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述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主治病证、功用、主要药物配伍有何异同。”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镇肝熄风汤与天麻钩藤饮在组方配伍、功用、主治及证候方面的异同?


    正确答案: 两方均以平肝潜阳为主,配伍补益肝肾之品组方,以治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内动,风阳上扰之头痛,眩晕之证。镇肝熄风汤重用牛怀膝引血下行,配伍代赭石、龙骨、牡蛎镇肝降逆潜阳,龟板、白芍、玄参、天冬壮水涵木,滋阴柔肝,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热疏肝,故镇肝潜阳熄风之功大,并善引血下行。主治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风阳上扰而偏于气血升逆之头痛眩晕,甚或中风者;
    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川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板子、黄芩、益母草、夜交藤、朱茯神清热、活血、安神,故镇肝潜阳之力较逊,但兼清热安神之功。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生风化热之头痛眩晕,伴有失眠者。

  • 第2题:

    蒿芩清胆汤与小柴胡汤均能和解少阳,二方主治及功用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二方虽能和解少阳,但因其组成不同,故二方功效及主治是不尽一致的。蒿芩清胆汤用苦寒芳香之青蒿,清退少阳邪热,与黄芩为伍,清胆退热作用较强;更配以竹茹、半夏、赤茯苓、碧玉散等药,于和解之中寓清利之法;所以用治少阳病胆胃湿热而热重寒轻之证。小柴胡汤用柴胡与黄芩相配,清胆之力显然不及蒿芩清胆汤;但方中有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半夏,益气和胃,是和解之中寓扶正祛邪之意;故对于少阳病而胃气不和者,本方适宜。

  • 第3题:

    大柴胡汤证与小柴胡汤证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两证皆以柴胡名方,在病机、证候、治法用药各方面皆有异同。辨析如下:
    ①共同点:大、小柴胡汤证皆以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胆火内郁为基本病机,临床都可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呕吐,脉弦等少阳病主症;治疗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半夏、生姜、大枣和胃止呕。
    ②不同点:小柴胡汤是少阳证主方,故小柴胡汤证就是少阳证的典型证候。“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其正气略显不足,且里热未盛;临床以少阳见证为主,舌淡红苔白,脉弦细。故治以和解少阳,扶正达邪,而加人参、炙甘草益气补中。大柴胡汤证是少阳阳明合病,临床除少阳证外,尚伴见呕不止,心中痞硬,心下急、腹满痛,不大便或热利,舌红苔黄,脉弦数等阳明里热腑实证。治疗除和解少阳外,不用人参、炙甘草之扶正,而加大黄、枳实泻热祛实,通下阳明;加芍药以缓急止痛。

  • 第4题:

    试述理中丸与小建中汤在组成、功用、主治及药物配伍方面的异同。


    正确答案: 二方都主治脾胃虚寒证,以温中补虚立法,然理中丸主治中阳不足,阴寒内盛所致吐、利、冷、痛,故以干姜温中祛寒;人参、白术、甘草补中益气,乃温补并行而以温为主,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之功;小建中汤所治乃由中焦虚寒,肝脾不和,阴阳失调而致,以腹痛喜温喜按,心悸不宁为主证,故以饴糖为君,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芍药柔肝缓急,桂枝温阳祛寒,甘草补中,生姜、大枣调和阴阳,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

  • 第5题:

    结合各方主治病证分析人参在败毒散、小柴胡汤、生脉散、旋覆代赭汤中的配伍意义。


    正确答案: ①人参败毒散主治气虚外感证,即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所致的气虚外感病证。方中少用人参为佐,一可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二可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正如《寓意草》说:“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之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
    ②小柴胡汤主治伤寒少阳证,即伤寒邪犯少阳,病在半表半里,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见往来寒热等一系列症象。方中除用和解少阳之药外,还伍以人参,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
    ③生脉散主治气阴两伤证,即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成久咳肺虚,气阴两伤所致。治宜益气养阴生津。人参甘温,益气生津以补肺,肺气旺则四脏元气皆旺,故用而为君。
    ④旋覆代赭汤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方中除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降逆化痰之外,又佐以人参益气补中以疗胃虚,且防止金石之品伤胃。

  • 第6题:

    试述五苓散与苓桂术甘汤在功用、主治病证、临床表现方面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四方均治水肿,但各有不同。五苓散主治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之证;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防己黄芪汤主治表虚卫气不固之风水;临床应用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自脉浮为证治要点。真武汤主治脾肾阳虚,重在肾阳不足,水气内停之阴水;临床应用以水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胖,苔白脉沉为证治要点。实脾散亦治阴水,但偏于脾阳虚,气滞腹胀者;临床应用以身半以下肿,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为证治要点。

  • 第7题:

    问答题
    结合方中主要药物的配伍说明定喘汤与小青龙汤在主治证方面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定喘汤与小青龙汤均有宣肺解表,祛痰平喘之功,皆可治外感风寒,内有痰浊之哮喘。但小青龙汤以麻黄、桂枝配伍干姜、半夏、细辛既解表散寒,又温肺化饮,适用于内有寒饮,且表寒较重之喘咳;而定喘汤以麻黄、白果配伍黄芩、桑白皮,既宣肺降逆兼解表,又清泄肺热而平喘咳,用治外感风寒,痰热内蕴之喘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主治病证、功用、主要药物配伍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两方均治少阳病,皆有和解少阳之功用,都用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不同的是:小柴胡汤治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功用为和解少阳。方中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半夏、生姜降道和胃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气扶正,健脾和中。大柴胡汤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心下痞硬。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功用不仅和解少阳,且能内泻阳明热结。方中柴胡与黄芩和解少阳;大黄与枳实泻阳明热结,且行气消痞;芍药缓急止痛,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因有阳明热结,不用参、草之甘壅留邪,而用大枣调和诸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连梅汤与黄连阿胶汤所治病证、用药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连梅汤与黄连阿胶汤都治在心肾。但前者为治暑温病暑热久羁,耗伤肾阴所致的水火不济之候,偏于阴损病机,故用黄连,阿胶配乌梅,生地,麦冬,酸苦泄热,酸甘化阴,体现了暑温病后期再用酸泄酸敛的治法。后者为治春温热伤肾阴,心火炽盛之证。偏于心火,故用芩、连同用,泄心火力量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大柴胡汤证与柴胡加芒硝汤证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两证皆为少阳兼阳明里实证。其区别在于:大柴胡汤证为少阳兼阳明里实,里实壅盛而正气未虚,治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里实。由于正气未虚,故用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恐其补正留邪,里实较甚,故加大黄、枳实、芍药,通下热结。柴胡加芒硝汤证为少阳兼阳明里实,里有燥热而结实未甚,且正气已伤,治用柴胡加芒硝汤,和解少阳,泻热润燥。惟其正气不足,故用小柴胡汤,保留人参、甘草以益气和中;结实未甚,故只用一味芒硝咸寒润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的主要配伍及功用、主治病证之不同。

    正确答案: 真人养脏汤重用罂粟壳为君药,配肉豆蔻、诃子暖脾涩肠,更加人参、白术、肉桂等补脾温中之品,具有涩肠止泻,温中补虚之功,主治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而偏于脾虚者。四神丸重用补骨脂为君药,以温肾为主,配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以暖脾涩肠,合成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之功,主治命门火衰之五更肾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大柴胡汤证与大陷胸汤证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两证皆有"热结在里"的病机(第136条)和胸胁部满痛的表现。区别在于:大柴胡汤证属少阳兼阳明里实证,当见往来寒热,呕逆,心下痞硬,腹满痛,大便不通等症。治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里实。大陷胸汤证为水热互结于胸膈,当见心下胸膈硬满疼痛,无大热,但头汗出等症,治宜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大柴胡汤证与柴胡加芒硝汤证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两证皆为少阳兼阳明里实证。其区别在于:大柴胡汤证为少阳兼阳明里实,里实壅盛而正气未虚,治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里实。由于正气未虚,故用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恐其补正留邪,里实较甚,故加大黄、枳实、芍药,通下热结。柴胡加芒硝汤证为少阳兼阳明里实,里有燥热而结实未甚,且正气已伤,治用柴胡加芒硝汤,和解少阳,泻热润燥。惟其正气不足,故用小柴胡汤,保留人参、甘草以益气和中;结实未甚,故只用一味芒硝咸寒润下。

  • 第14题:

    试比较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证的证治异同


    正确答案:两证均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但大柴胡汤尚兼阳明里实,除小柴胡汤所具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八症之外,尚有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痞硬、腹满痛、不大便或下利等证。治法小柴胡汤证只宜和解少阳;大柴胡汤证宜和解少阳,通下里实。方药为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而成。两方虽以柴胡命名,但制方有大小,所针对病机、症状有差异,临床宜鉴别应用。

  • 第15题:

    试述小柴胡汤证的因机及其主症机制。


    正确答案: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基本因机/病理是:邪犯少阳,胆热内郁,以致枢机不利,脾胃失和。即少阳受邪,枢机不利,正邪分争,进退于表里之间,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邪正交争,互有胜负,则现寒去热来,寒热交替,休作有时;少阳之经,侧循胸胁,邪犯少阳,阻滞其经脉,经气不利,则见胸胁苦满;肝胆表里互用,胆气郁滞,疏泄失职,情志不达,则神情默默而寡言;胆为中正之官,胆火内郁,上扰心神则心烦;胆气内郁,木失疏土,脾失健运则不欲饮食;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则喜呕。

  • 第16题:

    结合方中主要药物的配伍说明定喘汤与小青龙汤在主治证方面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定喘汤与小青龙汤均有宣肺解表,祛痰平喘之功,皆可治外感风寒,内有痰浊之哮喘。但小青龙汤以麻黄、桂枝配伍干姜、半夏、细辛既解表散寒,又温肺化饮,适用于内有寒饮,且表寒较重之喘咳;而定喘汤以麻黄、白果配伍黄芩、桑白皮,既宣肺降逆兼解表,又清泄肺热而平喘咳,用治外感风寒,痰热内蕴之喘咳。

  • 第17题:

    试述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的主要配伍及功用、主治病证之不同。


    正确答案:真人养脏汤重用罂粟壳为君药,配肉豆蔻、诃子暖脾涩肠,更加人参、白术、肉桂等补脾温中之品,具有涩肠止泻,温中补虚之功,主治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而偏于脾虚者。四神丸重用补骨脂为君药,以温肾为主,配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以暖脾涩肠,合成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之功,主治命门火衰之五更肾泄。

  • 第18题:

    试述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在主治病证、临床表现、功用及主要药物配伍方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正确答案: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均能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以治疗咳嗽痰多之证,且在方中均含有苏子和半夏。但二方在主治、临床表现、功用及主要药物配伍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苏子降气汤主治之喘咳为上实下虚,即上有痰涎壅盛,肺失宣降,下有肾阳不足,不能纳气化饮,故除可见胸膈满闷外还可见腰疼脚软或肢体浮肿,故治宜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其组方配伍为:以苏子、半夏、厚朴、前胡降气平喘为主,配伍肉桂,兼能温肾纳气。 定喘汤主治之哮喘乃由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所致,可见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宣肺降气,清热化痰。其组方配伍为:用麻黄、白果配伍黄芩、桑白皮既能宣肺散寒,又能清泄肺热。

  • 第19题:

    问答题
    大柴胡汤证与小柴胡汤证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两证皆以柴胡名方,在病机、证候、治法用药各方面皆有异同。辨析如下:
    ①共同点:大、小柴胡汤证皆以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胆火内郁为基本病机,临床都可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呕吐,脉弦等少阳病主症;治疗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半夏、生姜、大枣和胃止呕。
    ②不同点:小柴胡汤是少阳证主方,故小柴胡汤证就是少阳证的典型证候。“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其正气略显不足,且里热未盛;临床以少阳见证为主,舌淡红苔白,脉弦细。故治以和解少阳,扶正达邪,而加人参、炙甘草益气补中。大柴胡汤证是少阳阳明合病,临床除少阳证外,尚伴见呕不止,心中痞硬,心下急、腹满痛,不大便或热利,舌红苔黄,脉弦数等阳明里热腑实证。治疗除和解少阳外,不用人参、炙甘草之扶正,而加大黄、枳实泻热祛实,通下阳明;加芍药以缓急止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比较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在组成、功用、主治上的异同。

    正确答案: 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的相同点:两方在组成上都有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五味药,功效都能和解少阳,都可以治疗少阳病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症。
    不同的是在组成上小柴胡汤还用人参、炙甘草;大柴胡汤还有枳实、白芍、大黄,功效上小柴胡汤功专和解少阳,而大柴胡汤还可以内泻热结,故小柴胡汤除治伤寒少阳证外;还可治疗妇人热入血室者,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大柴胡汤则主治少阳阳明合病,证见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下利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在主治病证、临床表现、功用及主要药物配伍方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正确答案: 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均能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以治疗咳嗽痰多之证,且在方中均含有苏子和半夏。但二方在主治、临床表现、功用及主要药物配伍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苏子降气汤主治之喘咳为上实下虚,即上有痰涎壅盛,肺失宣降,下有肾阳不足,不能纳气化饮,故除可见胸膈满闷外还可见腰疼脚软或肢体浮肿,故治宜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其组方配伍为:以苏子、半夏、厚朴、前胡降气平喘为主,配伍肉桂,兼能温肾纳气。 定喘汤主治之哮喘乃由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所致,可见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宣肺降气,清热化痰。其组方配伍为:用麻黄、白果配伍黄芩、桑白皮既能宣肺散寒,又能清泄肺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比较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证的证治异同

    正确答案: 两证均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但大柴胡汤尚兼阳明里实,除小柴胡汤所具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八症之外,尚有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痞硬、腹满痛、不大便或下利等证。治法小柴胡汤证只宜和解少阳;大柴胡汤证宜和解少阳,通下里实。方药为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而成。两方虽以柴胡命名,但制方有大小,所针对病机、症状有差异,临床宜鉴别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蒿芩清胆汤与小柴胡汤均能和解少阳,二方主治及功用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二方虽能和解少阳,但因其组成不同,故二方功效及主治是不尽一致的。蒿芩清胆汤用苦寒芳香之青蒿,清退少阳邪热,与黄芩为伍,清胆退热作用较强;更配以竹茹、半夏、赤茯苓、碧玉散等药,于和解之中寓清利之法;所以用治少阳病胆胃湿热而热重寒轻之证。小柴胡汤用柴胡与黄芩相配,清胆之力显然不及蒿芩清胆汤;但方中有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半夏,益气和胃,是和解之中寓扶正祛邪之意;故对于少阳病而胃气不和者,本方适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