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l: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事件3: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

题目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l: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问题]:1.指出事件1和事件2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3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相似考题

2.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l: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问题:事件5中,单机无负荷试车由谁组织?其费用是否包含在合同价中?因试车验收未通过所增加的各项费用由谁承担?

3.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 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由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问题】 1.指出事件1和事件2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 3.对事件3中的质量问题,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 4.指出事件4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5.事件5中,单机无负荷试车由谁组织其费用是否包含在合同价中因试车验收未通过所增加的各项费用由谁承担

4.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l: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批准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并签发《工程开工令》。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 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问题: 1.指出事件1和事件2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 3.对事件3中的质量问题,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 4.指出事件4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5.事件5中,单机无负荷试车由谁组织其费用是否包含在合同价中因试车验收未通过所增加的各项费用由谁承担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1.(1)事件1中,建设单位未领取施工许可证就要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不妥。理由:依据法规和规范,必须在办理好施工许可证的条件下才能要求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2)事件2中:① 建设单位认为需经其认可分包单位资质不妥;理由:分包单位的资质应由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签认。② 提出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的要求不妥。理由:违反施工合同约定
2.(1)由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就存放施工现场不妥;理由:建设单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派人与其共同清点移交。(2)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设备部分部件损坏的责任不妥;理由:建设单位未通知施工单位清点,施工单位不负责设备的保管,设备丢失损坏由建设单位负责。
更多“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l: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问题】


    1.指出事件1和事件2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


    3.对事件3中的质量问题,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


    4.指出事件4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5.事件5中,单机无负荷试车由谁组织?其费用是否包含在合同价中?因试车验收未通过所增加的各项费用由谁承担?





    答案:
    解析:

    1.(1)事件1中,建设单位未领取施工许可证就要监理机构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不妥。理由:依据法规和规范,必须在办理好施工许可证的条件下才能要求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2)事件2中:①建设单位认为需经其认可分包单位资质不妥;理由:分包单位的资质应由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签认。②提出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的要求不妥;理由:违反施工合同约定。


    2.处理如下:


    (1)下达《工程暂停令》;(2)对分包单位资质进行审查;(3)如果分包单位资质合格,签发工程复工令;(4)如果分包单位资质不合格,要求施工单位撤换分包单位。


    3.处理如下:


    (1)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2)责成施工单位进行质量问题调查;(3)审核、分析质量问题调查报告,判断和确认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4)审核签认质量问题处理方案;(5)指令施工单位按既定的处理方案实施处理并进行跟踪检查;(6)组织有关人员对处理的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鉴定和验收,写出质量问题处理报告,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存档。


    4.(1)由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就存放施工现场不妥;理由:建设单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派人与其共同清点移交。(2)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设备部分部件损坏的责任不妥;理由:建设单位未通知施工单位清点,施工单位不负责设备的保管,设备丢失损坏由建设单位负责。


    5.无负荷试车由施工单位组织;费用已包含在合同价中;增加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 第2题: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l: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
      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问题:
       指出事件1和事件2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建设单位未领取施工许可证就要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不妥(0.5分)。
      理由:依据法规和规范,必须在办理好施工许可证的条件下才能要求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1分)。
      (2)事件2中:
      ① 建设单位认为需经其认可分包单位资质不妥(0.5分);
      理由:分包单位的资质应由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签认(1分)。
      ② 提出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的要求不妥(0.5分);
      理由:违反施工合同约定(1分)。

  • 第3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二: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三: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四:施工单位根据工程性质、规模、繁简程度的不同,编制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问题:
    1.指出事件一和事件二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针对事件二,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
    3.指出事件三,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4.事件四,单位工程进度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解析:
    1.事件一和事件二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事件一中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监理机构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不妥。
    正确做法:每项工程在开工之前,必须办理好施工许可证,否则不能签发《工程开工报审表》。
    (2)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①建设单位认为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须经其认可不妥。
    正确做法:经过发包人同意的分包工程,承包人选择的分包人需要提请工程师同意。工程师主要审查分包人是否具备实施分包工程的资质和能力,未经工程师同意的分包人不得进入现场参与施工。
    ②建设单位提出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不妥。
    正确做法:因施工承包合同中已约定将该分项工程分包,建设单位这样做违反了合同的约定。
    2.项目监理机构对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应做如下处理:
    (1)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因为分包企业未经监理单位审核签认;
    (2)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要求总承包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进行审查;
    (3)审查分包单位资质等级,如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复工令》;如不合格,要求总承包单位撤换此分包单位。
    3.事件三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1: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
    正确做法:根据施工过程的合同管理中对材料设备的到货检验的有关规定,由发包人供应的材料设备,应在设备到货前24h,以书面形式通知承包人,由承包人派人与发包人共同清点。
    (2)不妥之处2: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对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正确做法:根据施工过程的合同管理中对材料设备的到货检验的有关规定,由发包人供应的材料设备接收后移交承包人保管,但如果发包人不按规定通知承包人验收,发生的损坏丢失由发包人负责。
    4.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工程概况、工程施工情况,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进度计划,单位工程准备工作计划,劳动力需用量计划,主要材料、设备及加工计划,主要施工机械和机具需要量计划,主要施工方案及流水段划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要求等。

  • 第4题: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l: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
      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问题:
       对事件3中的质量问题,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处理如下:
      (1)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1分);
      (2)责成施工单位进行质量问题调查(1分);
      (3)审核、分析质量问题调查报告(1分),判断和确认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1分);
      (4)审核签认质量问题处理方案(1分);
      (5)指令施工单位按既定的处理方案实施处理并进行跟踪检查(1分);
      (6) 组织有关人员对处理的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鉴定和验收(1分),写出质量问题处理报告,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存档(1分)。

  • 第5题: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l:由于工程施工工期紧迫,建设单位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要求项目监理机构签发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事件2: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3: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质量问题,需进行返修。
      事件4: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5:上述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的单机无负荷试车未通过验收,经检验认定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问题:
       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事件2中,监理机构对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因为分包企业未经监理单位审核签认。(1分)
    (2)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査。要求总承包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进行审查。(1分)
    (3)审查分包单位资质等后如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复工令》。(1分)
    (4)如不合格,要求总包单位撤换此分包单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