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月产量指标可分解为劳动人数、人均工作日数及日劳动生产率三个因子,其关系式:月产量(S)=月平均劳动人数(A)×人均全月工作日数(B)×日劳动生产率(C)为分析报告期比基期增加的产量(S1—S0)中,由于日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根据连环替代法的分析规则应采用的公式是( )。

题目

月产量指标可分解为劳动人数、人均工作日数及日劳动生产率三个因子,其关系式:

月产量(S)=月平均劳动人数(A)×人均全月工作日数(B)×日劳动生产率(C)

为分析报告期比基期增加的产量(S1—S0)中,由于日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根据连环替代法的分析规则应采用的公式是( )。


相似考题
更多“月产量指标可分解为劳动人数、人均工作日数及日劳动生产率三个因子,其关系式:月产量(S)=月平均劳动人数(A)×人均全月工作日数(B)×日劳动生产率(C)为分析报告期比基期增加的产量(S1—S0)中,由于日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根据连环替代法的分析规则应采用的公式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月产量指标可分解为劳动人数、人均工作日数及日劳动生产率三个因子,其关系式是:月产量(S)=月平均

    月产量指标可分解为劳动人数、人均工作日数及日劳动生产率三个因子,其关系式是:月产量(S)=月平均劳动人数(A)×人均当月工作日数(B)×日劳动生产率(C)。为分析日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月产量的影响,根据连环替代法的分析规则应采用的公式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A
    解析:用连环替代法分析日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月产量的影响步骤(起始点S0=A0B0C0):①在起始点的基础上将第一个因子替换到报告期得到A1B0C0;②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将第二个因子替换到报告期得到A1B1C0;③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将第三个因子替换到报告期得到A1B1C1。所以日劳动生产率(C)对月产量(S)的相对变动的影响为:

  • 第2题:

    利用指数体系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生产工人占全部人数比重变化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绝对值变化的影响,以下算式和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B.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C.由于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比重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D.由于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比重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正确答案:BD

  • 第3题:

    现有甲、乙两个企业总产值、月工作日数、日工作时数、时劳动生产率和月平均人数资料,如表4-10所示。

    根据以上资料对两个企业的总产值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分析采用的方法是( )。

    A.相乘形成的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B.指标的结构分析

    C.指标的动态分析

    D.相加形成的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正确答案:A
    解析:题中指标之间具有乘积关系,故采用相乘形成的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即总产值=工人数×工日数×工时数×时劳动生产率。

  • 第4题:

    关于指数分析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指数分析法是根据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数量上的必然联系的关系,来分析总量指标变化受其影响因素指标——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
    B.换算周转量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职工平均人数指数,这套指数体系中包括3个指数
    C.职工平均人数为数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质量指标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在基期
    D.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质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数量指标职工平均人数固定在基期

    答案:D
    解析:
    D项,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质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数量指标职工平均人数固定在报告期。

  • 第5题: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表7 -6所示。

    表7 -6

    在上述分析中应用了指数因素分析法,其应用的指数体系为( )。


    A.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B.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C.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D.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答案:C
    解析:
    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 第6题: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表7 -6所示。

    表7 -6

    请计算和回答下列问题。
    在上述分析中应用了指数因素分析法,其应用的指数体系为( )。


    A.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B.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C.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D.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基于任务的工作设计,其具体编制人数是可以计算的,计算的依据是()。

    • A、劳动定额
    • B、人均工资
    • C、劳动生产率
    • D、单位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人均粮食产量
    • B、人均钢铁产量
    • C、人均国民收入
    • D、工人劳动生产率
    • E、职工月平均工资

    正确答案:A,B

  • 第9题:

    相对剩余价值是()。

    •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 C、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 D、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报告期与基期比较,工人人数减少4%,同时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

    • A、-20%
    • B、-21%
    • C、+21%
    • D、+20%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报告期与基期比较,工人人数减少4%,同时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
    A

    -20%

    B

    -21%

    C

    +21%

    D

    +2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报告期与基期比较,工人人数减少4%,同时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  )。[2006年初级真题]
    A

    -20%

    B

    -21%

    C

    +21%

    D

    +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产品产量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人人数指数,则报告期产量指数=(1+25%)×(1-4%)=120%,即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增加20%。

  • 第13题:

    已知工人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5%,工人平均工作工时数报告期比基期减少了3%,则工人时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为()

    A、上升了8.25%

    B、上升了1.94%

    C、上升了1.85%

    D、上升了8.15%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表7—6所示。

    请计算和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相对额公式为( )。

    A.

    B.

    C.

    D.

    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平均职工人数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额为( )。A.42.87万元

    B.137.92万元

    C.39.42万元

    D.45.25万元

    在上述分析中应用了指数因素分析法,其应用的指数体系为( )。A.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B.总产值=平均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

    C.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D.总产值指数=平均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B


    问题 2 答案解析:C
    甲乙两企业总产值变化中受平均职工人数变动影响而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额为: ∑p0q1-∑p0q0 =(600×1588+1400×2902)-(1588×900+2902×1100) =394200(元)

    问题 3 答案解析:C

  • 第15题:

    月产量指标可分解为劳动人数、人均工作日数及日劳动生产率三个因子,其关系式:月产量(S)=月平均劳动人数(A)×人均全月工作日数(B)×日劳动生产率(C)。为分析报告期比基期增加的产量(S1-S0)中,由于日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根据连环替代法的分析规则应采用的公式是( )。

    A.A0B0C1-A0B0C0

    B.A1B0C1-A1B0C0

    C.A1B1C1-A1B1C0

    D.C1-C0


    正确答案:C
    解析:若测算日劳动生产率变动C的影响,首先在起始点A0B0C0的基础上将第一个因子替换到报告期得到A1B0C0;其次将第二个因子替换到报告期得到A1B1C0;最后将第三个因子替换到报告期得到A1B1C1,那么C对S绝对变动影响为A1B1C1-A1B1C0

  • 第16题:

    报告期与基期比较,工人人数减少4%,同时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 )。


    A.- 20%

    B.- 21%

    C. +21%

    D. +20%

    答案:D
    解析:
    产品产量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人人数指数,则报告期产量指数= (1+25%)×(1-4%) =120%,即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增加20%。

  • 第17题:

    报告期与基期比较,工人人数减少4%,同时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2006年初级真题]

    A.20%
    B.-21%
    C.+21%
    D.+20%

    答案:D
    解析:
    产品产量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人人数指数,则报告期产量指数=(1+25%)×(1-4%)=120%,即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增加20%。

  • 第18题:

    产品产量÷耗用工时=()。

    • A、日劳动生产率
    • B、小时劳动生产率
    • C、月劳动生产率
    • D、年劳动生产率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假定()

    • A、工作日长度可变
    • B、工作日长度不变
    • C、劳动生产率不变
    • D、劳动生产率可变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报告期内产品产量除以劳动消耗量是()

    • A、劳动生产率的正指标
    • B、劳动生产率的逆指标
    • C、总量指标
    • D、相对指标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关于指数分析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指数分析法是根据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数量上的必然联系的关系,来分析总量指标变化受其影响因素指标(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变化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方法
    • B、换算周转量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职工平均人数指数,这套指数体系中包括3个指数
    • C、职工平均人数为数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质量指标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在基期
    • D、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为质量指标,编制它的指数时,要把数量指标职工平均人数固定在基期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基于任务的工作设计,其具体编制人数是可以计算的,计算的依据是()。
    A

    劳动定额

    B

    人均工资

    C

    劳动生产率

    D

    单位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产品产量÷耗用工时=()。
    A

    日劳动生产率

    B

    小时劳动生产率

    C

    月劳动生产率

    D

    年劳动生产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