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观测,仪器设置完成后,起测的第一站前后视距分别为50 m、48 m,后尺读数为1.542 88 m,前尺读数为0.542 88 m,仪器显示超限。其原因是( )超限。 A.视线长度 B.前后视距差 C.前后视距差累积 D.视线高度

题目
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观测,仪器设置完成后,起测的第一站前后视距分别为50 m、48 m,后尺读数为1.542 88 m,前尺读数为0.542 88 m,仪器显示超限。其原因是( )超限。

A.视线长度
B.前后视距差
C.前后视距差累积
D.视线高度

相似考题
更多“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观测,仪器设置完成后,起测的第一站前后视距分别为50 m、48 m,后尺读数为1.542 88 m,前尺读数为0.542 88 m,仪器显示超限。其原因是( )超限。 ”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准仪置于A、B两点中间,A尺读数a =1. 523m,B尺读数b=1. 305m,仪器移至A点附近,尺读数分别为a' = 1.701m,b' = 1.462m,则有下列中哪项结果?

    A.LL//VV
    B.LL 不平行
    C.L'L'/VV
    D.LL 不平行VV

    答案:B
    解析:
    提示:hab=a-b=0. 218;a''=b'+hab=1.680≠a',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

  • 第2题:

    水准仪置于A、B两点中间,A尺读数a=1.523m,B尺读数b=1.305m,仪器移至A点附近,尺读数分别为a′=1.701m,b′=1.462m,则( )

    A.LL∥CC
    B.LL∥\\CC
    C.L′L′∥VV
    D.L′L′∥\\VV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已知A点高程为14.305m,欲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中间,在A尺读数为2.314m,则在B尺读数应为()m,才能使B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正确答案:1.619

  • 第4题:

    已知A点高程为14.305m,欲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中间,在A尺读数为2.314m,则在B尺读数应为1.619m,才能使B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水准仪置于A、B两点中间,A尺读数a=1.523m,B尺读数b=1.305m,仪器移至A点附近,尺读数分别为a′=1.701m,b′=1.462m,则()

    • A、LL∥CC
    • B、LL不∥CC
    • C、L′L′∥VV
    • D、L′L′不∥VV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由高程为504.321m的已知水准点B,测设一个设计高程为505.104m的A点,水准仪安置于两者之间,读得B点水准尺读数为1.642m,当A点水准尺读数为()时,其尺底恰为其设计高程。

    • A、0.895
    • B、0.859
    • C、1.859
    • D、1.895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水准仪置于A、B两点中间,A尺读数a=1.523m,B尺读数b=1.305m,仪器移至A点附近,尺读数分别为a′=1.701m,b′=1.462m,则有下列中哪项结果()?

    • A、LL∥VV
    • B、LL不平行CC
    • C、L′L′∥VV
    • D、LL不平行VV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水准仪置于A、B两点中间,A尺读数a=1.523m,B尺读数b=1.305,仪器移至A点附近,尺读数分别为a’=1.701m,b’=1.462m,则有下列中哪项结果?()
    A

    LL∥VV

    B

    LL不平行CC

    C

    L’L’∥VV

    D

    LL不平行VV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已知A点高程为14.305m,现欲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架在AB中间,在A尺读数为2.314m,则在B尺读数应为()m,才能使尺子底部高程为需要值。

    正确答案: 1.619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 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 12.000m,N 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 M、N 之间,先在 M 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 4.500m,然后在 N 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 3.500m。N 点高程为()m。
    A

    11.000

    B

    12.000

    C

    12.500

    D

    13.0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设A、B两点相距80m,水准仪安置于中点C,测得A点尺上的读数a1为1.321m,B点尺上的读数b1为1.117m,仪器搬至B点附近,又测得B点尺读数b2=1.466m,A点尺上读数a2=1.695m,试问视准轴是否平行于水准管轴?

    正确答案: a2=1.695与正确值1.670的差值超出3mm,不平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水准仪在与AB点等距处测得高差hAB=-0.211m,仪器迁到靠近A点后,在A尺上读数为1.023m,在B尺读数为1.254m,计算说明该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是否平行?

    正确答案: hAB`=1.023-1.254=-0.231m≠hAB
    答:水准仪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2 年) 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观测, 仪器设置完成后, 起测的第一站前后视距分别为 50m、 48m, 后尺读数为 1.54288m, 前尺读数为 0.54288m, 仪器显示超限。 其原因是() 超限。

    A. 视线长度
    B. 前后视距差
    C. 前后视距差累计
    D. 视线高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1.5.5,视线长度不能超过50m,前后视距差不能大于1.5m,视线高度应为0.55-2.8m。选项中B、D两项都超限。

  • 第14题:

    设A、B两点相距80m,水准仪安置于中点C,测得A点尺上的读数a1为1.321m,B点尺上的读数b1为1.117m,仪器搬至B点附近,又测得B点尺读数b2=1.466m,A点尺上读数a2=1.695m,试问视准轴是否平行于水准管轴?
    a2=1.695与正确值1.670的差值超出3mm,不平行

  • 第15题:

    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测得仪器高为1.603m,被测点所立水准尺上的十字中线读数为1.423m,则被测点对测站点的高差为-0.180m。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水准仪视线高程为()m。

    • A、13.688
    • B、16.312
    • C、16.401
    • D、17.713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水准仪检校时,置镜于A、B中点C,A、B之间100m,A尺的读数为2.318m,B尺的读数为1.407m。在直线AB上移镜,距离A尺3m,距离B尺103m,A尺的读数为1.832m,B尺的读数为0.937m。说明该仪器是否要校正?如果需要校正,B尺的正确读数是多少?


    正确答案:H1=a1-b1=2.318-1.407=0.911m
    H2=a2-b2=1.832-0.937=0.895m
    Δh=h1-h2=0.016m=16mm
    Δh限=±10mm,Δh>Δh限,
    所以需要校正。
    置镜于A尺附近时,B尺正确读数为:
    B'2=a2-h2=1.832-0.911=0.921m

  • 第18题:

    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观测,仪器设置完成后,起测的第一站前后视距离分别为50米、49米,后尺读数为1.34273,前尺读数为0.54284,仪器显示为超限,其原因是()超限。

    • A、视线长度
    • B、前后视距差
    • C、前后视距累积差
    • D、视线高度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12.000m,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间,先在M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4.500m,然后在N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3.500m。N点高程为(   )
    A

    11.000

    B

    12.000

    C

    12.500

    D

    13.0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水准仪在与AB点等距处测得高差hAB=-0.211m,仪器迁到靠近A点后,在A尺上读数为1.023m,在B尺读数为1.254m,计算说明该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是否平行,如果不平行,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还是向下倾斜?已知A1B,点间距离为80m,ι角是多少?仪器在靠近A点处如何进行校正?

    正确答案: B.2`=a2-h=1.023-(-0.211)=1.234≠1.254=b2
    ∴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
    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下倾斜的
    ι″=(b2`-b2/D)·ρ″=(1.234-1.254/80)·206265″=-51.57″
    仪器在靠近A点处,转动微倾螺旋使视准轴对准B尺上的1.254,此时,视准轴已成水平位置,但水准管气泡已不居中,即水准管轴尚不水平,转动水准管一端的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这时,水准管轴也成水平位置,从而使水准管轴与视准轴相平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利用高程为9.125m水准点,测设高程为8.586m的室内±0地坪标高,在水准点上立尺后,水准仪瞄准该尺的读数为1.462m,问室内立尺时,尺上读数是以下哪项时可测得正确的±0标高?(  )
    A

    2.001m

    B

    0.923m

    C

    0.539m

    D

    1.743m


    正确答案: C
    解析:
    高差法原理为:HA+hA=HB+hB。式中,HA为立尺点A的高程;hA为立尺点A的读数;HB为立尺点B的高程;hB为立尺点B的读数。由题知,HA=9.125m,HB=8.586m,hA=1.462,则hB=HA+hA-HB=9.125+1.462-8.586=2.001m。

  • 第22题:

    判断题
    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测得仪器高为1.603m,被测点所立水准尺上的十字中线读数为1.423m,则被测点对测站点的高差为-0.180m。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利用高程为9.125m水准点,测设高程为8.586m的室内±0地坪标高,在水准点上立尺后,水准仪瞄准该尺的读数为1.462m,问室内立尺时,尺上读数是多少可测得正确的±0标高?(  )[2013年、2010年真题]
    A

    0.539m

    B

    0.923m

    C

    1.743m

    D

    2.001m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根据高差定义:hab=Hb-Ha。可得室内±0地坪标高与水准点的高差为:8.586-9.125=-0.539m。在地面A、B两点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准仪读数计算高差的公式为:hab=a-b,若A点的高程Ha已知,则称a为后视读数,A称后视点,b称前视读数,B称前视点。前视读数b可由后视读数a及高差hab计算,计算公式为:b=a-hab=1.462-(-0.539)=2.0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