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4)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A.比喻拟人设问夸张B.拟人比喻设问夸张C.拟人对偶反问比喻D.对偶拟人反问比喻

题目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4)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A.比喻拟人设问夸张

B.拟人比喻设问夸张

C.拟人对偶反问比喻

D.对偶拟人反问比喻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2)小 ”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要求写句子,意思不变。

    1、树叶飘落下来。(打比方)

    2、这是一件漂亮的衣服。(感叹句)

    3、小鸟在枝头叫着。(把小鸟当作人写)


    正确答案:

    1,、像一只只小蝴蝶在空中迎风飞舞。
    2、这真是一件漂亮的衣服啊!
    3、小鸟在枝头唱着优美的歌曲。

  • 第2题:

    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A.排比、比喻、对偶、夸张

    B.对偶、比喻、排比、拟人

    C.顶真、拟人、对偶、夸张一

    D.夸张、拟人、排比、比喻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2)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像片片银色的羽毛。
    (3)春天的脚步悄悄地逼近了。
    (4)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A.借代 比喻 拟人 夸张
    B.拟人 比喻 借代 夸张
    C.比喻 夸张 借代 拟人
    D.借代 夸张 比喻 拟人

    答案:A
    解析:
    (1)用“圆规”来借代“杨二嫂”。(2)句把白云比作羽毛,为比喻。(3)把春天拟人化了。(4) 用夸张的说法说明日本纱厂对中国人民的残害。因此本题答案为A。

  • 第4题: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2)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像片片银色的羽毛。 (3)春天的脚步悄悄地逼近了。 (4)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A.借代比喻拟人夸张 B.拟人比喻借代夸张 C.比喻夸张借代拟人 D.借代夸张比喻拟人


    正确答案:A
    (1)用“圆规”来借代“杨二嫂”。(2)句把白云比作羽毛,为比喻。(3)把春天拟人化了。(4)用夸张的说法说明日本纱厂对中国人民的残害。因此本题答案为A。

  • 第5题: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①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②桂花开了,十里飘香
    ③这一场十分及时的大雪,是麦子的“棉被”
    A.借代 比喻 夸张 B.拟人 夸张 暗喻
    C.拟人 比喻 象征 D.借代 夸张 通感


    答案:B
    解析:
    ①句“坚强”、“不软弱”、“不动摇”都是人的特征,将白杨树当作人来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句“十里飘香”使用了夸张的手法。③句本体是“大雪”,比喻同是“是”,喻体是“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