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述用复方氨基酸液治疗肝性脑病的原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为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最需采取的措施为

    A.积极大量输血
    B.口服新霉素
    C.复方氨基酸静滴
    D.抗感染治疗
    E.弱酸液灌肠

    答案:E
    解析:
    上消化道出血后,肠内产氨增多,过多的血氨绕过肝脏代谢直接进入体循环而至脑部,打破了氨的正常动态平衡,产生肝性脑病,为预防应用弱酸液灌肠降低血氨浓度。故选E。

  • 第2题:

    试述肝性脑病时,为什么用弱酸灌肠?
    (1)氨在肠道内吸收主要非离子型氨(NH)弥散进入肠粘膜,其吸收比率大于离子型氨(NH)很多
    (2)NH有毒性,且能通过血脑屏障;NH相对无毒,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3)NH与NH相互转化受Ph梯度变化影响。pH>6,NH3大量弥散入血,pH<6,NH从血液转到肠腔
    (4)弱酸灌肠后,肠道酸化,从而减少了氨的形成和吸收)弥散进入肠粘膜,其吸收比率大于离子型氨(NH)很多

  • 第3题:

    试述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中,高血氨与血浆氨基酸失衡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高血氨与血浆氨基酸失衡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同促进肝性脑病的发生。一方面,高血氨可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为保持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也增多,导致血浆氨基酸失衡,支链氨基酸减少,而芳香族氨基酸增多,竞争入脑生成假性神经递质。另一方面,高血氨在脑内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增多,自脑外逸,促进中性氨基酸尤其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游离色氨酸通过血脑屏障入脑,结果5-羟色胺和假性神经递质生成增多,而真性神经递质合成受到阻抑,从而诱发肝性脑病。

  • 第4题:

    复方氨基酸治疗肝性脑病的原理是因为其可纠正肝性脑病的病人血中氨基酸哪种失衡。()

    • A、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
    • B、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
    • C、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
    • D、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
    • E、各种氨基酸含量均下降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为预防肝性脑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为()

    • A、应用左旋多巴
    • B、加强保肝治疗
    • C、弱酸溶液洗肠
    • D、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
    • E、纠正酸碱平衡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判断题
    临床上应用特制的含芳香族氨基酸多的复方氨基酸液可治疗肝性脑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肝性脑病治疗。

    正确答案: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在加强支持疗法的同时积极对症治疗,如减少氨吸收措施,禁蛋白饮食,口服不吸收抗生素,口服乳果糖,食醋灌肠等,降血氨可静滴乙酰谷酰胺等,静脉输液左旋多巴,支链氨基酸等,用甘露醇等高渗液体防治脑水肿。可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用复方氨基酸液治疗肝性脑病的原理。

    正确答案: 正常人血浆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呈一定比值,为3~3.5。当肝功能受损时,血浆芳香族氨基酸明显升高,而支链氨基酸则明显减少,上述比值明显下降。临床上应用特制的含支链氨基酸多,而含芳香族氨基酸少的复方氨基酸液治疗肝性脑病患者,可纠正血浆氨基酸失衡,有明显改善症状、恢复脑功能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可用于肝性脑病的治疗的是

    A.精氨酸
    B.赖氨酸
    C.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
    D.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E.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

    答案:A
    解析:
    精氨酸与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联合应用,可增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

  • 第10题:

    试述肝性脑病治疗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饮食:去蛋白质饮食,减少肠内氨的形成。需注意供给足够的热量约1600卡/d。
    (2)诱因的治疗: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水盐代谢及酸碱失衡的纠正,特别是低血钾的治疗及休克的处理。
    (3)降氨药物①谷氨酸钠(钾):5.75g/20ml,含钠34mmoL,(6.3g/mL,含钾34mmoL)×4支/次,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明显腹水及水肿时慎用钠盐,尿少慎用钾盐。②精氨酸10~20g,静脉用药,此药呈酸性,适用于血pH偏高的患者。
    上述药物主要对慢性反复发作性肝性脑病有效。
    (4)支链氨基酸混合液,可纠正氨基酸代谢失衡,对门体分流性脑病疗效较好。
    (5)口服肠道消毒剂和食醋灌肠如新霉素、利福昔明等,以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食醋灌肠清除肠道积血。
    (6)其他:口服乳果糖制剂、氟马西尼为苯二氮革受体拮抗剂1~2mg静脉注射,可迅速改善脑病的症状。
    (7)对症治疗:保护脑细胞功能、防止脑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防治休克等。

  • 第11题:

    临床上应用特制的含芳香族氨基酸多的复方氨基酸液可治疗肝性脑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2题:

    试述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正确答案: ①消除诱因:纠正离子紊乱,止血,通便,抗感染;
    ②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③促进有毒物质清除代谢;
    ④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⑤其他:人工肝、肝移植、重症监护。

  • 第13题:

    判断题
    临床上应用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多而含支链氨基酸少的特制的复方氨基酸液治疗肝性脑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试述肝性脑病治疗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饮食:去蛋白质饮食,减少肠内氨的形成。需注意供给足够的热量约1600卡/d。
    (2)诱因的治疗: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水盐代谢及酸碱失衡的纠正,特别是低血钾的治疗及休克的处理。
    (3)降氨药物①谷氨酸钠(钾):5.75g/20ml,含钠34mmoL,(6.3g/mL,含钾34mmoL)×4支/次,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明显腹水及水肿时慎用钠盐,尿少慎用钾盐。②精氨酸10~20g,静脉用药,此药呈酸性,适用于血pH偏高的患者。
    上述药物主要对慢性反复发作性肝性脑病有效。
    (4)支链氨基酸混合液,可纠正氨基酸代谢失衡,对门体分流性脑病疗效较好。
    (5)口服肠道消毒剂和食醋灌肠如新霉素、利福昔明等,以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食醋灌肠清除肠道积血。
    (6)其他:口服乳果糖制剂、氟马西尼为苯二氮革受体拮抗剂1~2mg静脉注射,可迅速改善脑病的症状。
    (7)对症治疗:保护脑细胞功能、防止脑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防治休克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单选题
    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预防肝性脑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为()。
    A

    加强保肝治疗

    B

    应用左旋多巴

    C

    弱酸溶液洗肠

    D

    复方氨基酸静脉注射

    E

    纠正酸碱平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为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最需采取的措施为( )
    A

    积极大量输血

    B

    口服新霉素

    C

    复方氨基酸静滴

    D

    抗炎症治疗

    E

    弱酸液灌肠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