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儿,女,10个月。主因发热2天,咳嗽、喘憋1天入院.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给予静脉输液治疗。该患儿适宜的穿刺静脉为A、颞浅静脉B、手背静脉C、足背静脉D、肘正中静脉E、大隐静脉若穿刺不慎误入动脉,其特征为A、触之无搏动B、不易滑动C、向心方向血流D、注药时局部血管树状突起E、血液色暗红

题目

患儿,女,10个月。主因发热2天,咳嗽、喘憋1天入院.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给予静脉输液治疗。该患儿适宜的穿刺静脉为A、颞浅静脉

B、手背静脉

C、足背静脉

D、肘正中静脉

E、大隐静脉

若穿刺不慎误入动脉,其特征为A、触之无搏动

B、不易滑动

C、向心方向血流

D、注药时局部血管树状突起

E、血液色暗红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D

更多“患儿,女,10个月。主因发热2天,咳嗽、喘憋1天入院.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给予静脉输液治疗。该患儿适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女,12个月,因发热咳嗽3天以支气管肺炎收入院,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该患儿烦躁,喘憋加重,面苍,唇紫,查体,R:80次/分,两肺广泛细湿啰音,心音低钝,HR:180次/分,肝肋下3.5cm。考虑该患儿发生了( )。

    A.脓气胸

    B.气胸

    C.中毒性脑病

    D.心力衰竭

    E.循环衰竭


    正确答案:D
    解析: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 第2题:

    共用题干
    患儿,女,10个月。主因发热2天,咳嗽、喘憋1天入院,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给予静脉输液治疗。

    该患儿适宜的穿刺静脉为
    A:颞浅静脉
    B:手背静脉
    C:足背静脉
    D:肘正中静脉
    E:大隐静脉

    答案:A
    解析:
    患儿多采用头皮静脉穿刺法,常用的头皮静脉有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等。

    由于头皮动脉压力较高,故推注药液时阻力大,局部血管树枝状突起。

  • 第3题:

    患儿2岁,发热、咳嗽、喘3天入院.入院当天患儿剧烈哭闹后突然喘憋加重,烦躁,发绀,心率164次/分,右肺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减低,胸片示纵隔向左移位.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肺炎合并脓胸
    B.肺炎合并气胸
    C.肺炎合并心衰
    D.肺气肿
    E.重症肺炎


    答案:B
    解析:
    2岁小儿,3天咳、喘、发熱,为支气管肺炎症状,入院当天剧烈哭闹后突然喘憋加重说明肺炎出现并发症,以脓胸和气胸可能性大.两者鉴别是物理诊断和胸片:叩诊鼓音、呼吸音减低,胸片示纵隔向对侧(左)移位.以上是气胸的体征,应诊断为肺炎合并气胸

  • 第4题:

    共用题干
    患儿,女,10个月。主因发热2天,咳嗽、喘憋1天入院,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给予静脉输液治疗。

    若穿刺时不慎误入动脉,其特征为
    A:触之无搏动
    B:不易滑动
    C:向心方向血流
    D:注药时局部血管树状突起
    E:血液色暗红

    答案:D
    解析:
    患儿多采用头皮静脉穿刺法,常用的头皮静脉有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等。

    由于头皮动脉压力较高,故推注药液时阻力大,局部血管树枝状突起。

  • 第5题:

    患儿,10个月。以发热、咳嗽、气促收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9.5℃,脉搏150次/分,呼吸50次/分,口唇发绀,肺部听诊有细湿啰音,诊断为肺炎。

    对该患儿应立即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物理降温
    B.给予雾化吸入
    C.吸氧
    D.翻身、拍背、吸痰
    E.患儿取平卧位

    答案:A
    解析:
    1.体温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监测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主要目的是预防高热惊厥,故而选A。解题关键: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因体温的升高常能预示着病情的加重或提示发生并发症。
    2.护士会置患儿于半卧位或抬高床头,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减少氧的消耗,故而正确答案选C。解题关键:保持患儿安静,可以保证气体交换通畅,防止病情进展。
    3.若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脉率加快、烦躁不安、患侧呼吸运动受限等,考虑并发脓胸或脓气胸的可能,是病情突然加重表现,故而选D。解题关键: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