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卡托普利降压机制是()A、阻断β受体B、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C、抑制COMTD、耗竭交感神经末梢递质E、激动咪唑啉受体

题目

卡托普利降压机制是()

  • A、阻断β受体
  • B、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 C、抑制COMT
  • D、耗竭交感神经末梢递质
  • E、激动咪唑啉受体

相似考题
更多“卡托普利降压机制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卡托普利的主要降压机制是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B、扩张血管

    C、抑制缓激肽的水解

    D、抑制醛网酮的释放

    E、阻断血管α受体


    参考答案:A

  • 第2题:

    卡托普利降压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B.兴奋中枢α受体

    C.阻断外周α受体

    D.阻断外周β受体


    答案:A

  • 第3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

    A.激动α受体

    B.阻断α受体

    C.阻断β受体

    D.阻断Ca通道

    E.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参考答案:E

  • 第4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是

    A:抑制Ca2+外流
    B:抑制ACE
    C:阻断H受体
    D:阻断β受体
    E: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卡托普利与其他降压药比较用于降压时,有何优点?


    正确答案:长期治疗能逆转心室和血管重构。

  • 第6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作用机制:1.抑制ACE
    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3.缓解或逆转心血管重构
    4.减少醛固酮分泌
    5.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
    6.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压特点:心率不快,心排出量不减少降低肾血管阻力,肾血流量增加无体位性低血压减少醛固酮释放,减轻水钠潴留无耐受性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
    临床反应:1.高血压;2.充血性心力衰竭;3.心肌梗死

  • 第7题:

    试述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为:
    (1)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angⅡ生成减少,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减轻或逆转血管和心室重构,保护靶器官。
    (2)抑制激肽酶Ⅱ,减少缓激肽降解,血管舒张。
    (3)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减少NA的释放,降低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的作用;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减轻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
    (4)减少内皮细胞形成内皮素,刺激细胞膜磷脂游离出AA,促进PG合成。
    其降压特点为:
    (1)降压快速、显著、短暂;
    (2)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3)不影响脂质代谢,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产生耐受性;
    (4)改善胰岛素抵抗。
    卡托普利临床用于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尤其是糖尿病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合并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

  • 第8题:

    问答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抑制整体循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减弱其血管收缩作用。
    (2)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紊转化酶,降低血管壁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降压。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即激肽酶Ⅱ)抑制后,缓激肽分解减少,加强其血管舒张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
    A

    抑制ATⅡ的形成

    B

    阻断心脏的β受体

    C

    加速缓激肽的水解

    D

    减少缓激肽的水解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卡托普利降压机制是()
    A

    阻断β受体

    B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C

    抑制COMT

    D

    耗竭交感神经末梢递质

    E

    激动咪唑啉受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卡托普利降压的作用原理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阿替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其作用原理是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抑制肾素释放。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作用原理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长。其他降压药还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和α1-受体阻滞剂。

  • 第13题:

    卡托普利降压机制是

    A.阻断β-受体

    B.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C.抑制COMT

    D.耗竭交感神经末梢递质

    E.激动咪唑啉受体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是

    A.抑制Ca2+内流

    B.抑制ACE

    C.阻断α受体

    D.阻断β受体

    E.直接扩张血管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卡托普利的主要降压机制是( )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试述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


    正确答案: (1)抑制整体循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减弱其血管收缩作用。
    (2)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低血管壁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降压。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即激肽酶Ⅱ)抑制后,缓激肽分解减少,加强其血管舒张作用。

  • 第17题:

    卡托普利降压的机制是

    • A、抑制肾素合成
    • B、阻断AgNⅡ受体
    • C、促进动脉壁、心室增生、肥厚
    • D、抑制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活性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氯沙坦降压作用机制是什么?与卡托普利相比有什么优点?


    正确答案:竞争性阻断AT1受体:
    ①在体内转化成5羧基酸性代谢产物EXP-3174,后者有非竞争性AT1受体阻断作用。它们都能与AT1受体选择性结合,对抗AngⅡ的绝大多数药理作用,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②氯沙坦与卡托普利相比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而没有ACE抑制药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咳嗽等不良反应。

  • 第19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

    • A、抑制ATⅡ的形成
    • B、阻断心脏的β受体
    • C、加速缓激肽的水解
    • D、减少缓激肽的水解

    正确答案:A,D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为:
    (1)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angⅡ生成减少,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减轻或逆转血管和心室重构,保护靶器官。
    (2)抑制激肽酶Ⅱ,减少缓激肽降解,血管舒张。
    (3)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减少NA的释放,降低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的作用;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减轻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
    (4)减少内皮细胞形成内皮素,刺激细胞膜磷脂游离出AA,促进PG合成。
    其降压特点为:
    (1)降压快速、显著、短暂;
    (2)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3)不影响脂质代谢,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产生耐受性;
    (4)改善胰岛素抵抗。
    卡托普利临床用于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尤其是糖尿病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合并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选择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导致动静脉舒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也使醛固酮生成减少,引起排水、排钠;促进前列腺素释放,有扩血管作用,降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氯沙坦降压作用机制是什么?与卡托普利相比有什么优点?

    正确答案: 竞争性阻断AT1受体:
    ①在体内转化成5羧基酸性代谢产物EXP-3174,后者有非竞争性AT1受体阻断作用。它们都能与AT1受体选择性结合,对抗AngⅡ的绝大多数药理作用,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②氯沙坦与卡托普利相比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而没有ACE抑制药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咳嗽等不良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