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蛋用雏鸡育雏的最好季节是秋季。”相关问题
  • 第1题:

    蛋用型雏鸡最好的育雏方式是()。

    A、地面育雏

    B、网上育雏

    C、立体育雏

    D、地网混合育雏


    本题答案:C

  • 第2题:

    试述雏鸡育雏的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 育雏的环境条件:1,温度:开始32-35度,随周龄变化而降低,每周降3度,直到育雏器温度与室温18-24度相同,停止供温。育雏舍内分高、中、低三个温区,便于雏鸡自己选择。温度是否合适,可观察雏鸡的表现和听叫声。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翅嘴张开,发出吱吱的叫声;温度低时,靠近热源,扎堆,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温度合适,雏鸡活泼好动,分布均匀。
    2,湿度:10天内,湿度要求60-70%。湿度太低时,腹中剩余蛋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下痢,脚趾干瘪,羽毛生长慢。可用地面洒水或防水盆。10天之后相对湿度要求50-60%。此时湿度太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引发球虫病。
    3,通风:由于雏鸡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单位体重排出的CO2约比大家畜高2倍,且粪便和垫料在水、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氨气、硫化氢,有害健康。所以必须注意通风换气。
    4,密度。合理的密度使雏鸡有足够的饮食和活动空间,防止垫料过于潮湿。密度过大,鸡群拥挤,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密度因品种、饲养方式、日龄的不同而不同。
    5,光照。密封式育雏:0-3天(平面育雏)或1周(笼养),昼夜连续23小时光照,强度10-30勒克斯。1周龄-20周,8-9小时,强度5-10勒克斯。刚孵出的小鸡视力弱,为了活动、觅食、饮水方便,光照强度可大些。强度的控制有3种方法:一是改变灯泡瓦数;二是控制开灯数量;三是用调压变压器控制。
    6,卫生、防疫:定期消毒,做好预防免疫,搞好日常清洁卫生。

  • 第3题: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在于控制好育雏的()。

    • A、湿度
    • B、温度
    • C、日粮
    • D、饮水

    正确答案:B

  • 第4题:

    雏鸡有哪些生理特点、根据特点在育雏过程中应采取相应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 1生长发育迅速。育雏期的日粮中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必须严格按照营养标准予以满足,不仅要提高蛋白质水平,还要求氨基酸平衡,并且保证恰当的能量水平,配置营养丰富的全家日粮。
    2体温调节机能弱。初生的幼雏体小娇嫩,大脑的体温调节机能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自体产热能力也较弱,雏鸡对环境温度适应力很低,既怕冷又怕热,顾要为雏鸡创造温度,干燥,卫生,安全的环境条件。
    3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雏鸡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但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功能差。因此在饲喂上要求给与粗纤维低,易消化,营养全面而平衡的日粮,特别是与生长有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须满足。
    4抗病能力差。雏鸡体小娇弱,对疾病抵抗力很弱,易感疾病,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法氏囊病,球虫病,慢性呼吸道病等。育雏阶段要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切实做好防疫隔离。
    5胆小,群居性强。雏鸡比较敏感,胆小怕惊吓。雏鸡生活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避免有噪音或惊吓,非工作人员应避免进入育雏舍,在雏鸡舍和运动场上应增加防护设备,以防鼠,蛇,猫,狗,老鹰等的袭击和侵害。
    6羽毛生长快,更换勤。后备鸡羽毛生长极为迅速,在4~5,7~8,12~13,18~20周龄分别脱换4次羽毛,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中蛋白质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尤其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高。

  • 第5题:

    蛋用型雏鸡是指()周龄的鸡,蛋用型育成鸡是指()周龄的鸡。


    正确答案:0-6;7-20

  • 第6题:

    沼气灯育雏鸡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早春气温低,空气湿度大,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全,若此时补给一定的光照和温度,对满足雏鸡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 第7题:

    育雏最好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结合雏鸡生理特点,试述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雏鸡通常指出壳——6周龄的鸡。
    (1)体温调节能力差,怕冷怕热。温度是关键。必须严格作好雏鸡保温工作,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可采取温室育雏、保温伞育雏等。注意观察温度是否适宜,并及时调整。
    (2)消化系统不完善,但生长发育快。日粮配制应营养全面,容易消化,满足生长需要。少喂勤添,增加饲喂次数,防止饲料浪费。
    (3)胆小怕惊,抗病力差。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做好清洁卫生、环境消毒、免疫接种。

  • 第9题:

    育雏的密度是指()容纳的雏鸡数。


    正确答案:单位面积

  • 第10题:

    开放式鸡舍,育雏效果最好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育雏鸡的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一)合适的温度;
    (二)良好的通风;
    (三)适宜的光照;
    (四)合理的密度。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雏鸡育雏的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 育雏的环境条件:1,温度:开始32-35度,随周龄变化而降低,每周降3度,直到育雏器温度与室温18-24度相同,停止供温。育雏舍内分高、中、低三个温区,便于雏鸡自己选择。温度是否合适,可观察雏鸡的表现和听叫声。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翅嘴张开,发出吱吱的叫声;温度低时,靠近热源,扎堆,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温度合适,雏鸡活泼好动,分布均匀。
    2,湿度:10天内,湿度要求60-70%。湿度太低时,腹中剩余蛋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下痢,脚趾干瘪,羽毛生长慢。可用地面洒水或防水盆。10天之后相对湿度要求50-60%。此时湿度太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引发球虫病。
    3,通风:由于雏鸡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单位体重排出的CO2约比大家畜高2倍,且粪便和垫料在水、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氨气、硫化氢,有害健康。所以必须注意通风换气。
    4,密度。合理的密度使雏鸡有足够的饮食和活动空间,防止垫料过于潮湿。密度过大,鸡群拥挤,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密度因品种、饲养方式、日龄的不同而不同。
    5,光照。密封式育雏:0-3天(平面育雏)或1周(笼养),昼夜连续23小时光照,强度10-30勒克斯。1周龄-20周,8-9小时,强度5-10勒克斯。刚孵出的小鸡视力弱,为了活动、觅食、饮水方便,光照强度可大些。强度的控制有3种方法:一是改变灯泡瓦数;二是控制开灯数量;三是用调压变压器控制。
    6,卫生、防疫:定期消毒,做好预防免疫,搞好日常清洁卫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三段式饲养蛋鸡包括()。

    • A、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
    • B、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
    • C、高峰前期、高峰期、淘汰阶段
    • D、育雏期、育成前期、育成后期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雏鸡前3天的育雏温度是()℃

    • A、30-32
    • B、33-35
    • C、36-38
    • D、38-40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蛋用型雏鸡是指()周龄的鸡。

    • A、0——3
    • B、0——4
    • C、0——5
    • D、0——6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地面育雏方式是在水泥地面上培育雏鸡,地面上铺设垫料,垫料厚度为20—25厘米的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怎样利用沼气灯育雏鸡?


    正确答案: 沼气灯可以用于育雏鸡。沼气灯育雏方法简单,投资小,效果好。具体方法是:
    ①选择一些旧纸箱、木箱、竹筐作育雏箱,每箱最多放雏鸡30只.以防小鸡过多上堆被压死。
    ②将点燃的沼气灯置育雏箱上方70~80厘米处。
    ③经常检查箱温,1周龄小鸡的适宜温度是30~33℃,2周龄时温度降到28~30℃,3周龄及以后控制在28℃。
    ④光照时间:1~2日龄可光照23小时,3~4日龄光照22小时,4~7日龄光照20小时,以后逐渐减少。
    ⑤注意通风换气,以防因废气过多使小鸡中毒。

  • 第18题:

    如何通过雏鸡的动态表现判断育雏舍温度是否适宜?


    正确答案: 操作要点:
    1)雏鸡精神旺盛,饮水适度,羽毛平整光亮,夜间休息时均匀分布在温源附近,说明温度适宜。
    2)雏鸡密集成群,向热源靠近,夜间不安静,发出“唧唧”叫声,食欲下降,排稀便,说明育雏舍温度低。
    3)雏鸡远离热源,精神不振,张嘴喘息,且呼吸频率增加,两翅张开下垂,并大量饮水导致食欲减退,易感冒,说明育雏舍温度过高。

  • 第19题:

    为了促进雏鸡生长,肉种鸡育雏前期(如4周龄前)可采用少量多次的自由采食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如何提高蛋用雏鸡培育效果?


    正确答案: (1)饲料营养要好
    提供全价配合饲料CP要在20%左右
    重点满足Met和Lys两种限制性AA的需要
    满足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
    最好用性饲料,并满足饮水
    (2)温度合适:看鸡施温1-3d34-35℃,4-7d32-33℃,以后每周降低2-3℃,至室温达到20℃恒温。
    (3)防病保健:对饲喂器具及时消毒,定期注射疫苗,保持禽舍卫生,通风,淘汰有病个体.

  • 第21题:

    扦插季节以()为最好,其次是秋季,再次为夏季和冬季。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用沼气育雏鸡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选择一些旧报纸、木箱、竹筐做育雏箱,每箱最多放雏鸡30只(以防过多小鸡上堆压死)。
    (2)将点燃的沼气灯置育雏箱上方70~80厘米。
    (3)经常检查箱温。一周龄小鸡的适宜温度是30~33℃。二周龄时温度降到28~30℃。三周龄及以后控制在28℃。
    (4)光照时间。1~2日龄可照23小时,3~4日龄可照22小时,4~7日龄20小时,以后逐渐减少,至20周龄时,只保持9个小时光照就够了。
    (5)注意通风放气,以防废气过多,小鸡中毒。

  • 第23题:

    简述育雏季节的选择


    正确答案:在密闭式鸡舍内育雏,受季节影响小,可实行全年育雏。开放式鸡舍受季节影响较大,应选择育雏季节。春季育雏,温度适宜,雏鸡生长发育好,产蛋量高,产蛋时间长;秋季育雏,成活率较高,育成后期控制光照困难。冬季气温低,夏季高温高湿,雏鸡易患病,

  • 第24题:

    问答题
    雏鸡育雏有哪些基本条件要求?

    正确答案: 育雏时必须注意以下条件:
    (1)要有合适的温度:这是育雏成功的关键。初生雏的体温较低,且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因此必须对初生雏实行人工保温。具体育雏温度因家禽种类等因素而异。
    (2)提供全价的营养:雏鸡生长迅速,必须保证供给完善的营养,对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尤应特别注意供给。应按品种、品系的要求来配制饲粮。
    (3)合适的湿度:在育雏的头10天内,由于育雏温度稍高,垫料又较干燥,雏鸡个体小,室内湿度常偏低,此时要求相对湿度为65%左右。10日龄后,由于雏鸡的排粪量增大,呼出的水气增多,易致垫料潮湿,影响生长发育,也易诱发球虫病,故宜勤换垫料,加强通风,保持相对湿度为60%左右。
    (4)良好的通风换气:雏鸡新成代谢旺盛。若育雏室内通风不良,常致空气污浊,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也是降低雏鸡抗病力、诱发或并发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通风换气。
    (5)适宜的光照:对蛋用型和肉用型雏鸡应有不同的光照原则。对蛋用型雏鸡的光照原则是:每日光照的时间不得延长,光照的强度不得增加。应严格按品种、品系的要求和当地日照时间进行。
    (6)合理的密度:应根据禽的品种禽舍育雏设备室温及通风情况等因素确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