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沿附和水准路线测定 P 点高程如下图所示,观测结果如下表,则 P 点高程的最或然值是( ) m。 ”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图,由两个已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为高程,为高差,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米。


    A.A.36.00
    B.B.36.04
    C.C.36.07
    D.D.36.10

    答案:C
    解析:
    通过两次观测可求出两次观测高程闭合差为0.2m,一共观测了3个测站,按测站数反号成比例分配Vi=(-0.2/∑n)·ni=(-0.2/3)*2=-0.13,可以求得P点的高程值为36.07m。@##

  • 第2题:

    (2015 年) 沿附合水准路线测定 P 点高程如下, 则 P 点高程的最或然值是() m。


    A. 22.60
    B. 22.63
    C. 22.64
    D. 22.66

    答案:C
    解析:
    同第3题。B点观测高程为21.1+1.56-4.50=18.16,闭合差为18.16-18.1=0.06,P点高程为21.1+1.56-0.06/6×2=22.64m。

  • 第3题:

    路线中平测量的观测顺是(),转点的高程读数读到毫米位,中桩点的高程读数读到厘米位。

    • A、沿路线前进方向按先后顺序观测
    • B、先观测中桩点,后观测转点
    • C、先观测转点高程后观测中桩点高程
    • D、二者顺序没有要求

    正确答案:C

  • 第4题:

    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B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的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是0m,B点的绝对高程是100m。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已知A点相对高程为100m,B点相对高程为-200m,则高差hAB=+300m;若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B点的绝对高程为-300m.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路线中平测量是测定路线()的高程。

    • A、水准点
    • B、转点
    • C、各中桩

    正确答案:C

  • 第7题:

    路线中平测量的观测顺序是(),转点的高程读数读到毫米位,中桩点的高程读数读到厘米位。

    • A、沿路线前进方向按先后顺序观测
    • B、先观测中桩点,后观测转点
    • C、先观测转点高程后观测中桩点高程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从水准点A用支水准路线测量B点高程,往测高差为8.000m,返测高差为-8.006m,HA=50.000m,则B点高程HB应为()。

    • A、58.000m
    • B、58.008m
    • C、58.003m
    • D、57.997m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已知A点高程=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 A、60.773
    • B、63.463
    • C、62.118
    • D、62.110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从已知水准点ABCD经四条水准路线测至结点E.各分支水准路线长度分别为L1=4.56km,L2=3.28km,L3=4.03km,L4=5.14km,各分支路线各自测得E点的高程分别为HE1=48.759m,HE2=48.784m,HE3=48.758m,HE4=48.767m,则结点E的高程最或然值为()。
    A

    48.786m

    B

    48.768m

    C

    48.756m

    D

    48.787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已知A点高程=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A

    60.773

    B

    63.463

    C

    62.11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已知A点的高程为HA=20.000m,支水准路线AP往测高差为-1.436,反测高差为+1.444,则P点的高程为(  )。[2016年真题]
    A

    18.564m

    B

    18.560m

    C

    21.444m

    D

    21.440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支水准路线的高差等于往返测高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符号与往测高差一致。待测点高程利用高差公式计算。由高差公式hAP=HP-HA得:HP=HA+hAP=20+(-1.436-1.444)/2=18.560m。

  • 第13题:

    沿附合水准路线测定P点高程如下图所示,观测结果见下表,则P点高程的最或然值是( )m。


    A.22. 60
    B.22. 63
    C.22. 64
    D.22. 66

    答案:C
    解析:
    附合水准近似平差计算。P点高程的最或然值即是其加权平均值,


  • 第14题:

    由两个已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Hi为高程,hi为高差,ni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M。

    A36.00

    B36.04

    C36.07

    D36.10


    B
    通过两次观测可求出两次观测高程闭合差为0.2m,一共观测了3个测站,按测站数反号成比例分配可以求得P点的高程值为36.04m。

  • 第15题:

    已知A点高程=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 A、60.773
    • B、63.463
    • C、62.118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已知A点高程HA=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α=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 A、60.773
    • B、63.463
    • C、62.118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已知A点高程H=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a=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m

    • A、60.773
    • B、63.463
    • C、62.118
    • D、63.118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B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的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是______,B点的绝对高程是______。


    正确答案:0 100m

  • 第19题:

    已知A点相对高程为100m,B点相对高程为-200m,则高差hab=();若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B点的绝对高程为().


    正确答案:+300m -300m

  • 第20题:

    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B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的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是0 ,B点的绝对高程是100m。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已知A点高程AH=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a=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 A、60.773
    • B、63.463
    • C、62.118
    • D、65.228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P点为后视点,E点为前视点,P点的高程是51.097m,当后视读数为1.116m,前视读数为1.357m,则E点的高程是(  )。[2019年真题]
    A

    51.338m

    B

    52.454m

    C

    50.856m

    D

    51.213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水准测量原理高差法公式为:hPE=a-b,HE=HP+hPE。式中,a为高程点P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后视读数;b为高程点E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前视读数;hPE为E点对P点的高差;HP为已知高程点。故E点高程为:HE=51.097+(1.116-1.357)=50.856m。

  • 第23题:

    单选题
    已知A点高程HA=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a=1 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A

    60.773

    B

    63.463

    C

    62.118

    D

    65.22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