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 hm2,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1所示。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题目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 hm2,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1所示。

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相似考题
更多“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 hm2,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1所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公顷,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1一10所示。
    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答案:
    解析:
    1.小区被城市次干道穿越,不利于组织小区结构完整性,不利于提供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建议将城市次干道向南改道至小区边缘。
    2.小区内部无集中绿地,虽然在东部有市级绿地,但不能取代小区绿地。建议将小区集中绿地与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及托幼结合布置在小区中心位置。
    3.托幼用地位置不合理,不要与小学靠近。建议将托幼与中心绿地合设。
    4.小区商业服务用地位置较偏。建议将小区商业服务向西移至市级公建邻近,以体现经济的集聚作用。
    5.滨江道路,布置髙层住宅会阻挡南部住宅的景观视线。建议将低层住宅移至滨江边,将高层住宅移至小区南部。
    6.小区没有核心空间。建议由托幼、集中绿地、公共活动中心共同构成小区核心空间。
    7.小学位置不当,用地规模偏小。建议将小学移至小区东南角,小学入口开设在小区内部道路上,用地规模宜为1.0~1.5公顷。
    8.小区南北联系不便。建议小区内组织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的道路。

  • 第2题:

    图6所示为我国南方某市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规划设计图,面积约80hm2,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万人左右、分设为3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 200m2)。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分布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和转弯半径)


    答案:
    解析:
    1.居住区道路和小区主路结构清晰,主要走向顺应了城市主导风向,成为居住区良好的通风走廊。
    2.小区主路沟通了 3个小区,联系方便。
    3. Ⅱ号小区的二条主路不宜直接向城市主干路开口,且开口间距过近。
    4.小区主路不宜采用尽端式道路,且长度超过规定要求。
    5.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在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布置。

  • 第3题: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 ha,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2-9-5所示。

    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答案:
    解析:
    1.小区被城市次干道穿越,不利于组织小区结构完整性,不利于提供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建议将城市次干道向南改道至小区边缘。
    2.小区内部无集中绿地,虽然在东部有市级绿地,但不能取代小区绿地。建议将小区集中绿地与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及托幼结合布置在小区中心位置。
    3.托幼用地位置不合理,不要与小学靠近。建议将托幼与中心绿地合设。
    4.小区商业服务用地位置较偏。建议将小区商业服务向西移至与市级公建邻近,以体现经济的集聚作用。
    5.滨江道路,布置高层住宅会阻挡南部住宅的景观视线。建议将低层住宅移至滨江边,将高层住宅移至小区南部。
    6.小区没有核心空间。建议把托幼、集中绿地、公共活动中心共同构成小区核心空间。
    7.小学位置不当,用地规模偏小。建议将小学移至小区东南角,小学入口开设在小区内部道路上,用地规模宜为1. 0~1. 5 ha。
    8.小区南北联系不便。建议小区内组织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的道路。

  • 第4题:

    北方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如图4所示,开发公司将其定位为高档住宅小区,户型面积为120m2、150m2、l70m2三种类型,试评析其规划设计方案优缺点。



    答案:
    解析:
    优点:(1)小区总体布局规整,组团划分合理。
    (2)小区住宅朝向、采光较为合理。
    (3)小区设置了集中绿地,并且每个组团都安排了宅间绿地,绿化系统组织较为合理。
    缺点:
    (1)小区住宅户型面积不符合国家有关户型比例的规定。
    (2)幼儿园和小学的活动场地不足,且幼儿园受到南侧高层住宅日照遮挡影响。
    (3)为小区服务的公共配套设施不足。
    (4)小区对外出口过多,不利于封闭管理。
    (5)小区南部的综合商业中心对北侧住宅形成采光遮挡。
    答案解析:
    居住区规划,从用地规划和住宅公建建筑设计两方面分析。用地规划包括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组织、公共设施、绿地等;住宅公建建筑设计包括户型比、建筑朝向、建筑间距、建筑群体空间等。
    用地布局应注重各功能用地位置、组团划分大小。道路组织注意内部道路分级衔接、对外出入口开设位置和数量、停车场规划。公共设施考虑幼小、商业等的布局和规模。绿地考虑分级设置、规模、与公共建筑的结合。
    建筑设计分析户型比例是否合理,建筑朝向及间距是否满足采光、通风、消防需要,住宅建筑群体空间是否形式灵活等。

  • 第5题:

    某开发商拟建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公顷,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初步设想(见图3)。

    图3某小区规划示意
    【问题】
    试指出该设想中的主要用地功能及其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不用做图)。


    答案:
    解析:
    该设想中的主要用地功能及其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修改意见为:
    (1)小区被城市次干道穿越,不利于组织小区结构完整性,不利于提供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建议将城市次干道向南改道至小区边缘。
    (2)小区内部无集中绿地,虽然在东部有市级绿地,但不能取代小区绿地。建议将小区集中绿地与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及托幼结合布置在小区中心位置。
    (3)托幼用地位置不合理,不要与小学靠近。建议将托幼与中心绿地合设。
    (4)小区商业服务用地位置较偏。建议将小区商业服务向西移至与市级公建邻近,以体现经济的集聚作用。
    (5)滨江道路布置高层住宅会阻挡南部住宅的景观视线。建议将低层住宅移至滨江边,将高层住宅移至小区南部。
    (6)小区没有核心空间。建议把托幼、集中绿地、公共活动中心共同构成小区核心空间。
    (7)小学位置不当,用地规模偏小。建议将小学移至小区东南角,小学入口开设在小区内部道路上,用地规模宜为1.O~1.5hm2。
    (8)小区南北联系不便。建议小区内组织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的道路。
    (9)没有公共活动空间。建议小区设沿江绿地及公共活动空间,并使之与滨江生活岸线取得联系。

  • 第6题:

    图2—11为我国南方某市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公顷,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0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200m2)。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分布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型式和转弯半径)


    答案:
    解析:
    1.居住区道路和小区主路结构清晰,主要走向顺应了城市主导风向,成为居住区良好的通风走廊。
    2.小区主路沟通了三个小区,联系方便。
    3.小区Ⅱ的两条主路不宜直接向城市主干路开口,且开口间距过近。
    4.小区主路不宜采用尽端式道路,且长度超过规定要求。
    5.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在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布置。

  • 第7题:

     图3 为我国南方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 公顷,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0 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200m2)。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方案。



    图3 某城市居住区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和转弯半径)


    答案:
    解析:
    图4 为某市一个居住区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 公顷,规划住宅户数800 户,人口约3000 人。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 层,层高2.8m,日照系数不少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了12 幢住宅楼及物流管理和商业建筑,结合组团出入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

    {图}

    图4 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8题:


    某房地产开发商拟在滨河地段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面积约18hm2,提出了一个用地布局初步设想,如图4所示。



    【问题】


    试指出该用地设想中主要用地功能及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不必作图)




    答案:
    解析:

    (1)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的位置不合理。多层住宅应布置在用地北侧滨江地段,高层住宅应布置在用地的南侧。


    (2)小学和托幼应分别独立占地,且方案中安排的位置不合理。应布置在靠近规划路~侧,位置居中。


    (3)小区商服位置不合理,偏于小区西北角不利于小区居民使用,且配套商服不宜临城市主干路安排。应布置在小区中部。


    (4)缺少集中公共绿地,应在小区中部增加。


    【解析】


    本案例题从图上看,小区周边环境较为复杂。从图上看,涉及小区规划布局的主要周边条件为:北侧为河流及市级绿地,西侧为市级公建及居住区,东侧为市级体育中心;小区周边的道路条件为:东侧、北侧有城市主干道,南侧为城市次干道;小区的用地功能内容有: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小区商服、小学托幼。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布局中的问题:(1)该小区的主要景观朝向为北侧的大江及市级绿地,方案中把高层建筑布置在这一侧,挡住了后面的多层住宅的良好景观,而且如果低层、多层住宅布置在北侧,高层建筑布置在南侧,从滨江一侧看去可以形成层次丰富的建筑景观。(2)小学和托幼均应独立占地。方案中将小学托幼布置在同一地块是不正确的。(3)小学、托幼设在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交叉口,城市车流量较大,对学生出行安全的威胁较大;同时小学、托幼的位置在小区中偏东南,北侧住宅超过服务半径要求,应调整沿西侧规划路的比较靠近中心的位置。(4)小区商服位置偏于用地西北侧一隅,南侧住宅的居民购物距离较远,不方便。且小区的配套商服主要为小区内部居民服务,不宜临城市主干路设置。(5)缺少集中公共绿地,宜布置在用地居中位置,呈线状与北侧小区商服,市级绿地相接,同时满足小区内的景观均匀性。


  • 第9题:

    设计条件
    1.某居住小区建设范围用地地势平坦,用地内拟建高层住宅,用地范围及现状如图所示,试卷比例1:500;
    2.规划要求拟建建筑后退用地界线≥5m:
    3.该地区住宅日照间距为1.2;
    4.既有建筑和拟建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任务要求
    1.为用地做两个方案的最大可建范围分析。
    2.方案一:保留用地范围内的既有建筑;方案二:拆除用地范围内的既有建筑。
    3.绘出方案一的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标注相关尺寸。 4.绘出方案二的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标注相关尺寸。

    答案:
    解析:
    解题要点
    1.正确理解与掌握建筑防火、日照、通风间距与城乡规划控线要求,以及适用情况。
    2.满足低层、多层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作图提示
    1.东、西、北后退用地界线5m。
    2.方案一:保留用地范围内的既有建筑,正确设置拟建建筑与既有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9m。
    3.拟建建筑与既有建筑之间日照间距≥18.6m,拟建建筑与已建高层建筑之间日照间距≥42m。
    4.方案二:拆除用地范围内的既有建筑,则不需要考虑与既有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问题。
    5.拟建建筑与已建高层建筑之间日照间距≥42m。 6.方案一拟建用地范围的面积为3434.18m,方案二拟建用地范围的面积为4221m,两者面积差约为786.82m≈787m

  • 第10题:

    设计条件
    1.某居住小区建设范围用地地势平坦,用地内拟建高层住宅,用地范围及现状如图所示,试卷比例1:500;
    2.规划要求拟建建筑后退用地界线≥5m:
    3.该地区住宅日照间距为1.2;
    4.既有建筑和拟建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方案二最大可建范围与既有建筑CD段的间距为( )m。
    A.9.00
    B.14.30
    C.18.60
    D.21.60

    答案:
    解析:
    B

  • 第11题:

    (2017真题)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中,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商业用地归类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中。()


    答案:错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居住小区规划的内容的是()。
    A

    选择和确定规划用地的位置、范围

    B

    根据用地在城市的区位研究居住小区的定位

    C

    根据居住小区的定位和用地规模确定居住小区的绿化面积

    D

    拟定居住建筑的类型、数量、层数及布置方式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市是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拟规划发展人口规模为25万左右的一座新城市,图1一23所示为新城总体规划方案,经专家评审基本同意方案的框架,但对部分工业用地、部分居住用地以及垃圾填埋场用地等方面提出了应予改进的意见。

    试具体分析这些方面的主要问题。(提示:方案中其他不足之处不评论)


    答案:
    解析:
    1.工业用地布局不合理;河流南侧的用地不合理,应调整为居住用地或商业用地,中心绿地右侧工业用地改为居住用地,东侧河北两块M1夹着居住用地不合理,可把居住用地调整到河边。
    2.垃圾填埋场设置不合理:距离风景区过近,位置应该搬离城市建成区放置河流下游及下风向。

  • 第14题:

    图2-8-5所示为我国南方某市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 ha,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 200 m2)。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分布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和转弯半径)。


    答案:
    解析:
    1.居住区道路和小区主路结构清晰,主要走向顺应了城市主导风向,成为居住区良好的通风走廊。
    2.小区主路沟通了三个小区,联系方便。
    3.Ⅱ号小区的两条主路不宜直接向城市主干路开口,且开口间距过近。
    4.小区主路不宜采用尽端式道路,且长度超过规定要求。
    5.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在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布置。

  • 第15题:

    某市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拟规划发展人口规模为25万左右的一座新城市,图2所示为新城总体规划方案,经专家评审基本同意方案的框架,但对部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垃圾填埋场用地等方面提出了应予改进的意见。
    试具体分析这些方面的主要问题。(提示:方案中其他不足之处不评论)


    答案:
    解析:
    1.工业用地布局不合理:河流南侧的用地不合理,应调整为居住用地或商业用地;中心绿地右侧工业用地改为居住用地;东侧河北两块M1夹着居住用地不合理,可把居住用地调整到河边。
    2.垃圾填埋场设置不合理:距离风景区过近,应该搬离城市建成区放置在河流下游及下风向。

  • 第16题:

    某村为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该村地势平坦,水系丰富,总用地面积为13.6ha。用地现状图和规划图分别如图2-2-4和图2-2-5所示。
    试评述该规划的主要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村庄空间布局紧凑,有利于节约土地,少占农田、菜地,体现了集约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2.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充分保留和利用现有水系。对公共设施进行了合理的设置,形成良好的空间景观系统。
    3.规划道路充分利用原有道路进行拓宽,但没有形成较好的内部交通循环系统。

  • 第17题:

    图3 为北方寒冷地区某城市一居住小区规划,基地面积含代征道路用地共计15.1 公顷。用地北侧为城市快速路,东侧为主干路,南侧为次干路,西侧为支路。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地段内配建幼儿园、小学各一座,以及一定数量的地区商业服务设施。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7。规划方案中,住宅层高2.7 米,层数见图面所示。经评审,该方案环境良好、市政设施齐备。



    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试分析该方案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简述其理由。


    答案:
    解析:
    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①快速路边上不宜有商业,影响交通,也不安全。
      ②东入口离立交桥太近,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③不宜在主干道上设入口。
      ④小区没有人行入口,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⑤幼儿园的日照间距不够,且没有入口;幼儿园与水系直接相连,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⑥小学位置太偏,没有田径场,且与西边的停车场出入有干扰,影响安全。
      ⑦西侧沿支路超过150 米的高层应设消防车道,超过80 米的应设人形通道。
      ⑧作为北方的小区,小区路不满足敷设供热管道的要求,不符合相关规定。
      ⑨西北角的建筑日照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⑩西南入口距交叉口距离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且因为正对折线,视线有遮挡,影响安全。
      ?正对丁字路口,影响安全。
      ?建筑整体布局凌乱,不美观,部分建筑通风采光不好。

  • 第18题:

    某房地产开发商拟在滨河地段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面积约18hm2,提出了一个用地布硒初步没想,如图4所示。



    【问题】
    试指出该用地设想中主要用地功能及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不必作图)。


    答案:
    解析:
    (1)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的位置不合理。多层住宅应布置在用地北侧滨江地段,高层住宅应布置在用地的南侧。
    (2)小学和托幼应分别独立占地,且方案中安排的位置不合理。应布置在靠近规划路一侧,位置居中。
    (3)小区商服位置不合理,偏于小区西北角不利于小区居民使用,且配套商服不宜临城市主干路安排。应布置在小区中部。
    (4)缺少集中公共绿地,应在小区中部增加。
    答案解析:
    本案例题从图上看,小区周边环境较为复杂。从图上看,涉及小区规划布局的主要周边条件为:北侧
    为河流及市级绿地,西侧为市级公建及居住区,东侧为市级体育中心;小区周边的道路条件为:东侧、北侧有城市主干道,南侧为城市次干道;小区的用地功能内容有: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小区商服、小学托幼。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布局中的问题:(1)该小区的主要景观朝向为北侧的大江及市级绿地,方案中把高层建筑布置在这一侧,挡住了后面的多层住宅的良好景观,而且如果低层、多层住宅布置在北侧,高层建筑布置在南侧,从滨江一侧看去可以形成层次丰富的建筑景观。(2)小学和托幼均应独立占地。方案中将小学托幼布置在同一地块是不正确的。(3)小学、托幼设在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交叉口,城市车流量较大,对学生出行安全的威胁较大;同时小学、托幼的位置在小区中偏东南,北侧住宅超过服务半径要求,应调整沿西侧规划路的比较靠近中心的位置。(4)小区商服位置偏于用地西北侧一隅,南侧住宅的居民购物距离较远,不方便。且小区的配套商服主要为小区内部居民服务,不宜临城市主干路设置。(5)缺少集中公共绿地,宜布置在用地居中位置,呈线状与北侧小区商服,市级绿地相接,同时满足小区内的景观均匀性。

  • 第19题:


    某开发商拟在滨江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约12公顷,提出了一个用地功能的布局方案。该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图如图1-25所示。



    试对该居住小区的规划方案指出不妥之处。




    答案:
    解析:


    1.小区被城市次干道穿越,不利于组织小区结构完整性,不利于提供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建议将城市次干道向南改道至小区边缘。



    2.小区内部无集中绿地,虽然在东部有市级绿地,但不能取代小区绿地。建议将小区集中绿地与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及托幼结合布置在小区中心位置。



    3.托幼用地位置不合理,不要与小学靠近。建议将托幼与中心绿地合设。



    4.小区商业服务用地位置较偏。建议将小区商业服务向西移至市级公建邻近,以体现经济的集聚作用。



    5.滨江道路,布置高层住宅会阻挡南部住宅的景观视线。建议将低层住宅移至滨江边,将高层住宅移至小区南部。



    6.小区没有核心空间。建议由托幼、集中绿地、公共活动中心共同构成小区核心空间。



    7.小学位置不当,用地规模偏小。建议将小学移至小区东南角,小学人口开设在小区内部道路上,用地规模宜为1.0~1.5公顷。



    8.小区南北联系不便。建议小区内组织加强南北向交通联系的道路。


  • 第20题:

    设计条件
    1.某居住小区建设范围用地地势平坦,用地内拟建高层住宅,用地范围及现状如图所示,试卷比例1:500;
    2.规划要求拟建建筑后退用地界线≥5m:
    3.该地区住宅日照间距为1.2;
    4.既有建筑和拟建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方案一最大可建范围与既有建筑AB段的间距为( )m。
    A.9.00
    B.15.00
    C.15.50
    D.18.60

    答案:
    解析:
    D

  • 第21题:

    设计条件
    1.某居住小区建设范围用地地势平坦,用地内拟建高层住宅,用地范围及现状如图所示,试卷比例1:500;
    2.规划要求拟建建筑后退用地界线≥5m:
    3.该地区住宅日照间距为1.2;
    4.既有建筑和拟建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方案二与方案一最大可建范围的面积差约为( )m
    A.671
    B.784
    C.802
    D.888

    答案:
    解析:
    B

  • 第22题: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中,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商业用地归类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中。( )


    答案:错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参见教材P18。

  • 第23题:

    下列不属于居住小区规划的内容的是()。

    • A、选择和确定规划用地的位置、范围
    • B、根据用地在城市的区位研究居住小区的定位
    • C、根据居住小区的定位和用地规模确定居住小区的绿化面积
    • D、拟定居住建筑的类型、数量、层数及布置方式等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