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预防产后出血应注意:
①加强孕前咨询:对孕前合并肝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者,应在疾病治疗好转后再受孕。对急性再障、白血病者应动员患者避孕。
②加强产前保健: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产前检查,积极纠正贫血,治疗原发病,并应提前转诊到血源充足、抢救条件较好的医院分娩。
③加强产程管理:正确掌握引产催产的适应证,第一产程中合理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对子宫平滑肌有松弛作用的镇静剂和麻醉剂;关心待产妇的饮食与睡眠,防止其过度疲劳;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二产程中应掌握会阴切开的时机,过早会增加切口出血量,过迟则可能在切开前会阴、阴道已撕裂。还应根据胎儿大小及阴道助产手术种类掌握切口大小,并指导产妇正确用力,避免胎儿过快娩出;胎儿娩出后不要过早揉捏子宫、牵拉脐带,若无出血可等待15min,若有出血应立即阴道检查及宫腔探查。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及软产道有无撕裂伤。
④加强产后观察:70%~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故产妇应在产房中观察2h,注意其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及子宫软硬度、阴道流血量、会阴伤口有无血肿等。
更多“如何预防产后出血?”相关问题
  • 第1题:

    预防产后出血下列哪项是不对的

    A.产后出血与孕期保健是否健全有关

    B.产后出血与产程长短有关

    C.产后出血与催产素及时使用有关

    D.产后出血与接产者产科指征掌握正确与否有关

    E.产后出血与前羊膜囊是否破裂有关


    正确答案:E

  • 第2题:

    为预防产后出血,胎盘娩出后不妥的护理措施是( )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何谓产后出血?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者称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因产后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
    防治措施:首先做好围产期检查;详细询问病史是防止妊娠并发症和分娩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应到正规医院爱婴病房分娩;加强产时及产后巡视;进行母乳喂养等。

  • 第4题: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如何护理?


    正确答案: 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宫腔内填塞纱布条、结扎血管或子宫切除。

  • 第5题:

    产后母猪的奶水不好,如何预防和治疗?


    正确答案: 预防措施:产前一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产后肌注抗生素,保证饮水充足,添加青饲料,防止产前便秘。不喂霉变饲料或控制霉菌毒素,保证产房清洁,降低分娩应激,产后第一餐不喂料或少喂清稀料,注意,喂料量的逐渐增加,一周以后恢复正常采食量。
    治疗措施:敏感药物有头孢、恩诺沙星、氨卡西林、阿莫西林肌注或静脉注射,连用3天

  • 第6题:

    关于产后出血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400ml为产后出血
    • B、多次分娩者易发生产后出血
    • C、产后出血最常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
    • D、按摩子宫可预防产后宫腔积血
    • E、宫缩好而出血多应检查有无产道损伤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产后如何预防及处理尿潴留?


    正确答案: 产后2-4小时内鼓励产妇多喝饮料,促使尽早排尿;每3-4小时排尿一次,以免膀胱膨胀妨碍子宫收缩。对产后6-8小时不能自解小便者,应积极采取措施协助排尿,以免尿潴留。可依次选用下列方法:
    ⑴解除对排尿引起会阴部疼痛的顾虑,对不习惯在床上排尿的产妇,应帮助下床排尿;
    ⑵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口,并让产妇听流水声,诱导排尿;
    ⑶置热水袋于下腹部或用电动按摩仪刺激腹肌收缩,促使排尿;
    ⑷针刺三阴交、阳陵泉、关元、气海等穴位,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毫克或卡巴可(患有心脏病的产妇忌用)0.25毫克,促使膀胱平滑肌收缩;
    ⑸如采取以上措施30分钟后仍无效,可在无菌操作下导尿。如积尿在500毫升以上或产程过长,应留置导尿管2-3天。

  • 第8题:

    预防产后出血,下列哪些环节是恰当的()

    • A、产时预防
    • B、产前预防
    • C、产后预防
    • D、产时常规给予缩宫素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问答题
    何谓产后出血?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者称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因产后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
    防治措施:首先做好围产期检查;详细询问病史是防止妊娠并发症和分娩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应到正规医院爱婴病房分娩;加强产时及产后巡视;进行母乳喂养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处理第三产程,以预防产后出血?

    正确答案: ①观察胎盘剥离征象:切忌在胎盘未剥离前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或脐带拉断,甚至造成子宫内翻
    ②协助胎盘娩出:确认胎盘已完全剥离后,方可协助胎盘娩出
    ③检查胎盘胎膜:检查胎盘小叶和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胎盘边缘血管有无断裂
    ④检查软产道:如有裂伤立即缝合
    ⑤留产房观察2h: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会阴及阴道血肿、膀胱充盈等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正确答案: 预防产后出血应注意:
    ①加强孕前咨询:对孕前合并肝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者,应在疾病治疗好转后再受孕。对急性再障、白血病者应动员患者避孕。
    ②加强产前保健: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产前检查,积极纠正贫血,治疗原发病,并应提前转诊到血源充足、抢救条件较好的医院分娩。
    ③加强产程管理:正确掌握引产催产的适应证,第一产程中合理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对子宫平滑肌有松弛作用的镇静剂和麻醉剂;关心待产妇的饮食与睡眠,防止其过度疲劳;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二产程中应掌握会阴切开的时机,过早会增加切口出血量,过迟则可能在切开前会阴、阴道已撕裂。还应根据胎儿大小及阴道助产手术种类掌握切口大小,并指导产妇正确用力,避免胎儿过快娩出;胎儿娩出后不要过早揉捏子宫、牵拉脐带,若无出血可等待15min,若有出血应立即阴道检查及宫腔探查。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及软产道有无撕裂伤。
    ④加强产后观察:70%~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故产妇应在产房中观察2h,注意其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及子宫软硬度、阴道流血量、会阴伤口有无血肿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列出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评估:胎盘娩出后2小时内评估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
    (2)胎儿娩出后即用生理盐水20ml加催产素10U静脉内快速注入,如产妇有易发生宫缩乏力的因素,应在胎头或胎肩娩出时,静脉注射缩宫素。
    (3)若胎盘未完全剥离而出血多时应协助医生行手取胎盘术。若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没有排出,阴道流血不多,可轻轻按压子宫或静脉注射宫缩剂。
    (4)协助医生正确及时进行会阴切开缝合术及会阴裂伤修复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预防产后出血,下列哪些环节是恰当的()。

    A.产时预防

    B.产前预防

    C.产后预防

    D.产时常规给予缩宫素

    E.产程开始均备好血


    正确答案:ABC

  • 第14题:

    为预防产后出血,胎盘娩出前应注意( )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正确答案: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表现为易激惹、恐惧、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有时还会陷入精神恍惚或嗜睡状态。护士应给予产妇心理支持,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耐心倾听产妇诉说,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促使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并指导产妇与婴儿进行接触、交流,提高照顾婴儿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改善家庭关系和家庭生活环境;做好出院指导及家庭随访工作,为产妇提供心理咨询。如抑郁症状严重,及时请心理医师给予治疗。

  • 第16题:

    如何通过合理活动预防脑出血?


    正确答案: 1.适度活动。
    2.变换体位要缓慢平稳。
    3.避免跌倒。
    4.有意识多动左手

  • 第17题:

    产后出血的预防保健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高危孕妇临近预产期时,应转入医院待产分娩;
    (2)既往有产后出血、多次人工流产或人工剥离胎盘史,本次妊娠为双胎、羊水过多、产程过长、宫缩乏力者,待胎儿前肩娩出后,即肌注缩宫素10IU,如子宫收缩仍欠佳,可将缩宫素20IU加于5%葡萄糖500ML中持续静脉滴注;
    (3)正确处理产程,在第一产程注意孕妇休息、饮食,防止过度疲劳和产程延长,合理使用镇静剂。在第二产程认真保护会阴,正确掌握会阴后、侧切开指征和时机。阴道手术轻柔规范。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避免胎儿过快分娩,造成软产道撕伤。在第三产程胎盘未完全剥离前不可用牵拉脐带或揉压子宫,胎盘已有剥离征象时应及时按压宫底娩出胎盘。第三产程超过30分钟或活动性出血200ML以上时,应行人工剥离胎盘术。产后用弯盘臵于臀部下方收集阴道流出血液,正确测量产后出血量,仔细检查产道有无裂伤及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子宫收缩欠佳者,按摩子宫及注射宫缩剂(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
    (4)分娩结束后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小时,观察产妇生命体征,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产后24小时注意观察,注意出血量。

  • 第18题:

    如何处理第三产程,以预防产后出血?


    正确答案: ①观察胎盘剥离征象:切忌在胎盘未剥离前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或脐带拉断,甚至造成子宫内翻
    ②协助胎盘娩出:确认胎盘已完全剥离后,方可协助胎盘娩出
    ③检查胎盘胎膜:检查胎盘小叶和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胎盘边缘血管有无断裂
    ④检查软产道:如有裂伤立即缝合
    ⑤留产房观察2h: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会阴及阴道血肿、膀胱充盈等情况

  • 第19题: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正确答案:预防产后出血应注意:
    ①加强孕前咨询:对孕前合并肝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者,应在疾病治疗好转后再受孕。对急性再障、白血病者应动员患者避孕。
    ②加强产前保健: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产前检查,积极纠正贫血,治疗原发病,并应提前转诊到血源充足、抢救条件较好的医院分娩。
    ③加强产程管理:正确掌握引产催产的适应证,第一产程中合理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对子宫平滑肌有松弛作用的镇静剂和麻醉剂;关心待产妇的饮食与睡眠,防止其过度疲劳;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二产程中应掌握会阴切开的时机,过早会增加切口出血量,过迟则可能在切开前会阴、阴道已撕裂。还应根据胎儿大小及阴道助产手术种类掌握切口大小,并指导产妇正确用力,避免胎儿过快娩出;胎儿娩出后不要过早揉捏子宫、牵拉脐带,若无出血可等待15min,若有出血应立即阴道检查及宫腔探查。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及软产道有无撕裂伤。
    ④加强产后观察:70%~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故产妇应在产房中观察2h,注意其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及子宫软硬度、阴道流血量、会阴伤口有无血肿等。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产后出血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400ml为产后出血

    B

    多次分娩者易发生产后出血

    C

    产后出血最常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

    D

    按摩子宫可预防产后宫腔积血

    E

    宫缩好而出血多应检查有无产道损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产后出血的预防保健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高危孕妇临近预产期时,应转入医院待产分娩;
    (2)既往有产后出血、多次人工流产或人工剥离胎盘史,本次妊娠为双胎、羊水过多、产程过长、宫缩乏力者,待胎儿前肩娩出后,即肌注缩宫素10IU,如子宫收缩仍欠佳,可将缩宫素20IU加于5%葡萄糖500ML中持续静脉滴注;
    (3)正确处理产程,在第一产程注意孕妇休息、饮食,防止过度疲劳和产程延长,合理使用镇静剂。在第二产程认真保护会阴,正确掌握会阴后、侧切开指征和时机。阴道手术轻柔规范。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避免胎儿过快分娩,造成软产道撕伤。在第三产程胎盘未完全剥离前不可用牵拉脐带或揉压子宫,胎盘已有剥离征象时应及时按压宫底娩出胎盘。第三产程超过30分钟或活动性出血200ML以上时,应行人工剥离胎盘术。产后用弯盘臵于臀部下方收集阴道流出血液,正确测量产后出血量,仔细检查产道有无裂伤及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子宫收缩欠佳者,按摩子宫及注射宫缩剂(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
    (4)分娩结束后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小时,观察产妇生命体征,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产后24小时注意观察,注意出血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预防产后出血,下列哪些环节是恰当的()
    A

    产时预防

    B

    产前预防

    C

    产后预防

    D

    产时常规给予缩宫素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如何护理?

    正确答案: 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宫腔内填塞纱布条、结扎血管或子宫切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述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正确答案: 重视产前保健:疑有凝血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后再怀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减少人工流产;重视高危孕产妇的产前检查;正确处理各产程、加强产后观察,规范产后失血量测定方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鼓励母亲让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