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根据《城乡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人均居住用地是指城市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 )内的常住人口数量。A.城市规划区范围 B.城市建成区范围 C.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D.城市建设用地

题目
根据《城乡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人均居住用地是指城市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 )内的常住人口数量。

A.城市规划区范围
B.城市建成区范围
C.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D.城市建设用地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城乡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人均居住用地是指城市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 )内的常住人口数量。”相关问题
  • 第1题: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采用的“双因子”控制是指允许采用( )。

    A.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B.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C.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D.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答案:C
    解析:
    “双因子”是指“允许采用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确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时应同时符合这两个控制因素。
    4.2.2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5.1-105.0㎡/人内确定。
    4.2.3首都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105.1-115.0㎡/人内确定。
    4.2.4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市,以及部分山地城市、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不符合表4.2.1规定时,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且上限不得大于150.0㎡/人。
    4.3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4.3.1规划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4.3.2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5㎡/人。
    4.3.3规划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人。
    4.3.4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0㎡/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人。
    4.4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4.4.1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表4.4.1的规定。



    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重点
    (掌握1.类别代号;2.类别名称;3.细节)








    【注】镇的全部建设用地分为:R、C、M、W、T、S、U、G、E。

  • 第2题:

    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规定了四大类主要用地的单项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正确的有( )。

    A.居住用地不应小于28.0㎡/人
    B.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5㎡/人
    C.规划人均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人
    D.工业用地10.0~25.0㎡/人
    E.绿地>9.0㎡/人

    答案:A,B,C
    解析: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规定,城市居住用地的单项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是不得小于28.0㎡/人。4.3.2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5㎡/人。第4.3.3条规定,规划人均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人。第4.3.4条规定,规划人均绿地面积不应小于10.0㎡/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人。第4.3.5条规定,编制和修订城市(镇)总体规划应以本标准作为规划单项城市建设用地的远期规划控制标准。

  • 第3题:

    住宅用地根据市政公用设施齐全程度和环境质量,可以进一步分为(  )。

    A、一类居住用地
    B、二类居住用地
    C、三类居住用地
    D、四类居住用地
    E、五类居住用地

    答案:A,B,C
    解析:
    居住用地是指城市中住宅和相应服务设施的用地。根据市政公用设施齐全程度和环境质量等,居住用地可进一步分为:①一类居住用地,即设施齐全、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②二类居住用地,即设施较齐全、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③三类居住用地,即设施较欠缺、环境较差,以需要加以改造的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 第4题: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 )

    A.每公顷小区用地上建造的总居住面积
    B.每公顷居住用地上建造的住宅建筑总面积
    C.每公顷居住用地上建造的住宅建筑占地面积
    D.总建筑面积除以居住用地总面积

    答案:B
    解析:
    《居住区规范》2.0.28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h㎡)。

  • 第5题:

    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是:( )

    A.12%~15%
    B.10%~20%
    C.20%~32%
    D.32%~40%

    答案:D
    解析:

  • 第6题: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未包括()

    A.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
    B.规划人均城乡用地面积标准
    C.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
    D.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答案:B
    解析: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包括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三大部分。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四个单项用地的相关标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五个单项用地的相关标准。

  • 第7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为()。

    • A、8%~15%
    • B、15%~25%
    • C、20%~32%
    • D、60%~75%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了居住用地的人均单项指标,其中人均居住用地为()m2

    • A、7~15
    • B、10~25
    • C、18~28
    • D、20~40

    正确答案:C

  • 第9题:

    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用地是指设施较齐全、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 A、一类
    • B、二类
    • C、三类
    • D、四类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有关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需要扩大用地规模时,宜选择荒地、薄地
    • B、需要扩大用地规模时,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和牧草地
    • C、镇建设用地宜选在远离生产作业区的位置
    • D、镇建设用地应包括除水域和其他用地E.类外的其他8大类用地
    • E、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为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面积除以常住人口数量的平均数量,人口统计应与用地统计的范围相一致

    正确答案:A,B,D,E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用地包括(  )两部分。
    A

    建设用地分类和非建设用地分类

    B

    城乡用地分类和城市用地分类

    C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乡村建设用地分类

    D

    现状建设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分类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人均居住用地是指城市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    )内的常住人口。
    A

    城市规划区范围

    B

    城市建成区范围

    C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D

    城市建设用地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用地包括( )两部分

    A.建设用地分类和非建设用地分类
    B.城乡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C.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乡村建设用地分类
    D.现状建设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分类

    答案:B
    解析:
    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

  • 第14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为(  )。

    A.10%~15%
    B.15%~30%
    C.25%~40%
    D.40%~55%

    答案:C
    解析: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绿地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规定:居住用地25.0%~40.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5.0%~8.0%;工业用地15.0%~30.0%;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0.0%~30.0%;绿地与广场用地10.0%~15.0%。

  • 第15题:

    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居住用地是指设施齐全、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用地分类。二类居住用地是指设施较齐全、环境良好,以多、中、髙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 第16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城市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分别用以下哪四个代号表示;( )

    A.R、E、D,G
    B.J、G、D、L
    C.R、P、T、G
    D.R、A、S、G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关于不同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严格控制城市居住用地
    B.适度增加城市居住用地
    C.逐步减少城市居住用地
    D.合理控制城市居住用地

    答案:B
    解析:
    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政策。 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 严格控制工业用地增加, 适度增加城市居住用地, 逐步减少农村居住用地, 合理控制交通用地增长

  • 第18题: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未包括()

    A: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
    B:规划人均城乡用地面积标准
    C: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
    D: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答案:B
    解析: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包括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三大部分。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四个单项用地的相关标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五个单项用地的相关标准。

  • 第19题:

    居住建筑密度指居住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分类中的()。

    • A、居住用地
    • B、公共设施用地
    • C、工业用地、仓储用地
    • D、水域和其他用地
    • E、临时用地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分类采用()的分类体系。

    • A、大类和小类两种
    • B、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10类
    • C、大类、中类、小类三级
    • D、总体、详细两级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了居住用地的人均单项指标,其中人均居住用地为()m2。
    A

    7~15

    B

    10~25

    C

    18~28

    D

    20~40


    正确答案: A
    解析: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规定了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的人均单项指标,其指标为人均居住用地18~28m2;人均工业用地10~25m2;人均道路广场用地7~15m2;人均绿地大于9m2,其中人均公共绿地大于7m。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为()。
    A

    8%~15%

    B

    15%~25%

    C

    20%~32%

    D

    60%~75%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现在住建部)1990年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标准),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主要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为:居住用地20%~32%;工业用地15%~25%;道路广场用地8%~15%;绿地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