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 67~68 题共用题干)吴某,女,43岁。无意中发现左乳房内上方约3cm×2cm的质硬肿块,无疼痛。肿块表面有“橘皮样”变。体格检查又发现左腋窝有1.2cm×lcm大小质硬淋巴结,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左乳癌。第 67 题 该病人首先应考虑的治疗措施为( )

题目

( 67~68 题共用题干)

吴某,女,43岁。无意中发现左乳房内上方约3cm×2cm的质硬肿块,无疼痛。肿块表面有“橘皮样”变。体格检查又发现左腋窝有1.2cm×lcm大小质硬淋巴结,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左乳癌。

第 67 题 该病人首先应考虑的治疗措施为( )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 ( 67~68 题共用题干)吴某,女,43岁。无意中发现左乳房内上方约3cm×2cm的质硬肿块,无疼痛。肿块表面有“橘皮样”变。体格检查又发现左腋窝有1.2cm×lcm大小质硬淋巴结,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左乳癌”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38岁,无意中发现左乳房内上方约2Cm?2Cm的质硬肿块,无疼痛,肿块表面有橘皮样变。检查时又发现左腋窝有1.1Cm?1Cm大小质硬淋巴结,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左乳腺癌。根据资料回答第19~21题。

    针对该患者医生拟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其中不包括

    A.手术治疗

    B.保守治疗

    C.放疗

    D.化疗

    E.激素治疗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吴某,女性,43岁。无意中发现左乳房内上方约3cm×2cm的质硬肿块,无疼痛。肿块表面有“橘皮样”变。体格检查又发现左腋窝有1.2cm×1cm大小质硬淋巴结,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左乳腺癌。

    该患者首先应考虑的治疗措施为A.单纯包块切除术

    B.化疗

    C.乳腺癌根治术

    D.放疗

    E.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表面皮肤“橘皮样”改变的原因是A.乳房皮肤淋巴管阻塞

    B.肿瘤侵犯Copper韧带

    C.肿瘤侵犯较大乳管

    D.肿瘤与皮肤深部粘连

    E.肿瘤侵犯皮下静脉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C
    乳腺癌治疗首选乳腺癌根治术。

    问题 2 答案解析:A
    乳腺癌表面皮肤可出现不同的皮肤改变。一些部位潜在的早期癌即可侵犯乳房悬韧带使其挛缩,或肿瘤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外观凹陷,酷似酒窝,临床称为“酒窝征”;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可出现皮肤水肿,呈“橘皮样变”。

  • 第3题:

    女,53岁,发现左乳房肿块7天。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距乳头1cm处可扪及2cm×1.5cm大小质硬肿块,边界不清,未固定于胸壁,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应采用的手术方式是( )

    A.左乳外上象限切除术
    B.单纯左乳切除术
    C.左乳癌改良根治术
    D.左乳癌扩大根治术

    答案:C
    解析:
    此患者病理已证实,且肿块离乳头较近,不适合保乳手术;单纯乳房切除术仅适宜于原位癌、微小癌及年迈体弱不宜做根治者;扩大根治术手术范围扩大,而生存率无明显改善,且术后并发症多,目前已很少采用;1979年,美国国立癌研究院对乳腺癌的治疗提出,对工期、Ⅱ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与根治术同样有效,而改良根治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本题为Ⅱ期患者,故选答案C

  • 第4题:

    患者女性,38岁,无意中发现左乳房内上方约2Cm×2Cm的质硬肿块,无疼痛,肿块表面有橘皮样变。检查时又发现左腋窝有1.1Cm×1Cm大小质硬淋巴结,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左乳腺癌。根据资料回答第下列各题。针对该患者医生拟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其中不包括

    A. 手术治疗

    B. 保守治疗

    C. 放疗

    D. 化疗

    E. 激素治疗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患者,女性,43岁,发现左乳肿块2周,查体发现肿块位于左乳外侧,3cm×2cm大小,质硬,边界清楚。腋窝可扪及一枚肿大淋巴结,活动,初诊为乳癌。该患者按照国际乳癌TNM分期属于

    A.TNM
    B.TNM
    C.TNM
    D.TNM
    E.TNM

    答案:C
    解析:
    TNM分期是目前常用的临床分期方法,原发肿瘤(T)分期,区域淋巴结(N)分期,远处转移(M)分期。根据病史肿瘤3cm×2cm为T,同侧腋窝淋巴结可活动为N,无远处转移为M。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