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湖区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建设任务。该湖区近几年开展了生态环境 整治,对荒山进行种草植树,将沿湖一些地势低洼的耕地改造为地面或湿地,新修了部分道路、建筑物和管护设施等。 1.已有资料 (1)2010年测绘的1 : 10000地形图数据,包括水系、交通、境界、管线、居民地、 土质植被、地貌、地名等要素,矢量数据,1980西安坐标系; (2)2015年12月获取的0.5 m分辨率彩色卫星影像数据 (3)己建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又称CORS),实时提供2000国 家大地坐标系下的

题目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湖区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建设任务。该湖区近几年开展了生态环境 整治,对荒山进行种草植树,将沿湖一些地势低洼的耕地改造为地面或湿地,新修了部分道路、建筑物和管护设施等。
1.已有资料
(1)2010年测绘的1 : 10000地形图数据,包括水系、交通、境界、管线、居民地、 土质植被、地貌、地名等要素,矢量数据,1980西安坐标系;
(2)2015年12月获取的0.5 m分辨率彩色卫星影像数据
(3)己建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又称CORS),实时提供2000国 家大地坐标系下的亚米级卫星定位服务;
(4)2016年初全区企业单位名录及排污信息报表数据。
2.拥有的主要仪器和软件
(1)GNSS测量型接收机;
(2)全站仪及测图软件;
(3)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4)遥感图像处理系统;
(5)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
3.工作内容及要求
利用己有资料和仪器设备,采集和处理有关数据,现势性要求至少达到2015年底,采 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平面精度达到1:10 000地形图要求。其中,部分数据层如下:
(1)水体数据层:多边形数据,包括湖泊、水库、河渠、湿地等要素及其属性;
(2)植被数据层:多边形数据,包括林地、草地等;
(3)排污企业空间数据层:包括单位的位置定位点,以及名称、地址、排污类型等相 关属性;
(4)交通数据层:包括公路、铁路、城市道路、水运等要素及其属性;
(5)居民地数据层:包括全部城镇、主要农村居民地以及相应的地名等;
(6)行政区划数据层:县以上境界及政区信息;
(7)正射影像数据:0.5 m分辨率真彩色,按1 : 10000地形图分幅。
问题:
1.简述制作排污企业空间数据层的主要工作内容。
2.简述制作水系统数据层的主要工作步骤。
3.简述生产该区0.5 m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的过程。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制作排污企业空间数据层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资料收集与处理:包括资料:2010年测绘的1 :10 000地形图数据、2015年12 月获取的0.5 m分辨率彩色卫星影像数据、己建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 2016年初全区企业单位名录及排污信息报表数据,并对1 : 10 000地形图数据进行坐标系转 换处理,转换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数据层制作:以1 : 10 000地形图数据为底图数据,参照2016年初全区企业单位 名录及排污信息报表数据,确定单位和排污类型;根据单位名称在1 : 10 000地形图数据中 查找,确定单位的位置定位点和地址。
如果地形图上查找不到的,对照卫星影像数据用GNSS 测量型接收机在CORS系统下外业测量单位位置坐标,从而获取单位的位置定位点,以及 名称、地址、排污类型等相关属性,再根据上述数据制作排污企业空间数据层。
(3)质量检查和成果提交:对数据层进行整理和质量检,验收合格后提交成果,并编 写相关报告

2.
制作水系统数据层的主要工作步骤如下:
(1)资料收集:2010年测绘的1 : 10 000地形图数据、2015年12月获取的0.5 m分辨率彩色卫星影像数据、己建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2016年初全区企业 单位名录及排污信息报表数据。
(2)数据层制作:以1 : 10 000地形图数据为地图数据,确定湖泊、水库、河渠、湿地 等要素及其属性;对照卫星影像数据,对生态环境整治后的湿地等进行外业测量,从而获取 新増水体数据的要素及其属性,再根据上述数据制作水体数据层。
(3)质量检查和成果提交:对数据层进行整理和质量检查,确认无误后提交成果,并 编写相关报告。

3.
生产该区0.5m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的过程如下:
(1)资料收集:2010年测绘的1 : 10 000地形图数据、2015年12月获取的0.5 m分辨 率彩色卫星影像数据、己建成覆盖全区范围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2016年初全区企业 单位名录及排污信息报表数据。
(2)地图修测:利用己有资料和仪器设备,采集和处理有关数据,进行补调补测,更 新得到该区2015年底的1:10 000地形图数据。
(3)DEM制作:利用更新后的1 : 10 000地形图数据,生成DEM,并对DEM进行编 辑处理,从而得到该区的DEM数据。
(4)影像纠正:根据0.5 m分辨率彩色卫星影像数据和对应的DEM数据,采用数字纠 正的方法,生成正射影像数据。
(5)影像镶嵌和裁切:对生成的正射影像数据进行匀光匀色和影像接边,得到无缝镶 嵌的影像数据,再进行分幅裁切。
(6)质量检查和成果提交:对生产的该区0.5 m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验收合格后提交成果,并编写相关报告。

更多“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湖区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建设任务。该湖区近几年开展了生态环境 整治,对荒山进行种草植树,将沿湖一些地势低洼的耕地改造为地面或湿地,新修了部分道路、建筑物和管护设施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承包单位通过招投标,承接了某航道整治工程,该整治工程主要内容为筑坝和护岸。建设单位及时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明确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
    问题:
    (1)对该工程进行单位工程的划分。
    (2)对该工程进行分部工程的划分。
    (3)对该工程进行分项工程的划分。


    答案:
    解析:
    (1)该工程划分为筑坝、护岸两个单位工程。
    (2)筑坝单位工程划分为基础、护底、坝体、坝面、护坡等分部工程。
    护岸单位工程划分为基础、护底、护脚、护坡等分部工程。
    (3)基础分部工程划分为基槽开挖、抛石挤淤、填砂挤淤、现浇混凝土基础、砂石垫层、土工织物垫层、换砂基础、浆砌石基础、水下抛石基础、水下抛石基础垫层等分项工程。
    护底分部工程划分为散抛石压载软体排护底、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散抛物护底、基槽开挖、土工织物垫层、砂石垫层等分项工程。
    坝体分部工程划分为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充填袋坝体、块石抛筑坝体、石笼抛筑坝体等分项工程。
    坝面分部工程划分为土工织物垫层、抛石面层、铺石面层、砌石面层、混凝土预制块体制作、混凝土预制块体安装、预制混凝土铺砲块制作、预制混凝土铺砌块铺挪、现浇混 凝土面层、模袋混凝土面层等分项工程。
    护坡分部工程划分为岸坡开挖、土石方回填、削坡及整平、基槽开挖、砂石垫层、土工织物垫层、砂石倒滤层、土工织物倒滤层、盲沟、明沟、抛石面层、铺石面层、砌石面层、模袋混凝土面层、现浇混凝土面层、预制混凝土铺砌块制作、预制混凝土铺硇块铺砌、砌石拱圈、砌石齿墙等分项工程。
    护脚分部工程划分为水下抛充填袋护脚、水下抛石护脚、水下抛石笼护脚、抛石面层等分项工程。

  • 第2题:

    2013年10月鄱阳湖部分湖区出现了大面积草海景观,左图为鄱阳湖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鄱阳湖草海景观照,读图回答下列题。


    直接导致2013年10月鄱阳湖出现草海景观现象的原因是( )。


    A.人工种草
    B.围湖造田
    C.干旱少雨
    D.引水灌溉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草海现象出现的原因。草海景观是由干旱少雨造成的湖面水面减少,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3题:

    白马湖湖区通过整治改造,目前湖区水质达到()类水标准。

    • A、Ⅰ类
    • B、Ⅱ类
    • C、III类
    • D、Ⅳ类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依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湖体核心保护区,范围为鄱阳湖的()。

    • A、水体和湿地
    • B、水面和湖中岛屿
    • C、水体和临近滨湖区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在土石方工程施工结束后,对工程永久性用地范围内适合绿化的地带,应进行绿化处理,改善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对()进行碴顶及坡面平整,种草或植树绿化。


    正确答案:取弃土场

  • 第6题:

    某承包单位通过招投标,承接了某航道整治工程,该整治工程主要内容为筑坝和护岸。建设单位及时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明确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问题:对该工程进行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正确答案:(1)该工程划分为筑坝、护岸两个单位工程。
    (2)筑坝单位工程划分为基础、护底、坝体、坝面、护坡等分部工程。护岸单位工程划分为基础、护底、护脚、护坡等分部工程。
    (3)基础分部工程划分为基槽开挖、抛石挤淤、填砂挤淤、现浇混凝土基础、砂石垫层、土工织物垫层、换砂基础、浆砌石基础、水下抛石基础、水下抛石基础垫层等分项工程。护底分部工程划分为散抛石压载软体排护底、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散抛物护底、基槽开挖、土工织物垫层、砂石垫层等分项工程。坝体分部工程划分为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充填袋坝体、块石抛筑坝体、石笼抛筑坝体等分项工程。坝面分部工程划分为土工织物垫层、抛石面层、铺石面层、砌石面层、混凝土预制块体制作、混凝土预制块体安装、预制混凝土铺砌块制作、预制混凝土铺砌块铺砌、现浇混凝土面层、模袋混凝土面层等分项工程。护坡分部工程划分为岸坡开挖、土石为回填、削坡及整平、基槽开挖、砂石垫层、土工织物垫层、砂石倒滤层、土工织物倒滤层、盲沟、明沟、抛石面层、铺石面层、砌石面层、模袋混凝土面层、现浇混凝土面层、预制混凝土铺砌块制作、预制混凝土铺砌块铺砌、砌石拱圈、砌石齿墙等分项工程。护脚分部工程划分为水下抛充填袋护脚、水下抛石护脚、水下抛石笼护脚、抛石面层等分项工程。

  • 第7题:

    积极推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建设()小流域,维护河湖生态环境。


    正确答案:生态清洁型

  • 第8题: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正确答案: 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①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③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 第9题:

    一小区已建有A幼儿园,为满足需要,西湖区人民政府拟在该小区内再建一所幼儿园。张某和李某先后向西湖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张某获批准。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西湖区人民政府必须在受理李某和张某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与否的决定
    • B、西湖区人民政府按照张某和李某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批准决定是不合法的
    • C、李某有权对谋取人民政府批准张某申请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 D、幼儿园有权对西湖区人民政府批准再建幼儿园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A,B,D

  • 第10题:

    在环境保护工程措施中,专为防止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或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而采取的措施包括生物性的和工程性的,下列属于生物性工程的是()。

    • A、为防止泥石流和滑坡而建造的人工构筑物
    • B、为防止地面下沉实行的人工回灌
    • C、为防风或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或沙漠化而植树和造林、种草,退耕还牧、退田还湖等
    • D、为防止盐渍化和水涝而采取的排涝工程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多选题
    到21世纪中叶,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
    A

    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

    B

    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三化”草地全部得到恢复

    C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检测和保护体系

    D

    所有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E

    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大约50年左右的时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到下个世纪中叶,使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 第12题:

    问答题
    某承包单位通过招投标,承接了某航道整治工程,该整治工程主要内容为筑坝和护岸。建设单位及时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明确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问题:对该工程进行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2013年10月鄱阳湖部分湖区出现了大面积草海景观,左图为鄱阳湖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鄱阳湖草海景观照,读图回答14~15题。



    直接导致13年10月鄱阳湖出现草海景观现象的原因是(  )。查看材料.

    A.人工种草
    B.围湖造田
    C.干旱少雨
    D.引水灌溉

    答案:C
    解析:
    图示为“草海”景观,这应该是干旱少雨造成的湖面水面减少。故选C。

  • 第14题:

    某市地理信息产业园从2 0 1 0年1月开始建设,2 0 1 3年6月底完成,现委托某测绘单位对工程建设状况进行监测,并同时对该产业园区内1:2000地形图数据(DLG)进行更新。


    产业园位于该市城乡接合部,地势比较平坦,开工前地面上的主要地形地物有湖泊、河渠、道路、房屋建筑、工矿设施、耕地、林地等。在建设过程中,除保留一些大型建筑物、重要工矿设施及主要道路外,对其他建筑物进行拆除,并按规划新建了道路、办公大楼、酒店、文化娱乐设施及公园绿地等。


    测绘单位收集到工程区2 00 9年底测绘的全要素1:2000地形图数据(DLG),要素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道路、工矿、管线、境界(含村界)、地名、地貌、土质植被等;并于2 0 1 3年2月对工程区实施了高分辨率航摄,生产制作了0.2米分辨率彩色正射影像数据(DOM),它与1:2000DLG数据的坐标系统一致。


    任务要求:首先采用内外业综合判调方法,利用已有0.2米分辨率DOM数据,配合适量的外业调绘和补测,对1:2000DLG数据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 0 1 3年6月底;其次,从更新前后的1:2000DLG数据中,分别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要素,应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监测分析出工程建设所拆除和保留的原有建筑物范围及面积、新建的房屋建筑物范围及面积,以及所占用耕地的范围及面积等,为工程管理提供依据。


    【问题】


    1.简述本项目1:2000DLG数据更新的步骤。


    2.列出本项目在更新1:2000DLG数据时外业调绘和补测的主要工作及内容。


    3.简述空间分析统计获得每个村因建设所占用耕地范围和面积的方法和过程。




    答案:
    解析:

    1.本项目1:2000DLG数据更新主要涉及确定更新策略、变化信息获取、变化数据采集、现势数据生产、现势数据提供等五个步骤,详细内容如下:


    (1)确定更新策略。主要是确定数据更新的目标、任务,包括更新范围、更新内容、更新周期、更新工程的组织与实施方案。


    (2)变化信息获取。当前用来获取变化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专业队伍进行现势调查,发现变化;②将卫星遥感影像与现有数据比较,发现变化;③根据其他渠道获得变化信息,如有关专业单位、社会力量、新闻途径等。


    (3)变化数据采集。对确定的变化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①人工数据采集,包括对标绘图进行数字化、野外勘测数字作业、GPS采集等;②交互式数据采集,包括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等;③自动数据采集,卫星遥感影像识别与处理等。


    (4)现势数据生产。原始数据可能会有新增、消失、改变等变化类型,相应的处理包括:①插入,将新增的地物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②删除,将已消失的地物信息从数据库中删除;③匹配并替换,根据相似性准则,将空间形态、位置变化的地物与原始数据进行匹配,确定替换对象,再用新的数据替换已变化的内容;④历史信息的保存和管理,被删除、替换的数据需要保存,以便历史数据的恢复、查询和分析。


    (5)现势数据提供。提供给用户的现势数据可以是批量替代的方式。但由于用户在购买数据后会在其中附加许多自己独有的属性及语义,需要予以保留,所以有时只需要提供变化部分和相应的元数据,供用户与其独有属性联结。


    2.本项目外业调绘首先在室内对0. 2m的DOM进行影像解译,将能够确认的地物要素用不同的线划、颜色、符号、注记等形式标绘在DOM上,不能够确认的地物要素用特殊符号进行标记,然后到实地进行核实、补调和补测。


    本项目外业调绘的主要内容有水系(湖泊、河渠)、居民地(房屋建筑、办公大楼、酒店)、交通及附属设施(道路)、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工矿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和植被(耕地、林地、公园绿地)要素的调绘,地理名称和注记等,对拆除的建筑物应用红色的“×”划去,范围加大应加以说明,对新增地物在进行调绘时应进行补测。


    本项目补测的主要内容是对新建的道路、办公大楼、酒店、文化设施及公园绿地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新增地物的位置,在补测新增地物量距时必须要量测到中心点或中心线位置。同时注意地物的方向、形状和大小,补测线状地物时,各转折点的位置要准确。


    3.获得每个村因建设所占用耕地范围和面积所采用的方法是叠置分析,然后按照一定的GIS统计方法获取范围和面积,具体过程如下图。



  • 第15题:

    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积极建设沿湖、沿河、沿路生态保护带。在()建设鄱阳湖防护林。

    • A、滨湖控制开发带
    • B、滨湖区2公里内
    • C、沿湖滩地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在北极开展建设施工,必须采取()等专项措施,尽量减少施工对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A、野生动植物保护
    • B、植被恢复
    • C、水土保持
    • D、湿地和冻土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我国土地资源退化严重表现在:();();();土地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加重; 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正确答案:水土流失面积增加;牧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和沙化

  • 第18题:

    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坚持()的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持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 A、承包到人
    • B、谁造谁有
    • C、合造共有
    • D、集体所有
    • E、国家补贴

    正确答案:B,C

  • 第19题:

    ()就是植树造林,种花种草,把一定的地面覆盖或装点起来,以减少自然灾害,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

    • A、公路绿化
    • B、绿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将治理任务落实到湖泊汇水范围内各排污单位,加强对湖区周边及入湖河流工矿企业污染、()、内源污染等综合防治。

    • A、城镇生活污染
    • B、畜禽养殖污染
    • C、农业面源污染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某小区已建有A幼儿园,为满足需要,西湖区人民政府拟在该小区内再建一所幼儿园。张某和李某先后向西湖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张某获批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西湖区人民政府必须在受理李某和张某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与否的决定
    • B、西湖区人民政府按照张某和李某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批准决定是不合法的
    • C、李某有权对获取人民政府批准张某申请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 D、A幼儿园有权对西湖区人民政府批准再建幼儿园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市地理信息产业园从2010年1月开始建设.2013年6月底完成,现委托某测绘单位对工程建设状况进行监测,并同时对该产业园区内1:2000地图数据( DLC)进行更新。 产业园位于该市城乡接合部,地势比较平坦,开工前地面上的主要地形地物有湖泊、河渠、道路、房屋建筑、工矿设施、耕地、林地等。在建设过程中,除保留一些大型建筑物、重要工矿设施及主要道路外,对其他建筑物进行拆除,并接规划新建了道路、办公大楼、酒店、文化娱乐设施及公园绿地等。 测绘单位收集到工程区2009年底测绘的全要素1:2000地形因数据(DLG),要素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道路、工矿、管线、境界(含村界)、地名、地貌、土质植被等;并于2013年2月对工程区实施了高分辨率航摄,生产制作了0.2m分辨率彩色正射影像数据( DOM),它与1:2000DLG数据的坐标系统一致。 任务要求:首先采用内外业综合判调方法,利用已有0.2m分辨率DOM敷据,配合适量的外业调绘和补测,对1:2000 DLG数据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3年6月底;其班,从更新前后的1:2000 DLG数据中,分别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要素,应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监测分析出工程建设所拆除和保留的原有建筑物范围及面积、新建的房屋建筑物范围及面积,以及所占用耕地的范围及面积等,为工程管理提供依据。 【问题】 1.筒述本项目1:200 DLG数据更新的步骤。 2.列出本项目在更新1:2000 DLG数据时外业调绘和补测的主要工作及内容。 3.简述空间分析统计获得每个村因建设所占用耕地范围和面积的方法与过程。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在北极开展建设施工,必须采取()等专项措施,尽量减少施工对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A

    野生动植物保护

    B

    植被恢复

    C

    水土保持

    D

    湿地和冻土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