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沿附合水准路线测定P点高程如下图所示,观测结果见下表,则P点高程的最或然值是( )m。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1 年) 如图, 由两个已知水准点 1、 2 测定未知点 P 的高程, 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 其中 Hi 为高程, hi 为高差, ni 为测站数。 P 点的高程值应为() m。

    A. 36.00
    B. 36.04
    C. 36.07
    D. 36.10

    答案:C
    解析:
    由1号点测至2号点的观测高程为35.60+0.60-0.60=35.60,而2号点的已知高程为35.40,闭合差为35.60-35.40=0.20,根据6.2(3)中的知识,闭合差按照测站数反号分配,闭合差分配过后h1应该为0.60-0.20/3×2=0.47,所以P点高程应该为35.60+0.47=36.07m。

  • 第2题:

    如图,由两个已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为高程,为高差,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米。


    A.A.36.00
    B.B.36.04
    C.C.36.07
    D.D.36.10

    答案:C
    解析:
    通过两次观测可求出两次观测高程闭合差为0.2m,一共观测了3个测站,按测站数反号成比例分配Vi=(-0.2/∑n)·ni=(-0.2/3)*2=-0.13,可以求得P点的高程值为36.07m。@##

  • 第3题:

    (2015 年) 沿附合水准路线测定 P 点高程如下, 则 P 点高程的最或然值是() m。


    A. 22.60
    B. 22.63
    C. 22.64
    D. 22.66

    答案:C
    解析:
    同第3题。B点观测高程为21.1+1.56-4.50=18.16,闭合差为18.16-18.1=0.06,P点高程为21.1+1.56-0.06/6×2=22.64m。

  • 第4题:

    在一个已知水准点出发,沿一条环形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定沿线敷设的水准点高程,最后到已知点的方法为()。

    • A、闭合水准测量
    • B、附合水准测量
    • C、支水准路线测量
    •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已知A点高程=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 A、60.773
    • B、63.463
    • C、62.118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用于测定点的高程。

    • A、闭合水准路线
    • B、闭合导线
    • C、附合水准路线
    • D、附合导线
    • E、三角高程导线

    正确答案:A,C,E

  • 第7题:

    从已知水准点BM.A开始,沿待测高程点1、2进行水准测量,即不附合到其它已知点上,也不自行闭合,这种水准路线称为()

    • A、附合水准路线
    • B、闭合水准路线
    • C、支水准路线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观测,顺序测量若干待测点,最后回到原来开始的水准点的路线是()。

    • A、闭合水准路线
    • B、附合水准路线
    • C、支水准路线
    • D、折线水准路线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从一个已知高程点开始沿一条水准测量路线测量最后再回到A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 A、附合
    • B、闭合
    • C、支
    • D、连续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经过各待定高程水准点后附合到另一个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A

    闭合

    B

    C

    附合

    D

    测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测得附合水准路线AB的高差为-1.100m,已知A、B两点高程分别为5.346m、4.223m,则高差闭合差为()。

    正确答案: 23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从某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某一路线,测定若干个高程待定的水准点,并联测到另一个高程已知的水准点,称为()。
    A

    支水准路线

    B

    附合水准路线

    C

    主水准路线

    D

    闭合水准路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图,南两个尸: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Hi为高程,hi;为高差,,ni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 )m。



    A. 36.00
    B. 36.04
    C. 36.07
    D. 36.10

    答案:C
    解析:
    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取p;=1/n,,则有:戶、=o.5、戶:=l,将已知数据代入加权平均值的计算公式



    式中,//i为P点高程观测值;Pi为观测值的权),得P点的高程值为H平均=36. 07 m。

  • 第14题:

    沿附和水准路线测定 P 点高程如下图所示,观测结果如下表,则 P 点高程的最或然值是( ) m。

    A.22.60
    B.22.63
    C.22.64
    D.22.66

    答案:C
    解析:
    方法一:先计算:①闭合差 W =21.10+1.56-4.50-18.10=0.06 m;②按距离长度分配闭合差: Vh1=-0.06×2/6=-0.02 m , Hp=21.10+1.56-0.02=22.64 m。方法二:由水准点 A 计算 P 点高程 HP1=21.10+1.56=22.66 m;由水准点 B 计算 P 点高程HP2=18.10+4.5=22.60 m,取加权平均值。权与距离长度成反比, HP1 的距离 n1,其权 w1=1/n1=1/2;
    HP2 的权为 w2=1/n2=1/4。计算加权平均值 HP= ( HP1×w1+HP2×w2)( / w1+w2)= ( 22.66×1/2+22.60×1/4)/( 1/2+1/4) =22.64 m。

  • 第15题:

    由两个已知水准点1、2测定未知点P的高程,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见表,其中Hi为高程,hi为高差,ni为测站数。P点的高程值应为()M。

    A36.00

    B36.04

    C36.07

    D36.10


    B
    通过两次观测可求出两次观测高程闭合差为0.2m,一共观测了3个测站,按测站数反号成比例分配可以求得P点的高程值为36.04m。

  • 第16题:

    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经过各待定高程水准点后附合到另一个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 A、闭合
    • B、支
    • C、附合
    • D、测点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测得附合水准路线AB的高差为-1.100m,已知A、B两点高程分别为5.346m、4.223m,则高差闭合差为()。


    正确答案:23mm

  • 第18题:

    从已知水准点BM1开始,沿各待测高程点A、B、C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BM2上,这种水准路线称为()

    • A、附合水准路线
    • B、闭合水准路线
    • C、支水准路线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从某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某一路线,测定若干个高程待定的水准点,并联测到另一个高程已知的水准点,称为()。

    • A、支水准路线
    • B、附合水准路线
    • C、主水准路线
    • D、闭合水准路线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附合水准路线A123B中,水准点的高程分别为:HA=254.350m、HB=257.215m,又测得A、B两点的高差hAB=+2.836m,则其高差闭合差为()m。


    正确答案:0.029

  • 第21题:

    单选题
    从一个已知高程点开始沿一条水准测量路线测量最后再回到A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水准路线。
    A

    附合

    B

    闭合

    C

    D

    连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水准测量中设P点为后视点,E点为前视点,P点的高程是51.097m,当后视读数为1.116m,前视读数为1.357m,则E点的高程是(  )。[2019年真题]
    A

    51.338m

    B

    52.454m

    C

    50.856m

    D

    51.213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水准测量原理高差法公式为:hPE=a-b,HE=HP+hPE。式中,a为高程点P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后视读数;b为高程点E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前视读数;hPE为E点对P点的高差;HP为已知高程点。故E点高程为:HE=51.097+(1.116-1.357)=50.856m。

  • 第23题:

    单选题
    已知A点的高程为HA=20.000m,支水准路线AP往测高差为-1.436,反测高差为+1.444,则P点的高程为(  )。[2016年真题]
    A

    18.564m

    B

    18.560m

    C

    21.444m

    D

    21.440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支水准路线的高差等于往返测高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符号与往测高差一致。待测点高程利用高差公式计算。由高差公式hAP=HP-HA得:HP=HA+hAP=20+(-1.436-1.444)/2=18.5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