至声音嘶哑,或伴咳嗽有痰者,则提示毒热较重,肺气失宣,故于上方中再加桔梗,而名桔梗汤,以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③痰热火毒郁结咽痛:见于原文312条。此由痰热火毒郁结咽喉所致。临床以咽喉红肿疼痛,溃烂生疮,声音嘶哑,甚则不能语言、水谷亦难以下咽等为辨证要点。治用苦酒汤清热涤痰,敛疮消肿。
    ④客寒咽痛:见于原文313条。此由风寒客于少阴咽喉,寒束阳郁不宣所致。临床以咽痛、但不红不肿,声音嘶哑,痰涎缠喉,口淡不渴,或伴恶寒,头痛,气逆欲吐,舌淡苔白滑,脉浮紧等为主要表现。治用半夏散或半夏汤祛风散寒通阳,涤痰开结利咽。
    ⑤虚阳浮越咽痛:见于原文283、317条。由阳衰阴盛,虚阳上浮,郁于咽喉所致。临床以咽喉疼痛不红不肿,伴呕吐,下利清谷,汗出,四肢肢厥,舌淡苔白,脉微欲绝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通脉四逆汤破阴散寒,回阳救逆,加桔梗利咽止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少阴病的分类及其病机和治法。

    正确答案: 由于少阴在生理上连系水火两脏,内寄元阴元阳,因此,邪入少阴,既可伤火脏,损伤人体之阳,也可伤水脏,耗伤人体之阴,从而出现寒化证和热化证两大不同性质的类型。少阴寒化证的主要病机是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治宜扶阳抑阴,以四逆汤为代表方剂。少阴热化证的主要病机是心肾阴虚,心肾不交,治宜育阴清热,代表方剂是黄连阿胶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病机、治法?

    正确答案: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病机为少阴里虚兼表;其治法为温经解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趺蹶的概念、病机及其治法?

    正确答案: 趺蹶指足踝关节以下的足背强直,行走不利,能前不能后的疾病。病机为太阳经伤,因足太阳经脉行身之后,下贯腨内,出外踝后。太阳经伤,牵引不利,所以出现趺蹶但能前不能却的症状。治取针刺小腿部穴位以达调其经气,舒缓筋脉的作用,则趺蹶能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少阴病的基本病机和脉证特点是什么?本证分哪些类型?分述其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及治禁。

    正确答案: 少阴病是六经病证发展过程中后期的危重阶段。其病位在里,以心肾虚衰,水火不交为基本病机;以脉微细,但欲寐为脉证特点。
    少阴为水火之脏,故少阴病本证,随患者的体质差异和病邪性质的不同,则有寒化证和热化证之异。若少阴火衰(素体少阴阳气亏虚),而感受邪气,则火衰不能制水,病从寒化,而成为少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的寒化证。临床以无热畏寒,精神萎靡,身蜷而卧,下利清谷、自利而渴,小便清长,甚则四肢厥逆,舌淡苔白,脉沉微等为辨证要点。寒化证以扶阳抑阴,回阳救逆为治疗大法,四逆汤是代表方剂,也可配合使用温灸疗法,而禁用发汗、攻下等其他治法。
    若少阴水亏(素体心肾阴血亏虚,)而感受邪气,则水亏不能制火,病从热化,而成为少阴水亏火旺,虚火内炽,心肾不交的热化证。临床以心中烦,不得眠,口燥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
    热化证以滋阴清热降火为治疗大法,以黄连阿胶汤为代表方剂。总之,少阴热化证只宜清补,禁用发汗、攻下等其他治法。
    少阴病的本证虽有寒化、热化之异,但以阳衰阴盛的寒化证为主。故一般说少阴病的性质多属虚、属寒、属阴,以全身性虚寒证为主要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小青龙汤的病机,主症,治法,方药组成?


    正确答案:①病机: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
    ②治法:发汗解表,宣化水饮
    ③主症:发热示伤寒表不解.干呕而咳示心下有水气,水饮阻中胃气上逆则干呕.水饮凌肺,肺失宣降则咳,或渴(内停正津不布),或利(水饮下趋大肠),或噎(水气上逆于咽喉),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水停膀胱,失于气化),或喘(影响肺气肃降)
    ④方要:小青龙汤-----麻黄合桂枝发汗解表,又麻黄平喘利水,桂枝通阳化饮.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敛肺,治疗水寒射肺之要药.半夏降逆涤饮,芍药和营利水,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发汗解表宣化水饮之功。

  • 第14题:

    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


    正确答案:太阳中风主症:
    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
    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
    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
    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
    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太阳伤寒主症:
    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
    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
    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
    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
    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 第15题:

    简述黄连阿胶汤证的病机、治法及方药?


    正确答案:黄连阿胶汤证的病机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其治法为滋阴泻火,交通心肾;方用黄连阿胶汤;药物有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

  • 第16题:

    趺蹶的概念、病机及其治法?


    正确答案: 趺蹶指足踝关节以下的足背强直,行走不利,能前不能后的疾病。病机为太阳经伤,因足太阳经脉行身之后,下贯腨内,出外踝后。太阳经伤,牵引不利,所以出现趺蹶但能前不能却的症状。治取针刺小腿部穴位以达调其经气,舒缓筋脉的作用,则趺蹶能愈。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述阴阳偏衰、阴阳格拒的病机特点及其相应的治法。

    正确答案: ①阳偏衰,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既有面色恍白、畏寒股冷、院腹冷痛、舌淡、脉迟等寒象,又见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治当补其偏衰,补阳消阴,即所谓“阴病治阳”。
    ②阴偏衰,是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盛、机能虚性亢奋、产热相对增多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临床常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治当补其偏衰,补阴制阳,即所谓“阳病治阴”。
    ③阴盛格阳,系指阴寒偏盛至极,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导致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病理状态,病机特点是出现真寒假热证,即在原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等阴寒盛于内的基础上,又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无根等假热之象。治当从治,热因热用,即以热性的药物顺从其假热征象而治。
    ④阳盛格阴,系指阳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病理状态。病机特点是出现真热假寒证,即在原有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邪热内盛的基础上,又见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治当从治,寒因寒用,即以寒性的药物顺从其假寒征象而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太阳伤寒证的证候、病机、治法及方药?

    正确答案: 太阳伤寒证的证候为头痛、发热、恶寒、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病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不通。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药用麻黄、杏仁、桂枝、甘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痫病痰热内扰证主症、病机、治法、方药。

    正确答案: 痫病痰热内扰证证候:发作时猝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辘辘,口臭,便干,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证机概要: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治法:清热化痰,息风定痫。方药:黄连温胆汤(黄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谷疸的病因、病机、主证和治法。

    正确答案: 谷疸的病因为饮食内伤;病机是湿热内蕴,内陷血分;证候有食谷即眩,心胸不安,腹满,寒热,身黄,小便不利,治法为清泄湿热。方用茵陈蒿汤(茵陈蒿大黄栀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竹叶石膏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及方药。

    正确答案: 竹叶石膏汤证的主证为:虚羸少气,气逆欲吐,伴见发热、心烦、口渴、舌红少苔、 脉细数。病机:差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治法:清余热,益气阴。方用竹叶石膏汤。药由竹叶、石膏、人参、麦冬、甘草、粳米、半夏组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

    正确答案: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
    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少阴寒化证主要有哪些证型?其病机、治法为何?

    正确答案: 少阴寒化证是由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病证。寒化证大致可分为七种不同证型。
    一是四逆汤证,其病机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治宜回阳救逆。
    二是通脉四逆汤证,其病机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治宜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三是白通汤证,其病机为阴寒内盛,格阳于上;治宜破阴回阳,通达上下。
    四是白通加猪胆汁汤证,其病机为阳脱阴竭,寒热格拒;治宜破阴回阳,宣通上下,反佐咸寒,滋阴养液。
    五是附子汤证,其病机为肾阳虚衰,寒湿内盛;治宜温阳化湿,镇痛祛寒。
    六是真武汤证,其病机为肾阳亏虚,水气泛滥,治宜温阳化气行水。
    七是桃花汤证,其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滑脱不禁,治宜温涩固脱。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