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著名学者甲在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依遗嘱秘藏之。2000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2003年丙将该手稿借于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之于世”,丁应允。2005年,丁在征得丙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问:(1)甲死亡后,其手稿著作权中的人身权部分由谁享有?其手稿著作权中的财产权部分由谁享有?该手稿的所有权由谁享有?(

题目

著名学者甲在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依遗嘱秘藏之。2000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2003年丙将该手稿借于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之于世”,丁应允。2005年,丁在征得丙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问:

(1)甲死亡后,其手稿著作权中的人身权部分由谁享有?其手稿著作权中的财产权部分由谁享有?该手稿的所有权由谁享有?

(2)丁是否享有该手稿著作权中的使用权?丁以“内部资料”形式刊印手稿,是否属于发表行为?丁刊印手稿得到了丙的同意.,其刊印行为是否合法?

(3)丙将手稿出借与丁,是否侵犯了甲的著作权?为什么?

(4)丙有无决定该手稿是否发表的权利?为什么?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1)甲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人身权部分仍由其自身保留;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部分由其继承人继承;甲手稿的所有权通过赠与转移给乙,丙通过继承获得手稿的所有权。
(2)丁只是获得了手稿的使用权,如果要获得作品的使用权必须得到甲的继承人的授权;丁以“内部资料”形式刊印手稿,属于发表行为。丁的行为不合法。
(3)丙将手稿出借于丁,不侵犯甲的著作权。因为这是丙行使对手稿的所有权的行为。
(4)丙无权决定该作品的发表。因为其只继承了手稿的所有权而不享有对手稿著作权中的人身权,而发表权属于人身权的范畴。
[解题指导] (1)本题考查著作权的继承问题。根据《著作权法》第19条第1款的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公民死亡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由继承人享有,但人身权并不发生继承。手稿是物,对手稿的所有权按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
(2)本题要注意区分手稿的使用权和手稿著作权中的使用权。发表权,是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属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
(3)本题要注意区分对手稿的所有权的行使和对手稿的著作权的行使。
(4)发表权是著作权中的人身权,不发生继承。只有在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品的情况下,其发表权才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在法定期间内行使。
更多“著名学者甲在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意思表示?( ) A.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 B.潘某在寻物启事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 D.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正确答案:BCD
    【考点】意思表示的构成
    【详解】所谓意思表示是指民事主体将自己意欲实现某种私法效果的内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的行为。意思表示所表现的,必须是私法上的效果意思,即产生、变更、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以比类推,B、C、D三项均符合意思表示的特征,而A项并未表达私法上的效果意思,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情谊行为,故不属于意思表示。选BCD。

  • 第2题:

    画家甲将其未发表的一幅绘画作品原件赠与好友乙。乙将其挂于室内。丙在乙家中做客时,向乙提出欲租该画展出30日,愿支付报酬500元,乙同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乙和丙的行为均合法

    B.乙的行为合法,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发表权

    C.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展览权

    D.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出租权


    正确答案:A
    《著作权法》第18条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本题中,画家甲将其绘画作品原件赠与好友乙,乙便取得该作品的所有权,根据法律规定,乙同时享有该作品原件的展览权,丙将该原件租去展览并支付报酬,行为合法。故A项正确,C项错误。丙的行为是展览权人乙的许可使用行为,本质上也是乙行使展览权的具体表现,并没有侵犯甲的发表权,故B项错误。《著作权法》第10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根据法律规定,绘画作品并不是出租权行使的对象,D项错误。所以,选择A项。

  • 第3题:

    著名作家甲于1967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按遗嘱秘藏之。1991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与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事迹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之于世”,丁应允。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对有关当事人权利的认定,下列意见中哪些为正确的?

    A:甲虽已去世,但其著作权仍受法律保护
    B:丙享有手稿的所有权,但不享有手稿的著作权
    C:丁享有手稿著作权中的作品使用权
    D:戊作为甲的继承人,有权决定将手稿发表

    答案:A,B
    解析:
    根据《著作权法》第21条第1款的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10条第1款第5项至第17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所以甲虽然死亡,但其回忆录仍在著作权保护期,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根据《著作权法》第18条的规定,获得了作品原件的人,未经作者或其他权利人的许可,不得复制、发行或以其他方式利用有关的作品。因此,虽然回忆录的所有权因为赠与、继承等原因而由丙享有,但是并不必然导致回忆录的著作权由丙享有,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C,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著作权法》第19条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精神权利中的发表权和所有的经济权利,依照继承法的有关规定转移。至于精神权利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然归属于作者所有。即公民死亡后,作品的著作权在保护期内的,根据继承法,该作品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内容转移由继承人享有。本题中,该回忆录的使用权首先经过赠与由乙享有,后又因为继承由丙享有。但是丁只是被许可使用该作品,并不是由此享有了作品的使用权,所以选项C是不正确的。选项D,甲在赠与时附加了不得发表的条件,根据甲的遗嘱,丙、戊不得将该作品发表,所以选项D是不正确的。

  • 第4题:

    2012年,著名作家甲去世前将回忆录手稿赠与好友乙,并要求“永不面世”。甲去世两年后,乙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丙,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并告知“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2015年,丙在征得甲的继承人丁的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关于本案,下列意见中何者为正确:

    A.丙的刊印行为侵犯了手稿原件所有人乙的发表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B.乙的出借行为侵犯了手稿作者甲的发表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C.丁的同意行为侵犯了手稿作者甲的发表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D.丙的刊印行为侵犯了手稿作者甲的发表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D
    解析: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 本案中属于作者生前未发表且明确表示不能发表的情形,发表权仍然属于原作者;丙的刊印行为是行驶发表权的行为,是侵权行为。

  • 第5题:

    下列情形构成意思表示的有( )。
     

    A.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
    B.潘某在寻物启事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孙某临终前在遗嘱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
    D.甲对乙承诺,如乙比赛夺冠,乙出国旅游时甲将陪同

    答案:B,C
    解析:
    选项AD没有效果意思,不构成意思表示。

  • 第6题:

    著名歌唱家刘某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送给好友王某。该手稿扉页上写有“吾将不久于人世,仅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王某依遗嘱密藏之。1995年王某病故,其继承人王子-获得该手稿。1998年,王子将该手稿借给学者孙某,供其研究刘某生平时参考。王子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孙某应允。1999年,孙某在征得刘某的继承人刘子的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刘某在手稿扉页上题字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正确答案:遗嘱,并不丧失著作权。

  • 第7题:

    问答题
    著名歌唱家刘某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送给好友王某。该手稿扉页上写有“吾将不久于人世,仅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王某依遗嘱密藏之。1995年王某病故,其继承人王子-获得该手稿。1998年,王子将该手稿借给学者孙某,供其研究刘某生平时参考。王子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孙某应允。1999年,孙某在征得刘某的继承人刘子的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刘某在手稿扉页上题字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正确答案: 遗嘱,并不丧失著作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著名歌唱家刘某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送给好友王某。该手稿扉页上写有“吾将不久于人世,仅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王某依遗嘱密藏之。1995年王某病故,其继承人王子-获得该手稿。1998年,王子将该手稿借给学者孙某,供其研究刘某生平时参考。王子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孙某应允。1999年,孙某在征得刘某的继承人刘子的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王子对该手稿是否享有著作权,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享有,手稿属于物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著名学者甲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正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写有“吾将不久于人事,谨以此稿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试”。乙依照遗嘱迷藏之。1991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继承该手稿。1994年乙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丁,让其用于研究甲的生平,并且声明“依照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丁允诺。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的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份,在一定范围内发放。请问:甲、丙、丁、戊对该回忆录分别享有哪些权利?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作者对作品享有著作发表权、署名权等人身权和使用权等著作财产权。甲为作品作者,虽已去世,但是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保持作品完整权和修改权为作者永远享有。丙享有该手稿的所有权,但不享有著作权。丁既不是作者,又不是作者的继承人,对作品不想有使用权。戊作为甲的继承人,对该手稿不享有仸何权利,因为该手稿的所有权已属于丙所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著名学者甲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正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写有“吾将不久于人事,谨以此稿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试”。乙依照遗嘱迷藏之。1991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继承该手稿。1994年乙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丁,让其用于研究甲的生平,并且声明“依照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丁允诺。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的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份,在一定范围内发放。请问:什么是发表权?著作权中的发表权应该如何行使?

    正确答案: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布于众的权利。对于发表权,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明确表示不发表的,其继承人不得发表;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享有,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所有人享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意思表示?(  )[2007年真题]
    A

    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

    B

    潘某在寻物启事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

    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

    D

    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项,意思表示中的“意思”是发生一定民法上效果的意思(效果意思),亦即关于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意思。意思表示是行为能力适格者将意欲实现的私法效果发表的行为。好意施惠关系,指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关系。本题中请人喝酒的行为属于好意施惠行为,不构成意思表示。
    B项,潘某在寻物启事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这是一个悬赏广告。悬赏广告是指通过广告形式声明对完成广告中规定的特定行为的任何人给付广告中表明的报酬的行为。依民法原理,悬赏广告是针对不特定人的一种意思表示
    C项,《继承法意见》第40条规定,公民在遗书中涉及死后个人财产处分的内容,确为死者真实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无相反证据的,可按自书遗嘱对待。遗嘱属于一种意思表示,孙某的日记就其内容来看其实是一份遗嘱。
    D项,民法理论一般认为,自动售货机的设置属于要约,他人投币行为属于承诺,而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 第12题:

    单选题
    甲为我国著名民法教授,一生经历坎坷,目睹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历程,虽年事已高,仍在家创作名为《中国法治的发展与未来》一书。手稿完成后尚未发表即身染重病。甲临终前将手稿赠与其博士生乙。甲死后,其遗产由其独子丙继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书稿的展览权应当由乙行使

    B

    该书稿的发表权应当由乙行使

    C

    该书稿的发表权应当由丙行使

    D

    该书稿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丙行使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展览权是指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由此可见,只有公开陈列美术、摄影作品才有展览权,书稿并无展览权。
    BC两项,《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本题中,甲生前未发表的书稿,且甲未明确表示不发表,则其发表权由甲的继承人丙来行使。甲生前将书稿赠与乙,乙并非书稿的受遗赠人,故乙不能行使书稿的发表权。
    D项,《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5条规定,作者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作者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保护。故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不能取得被继承人的发表权以外的其他著作人身权,只是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来保护。

  • 第13题:

    着名作曲家李某在1998年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刘某。2004年刘某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丙,供其研究李某的生平。2005年,丙将手稿向某杂志投稿发表。李某的继承人看到该杂志后,认为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1)谁享有手稿的着作财产权?为什么?(2)谁是侵权人?为什么?


    答案:(1)①李某的继承人②李某将手稿赠送与刘某,只是手稿的所有权转移了,着作权并不随载体的转移而转移。李某去世后,李某的继承人依法定继承取得手稿的着作财产权。
    (2)①丙和杂志社是侵权人②丙仅仅是手稿载体的所有权人,无权向杂志社投稿发表③杂志社未经手稿的着作财产人(甲的继承人)许可,刊登该手稿亦构成侵权。

  • 第14题:

    著名学者甲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 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 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 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依遗嘱秘藏之。1991年乙病 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于 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 “根据作者遗思,手稿不得公诸于世”,丁应允。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
    对有关当事人义务的认定,下列意见中何者为 正确?( )
    A.丙在行使权利时,应当尊重甲的著作权
    B. 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尊重甲的著作权
    C. 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荨重丙的所有权
    D. 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尊重戊的发表权


    答案:A,B,C
    解析:
    。本题涉及著作权的行使问题。手稿的著作权属于甲,丙仅为该手稿的所有权人,丙在行使所有 权时,应尊重甲的著作权,特别是该著作权中的人身 权。丁作为该手稿的借阅人,应尊重甲的著作权,特别 是甲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当然,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尊 重丙的所有权。因戊对该手稿不享有任何权利,故不 存在尊重戊的发表权问题。因此,本题正确选项 为 ABC。

  • 第15题:

    著名学者甲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 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 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 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依遗嘱秘藏之。1991年乙病 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于 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 “根据作者遗思,手稿不得公诸于世”,丁应允。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
    对有关当事人权利的认定,下列意见中何者为 正确?( )
    A.甲虽已去世,但其著作仍受法律保护
    B.丙享有手稿的所有权,但不享有手稿的著作权
    C. 丁享有手稿著作权中的作品使用权
    D.戊作为甲的继承人,有权决定将手稿发表


    答案:A,B
    解析:
    。本題涉及作者、作者的继承人、作品的借 阅人所享有的权利问题。作者对作品享有发表权、署 名权、修改权和保持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同时享有使 用权和获得报酬等财产权。署名权、保持作品完整权、 修改权为作者永远享有。对于发表权,应区分情况:作 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明确表示不发表的,其 继承人不得发表;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其发表 权可由其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所有人享有。本题中,AB 选项均正确,因为该两选项涉及作者的权利问题。C 选项中的丁既不为作者,又不为作者的继承人,因此, 对作品不享有使用权。D选项中,戊作为甲的继承人, 对该手稿不享有任何权利,因为该手稿的所有权已属 于丙。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B。

  • 第16题:

    下列情形中构成意思表示的是(  )。

    A.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
    B.潘某在寻物启示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
    D.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E.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大学,我将赠与你一台电脑

    答案:B,C,D,E
    解析:
    所谓意思表示是指民事主体将自己意欲实现某种私法效果的内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的行为。意思表示所表现的,必须是私法上的效果意思,即产生、变更、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A项未表达私法上的效果意思,是日常生活中的情谊行为,不属于意思表示。

  • 第17题:

    程序员甲与同事乙在乙家探讨甲近期编写的程序,甲表示对该程序极不满意,说要弃之重写,并将程序手稿扔到乙家垃圾筒。后来乙将甲这一程序稍加修改,并署乙名发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软件著作权
    B.乙的行为没有侵犯甲的软件著作权,因为甲已将程序手稿丢弃
    C.乙的行为没有侵犯甲的著作权,因为乙己将程序修改
    D.甲没有发表该程序并弃之,而乙将程序修改后发表,故乙应享有著作权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中关于软件著作权方面的知识。著作权因作品的完成而自动产生,不必履行任何形式的登记或注册手续,也不论其是否已经发表,所以甲对该软件作品享有著作权。乙未经甲的许可擅自使用甲的软件作品的行为,侵犯了甲的软件著作权。

  • 第18题:

    甲有遗嘱,将其两幅字画留给好友乙。甲死后次日,乙表示接受遗嘱。后乙在遗产分割前死亡。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遗赠失效
    • B、两幅字画由乙的继承人继承
    • C、该遗赠不生效
    • D、两幅字画由乙的晚辈直系血亲继承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多选题
    下列情形构成意思表示的是(  )。
    A

    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

    B

    潘某在寻物启事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

    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

    D

    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E

    李某不慎将钱包遗失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意思表示,是指民事主体将自己意欲实现某种私法效果的内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的行为。A项为好意施惠行为。B项为悬赏广告,属于单方允诺的意思表示。C项为自书遗嘱。D项为以行为订立合同的默示的意思表示。E项属于一种事实行为。

  • 第20题:

    问答题
    案例:著名作曲家甲在1998年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2004年乙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丙,供其研究甲的生平。2005年,丙将手稿向某杂志投稿发表。甲的继承人看到该杂志后,认为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请回答:(1)谁享有手稿的著作财产权?为什么?(2)谁是侵权人?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著名歌唱家刘某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送给好友王某。该手稿扉页上写有“吾将不久于人世,仅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王某依遗嘱密藏之。1995年王某病故,其继承人王子-获得该手稿。1998年,王子将该手稿借给学者孙某,供其研究刘某生平时参考。王子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孙某应允。1999年,孙某在征得刘某的继承人刘子的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孙某刊印手稿并在一定范围内散发是否侵权,侵犯了谁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正确答案: 属于侵权,侵犯了刘某的发表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著名歌唱家刘某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送给好友王某。该手稿扉页上写有“吾将不久于人世,仅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王某依遗嘱密藏之。1995年王某病故,其继承人王子-获得该手稿。1998年,王子将该手稿借给学者孙某,供其研究刘某生平时参考。王子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孙某应允。1999年,孙某在征得刘某的继承人刘子的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刘子对手稿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

    正确答案: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著名插画家刘某接受甲公司的委托,为甲公司主办的插画展设计卡通形象。由于刘某与甲公司老总私交不错,双方只是口头约定了设计酬劳,没有订立委托合同。在插画展开幕前3个月,刘某如期交付了卡通形象的设计手稿,右下角有刘某的署名及作品完成日期。刘某还表示愿意把设计手稿赠送给甲公司。甲公司当场向刘某支付了报酬,并将手稿交给设计部负责人林某,由林某去安排后续制作事宜。在2015年年底举行的公司年会上,甲公司将刘某的手稿作为奖品颁发给了林某。2016年年初,乙出版社拟出版一本名为《爸爸、妈妈和我》的亲子读物,邀请林某为该读物绘制插图。林某以家中刘某的手稿为蓝本,结合图书内容在场景、人物动作、表情等方面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作,完成了10幅插图的绘制。2016年7月,该书出版,版权页上有“插图:林某”的字样。刘某购得该书后,发现书中插图的主人公在整体人物造型和基本形态构成上与自己的作品极其相似。于是,刘某以林某和乙出版社侵犯自己的著作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庭审时,林某辩称:刘某是受甲公司委托设计涉案卡通形象,甲公司已经支付报酬,该作品的著作权应该归甲公司所有,刘某无权提起诉讼。2015年年底,自己合法获得了刘某手稿的所有权,因此有权使用手稿中的卡通形象。乙出版社认为:图书的所有插图都是林某绘制完成的新作品,出版社征得林某的许可并支付了报酬即可使用,没有侵犯刘某的权利。在审定林某的插图时,乙出版社曾要求林某出示手稿,林某出示了甲公司颁发给自己的卡通形象手稿证明自己是著作权人,出版社已经履行了合理注意义务,即使林某侵权,出版社也不应当承担连带侵权责任。问题一:刘某创作的卡通形象属于什么作品?该作品的著作权是否属于甲公司?为什么?问题二:林某是否侵犯刘某的权利?为什么?问题三:乙出版社使用林某绘制的插图是否需要征得刘某的许可并支付报酬?为什么?  问题四:乙出版社是否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为什么?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