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 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非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A
    解析:
    限制行为能力人包括:①年满10周岁且精神状态正常的未成年人,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除外;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 第2题: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B
    解析:
    解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 第3题:

    下列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表述正确的是(  )。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周岁—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2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3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合同的效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周岁—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020教材P45-58@##

  • 第4题: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答案:错
    解析: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 第5题: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基本概念辨析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自然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其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根据《民法通则》第12、13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分为两种:一是不满1o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不具有综合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故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二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这种人由于心智丧失,不具有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法律规定他们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本题中的选项D显然是正确的,其他选项不正确。 【评注】(1)应准确理解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准确把握自然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2)需要指出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民事行为,并不能一概认定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只要有利于本人且没有损害社会利益,应认定为有效。如《民通意见》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